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做為社會行動的劇場: 台灣「民眾-劇場」的實踐軌跡 (1980年代-2010年代)
作者:李哲宇
作者(外文):Lee, Je-Yu
校院名稱:國立清華大學
系所名稱:社會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陳瑞樺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小劇場運動社會行動社會運動公民社會左翼文藝運動身體行動文化行動直接行動前衛戲劇民眾戲劇帳篷劇little theatre movementsocial action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avant-garde theatrepeople theatretent theatrebody actionculture actiondirect actio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1
劇場要如何成為一種向社會賦權的行動?這樣的行動又是由什麼樣的社會想像所支撐?它有著什麼樣的樣態,又引發什麼樣的社會賦權效應?本文以「做為社會行動的劇場」為命題,即是要透過台灣「民眾-劇場」的實踐軌跡(1980年代-2010年代)來回應這些課題。
在1980年代日益鬆動的政治氛圍下,台灣劇場領域曾有過的小劇場運動,一度實踐的劇場對抗性課題,卻在1990年代劇場領域專業化與制度化的潮流下,形成告別劇場對抗性課題的呼籲。在這樣的變遷下,本文考察的「身體氣象館」、「差事劇團」與「海筆子」等三劇團的「民眾-劇場」實踐,卻仍然持續劇場的對抗性行動。究竟是怎樣的社會想像,引領著劇場工作者選擇展開或告別劇場實踐的對抗性課題?
本文的第一部份,我們將歷史化與社會化地考察1980年代與1990年代小劇場運動的實踐與論述,據此掌握劇場工作者從事與告別小劇場運動背後的社會想像,進而釐清「民眾-劇場」究竟持著怎樣的社會想像,持續以社會改造為指向從事劇場實踐。我們將指出左翼文藝運動是「民眾-劇場」開展實踐的重要參照,也是它們迄今仍接續的美學運動傳統;第二部分,則分別透過「身體氣象館」、「差事劇團」與「海筆子」在2000年至2016年期間的前衛戲劇、民眾戲劇與帳篷劇等實踐,探討他們如何在左翼文藝社會性課題影響下發展社會行動。在此基礎上,論證出劇場社會行動的三種行動樣態:身體行動、文化行動與直接行動,且辨識這三種行動樣態的社會賦權效應,由此回答劇場如何成為一種向社會賦權的行動,並考察它們對左翼文藝運動的接續與轉化。
How does theatre become a kind of social action towards social empowerment? By what social imagination is this action underpinned? What shapes does this action have, and what effects does this action have on social empowerment? The present dissertation puts forward a thesis that ‘theatre as social action’ to respond to these questions through the case of the trajectory of Taiwan’s people-theatre in the period of 1980s to 2010s.
Under gradually loosening political atmosphere in the 1980s, the realm of Taiwan’s theatre once had th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that put into practice the ‘theatrical antagonism’. This practice, however, ended up being an appeal for withdrawal from antagonism under trends of theatr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during the 1990s. Despite this change, the three theatrical groups under the present study’s examination - Body Phase Studio, Assignment Theatre and Haibizi as well – that practice ‘people-theatre’ still practice antagonistic action of theatre. What kind of social imagination directs theatrical actors away from or towards antagonistic issues of theatre practices?
In the first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I will historically and socially go through practices and discourses of th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during the 1980s and 1990s respectively. By so doing, the social imagination behind theatrical actors that leads towards or away from the little theatre movement can be captured. Thus, what kind of social imagination with which ‘People-Theatre’ is engaged so that Body Phase Studio, Assignment Theatre and Haibizi are continually engaged in theatre practices towards social transformation can be clarified. I will point out that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is a matter of reference for ‘people-theatre’ to carry out practice of ‘theatrical antagonism’ and has been a tradition of aesthetic movements for ‘people-theatre’ to carry on. Through the practices of avant-garde theatre that the three theatrical groups practiced between 2000 and 2016,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will explore the matter of how people-theatre under influences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concerning social issues is engaged in social action. On this basis, it is argued that there are three types of social action of theatre: body action, culture action and direct action as well. Also, the effects of social empowerment of these three action types will be identified. Through these three types of social action of theatre, the matter of how theatre can become action on social empowerment can be answered. So can their engagement with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left-wing literary movement be examined.
于善祿,2003a,〈「書寫」王墨林的身體觀:兼誌「身體氣象館」〉。《藝術評論》14: 75-102。
——2013a,〈身體氣象館《安蒂岡妮》的當代轉喻〉。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25599633,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3b,〈差事劇團《天堂酒館》〉。http://mypaper.pchome.com.tw/yushanlu/post/1326220756,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08,〈鍾喬帳篷劇作中的邊緣論述〉,頁129-140,林鶴宜、紀蔚然編《眾聲喧嘩之後:2006台灣現代戲劇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2019,〈史觀・觀史——以臺灣現代戲劇史為例〉。頁59-75,收錄於于善祿、林于竝編《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
于善祿、林于竝編,2019,《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
方紫苑,1994,〈我們要藝術特區!催生〉。聯合晚報,第12版,10月7日。
