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指示趨向詞"來"、"去"之句法功能及歷時演變
作者:郭維茹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Wei-Ju Kuo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梅廣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5
主題關鍵詞:情態祈使式趨向指示LaiQuModalityImperative MoodDirectionDeixi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1)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91
摘要
漢語的“來”、“去”在語法史中饒富變化,本文旨在爬梳它們旳演變脈絡,判別它們的句法功能。觀察的語言現象主要有三:一是《祖堂集》等禪宗語錄常見的句尾詞“來”、“去”;二為上古到近代表祈使語氣的“來”;三是現代漢語中位於動詞組前非趨向的“來”、“去”用法。這三項議題分別放在論文的第二、三、四章討論。
第二章從情態的句法理論架構出發,列述禪宗語錄句尾詞“去”所出現的種種非實然語境,歸結出“去”本身帶有相當鮮明的情態特質。在確認“去”的身份為非實然標誌後,“來”與之相對而用,則“來”應當是表實然情態的記號。這樣的假設若要尋求現代方言的支持,陜北清澗話是最好的活化石。
第三章由歷時和共時兩個角度觀察祈使語氣詞“來”的特色,並參酌獨龍語、蒙古語類似的用法,主張“來”表達說話者主觀的願望,其功能是形成第一人稱意願式。跟“者”、“著”、“罷”等語氣詞最大的不同在於“來”多數用於邀約的情境,表現同座落意涵,說話者往往就是動作的施事者。縱使“來”用於命令他人,也必定牽涉說話者本身。因為“來”具有以說話者為取向的特質,它與主語人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互動,“來”字句的主語多為第一人稱代詞。
第四章論述現代國、台語動詞組之前的“來”、“去”即便已無具體的趨向意義,仍然保留指示空間座落的功能。祈使式“來+VP”結構其實相當於古漢語的第一人稱意願式,其主語人稱限制和歷史上祈使語氣詞“來”如出一輒。此外,敘述句的“來”、“去”與說話者如何看待一個事件有關,如果說話者把事件放到“我”這個區域來看,視為同座落,則用“來”;如果認為事件的發生是在異座落,就用“去”。
“來”、“去”在二千多年裡發展出種種用法,具有多重的句法功能,這應當是漢語空間概念發達的原因使然。若要用一句話來通概這些章節的“來”、“去”現象,那就是以說話者為時空參考點的性質始終不變。
參考書目
丁聲樹等(1961),《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王 力(1944),《中國語法理論》上、下冊,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87。
王國栓(2002),〈“去"從離義到往義的變化及相關的詞匯問題〉,《河北科技大
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 卷,第3 期。
太田辰夫著(1958),蔣紹愚、徐昌華譯(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
大學出版社。
(1988),江藍生、白維國譯(1991),《漢語史通考》,重慶:重慶出版
社。
王錦慧(2004),《「往」「來」「去」歷史演變綜論》,台北:里仁書局。
方小燕(2003),《廣州方言句末語氣助詞》,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伍和忠(2004),〈中古漢語半虛化的“去"〉,《廣西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
學版,第廿五卷第一期。
伍雲姬,〈長沙方言動態助詞“去來"和“咖噠"的對立與互補〉,下載自
http://ling.ccnu.edu.cn/ message/yyxlwx/wuyunji_changshiTi.doc
江藍生(1995),〈吳語助詞“來"“得來"溯源〉,《中國語言學報》,第五期,
頁12-27。
李方桂(1980),《上古音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年版。
李泰洙(2003),《老乞大四種版本語言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李珊(1994),《現代漢語被字句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崇興(1990),〈《祖堂集》中的助詞“去"〉,《中國語文》第一期,頁71-74。
李納、Thompson. S. A.、Thompson. R. M.(1982),〈已然體的話語理據:漢語助
詞“了"〉,《功能主義與漢語語法》,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4:117-138。
李新魁等(1995),《廣州方言研究》,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志村良志(1994),《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江藍生、白維國譯,北京:中華書
局,1995。
吳福祥(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湖南:岳麓書社。
208
吳福祥(2001),〈南方方言幾個狀態補語標記的來源(一)〉,《方言》第四期,頁
344-354。
