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國另類傳播的考察與分析(1978-2011)
作者:蔡秀芬
作者(外文):Shiou-Fen Tsai
校院名稱:世新大學
系所名稱:傳播研究所(含博士班)
指導教授:黃德北
馮建三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1
主題關鍵詞:另類傳播生命史研究公民社會文化行動新媒體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life history studiescivil societycultural activismnew media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67
中國傳媒發展在國家和市場雙重交織緊密的權力網下,自主的空間有限。但在嚴格管制制度下,中國大陸民間卻有一股強韌且有策略的「另類傳播」(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活力,自改革開放以來,如同一道蜿蜒綿長的「言路河流」時隱時顯地出現在中國社會。這些「另類傳播」包括:1.民辦刊物2.體制內「擦邊球」傳媒與言論3.民營出版、獨立出版4.民營書店與文化沙龍5.獨立紀錄片6.新媒體另類傳播7.非營利組織(NGO)結合傳媒發聲8.以展演藝術的文化行動作為另類傳播等。基於這些另類傳播的發展歷程彼此間特有的承傳、延續,與消長的相互關係,本研究採取一種「生命史」的研究觀點(perspective)、將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這些另類傳播發展視為一個「整體」來看待,以求整體性地理解這些另類傳播彼此間的相互關係、個別另類傳播的特質與社會意義,並藉此觀察整體言路趨向,及此其對中國公民社會的培力作用。
經赴大陸四地(廣州、成都、北京、上海)田野調查與深度訪談,不僅親身感染另類傳播行動者的堅定信念與生命力,同時也歸納出其行動意志與抵抗策略。再者,本研究經以一「整體性」生命史發展觀點考察,可較完整得出中國過去卅年來另類傳播的言論趨向(從「民主改革」到「文化啟蒙」到「公民維權」)和主要訴求(從爭取「新聞自由」到「思想自由」到「言論自由」),以及另類傳播整體對於中國公民社會的培力作用,包括公民意識、公民發聲,與表達創意等三層次的公民培力。此外,中國另類媒體行動者善用新媒體優勢以突破各種言論管制,成為打破與降低一般民眾對於中國政權宣傳紀律與監管懲處所帶來的社會蒙蔽與恐懼,這些醞釀中的公民社會力量,將成為中國未來社會面對各種轉變的重要基礎力量。
none
Atton, Chris. (2002) Alternative media. London: Sage.
Baker, C. Edwin (2002), Media, Markets,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University(馮建三譯,(2008),《傳媒、市場與民主》,台北:巨流)
Baltes, P. B., Reese, H. W. and Lipsitt, L. P. (1980) Life-Span Development Psychology, Annual Review of Psychology, Vol. 31 (January 1980), pp. 65~110
Barrett, S. (1920) Geronimo’s Story of His Life: Taken Down and Edited by S. M. Barrett New York: Duffield, 1906
BBC新聞 (2007年01月19日),〈中國禁止發行八部文學作品〉,《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0年12月8日。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270000/newsid_6277500/6277571.stm
BBC新聞 (2007年02月13日),〈禁書作家上書 鄔書林道歉〉,《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0年12月8日。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350000/newsid_6358500/6358523.stm
BBC新聞 (2007年04月19日),〈抗議作品被禁 章怡和訴諸法律手段〉,《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0年12月8日。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570000/newsid_6570700/6570715.stm
BBC新聞 (2007年04月24日),〈中國禁書新聞出版署署長調任〉,《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0年12月8日。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580000/newsid_6588000/6588077.stm
BBC新聞 (2011年4月21日),〈中國移動總登記用戶突破六億〉,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4月22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business/2011/04/110421_china_mobile.shtml
BBC新聞 (20111年2月18日),〈中國父親用微博尋回失蹤兒子〉,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2月20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multimedia/2011/02/110218_vid_kidnap_child_microblog.shtml
BBC新聞 (2011年5月3日),〈自由之家評中國新聞自由度排名倒數13〉,《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5月5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5/110503_freedomhouse_china.shtml
BBC新聞 (2011年5月4日),〈中國成立新機構加強控制互聯網〉,BBC中文網(2011),上網日期:2011年5月5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5/110504_china_internet_office.shtml?
BBC新聞 (2011年2月20日),〈中國各地網友談茉莉花革命現場情況〉,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2月20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1/02/110220_china_jasmine_comments.shtml
BBC新聞 (2011年3月28日),〈作家冉雲飛涉嫌煽動顛覆國家政權被捕〉,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3月29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3/110328_china_writer_arrest.shtml
BBC新聞 (2011年 3月 7日),〈中國維穩經費超過國防開支〉,《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4月25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a/2011/03/110307_china_securityspending.shtml
BBC新聞 (2011年5月14日),〈人權組織促美阻止中國打壓異見者 成本核算〉,《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5月15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world/2011/05/110514_usa_china_rights.shtml
BBC新聞 (2011年6月17日),〈陳光誠夫婦受暴力虐待〉,《BBC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6月19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chinese_news/2011/06/110616_china_chen_letter1.shtml
Block, J. (1971) Lives Through Time Berkeley, Calif.: Bancroft Books
Bogdan, R. (1974) Being Different: The Autobiography of Jane Fry New York: Wiley
Bonnewitz, P., (1997) Premieres lecons sur La sociologie de Pierre bourdieu, 孫智綺譯,《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2002,台北:麥田。
Brady, Anne-Marie, (2008) Marketing dictatorship : 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 Lanham, Md. : Rowman & Littlefield
Brim, O. G. and Kagan, J. eds., (1980) Constancy and Change in Human Development.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P. Bourdieu & L. D. Wacquant, (1992) 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李猛、李康譯,2004,《實踐與反思》,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Castells, Manuels (1998) Grassrooting the Space of Flows, 林秀姿譯,〈草根化流動空間〉,《城市與設計學報》,第五/六期1998年9月。new window
Chadwick, Andrew (2006) Internet Politics: States, Citizens, and New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mbliss, W. (1972) Boxman: A Professional Thief, New York: Harper and Row.
