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唐代遊仙詩研究
作者:顏進雄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n Jin Shiung
校院名稱: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順隆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1996
主題關鍵詞:唐代詩歌神仙道教Tang DynastyPoemsAn ImmortalTao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5)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0
本文主要由御定全唐詩及陳尚君輯校之全唐詩補編中鉤稽、分析唐遊仙詩
之寫作內涵與傳承脈絡,並歸納各期遊仙詩的發展特色。全文計分八章,
約四十五萬言,各章節之安排如下:第一章緒論,說明研究之動機、目的
方法與內容,特別分析「仙」字在唐代詩歌中所具備的多重含意,藉以作
為界定唐遊仙詩範疇之輔助說明,並自六朝遊仙詩的寫作傳統中分類、歸
納唐遊仙詩的種種寫作承創之型態,進一步釐定本文的研究範圍。第二章
「唐代遊仙詩盛行的時代背景」,從當時的道教勢力、服食風氣以及道觀
園林之發展等諸方面社會條件入手,以論證唐代遊仙詩發展有其合理的時
代因素。第三章至第七章為詩歌之論析篇,分別以微觀的角度來論述唐遊
仙詩之發展特色及代表作家與作品,略分為初、盛唐及中、晚唐二個主要
階段來處理。細言之,第三章論初、盛唐,其中又以求仙訪道之類的作品
為大宗,或純想仙界,或坎壈詠懷,尤其當時宮廷中奉和應制之風的帶動
,更讓遊仙詩的創製呈現一種「被動創作」的精神特色。盛唐遊仙詩的發
展則在寫作的質、量上較初唐更上層樓,而此階段又以吳筠及李白為個中
翹楚,在內涵、風格上亦互有可觀,因此,有關盛唐時期之論述,特更以
此二人為代表人物,分置於第四、五兩章作特別處理,以彰顯其階段特色
。其他詩人,則大致依照時間先後,安排於第三章,分類而論。第六章論
中、晚唐。由於初、盛唐時段所展現的求仙熱情自安史之亂以降受到某種
程度的「冷卻」,明顯地反映在詩歌創作,使得女性仙子的數量劇增,仙
境的氣氛也由於分別被詩人大量安置於月宮、水中與夢中,以致使遊仙詩
表露出一股風格上的「陰柔美」,為一大特色。另由於晚唐詩人曹唐的作
品,不論就質或量而言,在整個唐代遊仙詩的發展中都獨樹一幟,允稱大
家,足以視為唐代遊仙詩之壓軸,因此置於第七章,由他的生平與創作特
質入手,作內涵與藝術上的專門討論。第八章結論,為本研究之綜合回顧
與總結。由本文之析論,可以證知,在中國這一遊仙文學的發展脈絡裡,
唐代不但擔任著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橋樑地位,也提供後代的寫作者以
哺育、啟發之功,深具時代意義與價值。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