(2002),〈南方方言幾個狀態補語標記的來源(二)〉,《方言》第一期,頁
24-34。
辛承姬(1998),〈連動結構中的“來"〉,《語言研究》第2 期,頁53-58。
呂叔湘(1941),〈釋《景德傳燈錄》中在、著兩助詞〉,《呂叔相全集第二卷-漢
語語法論文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頁55-68,2002。(原
載《華西協合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集刊》一卷三期)
(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年增訂版。
(1992),《中國文法要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宋玉柱(1981),〈關於時間助詞“的"和“來著"〉,《現代漢語語法論集》,北
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6,頁114-127。(原載《中國語
文》1981 年第四期)
余志鴻(2004),〈元代漢語的時體系統〉,《漢語時體系統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上海:百家出版社,頁193-220。
邢向東(2002),《神木方言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何樂士(1992),〈元雜劇語法特點研究-從《關漢卿戲曲集》與《敦煌變文集》
的比較看元雜劇語法的若干特點〉,程湘清主編《宋元明漢語研
究》,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 二刷,頁19-242。
周法高(1962),《中國古代語法:構詞編》,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專刊之三十九。
周策縱(1987),〈說“來"與“歸去來"〉,《王力先生紀念論文集》中文分冊,
香港:三聯書店,頁51-87。
林立芳(1997),〈梅縣方言的“來"〉,《語文研究》第2 期,頁43-47。
香土反順一著,江藍生、白維國譯(1997),《白話語匯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柯淑君(1991),《漢語趨向動詞“去"的探討》,清華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信應舉(1980),〈古漢語語詞札記〉,《中國語文》第3 期,頁292-294。
胡裕樹、范曉主編(1995),《動詞研究》,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
馬慶株(1992),《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
(1997),〈“V 來╱去"與現代漢語動詞的主觀範疇〉,《語文研究》,第3
209
期,頁16-20。
孫錫信(1997),《漢語歷史語法叢稿》,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99),《近代漢語語氣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俞光中、植田均(1999),《近代漢語語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袁家驊等(1989),《漢語方言概要》,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61 初版,1989
第二版。
曹廣順(1995),《近代漢語助詞》,北京:語文出版社。
曹逢甫(1998),〈台灣閩南語中與時貌有關的語詞“有"“∅"和“啊"試析〉,new window
《清華學報》第二十八卷,第三期,頁299-334。
張月明(1998),〈“去來"的性質及其“來"的演變〉,《語言文字學研究》第1
期,頁57-61。
張清常(1982),〈漢語“咱們"的起源〉,《語言研究論叢》第二輯,天津:天津
人民出版社,頁91-95。
張洪年(1972),《香港粵語語法的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張 相《詩詞曲語辭匯辭》,台北:中華書局,1962 年版。
張麗麗(2003),《處置式“將"“把"句的歷時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國文
學系博士論文。
陳年福(2001),《早骨文動詞詞匯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陳 平(1988),〈論現代漢語時間系統的三元結構〉,《中國語文》第六期,
頁:401-422。
陳垂民(1993),〈閩南語的“去"字句〉,《中國語文》第七期,頁138-141。
陳章太、李如龍(1991),《閩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陳澤平(1992),〈試論完成貌助詞“去"〉,《中國語文》第二期,頁143-146。
(1996),〈福州方言動詞的體和貌〉,《動詞的體》中國東南方言比較研究
叢書第二輯,香港:中文大學,頁225-253。
(1998),《福州方言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
(2002),〈閩語的“去"與溫處方言的“爻"同源假說〉,《閩語研究及其
與周邊方言的關係》,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頁181-186。
陳順益(2004),《台湾語と普通話の方向表現に関する対照研究ー“來”“去”を中
