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再現文件大展」作為文化政治事件:分析《雄獅美術》、《藝術家》與《典藏今藝術》第七至十二屆文件大展之報導
書刊名:藝術評論
作者:呂佩怡
作者(外文):Lu, Pei-yi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0
頁次:頁1-56
主題關鍵詞:文件大展雜誌報導展覽史再現文化政治事件DocumentaMedia reportsExhibition historiesRepresentationCultural politics even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7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龔卓軍(20101000)。時延與微感覺--懸置於一九八○年代的兩個未來美學思想命題。藝術觀點,44,38-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慧華(2000)。期待東西雙方平等對話--西方重要策展人兩岸三地交流之旅。典藏今藝術,92,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索(1987)。現代藝術宴饗:第八屆德國文件大展紀實。雄獅美術,1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修茲-漢塞、陳盈瑛(1997)。第十屆文件展策畫人--卡特琳娜.大衛專訪。藝術家,265,303-30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曾御欽(20070800)。一場通往不死精神的搖滾祭典--關於德國文件展的瑣瑣碎碎旅程。現代美術,133,68-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陳傳興、曲德益(19830500)。當代藝術大觀.第七屆文件大展(2)--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雄獅美術,147,93-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編輯部(1982)。第七屆卡塞爾國際美展。藝術家,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傳興(19830100)。當代藝術大觀.第七屆文件大展(1)--前衛到超前衛的總結。雄獅美術,143,44-6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徐升潔(20070700)。讓藝術與觀眾直接對話--第十二屆文件大展開幕。藝術家,65(1)=386,274-27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陸蓉之(19921000)。從文化殊相看所謂主流藝術--文化自主性V.S.市場性。雄獅美術,260,27-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陸蓉之(2002)。影像就是媒材--從卡塞爾到巴塞爾看影像的詮釋與當代藝術的時代性。藝術家,55(2)=327,352-3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黃建宏(20071000)。[專訪曾御欽]一段影像的無人知冒險。文化研究,5,244-27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崔延蕙(20020700)。冰棒都走了味--第十一屆文件大展第五論壇。藝術家,55(1)=326,182-19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侯瀚如(19920900)。藝術-身體-置換。雄獅美術,259,34-5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永芬(20000700)。魅力與權力的操作--策展人談臺灣當代藝術的內外處境。典藏今藝術,94,48-5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高千惠(20120800)。何謂物質、何謂時間、何謂藝術?--對第十三屆文件展作品選件的論證與思考。藝術家,447,220-22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高千惠(20070800)。奪回證據--屬於引證與寓言的第十二屆文件大展。藝術家,65(2)=387,216-23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高千惠(20020700)。如果西方不存在--第十一屆文件大展的全球化與現代性之再申論。藝術家,55(1)=326,210_8-210_16+2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方振寧(20070900)。文件大展如此神話。藝術家,65(3)=388,400-40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方振寧(20070400)。波依斯以來最大的社會雕塑〈童話〉--中國藝術家艾未未參展第五十二屆卡塞爾文件展。藝術家,64(4)=383,140-1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王俊傑(1992)。是藝術園遊會,還是元老同樂會?對第九屆文件大展的一則記錄。雄獅美術,259,57-6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淑楨(1992)。作品與現象流動的意層。雄獅美術,259,10-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李賢文(1987)。史內肯博格訪談錄。雄獅美術,199,49-5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胡永芬(1992)。台灣美術及其意識的「位置」--文件大展、K18之後的思索與考量。雄獅美術,260,17-2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吳瑪悧(1992)。第九屆文件大展現場筆記。藝術家,206,286-2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蔣伯欣。2015年台灣當代藝術史國際研討會手冊。鳳甲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葉玉靜(1994)。臺灣美術中的臺灣意識:前90年代「臺灣美術」論戰選集。臺北:雄獅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傳興(1992)。憂鬱文件。台北:雄獅美術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Rothenbuhler, Eric W.(1998)。Ritual Communication: From Everyday Conversation to Mediated Ceremony。Thousand Oaks, CA:Sage。  new window
4.Baran, Stanley J.、Davis, Dennis K.、曹書樂(2004)。大眾傳播理論:基礎、爭鳴與未來。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Carey, James(1989)。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ssay on Media and Society。Unwin Hyman。  new window
6.Glasmeier, Michael(2005)。Archive in motion: 50 jahre/years documenta 1955-2005。Steidl & Documenta。  new window
7.呂佩怡(2015)。台灣當代策展二十年。典藏。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品驊(2012)。當空間成為事件:台灣,1980年代現代性部署。高雄市立美術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