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一位偏鄉教師跨界流浪之自傳研究:批判教育學觀點
作者:陳彥揚
作者(外文):Chen, Yen-Yang
校院名稱:國立嘉義大學
系所名稱:教育學系研究所
指導教授:洪如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7
主題關鍵詞:跨界流浪批判教育學轉化情感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本論文為一位偏鄉小學教師之自傳,透過神話學的「召喚—跨界流浪—返鄉」之英雄旅程進行自傳式探索,透過作者自身跨越國界、城鄉、職階、知識……等越界生命經驗,以批判教育學之視框審視跨界流浪之多元視角,反思身為教師之意義,並透過批判教育學學者之思想論述,統整其脈絡,化為自我生命之實踐。
本文第一章接受召喚乃是受到神話學大師Joseph Campbell英雄原型之影響而啟程,第二章則以Karl Marx等批判理論之思想巨人為前瞻,探討批判教育學起源與統整其發展脈絡,第三章則是描繪我的跨界旅程地圖,作為研究路線之前導,第四、五、六章記錄我跨界前中後歷程,第七章則是跨界總結,綜合旅程發展出我的跨界教育學。
綜合上述,我的跨界歷程之結論為「我的情感教育觀」,亦即我的跨界教育乃是受「情感」召喚,驅使我穿梭人間各界,也促成我爾後返鄉奉獻之動力,此情感包含對自我的情感-「真我」、對他人的情感-「同理」、情感的-「轉化」以及對故鄉土地的情感-「鄉愁」。
This autobiography research seeks to understand my life experience as a rural school teacher with the perspective of critical pedagogy. I followed the metaphor of a hero’s journey by Joseph Campbell and conducted it in my life through crossing national, positional, career and class boundaries as the social practice of education.
There are seven chapters in this dissertation. The first chapter states what motivated me to start the journey. The second chapter is to contextualize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theory and scholars. The third chapter presents the research method and ethics. The fourth to sixth chapters presents three stages I go across the boundaries. And to sums up above the chapters, the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pedagogy of aff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journey, my life experiences across the boundaries were woven into my pedagogy of affection. The affection are interpreted from 4 aspects, they are authentic self in me, empathy with others, affection transformation and the affection of homeland- the nostalgia.
中文部分
Campbell, J.(1997)。千面英雄(朱侃如譯)。臺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49)。
Campbell, J.(1995)。神話(朱侃如譯)。臺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88)。
Carson, R.(2009)。寂靜的春天(李文昭譯)。臺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原著出版於1962)。
Cousineau, P. (2001)。英雄的旅程(梁永安譯)。臺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49)。
Harris, K. (1998)。教師與階級:馬克斯主義分析(唐宗清譯)。臺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94)。
Huxley, A. L.(1986)。美麗新世界(李黎、薛人望譯)。臺北:新潮文庫。(原著出版於1932)。
James, W. (2007)。實用主義(劉宏信譯)。臺北:立緒文化。(原著出版於1975)。
Jay, M. (1992)。阿多諾(李健鴻譯)。臺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984)。
Leopold, A. (1998)。 沙郡年記(吳美真譯)。臺北:天下文化。(原著出版於1949)。
Marx, K. H.(2016)。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李中文譯)。新北:暖暖書屋。(原著出版於1844)。
McLaren, P. (1999)。批判教育學(彭秉權譯)。通識教育季刊,6(2),109-155。(原著出版於1994)
McLaren, P.(2003)。批判教育學導論—校園生活(蕭昭君、陳巨擘譯)。台北:巨流。(原著出版於1998)。