Chan, J. M. (1993) Commercialization without Independence: Trends and Tensions of Media Development in China. In J. Cheng & M. Brosseau (Eds.), China Review 1993 (pp. 25.1-25.21).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Charlotte Ryan (1991) Prime time activism : media strategies for grassroots organizing. Foreword by William A. Gamson. Boston, Mass. : South End Press.
Donk, Wim Van de, (2004) Cyberprotest : new media, citizens, and social movement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Downing, J. D. H. (2001) Radical Media: Rebellious communication and social movements. Thousand Oaks: Sage.
Elizabeth J. Perry & Merle Goldman, (2007) Grassroots political reform in contemporary China.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Enzensberger, H. M. (1982) Constituents of a Theory of the Media. In Reinhold Grimm and Bruce Armstrong (Eds.) Critical Essays, pp. 46-76. NY:Continuum.
Fairclough, N. (1995a)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The critical study of language.New York: Longman.
Fairclough, N. (1995b) Media discourse. London: Arnold.
Gillmor, Dan (2004) We the Media: Grassroots Journalism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 , Sebastopol, CA: O’Reilly Meida
Gideon Baker (2002)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tic theory : alternative voice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Golding P. & Murdock G., (1991),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Curran, J. and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莊麗莉譯 (《當代》月刊,2005年10月:32-51)
Goodson, I. V. and Sikes, P. (2001),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Grossberg, L. (1995) Cultural studies vs. political economy: Is anybody else bored with this debat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11(3), 72-81
Habermas, J.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
Hackett, Robert A. (1996) “Strategi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Democratic Media”, Media Development, 43(3), (盧永山、張大裕譯,2003,「收回媒體:傳播民主運動的可能性」,《當代》196期,12月:10-31。)
Haddon, Alfred C. (1985) Evolution in Art: As Illustrated by the Life-Histories of Designs. London: Walter Scott, Ltd. Paternoster Square.
Hart, R. & Downing, J. (1992) Is there an American public? An exchange of correspondence.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9: 201-215.
Held, Virginia, (1970) Public Interest and Individual Interest, New York: Basic Books
Homes, D. (2005) Communication Theory: Media, Technology and Society. London: Sage.
Huesca, R., & Dervin, B. (1994). Theory and practice in Latin American alternativ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o.44, pp.53-73
Kristol, Irving (1965) “What if the Public Interest?”, The Public Interest,1:4
Klockars, C. (1975) The Professional Fence London: Tavistock
Ladrech, Robert & Marliere, Philippe eds. (1999) Social Democratic Parties in the European Union, Macmillan Press LTD.
Lee, Chin-Chuan, Joseph Man Chan, Zhongdang Pan, and Clement Y.K So. (2000) National Prisms of a global “Media Event.” In James Curran and Michael Gurevitch (Ed.), Mass media and society (pp. 295-309). London, New York, Arnol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Power, money, and media :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in cultural China. Evanston, Ill. :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Lenin, Vladimir Ilyich (1996) On Proletarian Culture, Art in Theory 1900-1990: An Anthology of Changing Ideas. Charles Harrison and Paul Wood ed. Oxford: Blackwell, pp.383-387
Lippmann, W. (1965) Public Opinion. New York, NY: The Free Press.
Lull, James (1991) China turned on television, reform ,and resista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Ma, Qiusha (2006)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in contemporary China : paving the way to a civil society?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Mayhew, L. (1997) The New Public: profession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means of social influence.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cCormick, Barrett, (2003)〈中國媒體商業化與公共領域變遷〉,《二十一世紀》,2003年6月號。
Mildred F. Hindsworth & Trevor B. Lang, (2009)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and empowerment. New York : Nova Science Publishers
Miller, Toby & Yudice, George (2002) Cultural Policy, SAGE Publications Ltd. (蔣淑貞、馮建三譯,2006,《文化政策》,台北:國立編譯館)
P. Golding & G. Murdock, (1991) ‘Culture communications, and political economy’, in Curran, J. and M. Gurevitch (eds), Mass Media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莊麗莉譯 《當代》月刊,2005年10月:32-51)
Pan, Zhongdang. (2000). Improvising reform cctivities: The changing reality of journalistic practice in China. In Chin-Chuan Lee (Eds.). Power, money and nedia: Communication patterns and bureaucratic control in cultural China. Illinois: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Press
Rodriguez, Clemencia (2001) Fissures in the Mediascape. 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Citizens‘ Media.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Roff, M. and Ricks, D. eds., (1970) Life History Research in Psychopathology, Vol.1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Rowman, Littlefield & Zhao, Yuezhi (1998) Media, 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 : between the party line and the bottom line. Urbana, Ill.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Runyan, W. M. (1982) Life History and Psychobiography: Exploration in Theory and Method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ilke Ballweg(瀟陽)(2009年10月13日)〈艾未未慕尼克個人藝術展--「非常抱歉」〉,《德國之聲中文網》,上網日期:2011年4月5日。http://www.dw-world.de/dw/article/0,,4785825,00.html
Shirky, Clay (2008) 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s, The Penguin Press.
Solinger, Dorothy J. (1999) Contesting Citizenship in Urban China: Peasant Migrants, th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the Market, Univ. of California Press.(王春光、單麗卿譯,2009,《在中國城市中爭取公民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Stephanie Hemelryk Donald, Michael Keane & Yin Hong,(2002) Media in China : consumption, content and crisis.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Curzon
Steven, Peter (2003) The No-Nonsense Guide to Global Media, New Internationalist Publications, Oxford, UK. 孫憶南譯,2006,《全球媒體時代:霸權與抵抗》,台北:書林。
Taylor, Charles (1998),「市民社會的模式」,鄧正來、亞歷山大等編,1998,《國家與市民社會》,北京中央編譯。new window
Trotsky, Leon (1968) Rose Strunsky trans, Literature and Revolution.. Ann Arbor: U of Michigan
Touraine, A. (1981), The Voice and the Eye:An Analysis of Social Movement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A. (1984),Le Retour De Lacteur: Essai De Sociologie,(舒詩偉等譯,(2002)《行動者的歸來》,台北:麥田)
------------, A. (1999),「20世紀的社會轉型」,《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中國社科院、聯合國科教文組織),1999年第2期。
------------, A. (2000), Can We Live Together?- Equality and Difference.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狄玉明、李平嘔譯,(2003),《我們能否共同生存?》,北京:商務)
Van Dijk (1983) Discourse Analysis:Its Development and Applicaion to the Structure of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 spring No.33.
