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古琴音樂之文人性傳承
作者:楊湘玲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Hsiang-Ling Yang
校院名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系所名稱:音樂學系博士班
指導教授:王美珠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古琴文人性台灣琴人琴詩琴畫音樂活動台灣音樂史Qin(Guqin, seven-stringed zither)literary propertiesqin players in Taiwanpoems about qinpaintings about qinmusic activitiesmusic history of Taiwa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44
本文探討清代以來,至戰後第一代琴人活動凋零為止,台灣古琴音樂文化傳承的脈絡和琴樂活動所顯現的特質,並進一步分析在這些活動背後的琴人理念和思維,以「文人性」作為統整和貫串這種種現象的中心價值。
本文首先歸納古琴音樂發展歷史上,所形成的種種與文人密切相關的文化特質,包括琴樂作為士人人格和志趣的象徵,以及游藝生活中的一環;琴樂和文學、書畫之間的互為文本關係及審美概念的相通性;琴樂美學與儒、道思想的相關性等等。
接著,分別針對清代、日治時期和戰後三個不同時期,討論琴人的活動,以及琴樂文化和概念的展現。在琴人的身分特質上,不論清代、日治時期或戰後,都有兼具文人、詩人或書畫家的特質,而琴樂文化的相關知識也在文學、書畫和音樂互為文本的文人傳統中擴散到台灣的文人群體中。琴人也以實際的音樂活動,以及詩文和書畫作品來具體實踐和傳達古琴音樂的種種文人性審美概念。
在台灣琴樂的傳承源流上,在清代及日治時期的文獻,以及《滋蘭閣琴譜》和《典型俱在》的內容來源中,可見到來自閩南泉州琴樂傳統、以及廣陵琴派的影響。另外,從《典型俱在》抄錄七絃琴指法,以及琴人與「十三音」或「漢樂」、「文樂」團體的關係,也顯露出古琴音樂透過上述音樂團體傳承的可能性。戰後台灣古琴音樂傳承的流派,雖已混合不易區分,然而透過琴譜的蒐集、編輯和重新修訂,顯示了台灣琴人尋求琴樂正統傳承地位的意圖。藏琴作為一種傳承,也清楚地展現在台灣琴人的行為和心態上。
戰後的公開性古琴音樂會演出,雖然是過去所未見的新形態,且似乎與琴樂傳統中「自娛」及「小眾」的性格有所衝突,但琴人透過與書畫展覽合辦、音樂會命名及整體風雅形象的塑造,以及發揚中國傳統文化菁華之「繼承道統」的心志,重新創造出在新的演出生態下的傳統文人性形象。
This dissertation explores the activities of qin(Guqin, seven-stringed zither) players in Taiwan since Qing Dynasty to the first generation after World War II. The inheritance of repertory, musical styl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ideology of qin music are traced through historical documents. These various phenomena could be summarized and highlighted as an inheritance of literary tradition emerged from the life values and aesthetic tast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i.
First, we take an overview of the literary properties embedded in qin music culture. Qin is a symbol of virtue and good taste of the literati,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literary leisure life. Qin music also has great intertextuality with traditional literature and fine arts, and bears the same aesthetic values, including that originated from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hen, we examine the activities of qin players in Taiwan, in Qing Dynasty, Japanese colonial period, and post-war period dominated by KMT, respectively. We find that the qin players in Taiwan carried on the literary properties quite obviously, in spite of the changes in social, politic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s. Most of them kept several kinds of literary interests and abilities, such as poetry, painting, and calligraphy. The ideology and aesthetics of qin music also spread among these literary art fields into Taiwanese literati circle.
As to the musical lineage of Taiwanese qin players before 1945, two anthologies of qin music and other historical materials show the influences of local tradition of south-Fukien and Guang Ling School. In post-war period, although the schools of qin music were somewhat mixed, the qin players sought to re-establish the lineage by collecting, editing and publishing qin anthologies. In order to make qin music inherited and revived in the modern society, the qin players held public performances and exhibitions, and published essays on qin. In these activities, a new form of traditional literary properties was created.