Thoreau, H. D. (1993)。湖濱散記(孟祥森譯)。台北:桂冠。(原著出版於1854)。
Giroux, H. A.(2007)。教師是知識份子(莊明貞審閱)。臺北:高等教育。(原著出版於1988)。
Guevara, E. C. (2016)。論游擊戰(吳剛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原著出版於1961)。
Rorty, R. (1982)。偶然、反諷與團結:一個實用主義者的政治想像(徐文瑞 譯)。臺北:麥田。(原著出版於1989)。
Said, E. W. (2004)。知識分子論(Representation of the Intellectual)(單德興 譯)。臺北:麥田。(原著出版於1993)。
Wink, J. (2005)。批判教育學—來自真實世界的記錄(黃柏叡、廖貞智譯)。臺北:巨流。(原著出版於2000)。
Hesse, H. (2003)。流浪者之歌(蘇念秋譯)。臺北:水牛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22)。
王才勇(2000)。現代審美哲學-法蘭克福學派美學論述。臺北:書林。
王秋絨(2010)。謙虛的鬥士:Paulo Freire 的教育勇氣與智慧評述。教育與社會研究,20,145-159。new window
王嘉陵(2003)。從Giroux的批判教育學觀點反省課程改革中的教師角色。教育資料研究,11(3),3-21。new window
王麗雲(2000)。自傳/傳記/生命史在教育研究上的應用。載於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主編,質的研究方法(頁65-306)。高雄:麗文。
方永泉(2005)。批判取向教育哲學的發展、議題及展望。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頁21-57)。臺北:心理。new window
卯靜儒(2002)。個人的/政冶的:艾波的權力、知識與教育。載於蘇峰山主編,意識、權力與教育–教育社會學理論導讀(頁77-115)。嘉義:南華大學教社所。
史不忌(2015)。元老政治。臺北:領袖出版社。
余安邦(2007)。走向臺灣味的批判教育學如何可能?兼論臺灣教育的未來。北縣教育,59,78-81。
吳音寧編(2016)。農人教我們的事:015夏耘農村草根訪調文集。臺北:臺灣農村陣線。
李光榮(2008)。解析Antonio Gramsci的學校教育觀點--一種建立勞動階級霸權的學校教育。教育研究學報,42(1),1-16。new window
李奉儒(2006)。Paulo Freire 批判教學論的探索與反思。載於李錦旭、王慧蘭主編,批判教育學-臺灣的探索(頁97-136)。臺北:心理。new window
杜宜儒 (2006)。愛與勇氣—一位國小男性教師的敘說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屏東。
林于仙(2010)。看見威權主義與權威之間的擺盪-國小級任教師一日學校生活的自我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屏東。
林立樹(2007)。現代思潮:西方文化研究之通路。臺北:五南。
林俊傑(2006)。邁向多元文化校園中的信任與認同—一位小學教師的敘說。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教育研究所,嘉義。
周珮儀(1999)。左右為難:新左派與新右派的教育政策社會學分析。載於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主編,第二屆臺灣教育社會學論壇會議手冊暨論文集(頁527-552)。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
林昱貞(2002)。批判教育學在臺灣:發展與困境。教育研究集刊,48(4),1-25。new window
邱秀祝(1999)。國中女性教師性別角色之構成--十位女老師之實踐經驗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研究所,台北。
邱怡瑛(2004)。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學歷程中對教師之啟示,教育研究,12,169-178。
洪如玉(2010)。全球化時代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另類思考:地方本位教育。幼兒教保研究期刊,5,73-81。new window
洪慈蔚(2012)。走在增權賦能的道路上-高中團隊教師增權賦能之個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
洪瑀韓 (2006) 。九五高中歷史課綱修定脈絡下高中歷史教師主體性之探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臺北。
洪瑞斌、莊騏嘉與陳筱婷(2015)。深思敘說研究之研究倫理議題: 回到倫理學基礎探討。生命敘說與心理傳記學,3,55-79。
洪鎌德(2015)。馬克思。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翁福元(2007)。教育政策社會學:教育政策與當代思潮之對話。臺北:五南。
高宣揚(1991)。哈伯馬斯論。臺北:遠流。
高宣揚(1999)。後現代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new window
曹衛東編選,渠東、付德根 等譯(1997)。霍克海默集,上海:遠東。
陳怡文(2003)。轉化型知識份子與教育實踐-以社區大學教師為例的質性研究。
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
