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流動的教室:以生命經驗為文本的課程設計
作者:向鴻全
書刊名:通識教育的知識與想像
頁次:127-145
出版日期:2012
出版項:高雄:麗文文化
主題關鍵詞:生命經驗課程設計通識教育
學門:教育學
資料類型:專書論文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圖書
1.瑪莎.紐斯琫、丁曉東(2010)。詩性正義:文學想像與公共生活。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瑪莎.紐斯琫、孫善豪(2010)。培育人文:人文教育改革的古典辯護。台北:政大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Bateson, Gregory、章明儀(2003)。心智與自然:統合生命與非生命世界的心智生態學。台北:商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紹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研究。秀威資訊科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光潛(1984)。維柯的《新科學》及其對中西美學的影響。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伯璋(2011)。課程美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曾昭旭(1993)。充實與虛靈:中國美學初論。漢光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Conant, James Bryant、謝明珊(2010)。自由社會的通識教育。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羅伊.馬修斯、德維特.普拉特(2007)。西方人文讀本。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Sorcinelli, Mary Deane(2012)。開創教師發展新紀元:學習過去,瞭解當下。臺北:高教評鑑中心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Keller, Phyllis、何哲欣(2010)。理解核心課程。臺北:國立编譯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Ratcliff, James L.(2010)。通識教育課程改革。臺北:韋伯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