一、中文資料
(一)報紙
《中央日報》全文影像資料庫。台北: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臺灣日日新報》全文電子版資料庫。台北: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全文電子版資料庫。台北: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二)古籍
收於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出版之「臺灣文獻叢刊」者,簡稱「文叢xx種」。
《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85(一版3刷)。
《欽定全唐文》。台北:大通書局,1979。
中國藝術研究院音樂研究所、北京古琴研究會編,《琴曲集成》。北京:中華書局,2010。
王必昌,《重修臺灣縣志》。文叢113種。
王松,《友竹行窩遺稿》。龍文出版社據昭和八年排印本重印。
王松,《滄海遺民賸稿》。文叢34種。
王松,《臺陽詩話》。文叢34種。
丘逢甲,《嶺雲海日樓詩鈔》。文叢70種。
北京大學古文獻研究室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
朱長文,《琴史》。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3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何良俊,《語林》。四庫全書本,收於《筆記小說大觀》第37編,台北:新興,1984。
吳澄,《琴言十則》。學海類編本,收於《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李斗撰,楊家駱編,《揚州畫舫錄》。台北:世界書局,1999。
李漁,《閒情偶寄》。台北:明文書局,2002。
沈顥,《畫麈》。昭代叢書本,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86册,上海:上海書店,1994。
周鍾瑄,《諸羅縣志》。文叢141種。
周璽,《彰化縣志》。文叢156種。
房玄齡等撰,《晉書》。台北:鼎文書局,1976。
林占梅,《潛園琴餘草》。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
林朝崧,《無悶草堂詩存》。文叢72種。
林壽朋發行,《典型俱在》。台南州:嘉義友聲社樂局,1928。
林熊光編,《呂世宜謝琯樵葉化成三先生遺墨》。東京:林熊光,1926。
林豪,《誦清堂詩集》。菲律賓:宿務大眾印書館,1957。
林豪,《澎湖廳志》。文叢第164種。
姜義華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禮記讀本》。台北:三民書局,2007。
施士洁,《後蘇龕合集》。文叢215種。
查阜西,《查阜西琴學文萃》,北京: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1995。
洪棄生,《寄鶴齋選集》。文叢304種。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文叢105種。
孫元衡,《赤嵌集》。文叢第10種。
徐上瀛,《琴況》。昭代叢書本,收於唐健垣編,《琴府》,台北:聯貫出版社,1971。
桓譚撰,朱謙之校輯,《新輯本桓譚新論》。北京:中華書局,2009。
高濂,《遵生八牋》。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71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屠隆,《考槃餘事》。龍威秘書本,收於《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第521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張煌言,《張蒼水詩文集》。文叢142種。
章甫,《半崧集》。國家圖書館臺灣分館藏微捲。
笪重光,《畫筌》。收於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第1輯,台北:藝文印書館,1975。
許南英,《窺園留草》。文叢147種。
連橫,《雅言》。文叢第166種。
連橫,《雅堂文集》。文叢第208種。
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9。
陳肇興,《陶村詩稿》。文叢144種。
陶淵明撰,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台北:里仁書局,1985。
傅錫祺編,《櫟社沿革志略》。文叢170種。
嵇康撰,崔富章注譯,《新譯嵇中散集》。台北:三民書局,1998。
曾棗莊、劉琳主編,《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1983。
楊伯峻編著,《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楊掄,《琴譜合璧》。收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839冊。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3。
熊公哲註譯,《荀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劉向,《說苑》。漢魏叢書本,收於《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蔡邕撰,孫星衍校,《琴操》。平津館叢書本,收於《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台北:藝文印書館,1967。
鄭如蘭,《偏遠堂吟草》。龍文出版社據大正三年排印本重印。