方靜琦,1999,〈背負與跨越—一九九九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之後〉。《表演藝術》78: 88-90。
王文興,1978,〈鄉土文學的功與過〉。頁515-546,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
王志弘,2003,〈台北市文化治理的性質與轉變,1967-2002〉,《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2: 121-186。
王亞玲,1994a,〈人間劇展戲外戲劇場人士踩高蹺、散發傳單、舉抗議布條〉。中國時報,第33版,9月25日。
——1994b,〈馮光遠「謎底,嗯......」 當然還是很好笑〉。中國時報,第33版,10月14日。
王拓,1978,〈是「現實主義」文學,不是「鄉土文學」——有關「鄉土文學」的史的分析〉。頁100-119,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
王俊傑,1987,〈有蕃茄傾向的裝置〉。《拾月》節目單。
王品驊,2010,〈一九八0年代:身體暴動 日常景觀革命前夕的媒體、藝術與社會裝置〉。《藝術觀點》41:6-16。
王威智,2010,《台灣小劇場論述研究——翻譯現代與想像國族》。國立台灣大學文學院戲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浩威,1995,《台灣文化的邊緣戰鬥》。台北縣:聯經。
王婉容,2013,〈再現與重塑地方感的老人回憶劇場展演─ 以香港、新加坡及台灣為例〉。《戲劇學刊》17:7-36。
王婉容,2019,〈臺灣社區劇場發展三十年的回顧與省思(1989-2018)〉。頁207-250,收錄於于善祿、林于竝編《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
——2019,〈臺灣社區劇場發展三十年的回顧與省思(1989-2018)〉。頁207-250,收錄於于善祿、林于竝編《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
王墨林,1977a,〈中國電影意識發展史(一)〉。《夏潮》3(2):32-35。
——1977b,〈中國電影意識發展史(二)〉。《夏潮》3(3):59-61。
——1977c,〈台灣電影的源起和發展——中國電影意識發展史(三)〉。《夏潮》3(5):63-65。
——1977d,〈充滿殖民地文化色彩的香港電影——中國電影意識發展史(四)〉。《夏潮》3(6):34-35。
——1978,〈製造中產階級之夢的電影文化——中國電影意識發展史(五)〉。《夏潮》4(1):40-42。
——1986,〈還我歷史—中國人看花岡蜂起事件〉。聯合報,第8版,7月3日。
——1987,〈後後拾月 現代後後〉。《拾月》節目單。
——1992a,《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2b,〈沒有身體的戲劇〉。《二十一世紀雙月刊》9:93-98。
——1992c,〈市民社會的身體論〉。《島嶼邊緣》2:97-101。
——1993a,〈穿白襪子的悲情男人〉。聯合報,第40版,1月13日。
——1993b,〈不安的「踰越美學」 從樣板戲到小劇場的文化表演〉。中國時報,第39版,12月24日。
——1993c,〈男人的哀聲哀調〉。聯合報,第40版,3月24日。
——1993d,〈你是男人還是女人〉。聯合報,第44版,4月22日。
——1993e,〈當「對話語言」顛覆台上台下的穩定關係〉。聯合報,第11版,8月26。
——1993f,〈立院劇場 政治戲碼強強滾〉。聯合報,第11版,9月29日。
——1993g,〈身體與台灣小劇場〉。中國時報,第21版,7月6日。
——1993h,〈蜷川美學詭魅出擊 來自東亞的戲劇旋風〉。中國時報,第37版,4月24日。
——1993i,〈從「第三劇場」到「行動劇場」-王菲林對劇場的反思〉。《島嶼邊緣》7:92-95。
——1994a,〈報告劇〉。中國時報,第43版,10月22日。
——1994b,〈民眾劇場〉。中國時報,第43版,12月3日。
——1994c,〈表演藝術? 激進抗爭?〉。民生報,第14版,10月10日。
——1994d,〈流浪者之歌 艱難的實驗〉。民生報,第14版,11月6日。
——1994e,〈誰被收編?談「人間劇展」的弔詭性〉。《表演藝術》26: 64。
——1994f,〈小劇場的文本在哪裡?〉。中國時報,第43版,12月24日。
——1994g,〈小劇場自邊緣出走〉。中國時報,第44版,12月31日。
——1994h,〈河左岸 如夢之行走〉。中國時報,第43版,7月16日。
——1994i,〈公寓紀事〉。中國時報,第43版,8月13日。
——1995a,〈從心開始〉。中國時報,第46版,7月8日。
——1995b,〈誰才是大獨裁者!?〉。中國時報,第39版,4月30日。
——1996a,〈地方文化主體何處覓〉。民生報,第14版,9月30日。
——1996b,〈小劇場的成長與消失—小劇場史是一場「表演」或是一場「運動」?〉。頁101-117,收錄於吳全成編,《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北:文建會。
——1997a,〈生產藝術方式 決定藝術風格〉。民生報,第19版,7月2日。
——1997b,〈後現代還要玩下去嗎?〉。民生報,第19版,4月14日。
——1999a,〈前衛藝術的出路在哪裡?鹿港裝置藝術事件我見我思〉。民生報,第19版,4月5日。
——1999b,〈記憶與認同的表演化〉。民生報,第5版,5月11日。
——1999c,〈身體觀的文化話語〉。聯合報,第5版,5月31日。
——1999d,〈真實的災難 想像的恐懼〉。民生報,第4版,11月1日。
——1999e,〈「野戰之月」的左翼劇場美學〉。《表演藝術》83:83-85。
——2000,〈我們只能在劇場裡告官〉。《表演藝術》5: 89-91。
——2001,〈跨文化中的一個政治問題 以《TSOU.伊底帕斯》為例 〉。《表演藝術》108:32-35。
——2002,〈不過是虛無一事〉。http://old.ltn.com.tw/2002/new/jan/20/life/art-1.htm,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08,〈昨日,革命己漸行遠去……〉。http://praxis.tw/archive/post-3.php,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09,《台灣身體論:王墨林評論集 1979-2009(第一卷)》。台北:左耳文化出版社。
——2010,〈身體作為一種媒體作用──台灣小劇場運動的「行為論」〉。《藝術觀點》41:52-57。
——2011a,〈開啟新身體觀的獨舞〉。聯合報,第D2版,4月17日。
——2011b,〈談《台北歌手》兼與《李小龍的阿砸一聲》〉。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373,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2,〈台灣現代舞中的「現代性」〉。《表演藝術》234:78-81。
——2014,〈憂鬱的東亞戒嚴史〉。《方向叢刊》2:342-345。
王墨林受訪、許瑞芳、王婉容、于善祿、吳幸蓉採訪,2008,〈王墨林論盲人劇場〉。《劇場事》6:96-103。
王墨林受訪、林欣怡、龔卓軍、羅文等訪談,2016,〈封閉空間中的異化身體——王墨林的《軍史館殺人事件》〉。《藝術觀點》67:73-77。
丘延亮,1987a,〈美國左翼大辯論(Ⅰ) 階級鬪爭VS人民民主鬪爭〉。《南方》13:77-91。
——1987b,〈美國左翼大辯論(II) 階級鬪爭VS人民民主鬪爭〉。《南方》14:85-93。
——1995,《後現代政治》。台北:唐山。

卡維波,2012,〈人民民主:20年後〉。《人間思想》2: 115-124。
白樂晴著、李大可譯、白池雲、李政勳校訂,2014,《打造二0一三年體制》。台北:行人。
白樂晴著、林家瑄、朱玫譯,2010,〈全球化時代的民族和文學〉。頁67-80,收錄於白永瑞、陳光興編,《白樂晴-分斷體制・民族文學》。台北:聯經。
白樂晴著、林家瑄譯,2010,〈東亞和解的路障:兩韓情況及其區域性意涵〉。頁267-281,收錄於白永瑞、陳光興編,《白樂晴-分斷體制・民族文學》。台北:聯經。
台北訊,1988,〈小劇場行動到蘭嶼!結合社會運動跨出新步〉。聯合報,第17版,2月9日。
——1993,〈優劇場對外伸觸角〉。聯合報,第18版,3月4日。
布萊希特著、張黎譯,1992,〈論現實主義寫作方法〉。頁317-324,收錄於張黎編選,《表現主義論爭》。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本刊,1994,〈一九九四人間劇展迎接劇場新紀元〉。中國時報,第39版,8月16日。
本報訊,1986,〈「洛河展意」效果脫軌 「交流道」惹出火爆場面〉。民生報,第9版,7月27日。
——1987a,〈藝術自助餐 大家一起來〉。民生報,第10版,3月29日。
——1987b,〈海盜 我的鄉愁 我的歌 批判方式 極盡反諷嘲弄〉。民生報,第4版,5月17日。
——1987c,〈實驗劇交流 港台劇團較勁〉。民生報,第10版,8月13日。
——1987d,〈筆記、環墟、河左岸 十月聯手演「十月」〉。民生報,第10版,8月14日。
——1987e,〈三劇團聯演『拾月』〉。民生報,第10版,9月17日。
——1987f,〈廢墟裡演戲 與環境結合 三劇團聯手拾月昨彩排〉。民生報,第9版,10月19日。
——1987g,〈環境劇 拾月 今照常演出〉。聯合報,第9版,10月25日。
——1987h,〈拾月 只怕風雨更急驟 看戲 自備雨具和衣物〉。民生報,第10版,10月25日。
——1987i,〈拾月眺望海風捲殘雲 踩泥漿看戲 新鮮得很〉。民生報,第9版,10月26日。
——1988a,〈蘭嶼反核報告劇 將在「原地」演出〉。民生報,第8版,2月2日。
——1988b,〈 搬一齣戲到蘭嶼過年去 反核報告劇‧準備就緒〉。民生報,第9版,2月15日。
——1989,〈五一劇團今成立〉。民生報,第10版,5月1日。
——1993,〈劇場交流 蓄勢待發 亞洲民眾藝術節 優劇場 將接辦〉。民生報,第14版,3月23日。
——1994a,〈槍擊紅色青春 校園巡演今登場〉。民生報,第14版,10月3日。
——1994b,〈為啟程 組織互助性質團體 表演藝術聯盟 昨召開籌備會〉。民生報,第14版,10月30日。