Waltz M. (2005) Alternative and activist media. Edinburgh, UK: 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Watson & Watson-franke, (1985) Interpreting life histories: An Anthropological inquiry. NJ: Rutgers University Press. 轉引自黃瑞琴,1991:123。
White, Hayden V. (1966) The Burden of History. History and Theory, Vol. 5, No. 2, pp.111-134.
Williams, Raymond (1990) 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Routedge.
Yolanda Suarez-Balcazar, &Harper, Gary W. (2009) Empowerment and participatory evaluation of community interventions : multiple benefits. New York : Routledge
Zha, Jianying (1995) China Pop. New York: New Press.
Zhao, Yuezhi (2008) Communication in China : political economy, power, and conflict. Lanham, Md. ---(1998) Media, market, and democracy in China : between the party line and the bottom line. Urbana, Ill. :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Zheng Yongnian & Joseph Fewsmith (2008) China's opening society : the non-state sector and governance.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Zimmerman, Marc (2000) Empowerment theory: Psych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community levels of analysis. Rappaport, J.&Seidman, E. (eds) Handbook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NY: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pp. 43-63
丁小,2011年1月27日,〈中宣整肅南方報業 長平遭解聘評論部易帥〉,《自由亞洲電台》,上網日期:2011年1月29日http://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bao-01272011103426.html
人民日報,2000年10月18日,〈華國峰淡出政壇始末〉,《人民日報》「強國論壇」,引自《太原道》(2011年2月19日)http://www.tydao.com/suwu/zhenzhi/1018-hua.htm
卜衛,2010,〈民族誌教學:「第一屆打工文化藝術節」的參與式傳播為例〉,《新聞學研究》,第102期(2010年1月)。頁229-251new window
王丹,2011年3月9日,〈中國的獨立紀錄片運動〉,《自由時報》副刊版(、16日、23日連續三周刊載)。
王丹,2011年5月6日,〈艾未未四部記錄片告訴你真實中國〉,《新唐人電視網》,文稱轉自《自由亞洲電臺》。上網日期:2011年5月17日。http://www.ntdtv.com/xtr/gb/2011/05/06/a528540.html.-%E7%8E%8B%E4%B8%B9%EF%BC%9A%E8%89%BE%E6%9C%AA%E6%9C%AA%E5%9B%9B%E9%83%A8%E8%AE%B0%E5%BD%95%E7%89%87-%E5%91%8A%E8%AF%89%E4%BD%A0%E7%9C%9F%E5%AE%9E%E4%B8%AD%E5%9B%BD.html
王名,2005年12月25日,〈中國第三部門之路〉,《21世紀經濟報導》,引自《清華大學新聞網》上網日期:2010年12月20日。http://news.tsinghua.edu.cn/publish/news/4205/2011/20110225231709093969040/20110225231709093969040_.html ------2008,〈民間組織的發展及通向公民社會的道路〉,王名編,《中國民間組織-走向公民社會1978-200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寅,2009,〈長安街邊的古樸書屋—北京三未書屋探察〉,郝振省編,《書店的故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王紹光,2007,《安邦之道:國家轉型的目標與途徑》,三聯書店。
王強華,2002,〈當洽社會環境與媒體監督功能:新聞輿論監督與社會發展論綱〉,展江編,《中國社會轉型的守望者—新世紀新聞輿論監督的語境與實踐》,北京:中國海關出版。
王萍,2008,《傳播與生活:中國當代社會手機文化硏究》,華夏出版社。
王毓莉,2009,〈中國大陸《南方周末》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報導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100期,頁137-186。new window
王慰慈,2000,《記錄與探索-與大陸記錄片工作者的世紀對話》,台北:遠流出版社。
卞卓舟,2009,〈書香漫處顯風雲—記「風入松」風雨十二載〉,郝振省編,《書店的故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1,〈第27次中國互聯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網站》(2011年1月18日公佈),上網日期:2011年2月16日。http://www.cnnic.cn/research/bgxz/tjbg/201101/t20110120_20302.html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1978,〈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央委員會第三次全體會議公報〉,《中國共產黨歷次全國代表大會數據庫》,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8日,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1/4441902.html
中國共產黨第十一屆中委會,1981,〈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新華網》,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8日。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04/content_2543544.htm
中國新聞網,2008,〈工信部終結短信網間差別定價發短信每條0.1元〉,中國新聞網,上網日期,2010/03/20,www.cns.hk:89/it/txxw/news/2008/12-04/1473053.shtml
中國時報大陸新聞中心,2007年9月21日,〈火星文 讓大陸言論封鎖破功〉,《中國時報》。