應劭撰,王利器校注,《風俗通義校注》。台北:明文書局,1982。
謝金鑾、鄭兼才,《續修臺灣縣志》。文叢140種。
嚴可均輯、許振生審訂,《全後漢文》。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三)專書
中國思想研究委員會編,段昌國等譯,《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9。
王念劬等編,《弦上的情操》。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90。
王國璠,《板橋林氏家傳》。台北:祭祀公業林本源,1975。
王國璠,《板橋林本源家傳》。台北:林本源祭祀公業,1985。
王德保,《仕與隱》。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
王耀華、劉春曙,《福建民間音樂簡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86。
朱龍盦,《龍盦詩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6。
余英時,《中國知識階層史論(古代篇)》。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0。
余英時,《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台北:時報文化,2007。new window
余英時等著,《中國歷史轉型時期的知識分子》。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2。
李仁淵,《晚清的新式傳播媒體與知識份子:以報刊為中心的討論》。臺北:稻鄉出版社,2005。new window
李世偉,《日據時代台灣儒教結社與活動》。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new window
李美燕,《琴道與美學:琴道之思想基礎與美學價值之研究(自先秦兩漢迄魏晉南北朝)》。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new window
李祥霆,《唐代古琴演奏美學及音樂思想研究》。台北:行政院文建會,1993。
李豐楙,《憂與遊:六朝隋唐遊仙詩論集》。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
易存國,《中國古琴藝術》。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邱麗卿執行編輯,《躡影追飛──駱香林的攝影畫境》。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2006。
邵元復編輯,《增編梅庵琴譜》。高雄:臺灣梅庵琴社,1995。
南懷瑾,《老子他說》。台北:老古,1987。
苗建華,《古琴美學思想研究》。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06。
倪朝龍等撰,《春風涵古道、翰墨映禪心──一代宗師呂佛庭》。台中:台中市文化局,2006。
唐健垣編,《琴府》。臺北:聯貫出版社,1971。
孫毓芹,《縵餘隨筆》。台北:老古文化事業公司,1986。
容于婷編,《容天圻書畫集》。鳳山市:柯淑美,1995。
容天圻,《庸齋談藝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二版)。
容天圻,《畫餘隨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0。
容天圻,《談藝續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5。
容天圻,《藝人與藝事》。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6(二版一刷)。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1(七版)。new window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李霞的人物畫研究:李霞的人物畫展圖錄》。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
國立歷史博物館編輯委員會編,《魏清德舊藏書畫》。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7。
國家圖書館特藏組編,《台灣歷史人物小傳─明清暨日據時期(修訂版)》。台北:國家圖書館,2006。
崔詠雪、賴俊雄撰稿,《翰墨因緣:台灣早期書畫專輯(二)》。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08。
張仲禮著,李榮昌譯 ,《中國紳士──關於其在19世紀中國社會中作用的研究》。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1991。
張李德和、賴子清纂修,《嘉義縣志 卷六 學藝志》。嘉義:嘉義縣文獻委員會,1975。
張振樑編,《江陰王亞南先生詩畫集》。台南:張振樑,1970。
張純甫,《張純甫全集》。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8。
張晨主編,《中國題畫詩分類鑑賞辭典》。瀋陽:遼寧美術出版社,1992。
張清治,《理玄繢事──張清治作品集》。台北:雄獅畫廊,1994。
張清治,《理玄繢事之二》。台北:張清治,2006。
張清治,《道之美──中國的美感世界》。台北:允晨文化,1990。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臺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台北:稻鄉出版社,2006。
