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先秦儒、道義理的當代詮釋與反思── 以典範轉移、冥契主義與樂園思想為核心
作者:謝君讚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un-Chan Hsien
校院名稱:國立中央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楊祖漢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4
主題關鍵詞:儒家道家牟宗三冥契主義神話樂園ConfucianTaoistMou ZungsanMysticismMythologyParadi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
本論共分八章。首章綜述本論文的探索策略、研究方法(客觀問題意識與多元學科視野研究法)以及所欲展開討論的議題焦點。第二章以《孟子》文獻為根據,嘗試討論牟宗三先生開發轉化康德哲學意義下的《孟子》詮釋,與袁保新先生借用海德格存有學若干洞見而來的《孟子》詮釋,兩者之間的詮釋合宜性,而本章認為牟先生之康德式的《孟子》詮釋仍然居於優越之地位。第三章則以牟氏之後的學者(袁保新、劉笑敢、楊儒賓與賴錫三等學者)對牟先生所提《老子》之「道」為「純粹主觀境界型態」之說法的諸多論辯反省為核心,嘗試討論將「道」從「主觀境界說」轉往「客觀創生說」加以詮釋的合法性問題,而本章認為持「主觀境界說」來理解《老子》形上之道的說法,恐怕論證根據未必充份完備。
第四章從當代學者楊儒賓與王欽賢兩先生對於孔子思想是否具有冥契主義成份?這一詮釋歧異展開討論,本章認為由於在《論語》文獻中,能夠找到與冥契主義最為核心的「與絕對真實一體冥合」這一特性相符的文獻,因此,應當慎重考慮「孔子思想應具有冥契主義的思想向度」這樣的判斷。第五章則以當代學者對於《莊子》之冥契主義類型所提出的「四大類型綜合說」(關永中先生)與「統合內外的圓教型自然主義冥契類型說」(賴錫三先生)為出發,一方面尋求出兩說彼此之間可交互會通的論述內容;另方面,則以《莊子》文獻為根據,更細部地探求《莊子》之冥契主義類型的合宜定位,而本章認為《莊子》之冥契主義類型應可理解為:「具工夫向度且兼融內、外向型的冥契主義類型」。
第六章則以當代學者對於儒家樂園的研究成果為基礎,尋找尚待開拓的研究議題。本章認為儒家樂園的基本型態,可以《尚書.堯典》所呈現的堯天舜日為準,若再向前追溯〈堯典〉的堯天舜日,應當可以懷疑其中有著理性化改編創世神話的痕跡,而若向下觀其演變(以孔孟以及出土文獻所代表的儒者為主),則可以發現,儒家樂園在基本的格局之中仍有各自細微的差異,譬如《孟子》之聖君「堯舜」就已明顯渾融了自家心性論的思想內容,而在〈容成氏〉與〈子羔〉所言的聖君,則強調其裁斷事理之能力。第七章則在當代學者的研究基礎上,一方面著重於道家樂園對於神話樂園的超越突破之處;另方面,則透過將道家樂園與陶淵明式樂園的對比,來細部地劃分出兩種層次不太相同的「雞犬相聞」之樂園世界。第八章為結論,約略地總述本論文的探索成果。
This thesis has been divided into eight chapters. The first chapter is the introduction which summarizes exploration strategies, research methods and the focuses of issues to be discussed in the thesis. The second chapter attempts to discuss related issues derived from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doctrine of Mencius by the contemporary academic circle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Kant's philosophy and Heidegger's philosophy. The third chapter discusses and analyzes how the contemporary academic circle introspected and reviewed Mou Zungsan's interpretation of philosophical Taoism. From the angle of mysticism, the fourth and fifth chapters discuss the type of mysticism of Zhuangzi and whether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has the thought of mysticism respectively with Zhuangzi and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being the core. With the theme of “paradise,” the sixth and seventh chapters discuss the prototype, development and change of Confucian and Taoist paradise and compare the two. On the other hand, the two chapters discuss the similarities of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aoist paradise and arcadian paradise depicted by Tao Yuan-Ming. The eighth chapter is the conclusion that summarizes the study results of the thesis.