方方,2003,《中國紀錄片發展史》,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方媛,2008,〈《炎黃春秋》因正面報道趙紫陽面臨整肅〉,《自由亞洲電台網》(2008年11月14日),上網日期:2010年2月27日。http://210.17.183.115/talks/viewthread.php?tid=263084&page=1
方興東、王俊秀著,2003,〈博客-E時代的盜火者〉,北京:中國方正出版社。
毛澤東,1999,《毛澤東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
古川,2008,〈謊言體制下自由媒體的擴展〉,余世存編,《改革之死》,夏菲爾出版。
冉雲飛,2007,〈民刊在中國的意義〉,《新世紀》。上網日期:2010年03月05日,取自http://2newcenturynet.blogspot.com/2007_12_01_archive.html
冉雲飛,2009,〈2008年十大民刊〉,《一五一十》網站(2009年1月15)。上網日期:2010年2月25日,取自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id=92a3c7e58680b66e
田原,2009,〈西西弗的一段故事〉,郝振省編,《書店的故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田紀雲等人,2005 等,〈我們心中的胡耀邦〉,《炎黃春秋》(2005年11月),第11期。
江迅,2007,〈民主只能碎步前進-專訪炎黃春秋社長杜導正〉,《亞洲週刊》21卷40期 (2007年10月14日)
江雪晴、張鈺晨,2011,〈北京、上海和廣州形成沙龍文化〉,《中國日報新聞網》(2011年2月9日),上網日期:2011年3月14日。http://www.chinadaily.com.cn/zgrbjx/2011-02/09/content_11965199.htm
石扉客,2010,〈鴻忠搶筆:兩場24小時微博傳播戰〉,《南方傳媒研究》第23期(2010年4月27日)。
石長順,向培鳳,2006,《公共電視與公共領域的建構》,《現代傳播》,第5期。
北風,2009,〈網路維權-攀越高牆 網路如何推動新聞自由與公民社會〉,《旺報》(2009年11月8日)。
北風,2010,〈中國互聯網的審查體系〉,《醉人囈語-北風的博客》(2010年3月23日),上網日期:2010年10月29日,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bfPmi-fyyOEJ:wenyunchao.com/%3Fp%3D10366+%E4%B8%AD%E5%9C%8B%E4%BA%92%E8%81%AF%E7%B6%B2%E7%9A%84%E5%AF%A9%E6%9F%A5%E9%AB%94%E7%B3%BB&cd=1&hl=zh-TW&ct=clnk&gl=tw&source=www.google.com.tw
北風,2010,《中國新媒體狀況》,2010年10月2日演講PPT檔。
北島,2008,〈北島談《今天》:青春和高壓給他們能量〉,《南方網》(2008年6月4日),引自《讀書網》,上網日期,2011年1月28日。http://big5.dushu.com/news/2008/06-04/28970_2.html
牟敦白,1999,〈X詩社與郭世英之死〉,廖亦武主編,《沉淪的聖殿—中國20世紀70年代地下詩歌遺照》,烏魯木齊:新疆青少年出版社。
列寧,1984,《列寧全集》,1984,第9、1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朱健剛,2008,《行動的力量:民間志願組織實踐邏輯》,商務印書館,2008
艾未未、輿論引導員,2011年3月22日,〈艾未未採訪五毛〉。發稿日期:2011年5月5日。引自http://xinlinyang.com/?p=256
艾曉明、卜衛,2010,〈視覺社運:艾曉明與卜衛對談〉,《牛博網—艾曉明的博客》(2010年5月6日),上網日期:2010年10月26日。http://www.bullogger.com/blogs/XIAOMINGAI/archives/358457.aspx
成露茜,2005,〈另類的媒體實踐〉,成露茜、羅曉南(主編)《批判的媒體識讀》,台北:正中。pp.269-283。new window
宋迎秋,2004,〈走向前台─中國的民營書業〉,《東亞四地:書的新文化》,台北:網路與書出版。
宋紅梅著,2007年,《中國區域媒體發展研究》。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宋建武等著,2005,《中國媒介經濟的發展規律與趨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
匡文波,2006年,《手機媒體概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李凡,1998,《靜悄悄的革命-中國當代市民社會》,香港:明鏡出版社。
李大同,2005,《冰點故事》,廣西師範大學出版。
李永峰,2010,〈中國三分之二網民每天翻牆,防火牆過濾器太敏感〉,亞洲週刊,第24卷19期。
李永峰,2011,〈碎片的生命與生命的碎片〉,亞洲週刊第25卷,19期(2011年5月15日)
李宏,《另一種選擇:歐洲民主社會主義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李利軍,2009,〈解讀萬聖〉,郝振省編,《書店的故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李妍,2008,〈從傳播學視角淺析手機媒體的公共資訊平臺作用—基於對廈門PX事件的分析〉。http://www.chinalww.com/html/201007/196915.html 上網日期:2010/03/15。
李良榮,2006,《從單元走向多元—中國傳媒業的結構調整和結構轉型》,新聞大學,2006年夏季號。
李金河、徐峰,2009,《當代中國公眾政治參予和決策科學化》,北京:人民出版社。
李金銓,2004,《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
李彬,2008,《中國新聞社會史》,北京:清華大學出版。
李森永,2006a,〈中共建構重點新聞網站的政策目標及其實際運作分析〉。《展望與探索》。4?f1期。
---------,2006b,《中國網路政治管控產業化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李景源,1996,「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文化基礎」,《哲學研究》,第11期。
李猛、李康譯,2004,《實踐與反思》,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pp.43-49
李建軍,2008,〈當局關閉主要博客供應商SOHO小報〉,《自由亞洲電台新聞網》(2008年7月21日),上網日期:2010年2月27日。http://www.rfa.org/cantonese/news/internet_control-07212008130011.html/story_main?encoding=traditional
李建軍,2006,〈「民主與自由網」第四十八次被當局關閉〉,《自由亞洲電台新聞網》(2006年7月17日),上網日期:2011年2月15日。http://www.rfa.org/cantonese/news/china_internet-20060717.html
李惠斌,2006,《企業勞動產權概論》,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李蕾,2011年04月14日,〈中國紀錄片的發展現狀,在機遇與挑戰中頑強生長〉,《光明日報網》。上網日期:2011年4月30日。http://big5.gmw.cn/g2b/theory.gmw.cn/2011-04/14/content_1828003.htm
何川,1994,《中國新聞制度剖析》,台北:正中出版社。