心に、日本語との対照も兼ねて 》,日本:東京大学大学院総
合文化研究科言語情報科学専攻博士論文
210
清格爾泰(1991),《蒙古語語法》,呼和浩特:內蒙古人民出版社。
梅祖麟(1980),〈四聲別義中的時間層次〉,《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
務印書館,2000,頁306-339。原載於《中國語文》1980 年第6
期。
(1981),〈明代寧波話的“來"字和現代漢語的“了"字〉,《方言》第一
期,頁66。
(1986),〈關於近代漢語指代詞-讀呂著《近代漢語指代詞》〉,《梅祖麟
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83-106。原載於
《中國語文》1986 年第6 期。
(1988),〈北方方言中第一人稱代詞複數包括式和排除式對立的來源〉,
《梅祖麟語言學論文集》,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頁150-154。
原載於《語言學論叢》第十五輯。
(1994),〈唐代、宋代共同語的語法和現代方言的語法〉,《中國境內語言
暨語言學》第2 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61~97。
梅 廣(1994),〈訓詁資料所見到的幾個音韻現象〉,《清華學報》,第廿四卷,
第一期,頁1-43。
(1996),〈獨龍語句尾詞研究〉,《語言研究》,第一期,頁151-175。
(1998),《阿儂怒語的趨向、情態和動貌體系》,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2003),〈迎接一個考證學和語言學結合的漢語語法史研究新局面〉,《古
今通塞:漢語的歷史與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籌備處,頁23-47。
(2004a),〈詩三百篇「言」字新議〉,《漢語史研究:紀念李方桂先生百
歲冥誕論文集》,排版中。
(2004b),〈解析藏緬語的功能範疇體系-以羌語為例〉,《漢語史研究:
龔煌城先生七秩壽慶論文集》,頁177-199。
梁銀峰(2004a),〈漢語事態助詞“來"的產生時代及其來源〉,《中國語文》第4
期,頁333-342。
(2004b),〈時間方位詞“來"對事態助詞“來"形成的影響及相關問
題〉,《語言研究》第24 卷,第2期,頁54-59。
陸儉明(1985),〈關於“去+VP"和“VP+去"句式〉,《二十世紀現代漢語語
法八大家:陸儉明選集》,長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
年,頁115-129。原載於《語言教學與研究》第四期。
康寔鎮(1985),《老乞大朴通事研究-諸書之著成及其中漢語語音、語法研究》,new window
211
台灣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連金發(1994),〈臺灣閩南語的完結時相詞試論〉,《臺灣閩南語論文集,台北:
文鶴出版公司,頁121-140。
(2003),〈十六世紀及現代閩南語指示動詞的語法化〉,《國際中國學研
究》,第6 輯,頁379-410。
陶 毅(1997),〈淮南話中的“來"〉,《淮南師專學報》第2 期,頁74-75。
郭維茹(2000),《句末助詞“來"、“去"-禪宗語錄的情態體系研究》,台北:
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喬全生(2000),《晉方言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黃伯榮主編(1996),《漢語方言語法類編》,山東:青島出版社。
黃宣範(1976),〈從中文看中國人的時空概念〉,《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一卷
第四期,頁15-18。
(1977),Space, Time and the Semantic of Lai and Qu,《漢語語法論文集》,
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1982,頁145-164。
黃錦章(2004),〈有關輕動詞理論的背景資料〉,錄自http://www.eastling.org/index.asp
「東方語言學」網頁。
黃靈庚(1981),〈“去來"釋義商榷〉,《中國語文》第3 期,頁223。
湯廷池(1979),〈“來"與“去"的意義與用法〉,《國語語法研究論集》,頁
301-320。
湯廷池、湯志真(1997),〈華語情態詞序論〉,《第五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論
文集》,台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頁177-197。
曾毅平(1998),〈石城(龍崗)方言的體〉,《客家方言研究》第二屆客方言研討會
論文集,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頁399-411。
黑維強(2003a),〈近代漢語“去+VP+去"句結構類型及其發展〉,《蘭州大學學
報》(社會科學版),第6 期,頁10-16。
(2003b),〈晉語“去"的詞性辨析〉,《語文研究》第四期,頁57-59。
楊克定(1992),〈從《世說新語》、《搜神記》等書看魏晉時期動詞“來"、“去"
語義表達和語法功能的特點〉,《魏晉南北朝漢語研究》,濟南:
山東教育出版社,頁240-275。
楊秀芳(1991a),《臺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1995 年三刷。new window