參考書目

一、原典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列)
〔春秋〕左丘明著,〔吳〕韋昭注:《國語》,臺北:中華書局,1966年。
〔戰國〕荀況著,〔清〕王先謙注:《荀子集解》,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漢〕司馬遷著,楊家駱主編:《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2004年。
﹝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臺北,洪葉文化,1998年。
〔漢〕趙岐注,〔宋〕孫奭疏,〔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8,《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漢〕杜預注,〔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漢〕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6,《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附校勘記》冊8,《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85年。
〔魏〕王弼等著:《老子四種》(王弼注、河上公注、馬王堆帛書老子、郭店竹簡老子),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宋〕林希逸:《莊子鬳齋口義》,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明〕陸西星:《南華真經副墨》,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清〕宣穎:《南華經解》,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
〔清〕郭慶藩輯:《莊子集釋》,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1年。

二、中文研究(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一)專書

上海大學古代文明研究中心、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續編》,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
王叔岷:《先秦道法思想講稿》,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慕廬雜稿》,臺北:大安出版社,2001年。
───:《莊子校詮》,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慕廬論學集(一)》,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陶淵明詩箋證稿》,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王邦雄:《老子的哲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80年。
───:《老子道德經的現代解讀》,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
王仲孚:《中國上古史專題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6年。
王健文:《戰國諸子的古聖王傳說及其思想史意義》,臺北:臺大文史哲叢刊,1987年。
王博:《簡帛思想文獻論集》,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王夢鷗:《禮記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8年。
茅盾(玄珠):《中國神話研究》,收於里仁書局編:《中國古代神話(甲編三種)》,臺北:里仁書局,1982年。
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史教研室編:《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重印。
牟宗三:《生命的學問》,臺北:三民書局,1994年。
───:《圓善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才性與玄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
───:《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
───:《心體與性體》,臺北:正中書局,1999年。
───:《中國哲學十九講》,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
───:《現象與物自身》,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4年。
任繼愈主編:《儒教問題爭論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伍至學:《老子反名言論》,臺北:唐山出版社,2002年。
朱任飛:《《莊子》神話的破譯與解析》,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高雄:麗文文化,1995年。
───主編,王宇信等著:《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古文獻叢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年。
───:《簡帛佚籍與學術史》,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零:《郭店楚簡校讀記(增訂本)》,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板社,2007年。