何清漣,2007,《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改革筆談小組,2008,〈反思與展望:中國傳媒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筆談〉,《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期:17–48。
杜國輝,200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理論視角」,《科學社會主義》,第4期,pp.13-14。
沈堯,2001,〈欽本立打擦邊球的辦報思想--江澤民與《導報事件》之四〉,《大紀元新聞網》(2001年1月10日),上網日期:2010年8月25日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N4ktA-56L7UJ:www.epochtimes.com/b5/1/1/10/n32035.htm+%E6%AC%BD%E6%9C%AC%E7%AB%8B%E6%93%A6%E9%82%8A%E7%90%83&cd=1&hl=zh-TW&ct=clnk&gl=tw&source=www.google.com.tw
沈堯,2007,〈欽本立和《世界經濟導報》〉,《傳媒視域》(2007年7月12日),上網日期:2010年8月25日。http://www.mediaview.cn/article.asp?id=302
每日經濟新聞網,2011年3月31日,〈中國紀錄片尷尬,掌聲很響亮,票房很慘澹〉。上網日期:2011年4月30日http://www.nbd.com.cn/newshtml/20110331/20110331195401318.html
邱天助,2007,〈台灣老人集體生命史研究:老年生活紀事的敘事分析〉,《東亞研究》,第38卷2期(2007年7月)頁45-84。new window
東方早報,2011,〈原《SOHO小報》更名《信睿》〉,引自《深圳新聞網》(2011年3月16日),上網日期:2011年3月21日。http://big5.sznews.com/culture/content/2011-03/16/content_5434874.htm
其正,2011年1月15日,〈中央級出版社大危機書號賣不出去〉,《參與網》首發,引自《博訊網》。上網日期:2011年2月16日。www.boxun.com/news/gb/china/2011/01/201101150500.shtml
知原,2009,第六篇第一章「社會主義的起源、發展和結局」,《新社會主義》,香港:大風,此為網路電子書,可供免費自由下載,http://www.strongwind.com.hk/product/swp-zy-xshzy.aspx。
孟兆臣著,2005年,《中國近代小報史》。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琳文,1997,《後社會主義中國: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台北:生智new window
林琮盛,2009,〈公民記者,顛覆發聲管道〉,《聯合報》,2009/05/25。
林暉,2004,《未完成的歷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周勍,2001,〈文革手抄本:一株長在瘡疤上的樹〉,白士弘編著《暗流:「文革」手抄文存》,文化藝術出版社。
周勍,2009,〈出版業二渠道:一枚撞破石頭的雞蛋〉,《獨立中文筆會網》,2009/09/11,上網日期:2011/02/03。http://blog.boxun.com/hero/zhouqing/5_1.shtml
周新城,2008,《民主社會主義思潮評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
周翼虎,2009,「抗爭與入籠:中國新聞業的市場化悖論」,《新聞學研究》,第100期,pp.101-136。new window
尚曉援,2007,《衝突與變革:對外開放中的中國公民社會組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信訓、金冠軍主編,2004年,《中國傳媒經濟研究:1949-2004》。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呂新雨,2001,〈被發現的女性視角—關於紀錄片《回到鳳凰橋》訪李紅、李曉山〉,《今天》2001年秋季號,第53頁。
南方報業網,2010年6月1日,《南方都市報》,B16版。上網日期:2011年2月12日。http://nf.nfdaily.cn/epaper/nfds/content/20100601/ArticelB16002FM.htm
洪兵,2006,〈《南方週末》創始人左方訪談〉,《66論文範文下載網》(2006年07月20日),上網日期:2011年2月10日。http://www.66wen.com/05wx/xinwen/xinwen/20060720/18502.html
俞可平,2001,《中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治理的變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俞可平,2007,〈中國公民社會研究的若干問題〉。《中共中央黨校期刊學報》。6期。
俞雨霖,1986,〈意識形態與中共政治─論當前中共路線分歧之根源與實質〉。《中國大陸研究》。第28卷第12期。
胡泳,2008,《眾聲喧嘩:網絡時代的個人表達與公共討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胡逢瑛 吳非,2006年,《政治傳播與新聞體制》。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胡雅麗、馬晶晶、吳紅等,2009,〈探析中國大陸獨立紀錄片的特點〉,《中國論文網》,上網日期:2010/03/10。http://www.chinalww.com/html/201007/196915.html
胡鞍鋼,2007,〈探索安邦之道〉,收錄於王紹光著《安邦之道:國家轉型的目標與途徑》,北京:三聯書店。
胡績偉,2004,〈胡耀邦與西單民主牆〉,《爭鳴》雜誌,2004年四月號。
苑潔編,2007,《後社會主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范麗珠,2003,《全球化下的社會變遷與非政府組織(NGO)》,上海人民出版社。
侯繼勇,2011,〈彭高峰尋子:微博引發的社會大救援〉,《新浪網財經頻道》(2011年02月11日),上網日期:2011年3月5日。http://finance.sina.com/bg/tech/sinacn/20110211/1342226834.html
星島環球網,〈大字報花開花謝 那年西單牆百家爭鳴〉,http://www.stnn.cc/reveal/200803/t20080304_741773.html,上網日期:2011/1/25。
徐久剛等著,2007,《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論綱》,北京:當代中國出版。
徐星,2006,〈徐星:我要唱就獨唱〉,《追尋80年代》,中信出版社。
徐曉,1999,〈《今天》與我〉,《今天》,1999,春季號。
孫旭培,2002,〈如何看待「跨地區輿論監督」?:以廣東報紙的三篇監督性報導為例〉,展江編,《中國社會轉型的守望者—新世紀新聞輿論監督的語境與實踐》,北京:中國海關出版。
郝建,2008,〈中國獨立紀錄片的艱難生存〉,《南都週刊》(2008年8月12日),上網日期:2011年1月23日。http://www.ici.pku.edu.cn/Article/depth/video/tv/3679_2.html
郝振省,2011年4月20日,〈2011中國民營書業發展報告〉,《中國圖書商報》,引自http://www.jiaofuren.com/news/depth/2011/05/23/8547.html (上網日期:2011年6月2日)