(1991b),〈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了」的用法──兼論完成貌助
詞「矣」(「也」)〉,《台大中文學報》第四期,頁213-283。
212
(2001),〈從漢語史觀點看「解」的音義和語法性質〉,《語言暨語言學》
第二卷第二期,頁261-297。
楊伯峻(1981),《古漢語虛詞》,北京:中華書局。
楊淨予(2002),《閩南語指向動詞“來"的語音意分類》,台北:輔仁大學語言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董同龢(1965),《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 年第十三版。
蔣紹愚(2004),〈漢語語法演變若干問題的思考〉,第五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
會宣讀論文。
蔣承志(1998),《從語意和句法的關係來探討中文的情態助動詞“來"》,嘉義:
中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蔣冀騁、吳福祥(1997),《近代漢語綱要》,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
趙元任著(1968),丁邦新譯(1994),《中國話的文法》,台北:學生書局。
劉小梅(1997),《國閩客語的動態文法體系及動態詞的上加動貌語意》,台北:
文鶴出版公司。
劉月華(1980),〈讀〈關於趨向補語“來"、“去"的幾個問題〉〉,《語言教學
與研究》第三期。
劉景農(1994),《漢語文言語法》,北京:中華書局。
劉堅、白維國、江藍生、曹廣順(1992),《近代漢語虛詞研究》,北京:語文出
版社。
劉勛寧(1985),〈現代漢語句尾“了"的來源〉,《方言》,第二期,頁128-133。
(1998),〈《祖堂集》“去"和“去也"方言證〉,《古漢語語法論集》,北
京:語文出版社,頁674-682。
劉綸鑫主編(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綸鑫(2001),《江西客家方言概況》,江西:人民出版社。
黎錦熙(1924),《新著國語文法》,上海:商務印書館,1992 年版。
鄭良偉(1992),〈台灣話和普通話的時段-時態系統〉,《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
第一輯,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頁179-232。
(1997),《台語、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台北:遠流出版公司。
鄭繼娥(1996),〈甲骨文中的連動句和兼語句〉,《古漢語研究》第二期,頁29-31。
潘允中(1982),《漢語語法史概要》,河南:中州書畫社。
213
潘維桂、楊天戈(1984),〈宋元時期“了"字的用法,兼談“了"字的虛化過
程〉,《語言論集》第二輯,頁71-90。
齊滬揚(1996),〈空間位移中主觀參照“來/去"的語用含義〉,《世界漢語教學》
第4 期。
薛生民(1980),〈吳堡話“來"的特殊用法〉,《中國語文》,第五期,頁350-351。
盧烈紅(1998),《《古尊宿語要》代詞助詞研究》,湖北:武漢大學出版社。
蕭惠帆(2004),《從語法到教學論詞彙“來"、“去"的趨向和情態》,台北:
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曉安(1991),《老乞大、朴通事語言研究》,甘肅:蘭州大學出版社。
戴耀晶(1997),《現代漢語時體系統研究》,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韓荔華(1994),〈論重複〉,《語言教學與研究》第三期。
魏培泉(2000),〈東漢魏晉南北朝在語法史上的地位〉,《漢學研究》臺灣語言學new window
的創造力專號,頁199-230。
(2002),〈《祖堂集》中的助詞“也"──兼論現代漢語助詞“了"的來
源〉,《含章光化-戴璉璋先生七秩哲誕論文集》,台北:里仁書
局,頁491-543。
(2003),〈上古漢語到中古漢語語法的重要發展〉,何大安編《古今通塞:
漢語的歷史與發展》,台北:中央研究院。
(2004),《漢魏六朝稱代詞研究》,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龔千炎(1995),《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北京:商務印書館。
Bybee, J.,R. Perkins & W. Pagliuca.(1994) The Evolution of grammar-Tense, aspect,
and modality in th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nder, M Lionel. (1990) Coming and Going in Afras. Afrikanistische
Arbeitspapiere, 1990, 22, June,19-40.
Chafe. W.(1995) The Realis-Irrealis Distinction in Caddo, the Northern Iroquoian
Languages, and English. In Bybee/Fleischman (eds.) Modal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349-365.
Chang, Niina (2001) On the Pre-Predicate Lai and Qu in Chinese. In Jie Xu (ed.)