───:《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李豐楙:《誤入與謫降:六朝隋唐道教文學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6年。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臺北:時報文化,2012年。
李明輝:《儒學與康德》,臺北:聯經出版社,1990年。
───:《康德倫理學與孟子道德思考之重建》,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年。
───:《當代儒學之自我轉化》,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4年。
杜維明:《東亞價值與多元現代性》,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杜正勝:《古代社會與國家》,臺北:允晨文化,2005年。
───:《從眉壽到長生──醫療文化與中國古代生命觀》,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呂微:《神話何為:神聖敘事的傳承闡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
余英時:《史學與傳統》,臺北:時報文化,1992年。
金景芳等著:《《尚書.虞夏書》新解》,瀋陽:遼寧古籍出版社,1995年。
芮逸夫:《中國民族及其文化論稿》,臺北:唐山出版社,1989年。
林文月:《中古文學論叢》,臺北:大安出版社,1989年。
吳璵:《新譯尚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0年。
屈萬里:《尚書集釋》,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季旭昇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2003年。
胡萬川:《真實與想像:神話傳說探微》,新竹:清大出版社,2004年。
姜廣輝主編:《中國經學思想史(第一卷)》,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2003年。
高明:《帛書老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徐復觀:《中國經學史的基礎》,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年。
───:《中國人性論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
徐旭生:《中國古史的傳說時代》,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唐君毅:《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6年。
孫作雲:《孫作雲文集(第3卷)中國古代神話傳說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2003年。
袁行霈:《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袁珂:《中國神話傳說》,臺北:里仁書局,1987年。
───:《古神話選釋》,臺北:長安出版社,1988年。
───:《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1995年。
───:《中國神話史》,重慶:重慶出版社,2007年。
袁保新:《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從海德格、老子、孟子到當代新儒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8年。
高莉芬:《蓬萊神話》,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郭齊勇主編:《儒家文化研究第一輯:新出楚簡研究專號》,北京:三聯書店,2007年。
陳來:《中國近世思想史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勞榦:《中國古代的歷史與文化》,臺北:聯經出版社,2006年。
黃俊傑:《孟學思想史論》,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
───(編):《東亞儒學視域中的茶山學與朝鮮儒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6年。
───:《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1年。
黃錦鋐注譯:《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81年。
黃懷信等撰:《論語彙校集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曾運乾:《尚書正讀》,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童書業編:《古史辨(第七冊下編)》,臺北:藍燈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
張光直:《中國青銅時代》,臺北:聯經出版社,1983年。
張亨:《思文之際論集:儒道思想的現代詮釋》,臺北:允晨文化,1997年。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
彭國翔:《儒家傳統:宗教與人文主義之間》,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裘錫圭:《中國出土古文獻十講》,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4年。
武漢大學中國文化研究院編:《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0年。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楊祖漢:《儒家的心學傳統》,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當代儒學思辨錄》,臺北:鵝湖出版社,1998年。