——1996,〈社區民眾劇場工作坊培訓〉。民生報,第14版,6月13日。
田啟元,1996,〈給劇場同志的一封公開信〉。《表演藝術》40: 88-89。
石恆,1978,〈思想與社會現實〉。《夏潮》4(4):16-18。
朱柏寧,2012,《異托邦的萌生:海筆子帳篷劇團》。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世芳,1995a,〈檢視10年成績 小劇場被官方收編了嗎?〉。中國時報,第23版,11月24日。
——1995b,〈兩岸攜手打造「伊底帕斯王」〉。中國時報,第23版,12月12日。
——1996,〈沈潛後鍾喬重返劇場: 原「民眾劇場」改組「差事劇場」推出新戲「士兵的故事」〉。中國時報,第24版,10月26日。
——1997,〈差事劇團推新作 「逆旅」靈感來自平路小說: 嗅得到女性對政治和愛情的觀點〉。中國時報,第23版,11月12日。
牟森,1997,〈語言的疏離.過多的負載 尋找觀賞鄒族《Tsou.伊底帕斯》的樂趣〉。《表演藝術》60: 76-78。
何方,1990,〈從「民間社會」論人民民主〉。《當代》47:39-52。
何明修,2006,《綠色民主:台灣環境運動的研究》。台北:群學。
何定照,2010,〈另類帳篷劇 抵抗消費主義旋風〉。聯合報,第D2版,5月9日。
何玟娟,2003a,《從廚房到舞台:初探民眾戲劇與婦女賦權》。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3b,〈我所看到的石岡媽媽劇團〉。頁186-199,收錄於鍾喬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
何明修,2007,〈公民社會的限制—台灣環境政治中的結社藝術〉。《臺灣民主季刊》4(2):33-65。
吳介民,2004,〈鄉土文學論戰中的社會想像—文化界公共領域之集體認同的形塑與衝突〉。頁299-355,收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2002,〈解除克勞塞維茲的魔咒:分析當前社會改革運動的困境〉。《台灣社會學》4: 159-198。
吳全成編,1996,《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北:文建會。
吳保和,2015,《中國當代小劇場戲劇》。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吳思鋒,2016a,〈事件、民眾、遂行性—閱讀王墨林的筆記〉。《藝術觀點》67: 78-81。
——2016b,〈重返人間,聆聽疼痛《返鄉的進擊-台西村的故事》〉。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9167,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7,〈粵語的政治-《長夜漫漫路迢迢》台新藝術獎大展座談側記〉。http://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7010901,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8,〈帳篷的內部性《世界是一匹陣痛的獸》〉。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28202,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吳瑪悧編,2007,《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遠流。
呂佩怡,2010,〈藝術「介入」,亦或藝術「參與」?〉。頁212-225,收錄於《藝術的社會參與專題研究》。台北: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
呂苡榕,2011,〈台北歌手魔幻劇 探討現代消費社會〉。《立報》,11月22日。
李丁讚,2004,〈導論——市民社會與公共領域在台灣的發展〉。頁1-62,收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2014,〈社區營造與公民社會〉。頁19-40,收於《落地生根:台灣社區營造的理論與實踐》。台北:唐山。
李丁讚、林文源,2000,〈社會力的文化根源:論環境權感受在台灣的歷史形成:1970-86〉。《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8: 133-206。
李丁讚、吳介民,2008,〈公民社會的概念史考察〉。頁393-446,收於謝國雄編《群學爭鳴:臺灣社會學發展史,1945-2005》。台北:群學。
李月蘭,2016,《迴盪在換幕到真實的裂縫中—一條通往「民眾性」劇場實踐道路的反身敘事》。台北: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永喆,1987,〈丁卯記事本末〉。《拾月》節目單。
李永熾,1986,〈走向受苦受難的中國人!看「花岡蜂起事件」的一些感想〉。聯合報,第8版,7月13日。
李永豐,1996,〈劇場同志,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表演藝術》41: 92-93。
李玉玲,1994,〈骨迷宮裸舞 演出生變〉 。聯合晚報,第5版,1月26日。
——2003,〈王墨林判處身體氣象館『死刑』〉。聯合報,第B6版,6月2日。
——2004,〈盲人起舞 王墨林為五萬元嗆聲 〉。聯合報,第B6版,6月2日。
李立亨,1996,〈形式劇場還是得注意演出形式〉。民生報,第19版,11月4日。
——1997,〈劇場界多方嘗試的十年〉。《表演藝術》52: 69-71。
李行知(王杏慶),1978,〈讓我們向工會與農會「選舉」進軍!—經濟民主與政治民主並行論〉。《夏潮》5(6):49-51。
李拙(王拓),1978,〈廿世紀臺灣文學發展的動向〉。頁120-129,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
李哲宇,2016,〈《眾志》以兩岸民眾為主體 推動文藝跨境交流〉。《傳播、文化與政治》4: 217-222。
——2017,〈民眾請站起來之前與其後:小劇場運動與民眾戲劇的交匯〉。 《圓桌》2016年春夏卷:157-166。北京:人民出版社。
汪宏倫,2001,〈制度脈絡、外部因素與台灣之「national question」的特殊性:
一個理論與經驗的反省〉。《台灣社會學》1:183-219。
——2010,〈台灣的「後現代狀況」〉。頁509-548,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汪宜儒,2011,〈全泰壹自焚那天…《再見!母親》〉。中國時報,第版,6月2日。
汪俊彥,2015,〈身體依存的島嶼寓言《長夜漫漫路迢迢》〉。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5460,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汪暉,2008,《現代中國思想的興起》。北京:三聯。
——2015a,《短二十世紀:中國革命與政治的邏輯》。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2015b,〈當代中國歷史巨變中的台灣問題:從2014年「太陽花運動」談起〉,頁49-86,趙剛、汪暉等著《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中國」理念》。台北:人間。
周思芸、李立亨紀錄整理,1996,〈水痘出完了嗎?「現代劇場研討會」檢討會〉。《表演藝術》45: 25-28。
周美惠,1994a,〈槍擊紅色青春 民眾劇場今起巡演大專院校 〉。聯合報,第35版,10月3日。
——1994b,〈骨迷宮裸演牽引老話題〉。聯合報,第25版,1月15日。
——1994c,〈舞踏 顛覆1994台灣舞台〉。聯合報,第25版,1月24日。
——1995,〈亞洲落地掃 保安宮今起獻演〉。聯合報,第35版,1月4日。
——1996,〈鍾喬捨民眾 重做差事 企圖對亞洲劇場作藝術探索〉。聯合報,第35版,10月12日。
——1997,〈鄒 伊底帕斯 阿里山排演熱〉。聯合報,第18版,9月3日。
——1998,〈夢回亞洲街〉。聯合報,第18版,3月13日。
——2000a,〈差事劇團走出劇場-轉型成台灣第一個帳篷劇團〉。聯合報,第14版,1月13日。
——2000b,〈帳篷戲劇節十七日展演-中日表演者將輪番秀戲劇、音樂、舞踏等節目〉。聯合報,第14版,8月12日。
周慧玲,2004,〈菁英論述與官方政策的共生與悖離:臺灣現代劇場論述的跨文化挪用問題初探〉。頁323-348,收於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編,《正典的生成:台灣文學國際研討會大會手冊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008,〈中國百老匯的他山之石:從一齣觀光劇場反思全球化中台灣文化政策的產業想像〉,頁11-35,林鶴宜、紀蔚然編《眾聲喧嘩之後:2006台灣現代戲劇論集》。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戲劇學系。

——2014,〈台灣現代劇場的產業想像:一個「參與觀察者」的劇場民族誌初步書寫〉。《戲劇研究》12: 145-174。
周憶如,2010,〈南洋姊妹要說戲:當組織工作搭載文化行動〉。http://tasat.org.tw/blog/93,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延光錫,2013a,〈聽《安蒂岡妮》訴說歷史性 尋找新的語言以及烏托邦〉。http://www.coolloud.org.tw/node/75656,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3b,〈二二八、五一八與六四:冷戰與失語〉。《人間思想》5:224-231。
——2019,《思想的分斷:陳映真與朴玄埰》。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
杭之,1990,《邁向後美麗島的民間社會》(上、下冊)。台北:唐山。
——1991,〈台灣社會的歷史性挑戰〉。《二十一世紀》5:41-52。