秦漢哲、楚山風,2009,〈光合作用:從書房到造氧空間〉,郝振省編,《書店的故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夏春祥,2003,〈新聞論述與台灣社會:二二八事件的議題生命史〉,《新聞學研究》,第75期,頁201-242。new window
夏國美,2010,〈中國NGO的當代跨越〉,《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引自《中國改革網》(上網日期:2011年4月26日)http://www.chinareform.net/2010/0724/19336.html
高丙中,2008,《民間文化與公民社會:中國現代化歷程的文化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高放等編著,2002,《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新論》,雲南人民出版。
高傳智、謝勤亮,2006,「《第三條道路》與中國廣播電視體制改革—對現有廣播電視體制缺陷的制度規避」,《新聞大學》,春季號。
袁茜、項立新,2006,《公共電視勢在必行》,《現代傳播》,第5期。
袁昊,2006,〈廈門萬民抗暴 手機成維權武器〉,新紀元周刊第23期(2006年)
唐勃,2004年,〈中共意識形態的適應與調適〉。《展望與探索》。2?f7期。
馬克思&恩格斯,1995,《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7、19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長軍,2011,〈中國紀錄片是被自己困死的〉,《中國青年報》(2011年04月13日),引自新華網,上網日期:2011年4月30日。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11-04/13/c_121299253.htm
郭忠華、劉訓練編,2007,《公民身份與社會階級》,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郭道暉,《社會權力與公民社會》,譯林2009[民98],第1版
郭鎮之,2006,《公共廣播電視:變與不變之間》,《新聞大學》,秋季號。
陳力丹,1997年,《市場經濟以來的中國大陸輿論》。臺北中華傳播學會。
陳宜中、2011,〈崛起中國的十字路口:許紀霖先生訪談錄〉,《思想》第16期,頁235-272。new window
陳若曦,1985,〈中國大陸曇花一現的民主牆和民辦刊物〉,收錄於劉勝驥,1985,《中國大陸地下刊物研究(1978-1982)》,台灣商務印書館。
國安民,2006年,〈中國大陸網路控管現況與展望〉。《展望與探索》。第4?f3期。
寇健文,2001年,〈中共對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40卷2期。new window
康曉光等,2008,「改革時代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行政吸納社會」,王名編,《中國民間組織-走向公民社會1978-200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許正林,2005,《歐洲傳播思想史》,上海三聯書店。
許行,1981,〈中國民刊的崛起和掙扎圖存〉,華達(Claude Widor)編,《中國民辦刊物彙編(1978-1980)》,第一卷(巴黎: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香港:香港《觀察家》出版社聯合出版,1980年)。
許紀霖、陳宜中,2011,〈崛起中國的十字路口:許紀霖先生訪談錄〉,《思想》第16期,頁235-272。new window
許耀桐,2007,「十七大報告關於民主政治建設的11個新論」,《中華英才》,第21期。
陸楊,2011,〈中國網民的反網堵努力〉,《美國之音粵語網》(2011年 3月 12日),上網日期:2011年3月15日。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Et_i9z0luW8J:www.voanews.com/cantonese/news/China_web_User_anti_block_efforts-117851738.html+%E4%B8%AD%E5%9C%8B%E7%B6%B2%E6%B0%91%E7%BF%BB%E7%89%86%E7%8E%87&cd=3&hl=zh-TW&ct=clnk&gl=tw&source=www.google.com.tw
陸曄,2009,〈社會控制與自主性—新聞從業者工作滿意度與角色衝突分析〉,林暉編,《歷史的探索》,武漢大學出版社。
常靜,2009,〈韋業寧:《萬科周刊》是名片,也是鏡子〉,《中國傳媒家》網,上網日期:2010/03/10,www.chuanmeijia.com/2009/0929/17101.htm
崔衛平,2003,〈中國大陸獨立製作紀錄片的生長空間〉,《二十一世紀》,第77卷(2003年6月號),頁84-94。new window
盛葳,2009,〈山寨藝術刊物的另類生存〉,《ART MONTHLY》,第12期,pp.12-13。
梁松怡、董晉之,2011,〈程益中:中國媒體籠子可以做大〉,亞洲週刊25卷6期(2011年2月06日)。
梁珍、吳雪兒,2010,〈大陸獨立紀錄片國內受壓 走紅海外〉,《新紀元周刊》第169期。
曹雪萍,2008年5月29日,〈第一家開架售書書店〉,《新京報》,14版,上網日期:2010年8月20日。http://epaper.bjnews.com.cn/html/2008-05/29/content_212198.htm?div=-1
曹鵬,2011,〈加入WTO十年了 中國傳媒交出了怎樣的答卷〉,《新聞記者》(2011年04月26日)。上網日期:2011年5月10日,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9489/219907/14487727.html
童兵,1989年,《馬克斯主義新聞思想史稿》。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7年,《中國新聞傳播學研究新報告(2006)》。上海:復旦大學出版。
馮建三,1992,〈什麼是「替代性」媒介:從四個實例反省本地情況〉,《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經研究》,台北:時報文化。new window
---------,2003,〈傳播權與媒體改造〉,《再造公與義的社會與理性空間》,時報出版。
--------,2005,〈中譯導讀,John Roemer,(1994/2005)〉,馮建三譯,《論市場社會主義》,台北:聯經。
--------,2008a,〈取而代之?中國傳媒的未來〉,柯安琪譯,《媒鐸的中國大冒險》,台北:財信出版,pp.5-11。原書作者Bruce Dover (2008), Rupert Murdock’s China Adventures: How the Worlds Most Powerful Media Mogul Lost a Fortune and Found a Wife。
---------,2008b,〈『誰雇用誰?』:讀曹天予的勞動產權說〉,《思想》(社會主義的想像),第10期,pp.237-252。
---------,2008c,〈考察中國輿論監督的論說與實踐,1987-2007〉,《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1期,9月號, pp.157-195。
智庫網,2009,〈2009年2月我國手機用戶數達6.6億〉,上網日期,2010/03/20,www.zikoo.com/news/4e47rnaq3.html
舒崇,2001,〈欽本立—爭取新聞自由的人格象徵〉,《大紀元新聞網》(2001年6月24日),上網日期:2010年8月25日。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SPgoNGr4PAoJ:www.epochtimes.com/b5/1/6/24/n102718.htm+%E6%AC%BD%E6%9C%AC%E7%AB%8B%E6%93%A6%E9%82%8A%E7%90%83&cd=3&hl=zh-TW&ct=clnk&gl=tw&source=www.google.com.tw