───:《從當代儒學觀點看韓國儒學的重要論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楊儒賓:《先秦道家「道」的觀念的發展》,臺北:臺大文史叢刊,1987年。
───:《莊周風貌》,臺北:黎明文化,1991年。
───主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年。
───:《儒家身體觀》,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6年。
楊儒賓、祝平次編:《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年。
楊儒賓、馬淵昌也、艾皓德合編:《東亞的靜坐傳統》,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
葉舒憲、蕭兵、鄭在書:《山海經的文化尋蹤:「想象地理學」與東西文化碰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
葉舒憲、田大憲:《中國古代神秘數字》,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6年。
葉舒憲:《中國神話哲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老子與神話》,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
───:《莊子的文化解析》,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2005年。
葉舒憲、唐啟翠編:《儒家神話》,廣東:南方日報出版社,2011年。
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
───:《《周易》經傳與易學史新論》,濟南:齊魯書社,2001年。
劉德漢等著:《尚書論文集》,臺北:黎明文化,1982年。
劉述先:《儒家思想開拓的嘗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年。
───著,東方朔編:《儒家哲學研究:問題、方法及未來開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劉敦愿:《美術考古與古代文明》,北京: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年。
劉起釪:《尚書研究要論》,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劉笑敢:《詮釋與定向: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蒙文通:《中國哲學思想探原》,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7年。
臧克和:《說文解字的文化說解》,湖北:人民出版社,1996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賴錫三:《莊子靈光的當代詮釋》,新竹:清大出版社,2008年。
───:《當代新道家──多音複調與視域融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
錢穆:《國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
錢穆:《論語新解》,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顧頡剛、劉起釪:《尚書校釋釋論》,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顧頡剛著,錢小柏編:《顧頡剛民俗學論集》,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年。
龔斌:《陶淵明集校箋》,臺北:里仁書局,2007年。

(二)單篇論文

王國櫻:〈陶淵明詩中「篇篇有我」──論陶詩的自傳意味〉,收於《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2001年,頁299-323。
王欽賢:〈禪境之觀照──冥契主義的觀點〉,《鵝湖學誌》,第26期(2001年),頁107-126。
───:〈從密契主義觀點來看孔子之天道與仁道觀〉,《鵝湖月刊》第31卷第11期(2006年),頁23-33。
白奚:〈「小國寡民」與老子的社會改造方案──《老子》八十章闡發〉,《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4卷4期(2000年7月),頁9-13。
牟宗三:〈研究中國哲學之文獻途徑〉,《鵝湖月刊》第121期(1985年7月),頁1-7。
───:〈客觀的了解與中國文化之再造〉,《鵝湖月刊》第191期(1991年5月),頁2-10。
沈清松:〈老子的溝通理論──詮釋與重構〉,《哲學年刊》第3期(1985年6月),頁409-425。
───:〈表象、交談與身體──論密契經驗的幾個哲學問題〉,《哲學與文化》第24卷3期(1997年3月),頁262-274。
何澤恆:〈孔子與易傳相關問題覆議〉,《臺大中文學報》第12期(2000年5月),頁5-55。
李明輝:〈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詮釋之方法論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8期(1996年3月),頁175-196。
───:〈中西比較哲學的方法論省思〉,《東亞文明研究通訊》第3期(2004年4月),頁30-34。
───:〈從康德的「道德宗教」論儒家的宗教性〉,收於哈佛燕京學社主編:《儒家傳統與啟蒙心態》,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頁228-269。
李學勤:〈商代的四風與四時〉,《中州學刊》(1985年第5期),頁99-101。
───:〈〈堯典〉與甲骨卜辭的嘆詞「俞」〉,《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3期(2008年5月),頁5-7。
林啟屏:〈「內在超越」的一個發生學解釋:以堯舜形象為討論中心〉,《哲學與文化》第39卷第4期(2012年4月),頁117-140。