林文源,2014,《看不見的行動能力:從行動者網絡到位移理論》。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林于竝,2003,〈鍾喬帳篷劇場作品的空間分析〉。《藝術評論》14: 61-73。
——2009,《日本戰後小劇場運動當中的「身體」與「空間」》。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林克歡,1997,〈一道無解的謎 《Tsou.伊底帕斯》的探索〉。《表演藝術》60: 73-75。
林谷芳,1998,〈Tsou!鄒? 一個文化角度的戲劇反省〉。《表演藝術》68: 84-85。
林宛諭,2016,〈台西人組劇團 演出反空汙心聲〉。聯合報,第3版,2月22日。
林偉瑜,1999,〈社區的劇場實驗〉。《表演藝術》78:94-97。
——2000,《當代台灣社區劇場》。台北:揚智。
林福川,2009,〈帳篷戲劇《無路可退》〉。http://news.e2.com.tw/utf-8/2009-8/716424.htm,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林寶元,1994,〈從小劇場、行動劇場到民眾戲劇〉。頁239-243,收錄於莫昭如、林寶元編著,《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台北:唐山出版社。
林鶴宜,2015,《臺灣戲劇史(增修版)》。台北:臺大出版中心。
邱坤良,1997,《台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台北:臺原。
——2019,〈現代劇場的台灣脈絡〉。頁39-58,收錄於于善祿、林于竝編《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
邱貴芬,2007,〈翻譯驅動力下的台灣文學生產—1960-1980現代派與鄉土文學的辯證〉。頁197-273,收於陳建忠等合著《台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
邱婷,1994,〈謹慎面對文化藝術基金會〉。民生報,第15版,10月14日。
南方朔,1986,〈台灣的新社會運動〉。《中國論壇》269:36-40。
姚立群,2017,〈民眾/戲劇,或者,在差事的課題?〉。頁342-351,收錄於范綱塏編,《路有多長——差事劇團二十週年紀念文集》。台北:南方家園。
柯志明,2001,《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段惠民,2010,〈劇變——《無路可退》帳篷劇演出後記〉。《海筆子通訊 四》:6-7。
——2012,〈《孤島效應-過客滑倒傳說》演出序文〉。《海筆子通信 VI》:5。
——2017,〈最後的差事〉。頁355-359,收錄於范綱塏編,《路有多長——差事劇團二十週年紀念文集》。台北:南方家園。
紀慧玲,1994,〈地方與社區文化活動 邁開國際步伐 文建會新纛有了尖兵〉。民生報,第14版,8月3日。
——1995a,〈亞洲民眾劇場 多種族 移師台北登場〉。民生報,第14版,1月8日。
——1995b,〈多元文化儀典輝映省博新貌〉。民生報,第14版,11月11日。
——1995c,〈儀式性匯演 文化性體察〉。民生報,第14版,11月9日。
——1995d,〈亞洲落地掃搬至台北〉。民生報,第15版,1月9日。
——1996a,〈差事劇團創團作品 排練過程聳人聽聞〉。民生報,第19版,10月26日。
——1996b,〈鍾喬創作力源自孤獨 劇作’士兵的故事’用身體寫戰爭的詩〉。民生報,第33版,10月17日。
——1996c,〈民眾劇場 研習營 北管驚艷〉。民生報,第14版,7月7日。
——1996d,〈應王墨林之邀 二度來台 林克歡 參與’伊底帕斯王’〉。民生報,第15版,9月28日。
——1996e,〈為兩岸合作大戲‘伊底帕斯王’探路 大陸青藝院長 林克歡走訪原住民部落〉。民生報,第19版,10月5日。
——1997,〈Tsou,伊底帕斯 成形〉。民生報,第19版,8月25日。
——2000a,〈戲劇帳篷撐開表演新空間-差事購自日本 舉辦帳篷藝術節 日後將深入災區、鄉間〉。民生報,A5版,8月12日。
——2000b,〈石岡媽媽班社區劇團 自己的故事自己搬演〉。民生報,第A5版,7月24日。
——2000c,〈對921的災難 咀嚼再三〉。民生報,第A6版,8月28日。
——2000d,〈王墨林引進日本國際身體藝術表演祭〉。民生報,第6版,3月4日。
——2001,〈王墨林黑洞 空茫殘厲〉。民生報,第A13版,11月17日。
——2002,〈差事帳篷劇霧中迷宮摻揉魔幻寫實-抓住帳篷野宿特殊氛圍 在想像時空中來回穿梭〉。民生報。第A12版,6月1日。
——2003,〈今天兩岸實驗劇場研究會中 鍾喬 王墨林成為論文題目〉。民生報,第A6版,11月2日。
——2004a,〈盲人與明眼人共舞〉。民生報,第A12版,6月2日。
——2004b,〈新點子劇展 戲碼與議題 齣齣不輕鬆 〉。民生報,第A13版,10月27日。
——2015,〈如何去現實的寓言效力《女媧變身》〉。https://pareviews.ncafroc.org.tw/?p=18755,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9,〈後解嚴身體/語言風暴——一切從2018年倒回去看〉。頁373-390,收錄於于善祿、林于竝編《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
紀蔚然,1994,〈收編與抵制-從台灣渥克的表演/文化策略談起〉。《中外文學》23(7):48-60。
——1996,〈歷史脈絡中的小劇場〉。《表演藝術》46: 98-99。
——1999,〈缺席的社區〉。《表演藝術》83: 103-104。
——2001a,〈睜眼說瞎話〉。自由時報,第36版,2月12日。
——2001b,〈小劇場「已死」〉。自由時報,第32版,6月26日。
——2002,〈探索與規避之間-當代台灣小劇場的些許風貌〉。《中外文學》31(6): 41-58。
凌荺婷,2016,〈返鄉的進擊 台西村演戲反六輕〉。聯合報,第B1版,2月28日。
祝東力,2015,〈“到民間去”是啟蒙的延續與昇華〉。《http://mp.weixin.qq.com/s?__biz=MjM5MjMwODcxNg==&mid=208021385&idx=1&sn=3c2f6eb721d659159a6dfe377012dd42#rd,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1:1-71。
孫柏,2015,《尋找多數:社會文化語境中的戲劇批評》。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2016,〈重新發明中國——帳篷戲劇在北京的行動〉。《藝術觀點》67:53-72。
殷延泉,1994,〈亞洲落地掃 明天大風吹〉。民生報,第15版,12月31日。
馬森,2002,《台灣戲劇——現代到後現代》。宜蘭縣:佛光人文社會學院。
尉天驄編,1978,《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
張茂桂,1989,《社會運動與政治轉化》。台北:國家政策資料研究中心。
張立本,2005,《一九九○年代以降臺北市空間生產與都市社會運動:寶藏巖聚落反拆遷運動的文化策略》。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從樂生惡夢漸地甦醒 在運動寒冬重新集結〉。《文化研究月報》87。
張伯順,1995,〈多國演出/今晚在保安宮 落地掃大風吹 繫起亞洲命運體〉。聯合報,第35版,1月8日。
張揚,2010,〈暴力的自由 訪談吳天章〉(訪問人:蔣伯欣、張揚)。《藝術觀點》41:33-37。
張夢瑞,2000,〈前衛精神氣壓太低 決心結束氣象館〉。民生報,第5版,3月7日。
張慧瑜、李陽紀錄、整理,2007,〈戴錦華對櫻井大造的訪談〉。《海筆子通信III 『變幻痂殻城』北京演出 特集》:80-89。
張馨文,2010,〈海筆子、樂生與我(上)、(中)、(下)〉。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51678,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莫昭如,2004,《或者藝術,或者革命——莫昭如的藝術實戰》。香港:國際演藝評論家協會(香港分會)。
——2014,〈跨文化戲劇:一些有關身體動作詞彙的思考〉。http://www.iatc.com.hk/doc/51270,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莫昭如、林寶元編著,1994,《民眾劇場與草根民主》。台北:唐山出版社。
許南村(陳映真),1978a,〈「鄉土文學」的盲點〉。頁93-99,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
——1978b,〈試論陳映真〉。頁164-175,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
許維德,2011,〈臺灣「社會運動研究」的歷史考察:以學位論文及相關著作為核心的初步嘗試〉。頁449-519,收錄於何明修、林秀幸編,《社會運動的年代:晚近二十年來的台灣行動主義》。台北:群學。
郭佳,2016,《追問新工人文化及其中港台民眾連帶:從「新工人藝術團」形塑「新工人階級」之文化行動入手》。新竹: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亮廷,2010,〈王墨林 在黑盒劇場裡 召喚歷史幽靈〉。《PAR表演藝術》216: 30-33。
——2019,〈自然、廢墟、迪士尼——臺灣環境劇場的歷史與都市困境〉。頁,收錄於于善祿、林于竝編《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
郭紀舟,1999,《七○年代台灣左翼運動》。台北:海峽學術。
中華民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2006,〈嚴正回應《寶山爆炸「聚落活化」之謊言拆穿的引爆點》一文〉。https://enews.url.com.tw/enews/41454,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陳幼君,1986a,〈「演」在語言敘述範圍之外〉。民生報,第9版,3月13日。