喻國明,2002年,《解析傳媒變局》。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
喻國明,2005,《變革傳媒-解析中國傳媒轉型問題》,北京:華夏出版社。
曾繁旭,2009,〈形成中的媒體市民社會:民間聲音如何影響政策議程〉,《新聞學研究》,100期,頁187-220。new window
黃升民、周艷主編。2005年。《中國報刊媒體產業經營趨勢》。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心理出版社。P.123
黃翔,2006,〈民主牆與中國新詩運動〉,《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第一屆年會文集》,「中國自由文化運動」第一屆年會。
黃瑚,2006年,《中國新聞事業發展史》。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9,「新中國成立以來新聞事業發展的歷史軌跡」,《新聞記者》,9月號
黃德北,2007,〈中國大陸資本主義發展與資本家之研究〉,《東亞研究》,第38卷2期,(2007年7月),頁1-43。new window
張羽萍,2008,〈歷歷在目的族群史詩-《賽德克族德克達亞群部落生命史調查研究》四部曲〉,《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電子報》(2008年5月)。上網日期:2011年1月27日。http://www.tiprc.org.tw/ePaper/07/07_sedek01.html
張倫,2011,〈從突尼斯、埃及的變革看中國的維穩〉,《BBC中文網》(2011年2月3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simp/china/2011/02/110203_mideast_and_china_zhanglun.shtml
張國良,《新媒體與社會變革》,上海人民, 2009[民98]
張裕亮,2005年,〈胡錦濤近期來對大陸傳媒的管制〉。《展望與探索》。3?f7期。
張道正,2010,〈中國獨立紀錄片浪潮〉,《新浪博客》(張道正博客),上網日期:2011年1月23日。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ATQ52_FiFIEJ:blog.sina.com.cn/s/blog_613379db0100mnkb.html+%E4%B8%AD%E5%9C%8B%E7%8D%A8%E7%AB%8B%E7%B4%80%E9%8C%84%E7%89%87&cd=3&hl=zh-TW&ct=clnk&gl=tw&source=www.google.com.tw
張瑞雲,2009,《中國傳媒衝擊力報告》山東:人民出版社。
張煬,2009,〈文化與商業的書店交響曲—從「國林風」到「第三級」〉,郝振省編,《書店的故事》,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
張潔平,2009,〈公民藝術家艾未未 這社會最終會被光打開〉,《亞洲週刊》第23卷34期(2009年8月30日)。
---------,2010a,〈艾曉明的川震紀錄片震撼〉,《亞洲週刊》第24卷4期(2010年1月24日)。
---------,2010b,〈中國沙龍熱潮推動公民社會啟蒙〉,《亞洲週刊》24卷44期 (2010年11月7日)。
---------,2010c,〈上海讀品沙龍靜水流深〉,《亞洲週刊》24卷44期 (2010年11月7日)
---------,2010d,〈網絡時代的香港沙龍〉,《亞洲週刊》24卷44期 (2010年11月7日)。
---------,2011,〈微博改變權力生態信息革命延伸全球華人〉,《亞洲週刊》第25卷,5期(2011年1月30日)
張驥,2002,《經濟全球化與當代社會主義的發展》,北京:中央編譯出版。
萬佳歡,2011,〈中國獨立紀錄片的假想與現實:創作境況「三無」〉,《中國新聞網》(2011年3月18日),上網日期:2011年1月24日。http://culture.ifeng.com/1/detail_2011_03/18/5230021_0.shtml
凱露,2010,〈新聞傳播還是對外宣傳〉,《BBC中文網》(2010年 6月 30日)。上網日期:2011年1月18日http://www.bbc.co.uk/zhongwen/trad/indepth/2010/06/100630_ana_cnc_world.shtml
新世紀週刊,2008年7月,〈黃皮書、灰皮書:一代人的精神食糧〉,上網日期:2010/12/15。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8-07/14/content_8542369.htm
新浪讀書,2009年9月24日,〈文革中的手抄本文學〉,上網日期:2010/12/15。http://www.ek360.com/article-ek73449360.html
新華社新聞,2011,〈國家互聯網資訊辦公室設立〉,《新華網》(2011年05月04日)上網日期:2011年5月5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04/c_121375571.htm
新聞午報,2007年12月11日,〈曾經影響了中國一代人的內部讀物〉,上網日期:2010/12/15。http://news.xinhuanet.com/book/2007-12/11/content_7228164.htm
新唐人新聞,2010年10月14日,〈胡錦濤重提敵我矛盾論被質疑〉,《新唐人網》,上網日期:2011年5月24日。http://ap.ntdtv.com/b5/video/id/36683
新唐人電視網,2009年12月8日,〈民間順口溜折射底層民意〉,上網日期:2010/03/18。http://www.ntdtv.com/xtr/b5/2009/12/08/a381896.html.-%E6%B0%91%E9%96%93%E9%A0%86%E5%8F%A3%E6%BA%9C%E6%8A%98%E5%B0%84%E5%BA%95%E5%B1%A4%E6%B0%91%E6%84%8F.html
楊建利,2011,〈戒急戒躁,走向深入——也談中國的茉莉花革命〉,《議報》。上網日期:2011年5月23日。http://www.chinaeweekly.com/FileView.aspx?FileIdq=1390
楊敏,2010,60年代地下文藝沙龍:太陽縱隊如何死的,《中國新聞週刊》,2010年03月30日,上網日期:2011年01月25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book/2010-03/30/content_13267931_1.htm
楊銀波,2003,〈致重慶公民第十書--2003年重慶民間人權報告〉,《議報》(2003年12月23日)。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7日。http://www.chinaeweekly.com
溫雲超,2009a,〈「我們的意志是樂觀的」:中國另類傳播的生機就在夾殺中〉,《新聞學研究》,第99期,(2009年4月),頁241-264。new window
---------,2009b,〈中國互聯網的「明信片」運動〉,《時代週報》(2009年8月6日)。
---------,2010,〈中國互聯網的審查體系〉,《醉人囈語-北風的博客》(2010年3月23日),上網日期:2010年10月28日。http://webcache.googleusercontent.com/search?q=cache:bfPmi-fyyOEJ:wenyunchao.com/%3Fp%3D10366+%E4%B8%AD%E5%9C%8B%E4%BA%92%E8%81%AF%E7%B6%B2%E7%9A%84%E5%AF%A9%E6%9F%A5%E9%AB%94%E7%B3%BB&cd=1&hl=zh-TW&ct=clnk&gl=tw&source=www.google.com.tw
