:::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學術中的「學」「思」之辨
書刊名:漢學研究
作者:張麗珠
作者(外文):Chang, Li-chu
出版日期:1996
卷期:14:1=27
頁次:頁53-75
主題關鍵詞:義理考據六經皆史祛處務實通核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3
     相對於宋儒之重「思」,清儒是重「學」的,因此清儒每批評理學家束書不觀、 游談無根、不習六義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但是由於在「義理、辭章、考據」的學術大致分 類中,學者罕有能兼得者,學風之發展也因此往往執一而偏。是故清學繼理學之後主盟學壇 ,雖然打著矯治理學空疏的口號,以「袪虛務實」為標榜;以尊經崇漢、徵實博證為取徑, 執學界之牛耳;然而當考據學歷經了發展之顛峰以後,其罕言義理的缺失-流於「其弊也瑣」 的「物而不化」,便也被相當程度地暴露出來了,所以後來遂有學者起而倡導兼重義理的學 術主張。戴震自不待言,其他如焦循《雕菰集》(與劉端臨教諭書)之言,「前之弊,患乎 不學;後之弊,患乎不思。證之以實,而運之於虛,庶幾經學之道也。」便也是一種通核 全經、進求隱微經義的義理要求。本文就是以這些在考據學獨尊下所呈現出來的蛛絲馬跡、 義理思想,做為主要之著眼,以探求清學從最初的反對言理、蔑視思想,到後來的兼重義理 ,其學術發展所歷經的演變之跡。 
圖書
1.戴震(1978)。戴東原先生全集。臺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焦循、楊家駱(1977)。雕菰集。臺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魏源(1984)。魏源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顧炎武(197006)。亭林文集。臺北: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錢大昕、呂友仁(1989)。潛研堂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章太炎(1970)。檢論。廣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段玉裁(1977)。經韻樓集。台北:大化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章學誠(1980)。文史通義。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弼、老子(1974)。老子王弼注。台北:河洛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徐世昌、楊家駱(1966)。清儒學案。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梁啟超(1978)。清代學術概論(十)。清代學術概論(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清)江藩(1985)。宋學淵源記。宋學淵源記。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全祖望(1977)。鮚埼亭集外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錢謙益(1968)。震川文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明)顧炎武(1974)。牧齋初學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明)王陽明(1954)。傳習錄,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