——1986b,〈白虎社有重要計畫〉。民生報,第9版,3月16日。
——1992,〈用肢體探索文化經驗 亞洲六國劇場齊思索 全演獨角戲 都談大課題〉。民生報,第14版,4月7日。
——1993a,〈期待綠蔭天成的戶外劇場 待老坑山又多兩百餘棵樹〉。民生報,第14版,3月8日。
——1993b,〈身體的辯證 理論的探索 劇場表演祭〉。民生報,第14版,7月7日。
——1994a,〈舞踏旋風 身體風景〉。民生報,第14版,1月10日。
——1994b,〈前衛藝術 老問題 表演場地出難題〉。民生報,第14版,1月14日。
——1994c,〈"環境"接手 補足資格〉。民生報,第14版,1月20日。
——1994d,〈後舞踏表演祭 換場地了〉。民生報,第14版,1月28日。
陳正熙,2000,〈在私人夢靨與集體記憶之間的一道裂縫 評王墨林的《黑洞》〉。《表演藝術》95: 87-88。
——2004,〈隱喻失落 謎題難解〉。民生報,第A12版,12月15日。
陳光興,2006,《去帝國:亞洲作為方法》。台北:行人。
——2010,〈參照兩韓思想兩岸:白樂晴「分斷體制」論形成的軌跡〉。頁11-53,收錄於白永瑞、陳光興編,《白樂晴-分斷體制・民族文學》。台北:聯經。
——2017,《陳映真的第三世界:50年代左翼份子的昨日今生》。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陳宜中,2010,〈如何超克分斷體制?〉。頁283-287,收錄於白永瑞、陳光興編,《白樂晴-分斷體制・民族文學》。台北:聯經。
陳佾均,2015,〈當現實形同科幻:評差事劇團《女媧變身》〉。http://www.iatc.com.hk/doc/78394,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陳其南,2004a,〈邁向一個審美的公民社會〉。
http://www.moc.gov.tw/images/activity/2006/cforum/1110_1.htm,取用日期:2017年6月14日。
——2004b,〈公民美學論壇—建築篇〉。
http://www.moc.gov.tw/images/activity/2006/cforum/07041.htm#32,取用日期:2017年6月14日。
——2005,〈社會典範移轉的再思考⎯從「文化公民權」到「公民美學」〉。《淡江人文社會學刊五十五週年校慶特刊》:181-186。
陳泓易,2013,〈2000年以來台灣藝術行動主義初探〉。頁128-138,收錄於孫松榮等主編,《「影像、偶然、非秩序:重探臺灣藝術的當代性」學術研究會論文集》。臺南:臺南藝術大學。
陳冠備,2016,〈反空汙滄桑史 台西村組劇團演出〉。自由時報,2月27日。
陳建忠,2013,〈由吳耀忠的寫實美學出發的對話〉。《文化研究》15:304-315。
陳映真,1978,〈文學來自社會反映社會〉。頁53-68,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
——1992,〈迎接一個新而艱難的時代〉。頁1-5,收錄於王墨林著,《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鄉出版社。
——1994,〈當紅星在七古林山區沉落〉。《聯合文學》111:10-43。
——2000,〈以意識形態代替科學知識的災難-批評陳芳明先生的「台灣新文學史的建構與分期」〉。頁97-146,收錄於曾健民主編《復現的星圖》。台北:人間。
——2001,〈鄉村的教師〉。頁31-46,收錄於陳映真著《陳映真小說集 I》。台北:洪範。
——2005a,〈實踐文藝的創作方法問題〉。頁353-358,收錄於鍾喬著,《述說一種孤寂:劇場・社會與文化行動》。台北:唐山。
——2005b,〈實踐文藝的創作方法問題 鍾喬《潮喑》觀後〉。《表演藝術》145: 84-86。
——2009a,〈向內戰‧冷戰意識形態挑戰—七十年代文學爭論在台灣文藝思潮史上劃時代的意義〉,頁137-168,收錄於薛毅編《陳映真文選》。北京:三聯。
——2009b,〈回顧鄉土文學論戰〉,頁131-136,收錄於薛毅編《陳映真文選》。北京:三聯。
——2019〔1987〕,〈鄉土文學論戰十週年的回顧 訪陳映真〉。頁323-343,收錄於陳映真作,《陳映真全集 卷九》。台北:人間。
陳映真訪問、李明紀錄,1986,〈用舞踏向「現代日本」叛變?「白虎社」社長、企劃訪談錄〉。《人間》7:70-80。
陳映真、櫻井大造對談,2007,〈對話《台灣浮士德》〉。《海筆子通信II-櫻井大造與「場」》:3-9。
陳映真受訪、張文中訪問,2012,〈《人间杂志》—台湾左翼知识分子的追求和理想〉。http://wen.org.cn/modules/article/view.article.php/3313,取用日期:2017年11月23日。
陳炳釗,1990,〈終有人革台灣的命!──台灣小劇場運動興衰〉。《影藝》2:57。
陳虹穎,2011,〈《再見!母親》-一個韓國工人母親的死而復生〉。《牯嶺街小劇場文化報》19。
陳素香,2014,〈運動傷害〉。頁489-494,收錄於吳永毅著,《左工二流誌:組織生活的出櫃書寫》。台北:唐山。
陳梅毛,1996a,〈小劇場演員訓練方法報告:『四身當道』——四種表演體系路線的思考〉。頁:120-137,收錄於吳全城主編《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北:文建會。
——1996b,〈Money Makes People Talk 對兩封給「劇場同志」的信的反思〉。《表演藝術》42: 82-83。
陳梅毛紀錄整理,2000,〈世紀交替承受「輕」 記「台北小劇場年終藝術節」港台劇評人座談會〉。《表演藝術》88: 92-95。
陳瑞樺,2008,《地方的再發現——民族國家與地方社會之辯證(從1926年中華民國到2000年台灣)》。巴黎: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社會學博士論文。
——2012,〈以文藝進行社會實踐〉。《思想》22:199-203。
——2013,〈台灣戰後現實主義文化運動的流變:以吳耀忠為線索的考察〉。《文化研究》15:272-289。
陳憶玲,2017,〈差事、跨界、聶魯達——我的經歷與記憶〉。頁376-395,收錄於范綱塏編,《路有多長——差事劇團二十週年紀念文集》。台北:南方家園。
陶子,2007,〈與櫻井大造在北京的訪談〉。《海筆子通信II-櫻井大造與「場」》:18-27。
陶慶梅,2013,《當代小劇場三十年:1982-201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傅裕惠,1999,〈小劇場承受之「輕」〉。《表演藝術》81: 76-77。
——2002,〈王墨林與台灣小劇場〉。《表演藝術》111: 18-20。
——2003,〈打開另類感官經驗的舞台之窗 談台灣劇場界的聽障與視障者表演〉。《表演藝術》132: 26-27。
傅裕惠整理,1998,〈珍惜相互撞撃的火花〉。《表演藝術》68: 81-83。
曾靖雯,2016,《民眾劇場與日常生活政治的想像——我的實踐反思》。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游蕙芬,2000,〈聆聽彼此的聲音 金枝演社九二一重建社區巡演紀行〉。《表演藝術》91:93-97。
黃旭、鍾喬,2014,〈南風攝影展與證言劇場〉。https://www.coolloud.org.tw/node/81246,取用日期:2019年6月11日。
黃金麟,2005,《政體與身體:蘇維埃的革命與身體,1928-1937》。台北:聯經。
——2009,《戰爭、身體、現代性:近代台灣的軍事治理與身體 1895-2995》。台北:聯經。
——2010,〈公民權與公民身體〉。頁251-281,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黃俊銘,2004,〈軍史館姦殺案 化作殘暴劇場〉。聯合報,第C6版,10月27日。
黃崇憲,2010,〈「現代性」的多義性/多重向度〉。頁23-61,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黃雅慧,2013《「戒嚴」身體論:王墨林與80年代小劇場運動》。新竹: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凱麟,1994,〈鍾橋深耕民眾劇場〉。中國時報,第43版,7月21日。
楊弘任,2004,《社區如何動起來?—黑珍珠之鄉的派系、在地師傅與社區總體營造》。台北: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瑾雯、王婉容,2012,〈台灣社區劇場創作流變之個案省思-以南風劇團為例〉。《戲劇教育與劇場研究》2:97-120。
楊美英,2019,〈北回歸線以南、中央山脈以西——追記1990年代臺南、屏東在地小劇場發展階段〉。頁137-178,收錄於于善祿、林于竝編《臺灣當代劇場四十年》。臺北:遠流。
萬川,1994,〈春祭那年失魂人〉。中國時報,第33版,3月9日。
葉石濤,1978,〈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頁69–92,收錄於尉天驄編,《鄉土文學討論集》。台北:遠流・長橋。
葉根泉,2013,〈試探七O至九O年代臺灣現代劇場的身體技術做為一種實踐〉。《戲劇學刊》18:7-49。
——2016,《身體技術作為工夫實踐:六0至九0年代臺灣現代劇場的修「身」》。新北市:華藝學術,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出版。
葉蕙蘭,1991,〈兩岸劇場人 香港談舞台 吳祖光露面〉。民生報,第14版,11月3日。
廖世璋,2002,〈國家治理下的文化政策:一個歷史回顧〉。《建築與規劃學報》3(2):160-184。
廖抱一,1994,〈藝術資源 運作體制 分配方式 不止是空間問題〉。民生報,第14版,10月10日。
廖咸浩,2010,〈斜眼觀天別有天 文學現代性在台灣〉。頁395-444,收於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帝國邊緣 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