陳源湖(2006)。成人識字教師教學認知、實踐與影響因素之探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成人教育研究所,高雄。new window
陳意榕(2014)。弱勢教育的研究倫理:批判俗民誌方法論的觀點。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8(2),1-21。new window
陳奎熹(1998)。我國師資培育制度變革之分析。教育資料集刊第,23。171-195。
張永宗(2003)。批判理論與質的研究。生活技教育月刊,52(9),15-25。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5-58。new window
張盈堃(2004)。偽裝的形貌與越界的政治:再談基層教師的生活世界與實行邏輯。載於張盈堃、郭瑞坤、蔡瑞君、蔡中蓓(合著),誰害怕教育改革?-結構、行動和批判教育學(頁147-178)。臺北:洪葉文化。new window
教育部(2014)。教育部 103 推動教育優先區計畫。臺北:教育部。
教育部(2017)。國民小學及國民中學合併或停辦準則。檢索於2017年3月16日,自主管法規查詢系統。網址:http://edu.law.moe.gov.tw/。
雲林縣政府(2006)。雲林縣小校優質轉型評鑑計畫。雲林:雲林縣政府教育處。
馮朝霖(2016)。乘風尋度。新竹市:道禾書院。
馮朝霖(2013)。學校在窗外—村中自有讀書聲。載於黃武雄(2013)學校在窗外—教改二十周年紀念版。新北市:左岸文化。
楊深坑(1988)。意識型態批判與教育學研究。教育研究所集刊,30,25-55。
楊宗仁(1991)。哈伯瑪斯溝通行動理論對於校園倫理的啓示。教育資料文摘,21(6),158-179。
楊鎮宇(2007)。教師工會運動與人本教育基金會的體罰論述:從批判教育學觀點的反思。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新竹。
楊國賜(1974)。當代美國進步主義與精粹主義教育思想之比較研究。台北市: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法務部(2017)。國民教育法。檢索於2017年3月16日,自全國法規資料庫。網址:http://law.moj.gov.tw/。
莊明貞(2001)。當前臺灣課程重建的可能性:一個批判教育學的觀點。國立台北師範學院學報,14,141-162。new window
梁福鎮(2006)。教育哲學─辯證取向。臺北:五南。
彭秉權(1997)。批判的自傳:日常生活的「知識」與「實踐」—以「教育」為例。未出版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社會人類學研究所,新竹。
黃武雄(1994)。四一0教育改造與推動教育現代化。四一0教育改造工作對運動文宣。
黃聿芝(2008)。P. Freire 批判教育學對於教師角色的啟示。東海教育評論,1,1-16。
黃瑞祺、陳閔翔(2010)。審議民主與法治國理想:哈伯馬斯的民主觀。載於黃瑞祺主編,溝通、批判和實踐:哈伯馬斯八十論集(頁355-406)。臺北:允晨文化。new window
賈馥茗、楊深坑主編(1993)。教育學方法論。 臺北:五南。
趙敦華(2001)。現代西方哲學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簡成熙(2005)。教育哲學專論:當分析哲學遇上女性主義。臺北: 高等教育。
歐用生(2003)。教師聲音和主體─當前課程領導的重要課題。載於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主編,邁向課程新紀元(十五):活化課程領導(頁18-34)。臺北:中華民國教材研究發展學會。
歐用生(2012)。教師的課程理論化:從詩性智慧到A/r/t,教育學報,40(1/2),15-30。
張佳琳(2004)。創造性課程管理策略-維柯詩性智慧的啟發,花蓮師院,19,41-60。new window
張盈堃(2000)。教師作為轉化型知識份子的教育實踐。教育與社會研究,1,25-58。new window
張宏育(2008)。William Pinar 自傳式課程探究及其在臺灣課程研究應用。載於國立花蓮教育大學主編,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理論與實務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十八屆課程與教學論壇,花蓮:國立花蓮教育大學。
胡紹嘉(2008)。敘事、自我與認同:從文本考察到課程探究。臺北:秀威資訊科技。
師永剛、劉瓊雄(2007)。Che語錄:切・格瓦拉語錄。臺北:聯經出版社。
許芳懿(2009)。存在體驗課程與自傳─W. F. Pinar的高度意識主張。教育研究學報,3(1),81-103。new window
廖春文(1990)。哈伯瑪斯的溝通行動理論及其在教育行政上的啟示。彰化師範大學學報,1,59-85。
劉清虔(1997)。否定與合理—馬庫色單向度的人導讀。臺北:臺灣書店。
萬俊人(2000)。佛洛姆-Erich Fromm。香港:中華。
劉美慧、洪佳慧(2009)。當師培生遇到多元文化教育:準教師的多元文化意識與教學實踐。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1-34。new window
蕭新煌(1989)。變遷中臺灣社會的中產階級。臺北:巨流圖書公司。new window
謝中立 主編(2000a)。西方社會學名著提要(上)。臺北:昭明出版社。
謝中立 主編(2000b)。西方社會學名著提要(下)。臺北:昭明出版社。
戴文青(2009)。社會變遷中臺灣幼兒園教師身份認同轉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研究所,臺北。new window
外文部分
Apple, M. (1990). Ideology and curriculum (2nd ed.). New York & London: Routledge.