梁在平編著,《箏路歷程文集》。台北:琴韻箏聲齋總社,1986。
章志蓀,《研易習琴齋琴譜》。臺北:學藝出版社,1982。
許健,《琴史初編》。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1982。
許常惠,《臺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出版社,1994。new window
許雪姬,《板橋林家──林平侯父子傳》。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2000。
陳雯,《孫毓芹──此生祇為雅琴來》。臺北:時報文化,2003。
陳漢光編,《臺灣詩錄》。台北:台灣省文獻委員會,1971。
彭修銀,《墨戲與逍遙──中國文人畫美學傳統》。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
曾迺碩總纂,《臺北市志》。台北:台北市政府,1991。
黃旺成纂修,《台灣省新竹縣志稿》。新竹:新竹縣文獻委員會,1957。
黃長美,《中國庭園與文人思想》。台北:明文書局,1985。
黃憲作,《在地與流離:駱香林花蓮之居與游》。花蓮:花蓮縣文化局,2009。
黃體培,《中華樂學通論》。臺北:行政院文建會,1983。
新竹市立文化中心編,《林占梅資料彙編》(三冊)。新竹:新竹市立文化中心,1994。
葉明媚,《古琴音樂藝術》。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92。
廖養正,《中國歷代名僧詩選》。北京市:中國書籍,2004。
劉玉平、周曉琳,《藝術的幽思──琴棋書畫》。台北:雙笛,1998。
劉伊敏編,《大雅清音》。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89。
劉益昌、高業榮、傅朝卿、蕭瓊瑞著,《台灣美術史綱》。台北:藝術家出版社,2007。
歐純純,《唐代琴詩之風貌》。台北:文津出版社,2000。
蔡仲德,《中國音樂美學史(修訂版)》。北京:人民音樂出版社,2003。
蔣星煜編著,《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88。
賴彰能編纂,《嘉義市志 卷七 人物志》。嘉義市:嘉義市政府,2004。
錢慧貞、陳雯編,《瀟湘快雪漁樵夢》。台北:快雪堂藝術有限公司,1992。
駱香林,《駱香林全集》。台北:龍文出版社,1992。
謝孝苹,《雷巢文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
顏進雄,《唐代遊仙詩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new window
嚴明,《中國名妓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2。

(四)學位論文
司冰琳,《中國古代琴僧及其琴學貢獻》。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論文,2007。
向麗頻,《施士洁及其文學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系博士論文,2007。new window
李小戈,《廣陵琴派的文化生態研究》。南京藝術學院博士論文,2008。
李婉甄,《藝術潮流的衝擊與交會:日治時期魏清德的論述與收藏》。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林姿呈,《從日本時代臺灣音樂會生活探看洋樂於近代臺灣的發聲脈絡》。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
范姜沛文,《臺灣古琴美學之研究》。南華大學美學與藝術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徐慧鈺,《林占梅年譜》。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康芝萱,《《金魁星》小說研究》。私立東海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10。
張月女,《章甫生平及其《半崧集》詩歌研究》。逢甲大學中文系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張斌,《宋代的古琴文化與文學》。復旦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
陳昌靖,《琴歌聲腔系統之探討》。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陳美佑,《琴藝文人觀之研究──從標題名稱論古琴音樂之文藝性》。國立藝術學院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程玉凰,《洪棄生及其作品考述》。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黃韻華,《古琴音樂美學基礎初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楊湘玲,《清季臺灣竹塹地方士紳的音樂活動──以林、鄭兩大家族為中心》。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
賴錫中,《台灣《十三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五)單篇論文
Joseph R. Levenson著,張永堂譯,〈從繪畫看明代及清初社會的業餘精神〉。收於《中國思想與制度論集》,台北:聯經,1977,頁421-459。
中國百家企業文化網,〈黃松〉,,2011年4月3日查閱。