廖億美,2007,〈命名的渠道或自然的創造-公民美學的論述建構及其回應與反思〉。頁62-81,收錄於吳瑪悧編,《藝術與公共領域-藝術進入社區》。台北:遠流。
舞鶴,2011,《餘生》。台北:麥田。
趙川,2011,〈革命、青春和一種政治劇場—王墨林《荒原》觀後〉。《今藝術》221: 97-100。
——2015,〈 破冰船:王墨林的《長夜漫漫路迢迢》〉。https://read01.com/zh-tw/2ayPP.html#.WwKVWdOFPMI,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趙剛,1989,〈現代性、國家與社會運動:小心國家〉。《當代》35:88-100。
——2009,〈以「方法論中國人」超克分斷體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4:141-218。
——2015,〈呼喚統派-閱讀汪暉的<當代中國歷史巨變中的台灣問題:從2014年「太陽花運動」談起>〉,頁87-110,收於趙剛、汪暉等著《我們需要什麼樣的「中國」理念》。台北:人間。
趙稀方,2009,《後殖民理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齊偉先,2013,〈藝術的社會學啓蒙:以身體技藝為建構基礎的社會美學〉,收於《台灣社會學》第二十五期,頁:1-44。
劉仲倫,2000,〈前進災區的幾點思考〉。《表演藝術》85:95-97。
劉亮佐、于善祿紀錄,1994,〈開闢新的劇場視野「一九九四人間劇展」座談記實〉。中國時報,第34版,11月5日。
劉昶讓 ,2005,《優劇場溯計劃的理念與實踐之研究》。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 。
劉美妤,2011,〈民眾劇場裡的突圍或反照-《小地寶》與《無中生有.返身》〉。《破報》復刊668期。
劉郁青,2005,〈王墨林 將進駐牯嶺街小劇場〉。民生報,第A13版,3月23日。
劉益誠,2007,〈劉益誠敬答吳牧青--寶藏巖公社與社會運動〉。 http://blog.yam.com/treasure_hill/article/7306047,取用日期:2011年3月3日。
厲復平,2014,〈文創產業思維下的劇場表演藝術—一個藝術社會學考察芻議〉。《戲劇研究》20: 69-96。
蔡其達,1989,〈打開「民間社會」史:一個反宰制論述的考察〉。《中國論壇》336:23-29。
蔡源煌訪問、撰述,2019〔1988〕,〈思想的貧困 訪陳映真〉。頁108-126,收錄於陳映真作,《陳映真全集 卷十》。台北:人間。
蔡雨辰,2011,〈獻給強悍母親的荒涼之作:《再見!母親》〉。http://www.coolloud.org.tw/node/62491,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鄧正健,2013,〈人的缺席,家的構成《長夜漫漫路迢迢》〉。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6522,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鄧蔚偉,1994a,〈後舞踏找舞台 鬧得不歡而散〉。聯合報,第25版,1月18日。
——1994b,〈大夥來分享文化大餅 政治莫進來〉。聯合報,第35版,10月14日。
盧健英,1994,〈藝術政治年〉。《表演藝術》26:5-7。
盧健英整理,1996,〈座談四 小劇場的困境與出路〉。頁251-272,收錄於吳全成編,《台灣現代劇場研討會論文集:1986-1995台灣小劇場》。台北:文建會。
蕭新煌,1989,〈社會運動與社會啓蒙〉。《中國論壇》328:63-65。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1970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賴素鈴,1990,〈霧社碧血照汗青 60周年動靜多〉。民生報,第14版,10月27日。
錢永祥,2004,〈公共領域在台灣——一頁論述史的解讀與借鑑〉。頁111-143,收於李丁讚編《公共領域在台灣:困境與契機》。台北:桂冠。
雕龍,2008,〈樂生失守的關鍵〉。《文化研究月報》87。
戴國煇著、林書揚譯,1990,〈霧社起義與中國革命〉。《遠望》30: 41-48。
戴國煇、松永正義、陳映真對談,2019〔1988〕,〈台灣變革的底流〉。頁86-107,收錄於陳映真作,《陳映真全集 卷十》。台北:人間。
戴瑜慧、鍾喬,2016,〈民眾戲劇與文化行動主義的行者:鍾喬對話錄〉。《台灣社會研究季刊》104:227-241。
聯合報,1976,〈慶祝行憲廿九週年大會 行政院蔣院長致詞全文〉。12月26日。
薄光,2013a,〈在哀悼行動中奪回誰的身體?──《安蒂岡妮》〉。http://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3100801,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3b,〈在連廢墟都沒有的困局中,遲來的差事──差事劇團《天堂酒館》〉。http://talks.taishinart.org.tw/event/talks/2013112301,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薛西(吳思鋒),2013,〈歷史夾縫中的自我困錮《天堂酒館》〉。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8431,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謝世軒,2016,〈文化行動與賦權的交會〉。《臺灣社會研究季刊》104:243-255。
謝國雄,2013,《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台北: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
鍾明德,1994,〈革命遺產的繼承或拋棄——寫在「一九九四人間劇展」之前〉。中國時報,第39版,9月5日。
——1999,《台灣小劇場運動史:尋找另類美學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
——2010,〈六0年代《劇場》雜誌與八0年代台灣小劇場運動〉(訪問人:王品驊、龔卓軍)。《藝術觀點》41:60-68。
鍾喬,1988a,〈反杜邦的幕後英雄--郭繁男 為鹿港保留淨土的草根人物〉。中國時報,第54版,1月7日。
——1988b,〈放下剪刀皮尺 高呼不要五輕 西裝師傳劉永鈴投身環保默默耕耘......〉。中國時報,第57版,1月26日。
——1988c,〈汗滴禾下土﹑喚醒做田人 新竹農民權益促進會發起人--黃文淵﹑黃邦正〉。中國時報,第50版,1月30日。
——1988d,〈報告﹐核廢料倒那裏﹖〉。中國時報,第71版,3月6日。
——1988e,〈詩集〉。中國時報,第55版,3月16日。
——1988f,〈僵局〉。中國時報,第26版,3月28日。
——1988g,〈《高重黎影像沈思》系列之四 前衛劇場〉。聯合報,第22版,5月1日。
——1989a,〈也是祝福〉。中國時報,第73版,3月27日。
——1989b,〈蝸牛族插播〉。中國時報,第126版,9月8日。
——1989c,〈溫泉旅館〉。中國時報,第119版,8月23日。
——1990,〈助教〉。中國時報,第152版,5月23日。
——1992a,〈舞者〉。中國時報,第27版,6月20日。
——1992b,〈一齣獨腳戲〉。中國時報,第27版,9月5日。
——1992c,〈戰爭VS.記憶 人性爭戰〉。民生報,第14版,11月2日。
——1993a,〈劇場:民眾生活的集體記憶〉。聯合報,第25版,2月24日。
——1993b,〈血緣.記憶.失落之河〉。中國時報,第22版,6月5日。
——1993c,〈鐵軌道旁的家〉。中國時報,第27版,8月19日。
——1994a,〈槍擊紅色青春:本土劇作家簡國賢的愛與死〉。《聯合晚報》,15版,10月4日。
——1994b,〈亞洲的吶喊 反帝的聲音 泛亞洲民眾劇場匯演所思所感〉。聯合晚報,第15版,12月26。
——1994c,〈當報告劇與白色恐怖相遇〉。中國時報,第33版,3月9日。
——1994d,《亞洲的吶喊:民眾劇場》。台北:書林。
——1996a,〈身體寫的一首詩〉。聯合報,第37版,11月6日。
——1996b,〈都市邊陲的原住民文化行動〉。民生報,第14版,7月14日。
——1998,〈孤單的目擊〉。中國時報,第27版,2月4日。
——1999,《身體的鄉愁》。台中:晨星。
——2001a,〈石岡媽媽〉。聯合報,第37版,6月10日。
——2001b,〈「爭議」的是美學價值〉。自由時報,第40版,2月16日。
——2002,〈祝福你們了!石岡媽媽〉。
http://old.ltn.com.tw/2002/new/nov/15/life/article-1.htm,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03a,〈民眾戲劇的社區主張〉。頁3-31,收錄於鍾喬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
——2003d,〈祝福你們了!石岡媽媽〉。頁225-230,收錄於鍾喬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
——2003c,〈札記像一頁頁的告白〉。頁233-251,收錄於鍾喬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
——2003d,〈「心中的河流」石岡媽媽演出劇本〉。頁203-224,收錄於鍾喬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
——2003e,〈序〉。頁3-8,收錄於鍾喬等編著,《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
——2005,《述說一種孤寂:劇場・社會與文化行動》。台北:唐山。
——2006,〈劇場・社區與改造社會的想像〉。頁:46-57,收錄於賴淑雅編《區區一齣戲:社區劇場理念與實務手冊》。台北:文建會。
——2007,〈越界的對話〉。《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8: 267-286。