Bottomore, T. (1984). The Frankfult School and its critics。London:Routledge。
Eijck, M. V. (2010). Place-Based (Science) Education:
Something Is Happening Here. In:Tippins, D.J., Mueller, M.P., Eijck, M.V., & Adams, J. (eds.). Cultural studies and
environmentalism: The confluence of ecojustice, place-based (science) education, and indigenous knowledge systems. (pp.187-191), New York: Springer.
Freire, P. (1970/2000). Pedagogy of the oppressed, 30th Anniversary edtion. New York:Continuum.
Freire, P., & Macedo, D. P. (1987). Literacy : Reading the Word & the World. South Hadley, Mass.: Bergin & Garvey Publishers.
Freire, P. (1997). Pedagogy of the heart. New York:
Continuum.
Giele, Janet Z. and Glen H. Elder, Jr., eds. (1998). Methods of Life-Course Research: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Thousand Oaks: Sage.
Giroux, H. (1992). Border crossings: Cultural workers and the politics of education. London: Routledge.
Giroux, H., & McLaren, P. (1992). Introduction: Media Hegemony: Toward a Knowledge: Readings in Popular Culture. Pedagogy, and Critical Citizenship (pp.xv-xxiii). 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Giroux. H. (1983). Critical Theory and Educational Practice. Geelong, Australia:
Deakin University Press.
Giroux, H. (1988). Teachers as intellectuals: Toward a critical pedagogy of learning.
Grandy, Mass: Bergin & Garvey.
Gregory, A. , Sobel, D. (2010). Place-And Community –Based Education in Schools. New York: Routledge.
Greuenwald, D. A. (2003). The best of both worlds: a critical pedagogy of place.
Educational Researcher, 32(4), 3-12.
Gruenwald, D. (2005). Accountability and Collaboration: Institutional Barriers and Strategic Pathways for Place-based Education. Ethics, place and environment, 8(3),
261–283.
Habermas, J. (1972). Knowledge and human interests. London: Heinemann.
Habermas, J. (1984). 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 vol.1: Reason and the
rationalization of society. (T. McCarthy, Trans.). Boston: Beacon Press. (Original
published 1981)
Habermas, J. (1999). Moral consciousness and communicative Action. (C. Lenhardt & S.W. Nicholsen, Trans.). Cambridge, MA: MIT Press.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1983)
Haymes, S. N. (1995). Race, culture, and the city: A pedagogy for Black urban struggle. Albany,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hooks, b. (1994). Teaching to Transgress: Education as the practice of freedom.London: Routledge.
hooks, b. (2000). All about love:New Visions. NY:Routledge.
Kanpol, B. (1999). Critical pedagogy : An introduction .(2nd edn.) CT: Bergin & Garvey.
Knapp, C. (2007). Place-based curricular and pedagogical models: my adventures in
teaching through community contexts, In: D. Gruenewald & G. Smith (eds.)Place-based education in the global age: local diversity, New York: Routledge.
Marcuse, H. (1956). Eros and civilization: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into Freud. London: Routledge & Kegan Paul。
McLaren, P. (2000). Che Guevara, Paulo Freire, and the pedagogy of revolution. Boulder, CO: Rowan and Littlefield.
Pinar, W. F. (2004). What is curriculum theory?,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Semken, S. (2005). Sense of place and place-based introductory geoscience teaching for American Indian and Alaska Native undergraduates. 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 53,149 – 157.
Sobel, D. (2004). Place-based education: Connecting classrooms and community. Massachusetts: The Orion Society.
Tuan, Y. F.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s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oodhouse, J. L., & Knapp, C. E. (2000). Place-based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Outdoor and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pproaches. (ERIC Digest. EDO-RC-0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