王次炤,〈古琴藝術的審美特徵及其文化根源〉。「世紀古琴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北市立國樂團,2000年4月5-9日。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收於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臺灣文學史》,台北:麥田出版,2006,頁79-122。new window
王耀庭,〈李霞的生平與藝事──兼記「閩習」在臺灣畫史上的一頁〉,《臺灣美術》4卷1期(1991),頁42-50。new window
李小戈,〈清代揚州詩詞中的古琴音樂文化管窺〉。《中國音樂》2008年第3期,頁159-161, 167。
李禹賢,〈八閩琴史略〉。,2011年4月3日查閱。
李婧慧,〈挪用與合理化──十九世紀月琴東傳日本之研究〉。《藝術評論》18期(2008),頁57-80。new window
李殿魁,〈抄本的保存整理解讀──以北管石印抄本《典型俱在》為例〉,收於《南北管音樂藝術研討會論文集》。宜蘭:國立傳統藝術中心,2004,頁154-167。
邵彥,〈明清文人畫與琴樂的幾點比較〉。《新美術》1994年第2期,頁53-59。
施翠峰,〈李霞與戰前臺灣水墨畫界〉。《美育》88期(1997),頁1-6。
苗建華,〈琴與士同在──對古琴命運的歷史考察〉。《音樂研究》2003年第2期,頁44-51。
容天圻,〈古琴的過去與現在〉。《故宮文物》73期(1989),頁81-85。new window
容天圻,〈古琴傳薪〉。《中央日報》1971年5月16、17日。
容天圻,〈懷念古琴大師胡瑩堂〉。收於《談藝續錄》,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頁137-140。
秦序,〈琴樂:文人士大夫的推崇、喜愛與試圖壟斷〉。「世紀古琴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台北市立國樂團,2000年4月5-9日。
張人希,〈懷念黃松老人〉。,2011年4月3日查閱。
張清治,〈琴境圖說〉。收於《大雅清音:古琴古樂展專輯》。基隆:基隆市立文化中心,1989,頁20-31。
郭麗君,〈踏雪尋梅琴詩樂〉。《中華文化》,2005年第3期,頁76-79。
陳雯,〈台灣的古琴音樂文化1949年以來之傳承概況〉。《北市國樂》123期(1996),頁3-8。
陳雯,〈台灣的古琴音樂教學與演奏傳承現況(一)〉。《和真琴刊》2期(1988)。
陳寶良,〈明代文人辨析〉。《漢學研究》19卷1期(2001),頁187-218。new window
程玉凰,〈林占梅與「萬壑松」唐琴之謎〉。《竹塹文獻雜誌》30期(2004年7月),頁74-95。
黃文虎,〈艋舺舊文人回憶錄〉。《台北文物》2卷1期(1952),頁37-38。
黃美娥,〈日治時代臺灣詩社林立的社會考察〉。《臺灣風物》47卷3期(1997),頁43-88。new window
楊湘玲,〈從詩文看1945年以前臺灣文人對古琴音樂文化的接受〉。「第五屆國際青年學者漢學會議」論文,台北:輔仁大學,2006年11月18-20日。
楊湘玲,〈接受理論(Reception Theory)與音樂研究:回顧與實例探討〉。「音樂學在藝術與人文課程中之應用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2003年11月14日。
劉承華,〈文人琴與藝人琴關係的歷史演變──對古琴兩大傳統及其關係的歷史考察〉。《中國音樂》,2005年第2期,頁9-18, 38。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性質之轉變〉。《史聯雜誌》3期(1983),頁34-64。
蔡淵洯,〈清代台灣社會領導階層的組成〉。《史聯雜誌》2期(1983),頁25-32。
盧嘉興,〈記臺南府城詩壇領袖趙雲石喬梓〉。《臺灣文獻》,26卷3期(1975),頁86。new window
蕭璠,〈從文人畫的相關語詞的社會意蘊看文人畫的起源〉。《東吳大學中國藝術史集刊》15期(1987),頁93-112。
賴明珠,〈女性藝術家的角色定位與社會限制──談三、四0年代台灣樹林黃氏姊妹的繪畫活動〉。《藝術家雜誌》39卷4期(1994),頁342-357。
謝世英,〈日治時期台灣美術的文化揉雜:陳進與潘春源的美人畫〉。《台灣美術》67期(2007),頁14-23。new window
謝孝苹,〈梅庵琴派在海峽兩岸的流傳〉。收於《雷巢文存》,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頁961-971。
嚴曉星,〈古琴家尹爾韜史料稽考〉。《黃鐘》2010年第1期,頁133-140。


二、英文資料
(一)專書
Holub, Robert C. Reception Theor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Methuen, 1984.
Van Gulik, R. H. The Lore of the Chinese Lute. Tokyo: Sophia University, 1968.
(二)學位論文
Huang, Yi-Ping. The Parting of the Way: Three Generations of Ch’in Performance Practice. Ph. D. Dissertation., Baltimor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1998.
(三)單篇論文
Samson, Jim. “Reception.” In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Second Edition), ed. Stanley Sadie. London: Macmillan Publishers, 2001. Vol. 20, pp. 908-911.


三、網路資料庫與線上辭典
《台灣大百科全書》網站。
《台灣文學辭典》試用版。
台灣美術展覽會(1927-1943)作品資料庫。
故宮書畫數位典藏系統。
香港藝術館典藏藏品資料庫。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