趙月枝,2007,《國家、市場與社會:從全球視野和批判角度審視中國傳播與權力的關係——兼論中國傳播研究的理論框架》,《傳播與社會學刊》第一卷第2期,頁23-50。new window
管中祥,2011,〈弱勢發聲,告別污名:台灣另類「媒體」與文化行動〉,《傳播研究與實踐》,第1卷,第1期(2011年1月)頁105-135。new window
趙志剛,2002,〈輿論監督的異化與媒體的良知〉,展江編,《中國社會轉型的守望者—新世紀新聞輿論監督的語境與實踐》,北京:中國海關出版。
趙思運,2006,「民刊何以『民刊』?」,中國社會觀察網,http://www.lookinto.cn/,上網日期:2010.03.15
翟明磊,2009,〈左方:我如何創辦南方週末〉,《一五一十部落網》(2009年1月18日)。上網日期:2011年2月10日。http://www.my1510.cn/article.php?b04660a5643072a2
潘忠黨,2008,〈傳媒的公共性與中國傳媒改革的再起步〉,《傳播與社會學刊》,第六期,頁1-16。new window
鄧小平,1992,〈鄧小平南巡講話原稿〉,(原題《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談話要點》)。http://www.njmuseum.com/zh/book/cqgc_big5/dxpnxjh.htm
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第二卷,人民出版社。
鄧正來、景躍進,1992,〈建構中國市民社會〉,《中國社會科學季刊》,創刊號:58-68。new window
鄧正來,1998,《國家與市民社會-一種社會理論的研究路徑》,北京:中央編譯。new window
鄧正來,2000,〈市民社會與國家知識治理制度的重構:民間傳播機制的生長與作用〉,《開放時代》,3: 1-6。new window
鄧正來,2001,《市民社會》,台北:揚智。new window
鄧正來,2008,《國家與社會:中國市民社會研究》,北京:北京大學。new window
劉小彪,2008,〈中共黨代會報告30年的辭彙變遷〉,《南方週末》(2008年11月27日)。引自http://www.infzm.com/content/20509,上網日期:(2011年4月23日)
劉明珍,2008,《公民社會與治理轉型:發展中國家的視角》,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劉政,2009,〈改革風雲中的田紀雲〉,《南方周末》(2009年1月7日)。第1300期。上網日期:2011年1月25日。http://www.infzm.com/content/22388
劉家林,2005,《中國新聞通史》,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劉振江,2007,〈中國市民社會理論研究綜述〉,《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第4期。頁156-159
劉潔,2006,《主導、協作、博奕-當代媒介產業與政府關係》,武漢:華中科技大學。
劉勝驥,1984,《大陸民辦刊物的形式和內容分析:1978-1980》,留學出版社。
劉勝驥,1985,《中國大陸地下刊物研究(1978-1982)》,台灣商務印書館。
劉曉波,2007,〈從禁書看中共的合法性敗血症〉,《BBC中文網》(2007年01月31日)。上網日期:2010年12月8日。http://news.bbc.co.uk/chinese/trad/hi/newsid_6300000/newsid_6309800/6309809.stm
蔡詠梅,2007,〈陳子明的傳奇人生〉,《開放雜誌》,2007年5月號。p.27
鄭漢良,2011,〈氣氛緊張 第八屆中國紀錄片交流周突停辦〉,《法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網》(2011年4月21日),上網日期:2011年4月25日http://www.chinese.rfi.fr/%E4%B8%AD%E5%9B%BD/20110421-%E6%B0%94%E6%B0%9B%E7%B4%A7%E5%BC%A0%E7%AC%AC%E5%85%AB%E5%B1%8A%E4%B8%AD%E5%9B%BD%E7%BA%AA%E5%BD%95%E7%89%87%E4%BA%A4%E6%B5%81%E5%91%A8%E7%AA%81%E5%81%9C%E5%8A%9E
翟明磊編著,2009,《中國猛博-新媒體時代的民間話語力量》,香港:天地圖書出版。
聯合早報新聞,2010,〈維持穩定 中國保安預算增幅超過軍費〉,《聯合早報網》(2010年3月6日),引自《第一金融網》http://www.afinance.cn/new/gncj/201003/257419.html
戴元光,2006,〈新世紀中國傳媒經濟研究綜述(上/下)〉,《當代傳播》,2006年第1期,第2期。
戴元初,2006,〈中國傳媒?業規制的解構與重構〉,《新聞與傳播》,2006年第5期。
謝勤亮,2006,〈西方廣播電視體制的困境與轉型〉,《中國記者》,2006年第1期。
薑妍,2010,〈SOHO小報正式宣佈停刊 員工希望內容延續〉,《新京報》網(2010年10月20日),上網日期:2011年3月17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40606/12998327.html
魏英杰,2010,〈網路新媒體資訊傳播的公信力—以江西宜黃拆遷事件為例〉,《財經網》博客(2010年10月03日)。上網日期:2010年12月16日。http://blog.caijing.com.cn/expert_article-151405-11686.shtml
簡鴻模&依婉‧貝林,2002,《清流部落生命史》,南投: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同舟協會。
簡鴻模、依婉‧貝林、郭明正合著,2002,《眉溪部落生命史》,南投: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同舟協會。
簡鴻模&依婉‧貝林,2003,《中原部落生命史》,南投: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同舟協會。
---------------------------,2005,《花蓮Tgdaya部落生命史》,南投: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同舟協會。
羅平漢,2003,《牆上春秋:大字報的興衰》,福州:人民出版社。
羅剛、劉象愚,2000,《文化研究讀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羅曉光,2011,〈孫恒,為勞動者歌唱〉,《新華網北京頻道》(2011年5月4日)上網日期:2011年5月10日。http://www.bj.xinhuanet.com/bjfs/2011-05/04/content_22680363.htm
蘇七七,2009,〈段錦川訪談〉,《張道正博客》(2009年8月31日),上網日期:2011年5月17日。http://zgushu.blog.163.com/blog/static/432704692010415112739434/
蘇雨桐,2011,〈中國利益集團侵蝕NGO〉,《開放雜誌》(2011年3月號網路版),上網日期:2011年4月26日http://www.open.com.hk/content.php?id=76
嚴滔,1979,〈北京民主牆記事〉,《群眾參考消息》,第三期(1979年2月3日),第二版。
鐘曉慧,2011,〈NGO鬆綁,以行動爭得社會空間〉,《時代週報》(2011年3月3日),引自《中國改革網》。上網日期:2011年4月26日http://www.chinareform.net/2011/0311/25252.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