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維高斯基[Lev S. Vygotsky]的社會文化論談博物館兒童探索空間之設置規劃
書刊名:科技博物
作者:曾瑞蓮
出版日期:2000
卷期:4:6
頁次:頁18-30
主題關鍵詞:維高斯基社會文化論博物館兒童探索空間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8
  • 點閱點閱:20
期刊論文
1.Oppenheimer, F.、林政行(1987)。博物館與學習。博物館學季刊,1(3),17-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葉英晉(19980400)。從「請勿動手」到「請你動手」--談兒童博物館的功能。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歷史文物,8(4),73-8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Danilov, V. J.(1986)。Discovery rooms and kidspace: museum exhibits for children。Science and Children,23(4),6-11。  new window
4.Efthim, R.(1988)。A touchable museum that teach。The Science Teacher,55(1),40-43。  new window
5.Hopper-Greenhill, Eilean、劉和義(19870700)。博物館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則和課題。博物館學季刊,1(3),9-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于瑞珍(19990500)。博物館與評量。科技博物,3(3),49-6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Hein,George E.、林彩岫(19971000)。建構主義者的博物館學習理論。博物館學季刊,11(4),27-3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莊麗娟(2000)。從概念的功能類別來佈「網」:一個強化幼兒科學概念與技能發展的統整學習設計。K-12語文教育與統整課程國際學術研討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Seefeldt, C.、Barbour, N.(1993)。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 introduction。NJ:Macmillan。  new window
2.陶英琪、陳穎涵(1998)。探索孩子心靈世界:方案教學的理論與實務。臺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谷瑞勉(1999)。鷹架兒童的學習:維高思基與幼兒教育。台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漢菊德、陳正乾(1996)。兒童心智:從認知發展看教與學的困境。台北市: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敏玲、陳正乾(1997)。社會中的心智:高層次心理過程的發展。台北市: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咏吟(1998)。認知教學:理論與策略。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