——2009,〈為什麼是《另一件差事》?〉。http://assigntheatre.blogspot.com/2009/09/blog-post_01.html,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1,〈在文學與劇場的隙縫中:《台北歌手》一劇的種種〉。《文訊》312:42-44。
——2012a,〈戲在香港,人在廠區〉。《人間福報》,3月28日。
——2012b,〈舞場裡的骷髏 王墨林的劇作《荒原》〉。《新地文學》19:72-75。
——2013a,〈帳篷劇的隨想〉。《新地文學》24: 65-68。
——2013b,《靠左走:人間差事》。台北:心靈工坊文化。
——2013c,〈天堂酒館 一封信〉。http://mjkc.tw/?p=441,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4a,〈烏托邦的困局─差事劇團《新天堂酒館》〉。http://www.observer-taipei.com/article.php?id=378,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4b,〈寫在《新天堂酒館》的前面〉。
http://www.qaf.org.tw/sponsor/2014/Outofheaven/index.htm,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5a,〈暗黑的旅程《長夜漫漫路迢迢》〉。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15426,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5b,〈《女媧變身》──在pm2.5的天空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555,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6a,〈Pm 2.5 返鄉的進擊〉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880,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6b,〈文化行動的入徑:從《回到里山》到「返鄉的進擊」〉。《藝術觀點》67: 37-42。
——2016c,〈革命記憶-《幌馬車練習曲》〉。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52/article/3992,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6d,〈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第三世界〉。頁2-11,收於《差事二十 路有多長》活動刊物。
——2017a,〈每個人的身體裡都有第三世界〉。頁14-46,收錄於范綱塏編,《路有多長——差事劇團二十週年紀念文集》。台北:南方家園。
——2017b,〈劇場與作家的思想對話:關於《另一件差事》〉。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83973,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2018,〈帳篷劇做為文化行動〉。https://www.thenewslens.com/a
rticle/88617,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鍾喬等,2003,《觀眾,請站起來……》。台北:跨界文教基金會。
鍾喬、櫻井大造對談,2006,〈對話——「民眾劇場・舞踏・帳篷劇場」〉。《海筆子通信I-「舞踏」特集》:32-39
鍾喬受訪、林欣怡、龔卓軍、羅文岑、郭嘉羚訪談, 2016,〈尋找亞洲的身體:鍾喬的劇場行動〉。《藝術觀點》67:43-46。
鴻鴻,2016,《新世紀台灣劇場》。台北:五南。
藍博洲,2001,《麥浪歌詠隊》。台中:晨星。
魏瑛娟,2001,〈從小劇場到微小劇場——〉。自由時報,第36版,2月19日。
羅群,1992,〈行動劇場的處女秀〉。頁339-341,收錄於王墨林著,《都市劇場與身體》。台北:稻鄉。
關曉榮,2013,《八尺門:再現2%的希望與奮鬥》。台北:南方家園。
櫻井大造,2000,〈帳篷劇場是什麼?〉。https://site.douban.com/209183/widget/notes/13299874/note/272001618/,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櫻井大造、王墨林對談,2007,〈三都物話:你是假的日本人!王墨林與櫻井大造的對談〉。《海筆子通信III-『變幻痂殻城』北京演出特集》:90-98。
櫻井大造、戴錦華對談,2007,〈戴錦華對櫻井大造的訪談〉。《海筆子通信III-『變幻痂殻城』北京演出特集》:80-89。
櫻井大造受訪、李貞景、高承權訪問,2012,〈作為政治原點的帳篷〉。《海筆子通訊四》:76-79。
櫻井大造著,李彥譯,2011,〈【台灣海筆子】帳篷劇《台灣・濁水的日月潭》第二部《東亞絕望工廠傳奇-蝕月譚》演出序文〉。《海筆子通信 5》:4。
櫻井大造著、胡冬竹譯,2005,〈關於公共性的「癢」〉。《東風通信》: 6-7。
櫻井大造著、胡冬竹譯,2007,《“髒”他個昏天暗地,何所懼!》。《海筆子通信II-櫻井大造與「場」》:15。

小熊英二著、陳威志譯,2015,《如何改變社會:反抗運動的實踐與創造》。台北:時報文化。
安藤丈將著、林彥瑜譯,2018,《新左運動與公民社會:日本六0年代的思想之路》。新北市:左岸文化出版社。

Acord, S.K. and DeNora, T. , 2008, “ Culture and the arts: From art worlds to arts-in-action. ”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619(1), 223-237.
Banks, Mark著,王志弘、徐苔玲、沈台訓譯,2015,《文化工作的政治》。台北:群學。(Banks, Mark, 2007, The Politics of Cultural Work.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Becker , Howard S. ,1982, Art World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cker, Howard S., Faulkner, Robert R. and Kirshenblatt-Gimblett, Barbara , 2006, ‘Editors’ Introduction’ Pp. 1-20 in Art from Start to Finish: Jazz, Painting, and other Improvisations, edited by Howard S. Becker, Robert R. Faulkner and Barbara Kirshenblatt-Gimblett. Chicago and London: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nett, Tony, 1990, Outside Litera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2,“Putting Policy into Cultural Studies.” Pp. 23-34 in Cultural Studies, edited by Lawrence Grossberg, Cary Nelson and Paula Treichler. London: Routledge.
——2000,“Acting on the Social: Art, Culture, and Government.” The American Behavioral Scientist 43: 1412-1428.
—— 2003a,“Culture and Governmentality.” Pp. 47-63 in Foucault, Cultural Studies and Governmentality, edited by J. Bratich et al..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03b, Formalism and Marxis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8-9, “Aesthetics, Government, Freedom” Key Words: A Journal of Cultural Materialism 6: 76-91.
——2013, Making Culture Changing Societ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Bennett, T., Dodsworth, F. and Joyce, P. , 2007, “Introduction: Liberalisms, Government, Culture” Cultural Studies 21(4-5): 525-548.
Berger, John著、吳莉君譯,2015,《留住一切親愛的:生存・反抗・欲望與愛的限時信》。台北:麥田。
Bishop, Claire, 2004,“Antagonism and Relational Aesthetics” OCTOBER 110: 51-79.
——2012, Artificial Hells: Participatory Art and the Politics of Spectatorship.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Boal, Augusto著、賴淑雅譯,2000,《被壓迫者劇場》。台北:揚智文化。(Boal, Augusto, 1979, Theatre of the Oppressed, trans. C. and M.-O. Leal McBride. London: Pluto Press.)