林月惠:〈陽明後學的「克己復禮」解及其工夫論之意涵〉,《法鼓人文學報》第2期(2005年12月),頁161-202。
林維杰:〈牟宗三先生論儒教〉,《揭諦》第7期(2004年6月),頁77-108。
───:〈儒學的宗教人文化與氣化〉,收於劉笑敢主編:《中國哲學與文化(第八輯)》,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年,頁115-142
林遠澤:〈克己復禮為仁──論儒家實踐理性類型學的後習俗責任倫理學重構〉,《清華學報》新42卷第3期(2012年9月),頁401-442。
周鳳五:〈郭店楚墓竹簡〈唐虞之道〉新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70本3分(1999年9月),頁739-759。
周大興:〈儒家大路道家棧──《老子哲學之詮釋與重建》評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2卷3期(1992年9月),頁70-83。
茍波:〈中國古代的「原始樂園」神話及哲學解讀〉,《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5期(2003年),頁53-58。
施益堅:〈從Kant 到康德:牟宗三的「華語哲學」 之現身〉,《揭諦》17期(2009年7月),頁25-46。
───:〈何謂「實踐詮釋學」?──從海德格早期的弗萊堡講稿(1919-1923)說起〉,收於李明輝、邱黃海主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比較觀點》,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年,頁33-52。
段德智:〈近30年來的「儒學是否宗教」之爭及其學術貢獻〉,《晉陽學刊》第6期(2009年),頁17-25。
胡厚宣:〈釋殷代求年與四方和四方風的祭祀〉,《復旦學報(人文科學)》(1956年第1期),頁49-86。
郭齊勇:〈當代新儒家對儒學宗教性問題的反思〉,《中國哲學史》第1期(1999年),頁40-61。
唐君毅:〈論孔學精神──「吾十有五而志于學」章引義〉,氏著:《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頁216-223。
唐長孺:〈讀「桃花源記旁證」質疑〉,氏著:《魏晉南北朝史論叢續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頁185-198。
陳榮灼:〈道家之「自然」與海德格之「Er-eignis」〉,《清華學報》第34卷2期(2004年12月),頁245-269。
───:〈牟宗三對康德哲學的轉化〉,《鵝湖學誌》第40期(2008年6月),頁51-73。
陳來:〈論馮友蘭哲學中的神秘主義〉,《中國文化》第13期(1996年),頁172-180。
陳熙遠:〈聖王典範與儒家「內聖外王」的實質意涵──以孟子對舜的詮釋為基點〉,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頁23-67。
張崑將:〈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繼起爭議〉,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頁111-148。
張亨,〈讀陶淵明的形影神詩〉,九思叢書編輯部編,《陶淵明研究(第二卷)》,臺北:九思出版社,1977,頁923-939。
───:〈《莊子》中「化」的幾重涵義〉,《臺靜農先生百歲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2001年)頁209-228。
───:〈〈桃花源記〉甚解〉,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編:《鄭因百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系,2005年,67-85。
───:〈《詩.桃夭》甚解〉,《臺大中文學報》第38期(2012年9月),頁1-20。
張惠娟:〈樂園神話與烏托邦──兼論中國烏托邦文學的認定問題〉,《中外文學》第15卷3期(1986年8月),頁78-102。
張素卿:〈〈觀射父論絕地天通〉探義〉,《張以仁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臺北:學生書局書局,1999年,頁451-478。
黃俊傑:〈中國古代儒家歷史思維的方法及其運用〉,《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3期(1993年3月),頁361-390。
───:〈東亞儒者對孔子「五十而知天命」的詮釋及其方法論問題〉,《「東亞文化圈的形成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臺北:臺灣大學,2002年,頁97-115。
黃銘崇:〈古史即「神話」──以《大荒經》及《堯典》為中心的再檢討〉,《新史學》7卷3期(1996年9月),頁175-194。
曾慶導:〈依納爵神秘主義〉,《哲學與文化》第31卷第12期(2004年12月),頁101-115。
葉舒憲:〈六十而耳順:成聖的隱喻──兼論儒家神話〉,方勇主編:《諸子學刊(第四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頁61-75。
葛兆光:〈眾妙之門──北極與太一、道、太極〉,《中國文化》,第3期(1990年),頁46-65。
楊祖漢:〈儒學的宗教性〉,《鵝湖學誌》40期(2008年6月),頁75-87。
───:〈程伊川、朱子「真知」說新詮──從康德道德哲學的觀點看〉,《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8卷2期(2011年12月),頁177-203。
楊儒賓:〈向郭莊子注的適性說與向郭支道林對於逍遙義的爭辯〉,《史學評論》第9期(1983年7月),頁93-127。
───:〈昇天變形與不懼水火──論莊子思想中與原始宗教相關的三個主題〉,《漢學研究》,第7卷第1期(1989年),頁223-251。
───:〈孟子與冥契主義〉,《儒學與二十一世紀——紀念孔子誕辰2545周年暨國際儒學討論會會議論文集》,北京:國際儒聯會,1994年,頁1199-1221。
───:〈水與先秦諸子思想〉,收於《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臺大中文,1996年,頁533-573。
