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壇經」介詞研究
書刊名: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研究生論文集刊
作者:王文杰
出版日期:2000
卷期:2
頁次:頁49-83
主題關鍵詞:壇經介詞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7
  • 點閱點閱:17
期刊論文
1.詹開第(1983)。把字句謂語動作的方向。中國語文,1983(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還(1987)。把字句中把的賓語。中國語文,198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池太寧(1984)。介詞與動詞的比較研究。台州師專學報,19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學誠(1984)。介詞短語與句型關係。杭州大學學報增刊,語言學年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宋玉柱(1988)。關於介詞和連詞的區分。漢語學習,198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汪樹福(1984)。介詞結構是全能結構。安徽師大學報,1984(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馮志純(1986)。試論介賓短語作主語。語言教學與研究,198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沈開木(1991)。介詞的定義及其他。語文月刊,199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良明(1983)。漢語句法分析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1983(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孫良明(1990)。從漢代注釋論漢語介詞的表義功能--兼論否定介詞結構的合理性。語言教學與研究,1990(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德熙(1983)。包含動詞"給"的複雜句式。中國語文,1983(3),161-1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解惠全、藍鷹(1987)。"以"字虛詞用法源流考。南開學報,1987(6),68-69+73-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澤平(1992)。試論完成貌助詞「去」。中國語文,227,143-1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金昌吉(1996)。談動詞向介詞的虛化。漢語學習,1996(2),13-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耿振生(1996)。古代漢語的動補結構和"以"字短語的語法功能。古漢語研究,1996(2),1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郭錫良(1998)。介詞「以」的起源和發展。古漢語研究,38,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鄭獻芹(1995)。受事+被+動句式中的被的詞性辨析。殷都學刊,1995(2),99-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陳信春(1996)。把+NP的把的隱現。殷都學刊,1996(1),88-9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劉瑞明(1992)。論打作為的泛義動詞性質及使用特點。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2(1),62-7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劉瑞明(1993)。論為字的泛義語法結構及相關誤解。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1993(6),54-6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瑞明(1994)。從泛義動詞討論“見”字本不表示被動--兼及被動句有關問題。湖北大學學報,1994(5),16-2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李潤桃(1996)。被字句語義問題初探。殷都學刊,1996(2),77-7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仝國斌(1996)。處所補語的語義分類。殷都學刊,1996(1),97-9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殷志平(1999)。動詞前成分"一”的探討。中國語文,1992(2),116-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季文興、熊文華(1995)。論聚合短語的性質和漢語短語的分類。湖北大學學報,1995(3),85-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李臨定(1980)。被字句。中國語文,1980(6),401-4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徐通鏘(1990)。結構的不平衡性和語言演變的原因。中國語文,1990(1),1-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郭朋(1987)。壇經導讀。四川:巴蜀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丁福保(1991)。六祖壇經箋註。台北:乘講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潘重規、惠能(1994)。敦煌壇經新書。財團法人佛陀教育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周紹良(1997)。敦煌寫本壇經原本。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朱德熙(1985)。語法答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宋玉柱(1986)。現代漢語語法十講。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陸儉明(1993)。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邢公畹(1994)。現代漢語教程。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金昌吉(1996)。漢語介詞和介詞短語。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馬慶株(1996)。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明揚(1996)。詞類問題考察。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馬建忠(1998)。馬氏文通館。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海棻(1998)。馬氏文通與中國語法。安徽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宣範(1997)。漢語語法。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鄭良偉(1997)。台、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傅雨賢(1997)。現代漢語介詞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張旺熹(1999)。漢語特殊句法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趙元任、丁邦新(1994)。中國話的文法。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徐通鏘(1997)。語言論:語義型語言的結構原理和研究方法。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岳麓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邢福義(1998)。漢語語法學。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王力(1987)。中國現代語法。台中: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楊伯峻、何樂士(1992)。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王力(1987)。中國語法理論。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徐列炯(1996)。語意學。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志村良治、江藍生、白維國(1995)。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楊曾文(1993)。敦煌新本六祖壇經。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鄧文寬、榮新江(1998)。敦博本禪籍錄校。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湯廷池(1996)。國語語法和功用解釋。漢語詞法句法論集。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湯廷池(1996)。跟的介詞和連詞用法。國語語法研究論集。台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