Boon, Richard and Jane Plastow(ed.), 2004, Theatre and Empowerment : Community Drama on the World Stag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Bourdieu, Pierre, 1984,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The Logic of Practice.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Sociology in Question. London: Sage.
Bourdieu, Pierre and Wacquant, Loïc著、李猛 李康譯,2008,《布赫迪厄社會學面面觀》。台北:麥田。(Bourdieu, Pierre and Wacquant, Loïc,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ourriaud, Nicolas著、黃建宏譯,2013,《關係美學》。北京:金城出版社。(Bourriaud, Nicolas, 2002, Relational Aesthetics. Dijon: Le presses du réel.)
Bowler, Anne E., 1994, “Methodological Dilemmas in the Sociology of Art.” Pp. 247-66 in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Emerg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Dian Cran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Bürger, Peter著、高建平譯,2002,《先鋒派理論》。北京:商務。(Bürger, Peter, 1984, Theory Of the Avant-Garde, trans. Michael Shaw. MN: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Calhoun, Craig, 1993, “Civil Society and Public Sphere”, Public Culture, 5(2): 267-280.
Calhoun, Craig, 2007, Nations Matter: Culture, History, and the Cosmopolitan Drea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Chatterjee, Partha, 1993, Nationalist Thought and the Colonial World: A Derivative Discours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04, The Politics of the Governed: Reflections on Popular Politics in Most of the World.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Empire and Nation.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1, Lineages of Political Society: Studies in Postcolonial Democrac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de la Fuente , E., 2007, “ The `New Sociology of Art': Putting Art Back into Social Science Approaches to the Arts” Cultural Sociology 1(3): 409-425.
——2010, “ The Artwork Made Me Do It: Introduction to the New Sociology of Art.” Thesis Eleven 103(1):3-9.
della Porta, Donatella & Diani, Mario, 2011,“ Social Movements.” Pp.68-79 i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Civil Society, edited by Michael Edward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Durkheim, Emile and Mauss, Marcel, 1971, “Notes on the Notion of Civilization”, trans. Benjamin Nelson. Social Research, 38(4): 808-813.
Edwards, Michael著、張義東等譯,2013,《公民社會》。台北:開學文化。(Edwards, Michael, 2009, Civil Society. 2nd ed.. Cambridge: Polity.)
Epstein, Barbara, 2001,“Anarchism and the Anti-Globalization Movement.” https://monthlyreview.org/2001/09/01/anarchism-and-the-anti-globalization-movement/,取用日期:2019年6月14日。
Foucault, Michel, 1991, “Governmentality”, pp. 87-104 in The Foucault Effect, edited by Graham Burchell et al.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13, “Society Must Be Defended, Lecture at the Collège de France, March 17, 1976.” Pp.61-81 in Biopolitics: A Reader, edited by Timothy Campbell and Adam Sitze.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Freire, Paulo著、方永泉譯,2003,《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Goldstone, Jack A., 2003, “Introduction: Bridging Institutionalized and Noninstitutionalized Politics.” Pp. 1-26 in States, Partie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Jack A. Goldsto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raeber, David著、許煜譯,2014,《無政府主義人類學碎片》。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Graeber, David著、楊淑君、李尚遠、陳雅馨譯,2014,《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台北:商周。
Groys, Boris著、蘇偉、李同良等譯,2012,《走向公眾》。北京:金城出版社。(Groys, Boris, 2010, Going Public. Berlin: Sternberg Press.)
Harrington, Austin, 2004, Art and social theory: sociological arguments in aesthetics. Polity Press.
Harvey,David著、閻嘉譯,2003,《後現代狀況》。北京:商務印書館。
Heinich, Nathalie, 2010, “ What Does 'Sociology of Culture' Mean? Notes on a Few Trans-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s.” Cultural Sociology 4(2): 257-265.
Kershaw, Baz, 1992, The Politics of Performance: Radical Theatre as Cultural Interven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Kester, Grant著、吳瑪悧、謝明學、梁錦鋆譯,2006,《對話性創作—現代藝術中的社群與溝通》。台北:遠流。(Kester, Grant, 2004, Conversation Pieces: Community + Communication in Modern Art. Berkeley, Los Angeles, London: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aclau, Ernesto、Mouffe, Chantal, 2001, Hegemony& Socialist Strategy: Towards a Radical Democratic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Lacy, Suzanne著、吳瑪悧等譯,2004,《量繪形貌:新類型公共藝術》。台北:遠流。(Lacy, Suzanne, 1995, Mapping the Terrain: New Genre Public Art. California: Bay Press)
Mannathukkaren, Nissim, 2010, “ The ‘Poverty’ of Political Society: Partha Chatterjee and the People’s Plan Campaign in Kerala, India,” Third World Quarterly, 31(2): 295- 314.
Mcaughan, Edward J., 2006, “ Notes on Mexican Art, Social Movements, and Anzaldúa’s“Conocimiento”.” Social Justice 33(2): 153-164.
McGuigan, Jim, 2004, Rethinking Cultural Policy. Berkshire: McGraw-Hill International.
McKee, Yates, 2016, STRIKE ART: Contemporary Art and the Post-Occupy Condition.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Miller, Toby and George Yúdice著、蔣淑貞、馮建三譯,2006,《文化政策》。台北:巨流。(Miller, Toby and George Yúdice, 2002, Cultural Policy. London: Sage.)
Peterson, Richard, 1994, “Cultural Studies through the Production Perspective
Progress and Prospects.” Pp. 163-190 in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Emerging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edited by Dian Crane. Cambridge, MA: Blackwell.
Putnam, Robert D., 2000, Bowling Alone: 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 New York: Simon & Schuster.
Rancière, Jacques, 1999, Disagreement: Politics And Philosophy, trans Julie Rose. Minneapolis: The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2010a, Dissensus: On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trans. Steve Corcoran.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10b, “The Aesthetic Heterotopia.” Philosophy Today (Special Supplement)54: 15-25.
——2011, The Emancipated Spectator, trans. Gregory Elliott.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Rancière, Jacques著、劉紀蕙、林淑芬、陳克倫、薛熙平譯,2011,《歧義》。
台北:麥田。
Ray, Larry, 2004,“Civil Society and the Public Sphere.”Pp. 219-229 in The Blackwell Companion to Political Sociology, edited by Kate Nash and Alan Scott. Oxford: Blackwell Publishing.
Rockhill, Gabriel, 2009, “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Political History and Hermeneutics of Art.” Pp. 195-215 in Jacques Rancière: History, Politics, Aesthetics, edited by Gabriel Rockhill and Philip Watts. Durham, North Carolina: Duk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ames C., 1985, Weapons of the weak :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now, David A., E. Burke Rochford, Steven K. Worden et al. ,1986,“Frame Alignment Processes, Micromobilization et al. Participation.”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1: 464-481.
Snyder-Young, Dani, 2013, Theatre of Good Intentions: Challenges and Hopes for Theatre and Social Change. London: Palgrave Macmillan.
Tanner, Jeremy (ed.) , 2003, The Sociology of Art: A Reader. London: Routledge.
Tarrow, Sidney, 2005,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aylor, Charles著、李尚遠譯,2008,《現代性中的社會想像》。台北:商周。
Tilly, Charles, 2003, “Afterword: Agendas for Students of Social Movements” Pp.246-256 in States, Parties, and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Jack A. Goldston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 Social Movement, 1768-2004. Paradigm Publishers .
Touraine, Alain, 1988, Return of the Actor: Social Theory in Postindustrial Society.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Wallerstein, Immanuel, 2000, The Essential Wallerstein. New York: The New Press.
Wimmer, Andreas and Nina Glick Schiller, 2002,“Methodological Nationalism
and Beyond: Nation-State Building, Migr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Global Networks, 2(4): 301-334.
Wright, E. O., 2010, Envisioning Real Utopias.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Zolberg, Vera L., 1990, Constructing a Sociology of the Art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 Success and Failure of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Bringing the Arts Back” in Sociedade e Estado [Dossiê: Sociologia da Arte Hoje] Vol. 20 No.2 (May-Aug. 2005): 337-351.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