───:〈道家的原始樂園思想〉,《中國神話與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6年,頁125-170。
───:〈先秦思想的明暗象徵〉,何寅主編:《中國文化與世界》(第6輯),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年,頁147-148。
───:〈新儒家與冥契主義〉,收於王邦雄等著,陳德和主編:《當代新儒家的關懷與超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年,頁317-363。
───:〈道與玄牝〉,《臺灣哲學研究》第2期(1999年3月),頁163-195。
───:〈理學家與悟——從冥契主義的觀點探討〉,《中國思潮與外來文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思想組,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2002年,頁167-222。
───:〈吐生與厚德──土的原型象徵〉,《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0期(臺北:2002年),頁383-446。
───:〈巫風竉罩下的性命之學──屈原作品的思想史意義〉,收於中興大學古典研究會編:《第四屆通俗文學與雅正文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2003年,頁219-258。
───:〈太極與正直——木的通天象徵〉,《臺大中文學報》,第22期(臺北:2005年),頁59-98。
───:〈黃帝與堯舜──先秦思想的兩種天子觀〉,《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2卷2期(2005年12月),頁99-136。
───:〈莊子與東方海濱的巫文化〉,《中國文化》第24期(2007年),頁43-70、
───:〈莊子「由巫入道」的開展〉,《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總第11期(2008年),頁79-110。
───:〈渾沌與太極〉,《中國文化》第32期(2010年),頁34-52。
───:〈莊子與人文之源〉,《清華學報》新41卷第4期(2011年),頁587-620。
───:〈先秦儒家與冥契論述〉,《中國文化》第35期(2012年5月),頁12-29。
楊樹達:〈甲骨文中之四方風名與神名〉,收於氏著:《積微居甲文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頁77-84。
鄭宗義:〈論牟宗三先生的經典詮釋觀:以先秦道家為例〉,李明輝編:《儒家經典詮釋方法》,臺北:喜瑪拉雅基金會,2003年,頁337-372。
關永中:〈神秘主義及其四大型態〉,《當代》第36期(1989),頁39-48。
───:〈神秘主義:神聖與世俗〉,《哲學雜誌》第3期(1993),頁236-240。
───:〈上與造物者遊──與莊子對談神秘主義〉,《臺大哲學論評》第22期(1999),頁137-172。
劉笑敢:〈關於老子之道的新解釋與新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7卷2期,頁1-40。
賴賢宗:〈海德格論道:一個文獻學之考察〉,《思與言》第42卷2期(2004年6月),頁229-266。
───:〈海德格存有思想與道家哲學的交涉:謝林、尼采、海德格、老子對形上學根本問題的討論〉,《哲學與文化》第36卷8期(2009年8月),頁23-55。
賴錫三:〈以自然淨化罪惡:沒有他者的無名世界──論道家的原始倫理學如何治療罪惡與卑污〉,收於李豐楙、廖肇亨主編:《沉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論集》(抽印本)。
───:〈從老子對道體的隱喻到莊子對體道的敍述──從本雅明論說書人談莊周的寓言哲學〉,《清華學報》新40卷第1期(2010年),頁67-111。
───:〈《莊子》的死生隱喻與自然變化〉,《漢學研究》第29卷3期(2011年12月),頁1-34。
───:〈《莊子》的文學力量與文本空間──與羅蘭.巴特的互文性閱讀〉,《文與哲》,第20期,2012年6月,頁42-94。
───:〈莊子與羅蘭巴特的旦暮相遇──語言、權力、遊戲、歡怡〉,《臺大中文學報》,第37期,2012年6月,頁1-50。
───:〈《孟子》與《莊子》兩種氣論類型的知識份子與權力批判〉,《清華學報》新43卷1期(2013年3月),頁1-52。
鍾彩鈞:〈孟子思想與聖賢傳統的關係〉,黃俊傑主編:《孟子思想的歷史發展》,臺北:中研院文哲所,1995年,頁1-22。
鍾振宇:〈牟宗三先生、其後學與海德格──邁向一新的基礎存有論之路〉,《鵝湖學誌》第34期(2005年6月),頁75-109。
───:〈德國哲學界之新道家詮釋──海德格(Heidegger)與沃爾法特(Wohlfart)〉,《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34期(2008年4月),頁33-62。

(三)學位論文

楊儒賓:《中國古代天人鬼神交通之四種類型及其意義》,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7年。
賴錫三:《道教內丹的先天學與後天學之發展和結構──「精.氣.神.虛」系統下的道論與氣論》,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三、外文譯著(依作者姓名筆劃順序排列)
孔恩(T. Kuhn)著,程樹德等譯:《科學革命的結構》,臺北:遠流出版公司,1991年。
史泰司(W. T. Stace)著,楊儒賓譯,《冥契主義與哲學》,臺北:正中書局,1998。
白鳥庫吉:〈中國古傳說之研究〉,劉俊文主編:《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弗雷澤(G. Frazer)著,童煒鋼譯:《《舊約》中的民俗》,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0年。
伊藤清司:〈堯舜禪讓傳說的真象〉,收於御手洗勝等著,王孝廉編:《神與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1988年。
伊利亞德(M.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臺北:桂冠圖書,2001年。
───著,楊儒賓譯:《宇宙與歷史:永恆回歸的神話》,臺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安東尼.史蒂芬斯(A.Stevens)著,薛絢譯,《夢:私我的神話》,臺北:立緒文化,2000年。
余英時著,侯旭東等譯:《東漢生死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拉卡托斯(I. Lahatos)等編著,周寄中譯:《批判與知識的增長》,臺北:桂冠圖書,2001年。
阿蘭.鄧迪斯(A. Dundes)編,朝戈金等譯:《西方神話學讀本》,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波格勒(Otto Poggeler):〈東西方對話:海德格與老子〉,收於萊因哈特.梅依(Reinhard May)著,張志強譯:《海德格爾與東亞思想》,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頁186-238。
威廉.詹姆斯(W. James)著,蔡怡佳、劉宏信譯:《宗教經驗之種種》,臺北,立緒文化,2003年。
───著,唐鉞譯:《宗教經驗之種種:人性之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年。
威廉.強史頓(W. Johnston)著,李靜芝譯:〈神秘主義與時推移的不同面貌〉,《當代》第36期(1989年4月),頁49-53。
馬伯樂(H.Maspéro)著,陸侃如譯:《書經中的神話》,收於林慶彰主編:《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第一輯)》,臺中:文听閣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
馬凌諾斯基(B.Malinowski)著,朱岑樓譯:《巫術、科學與宗教》,臺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著,張雲江譯:《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
泰勒(E. B. Tylor)著、連樹聲譯:《原始文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夏夫斯坦(Scharfstein)著,徐進夫譯:《神秘經驗》,臺北:天華,1982年。
康德(I. Kant)著,牟宗三譯註:《康德的道德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2。
───著,牟宗三譯註:《純粹理性之批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著,牟宗三譯註:《判斷力之批判》,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
───著,鄧曉芒譯:《純粹理性批判》,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著,鄧曉芒譯:《實踐理性批判》,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著,鄧曉芒譯:《判斷力批判》,臺北:聯經出版社,2004。
淺野裕一著,佐藤將之監譯:《戰國楚簡研究》,臺北:萬卷樓,2004年。
海德格(M. Heidegger)著,王慶節、陳嘉映譯:《存在與時間》,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
森安太郎著,王孝廉譯:《黃帝的傳說:中國古代神話研究》,臺北:時報文化,1988年。
湯馬斯.摩爾(T. Moore)著,宋美璍譯:《烏托邦》,臺北:聯經出版社,2003年。
喬瑟夫.坎伯(J.Campbell)著,朱侃如譯:《千面英雄》,臺北:立緒文化,2003年。
葉.莫.梅列金斯基(Meletinskij)著,魏慶徵譯:《神話的詩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9年。
榮格(C.G Jung)主編,龔卓軍譯:《人及其象徵》,臺北:立緒文化,2003年。
瑪麗-路薏絲.馮.法蘭茲(Marie-Louise von Franz)著,易之新譯:《榮格心理治療》,臺北:心靈工坊文化,2011年。

四、外文論著(依作者姓名筆劃與字母之順序排列)
大淵忍爾:〈初期の僊説について〉,《東方宗教》第2號(1950年),頁23-43。
三浦國雄:《不老不死という欲望──中国人の夢と実践》,京都市:人文書院,2000年。
御手洗勝:《古代中国の神々──古代伝説の研究》,東京都:創文社,1984年。
楊儒賓:〈尭天舜日──儒家的な楽園への思い〉,《アジア遊学82》,東京都:勉誠出版,2005年,頁13-17。
福永光司:〈封禪說の形成〉,《東方宗教》第6號與第7號(1954年),頁28-57、頁45-63。
鐵井慶紀:《中国神話の文化人類学的研究》,東京都:平河出版社,1990年。
Immanuel Kant:Groundwork of the Metaphysic of Morals. trans. by H. J. Paton, Harper & Row Publishers, 1964.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 Translated by Mary Grego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Martin Heidegger:Being and Time. Tr. John Macquarrie & Edward Robinson , New York:Harper& Row, Publishers, 2008.
William James: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a study in human nature. New York:New American Library , 1958.
Walter Terence Stace:Mysticism and philosophy. London:Macmillan Press, 196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