Chinese Syntax and Semantics: Langua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onograph Series, Vol. 1. Prentice Hall.
Chen, Lilly Lee. (1997) Metaphorical Extension: The Phenomenon of laÔI 來/khi˘去
`come/go'in Taiwanese.《中國境內語言暨語言學論文集》第
214
三冊,頁103-137。
Chou, X. P.(1988) On the Head Movement Constraint. Studies in the Linguistic
Sciences. 18:183-210。
Chung, Sandra and Alan Timberlake.(1985) Tense, aspect, and mood. In Shopen,
John Timothy (ed.) Language typology and syntactic description.
3:202-25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omrie, Bernard.(1976) Aspect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Tense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von. T.(1984) Syntax.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4) Irrealis and the Subjunctive. Studies in Language. 18-2:265-337.
Hopper, P. J. and E. Traugott. (1993) Grammaticaliz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eine. B.(1995) Agent-Oriented vs. Epistemic Modality – Some Obeservation on
German Modals. In Bybee/Fleischman (eds.) Modal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17-53.
Heine. B. & Kuteva. T.(2002) World Lexicon of Grammaticalization. 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uang, S. F.(1977) Space, Time and The Semantics of Lai and Qu. 《中國語言學會
議論集》,台北:學生書局,1983,頁55-66。
Lin, Jonah.(2001) Light verb Syntax and the Theory of Grammar. Ph.d dissertion,
UC Irvine, 2001.
Lin, Shuangfu (1975) On some aspects of the semantics and tonal behavior of
Taiwanese lai.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3:108-128.
Lin, W. L.(1977) Deictic Verb and Directional Verbs in Chinese.台北:輔仁大學碩
士論文。
Lien, Chinfa (2002) Grammatical function words 乞,度,共,甲,將and 力 in Li
Jing Ji 荔鏡記 and their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Min.《南北是
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台北:
中央研究院語言研究所籌備處,頁179-216。
Lyons(1977) Semantics:2.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台北: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1981 年6 月。
Mei, Kuang (2002) The Expression of Time in Tibeto-Burman. GLOW in Asia.
(2004c) Functional Categories in Classic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Linguistics. 排版中
215
Pulleyblank, Ed. G. (1995) Outline of Classical Chinese Grammar. Vancouver,
Canada: UBS Press.
Palmer. F. R.(2001) Mood and Modalit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hen, Ya-Ming(1996) The semantics of the Chinese verb “come”. Cognitive
Linguistics Research. 6:507-540
Van der Auwera, Johan & Vladimir Plungian.(1998) Modality’s Semantic Map.
Linguistic Typology. 2:79-124
Zeno Vendler.(1967) Verbs and Times. Linguistics in Philosophy , Ithaca, New
York: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P97-121。
Yuki Ishihara and Tohru Noguchi.(2000) On the Inflection Condition of Come/Go +
V Construction. Papers from the regional meeting, Chicago
Linguistic Society. 36: 133-146。
216
文獻語料
電子文獻:
中央研究院古漢語文獻語料庫 中研院語言所文獻語料庫研究室、資訊所詞庫
小組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 中研院史語所
中華電子佛典線上藏經閣之《大正新脩大藏經》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
網路展書讀之《荔鏡記》 元智大學
主要觀察材料:
《史記會注考證》,瀧川龜太郎著,台北:宏業書局,1990 再版。
《大正新修大藏經》,大藏經刊行會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據大正原版影
印,1983。
《敦煌變文集新書》,潘重規編著,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研究所,1984 初版。
《祖堂集》,[南唐]釋靜、釋筠編撰,吳福祥、顧之川點校,長沙:岳麓書社,
1996 一版。
《景德傳燈錄》,[北宋]楊億著,收編於《大宋新修大藏經》,史傳部,第51 卷。
《關漢卿戲曲集》,台北:宏業書局,1973。
《校訂元刊雜劇三十種》,鄭騫校訂,台北:世界書局,1962。
《老乞大諺解、朴通事諺解》,奎章閣叢書,據日本昭和十九年1944 韓國京城
帝大圖書館影印奎章閣叢書活字排印本影印,台北:聯經出版
社,1978。
《水滸全傳》,[元]施耐庵、羅貫中著,王利器校訂,台北:貫雅文化,1991
初版。
《西遊記》,[明]吳承恩著,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3 初版,世德堂本。
《繡像金瓶梅詞話》,[明]笑笑生著,雪山圖書有限公司,出版地、年不詳,故
宮萬曆丁已本。
《紅樓夢校注》,[清]曹雪芹、高鶚著,馮其庸等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4
革新版,庚辰本╱程甲本合配本。
《明嘉靖刊荔鏡記戲文校理》,吳守禮校註,台北:從宜工作室,2001。
217
其他語料:
《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60。
《尚書釋義》,屈萬里,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
《莊子纂箋》,錢穆著,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85。
《春秋左傳注》,楊伯峻編著,北京:中華書局,1981。
《呂氏春秋》,[秦]呂不韋撰,台北:中華書局,1968。
《戰國策》,[西漢]劉向集錄,台北:里仁出版社,1990。
《四書章句集注》,[宋]朱熹著,台北:長安出版社,1991。
《楚辭補注》,[宋]洪興祖撰,台北:藝文印書館,1986。
《說文解字注》,[東漢]許慎撰、段玉裁注,台北:黎明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4
年版。
《世說新語箋疏》,[南朝宋]劉義慶撰,[南朝宋]劉孝標注,余嘉錫箋疏,周祖
謨、余淑宜等整理,台北:華正書局,1984。
《晉書》,[唐]房玄齡等撰,吳則虞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74。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逯欽立輯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初版
《陶淵明集》,逯欽立校注,台北:里仁書局,1980。
《大正新修大藏經》,大藏經刊行會編,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據大正原版影
印,1983。
般若部:
《道行般若經》後漢 支婁迦讖譯
本緣部:
《生經》西晉 竺法護譯
《佛本行集經》隋 闍那崛多譯
《眾經撰雜譬喻》後秦 鳩摩羅什譯
《法句譬喻經》西晉 法炬共法立譯
《雜寶藏經》元魏 吉迦夜共曇曜譯
《修行本起經》東漢 康孟詳共竺大力譯
《佛說興起行經》東漢 康孟詳譯
《中本起經》東漢 曇果共康孟詳譯
218
《菩薩本緣經》吳 支謙譯
《六度集經》吳 康僧會譯
《撰集百緣經》吳 支謙譯
《百喻經》蕭齊 求那毘地譯
《賢愚經》元魏 慧覺譯
律部:
《摩訶僧祇律》東晉 佛陀跋陀羅共法顯譯
《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劉宋 佛陀什等譯
《十誦律》後秦 弗若多羅共羅什譯
《四分律》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等譯
《大比丘三千威儀》東漢安世高譯
阿含部:
《佛說長阿含經》
《中阿含經》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
經集部:
《佛說柰女耆婆經》東漢安世高
寶積部:
《佛說須摩提菩薩經》西晉 竺法護譯
諸宗部:
《潭州溈山靈祐禪師語錄》
《鎮州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筠州洞山悟本禪師語錄》
《袁州仰山慧寂禪師語錄》
《虛堂和尚語錄》
《新編卍續藏經》,藏經書院編輯,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93。
諸宗部:
《古尊宿語要》
219
《續古尊宿語要》
《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79。
《王梵志詩》,[唐]王梵志著,項楚校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一版。
《貴耳集》,[宋]張端義,北京:中華書局,1985。
《朱子語類》,[宋]黎靖德編,四部善本新刊,台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太平廣記》,[宋]李時等編,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 再版。
《王實甫西廂記》,[元]王實甫撰,台北:里仁書局,1981。
《警世通言》,[明]馮夢龍編撰,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台北:里仁書局,
1991 一版,兼善堂本。
《醒世恆言》,[明]馮夢龍編,台北:三民書局,1989 一版。
《二刻拍案驚奇》,[明]凌濛初原著,徐文助校訂,繆天華校閱,台北:三民書
局,1992 四版。
《一片情》,[明]無名氏著,吳為校點,成都:巴蜀書社,1993。
《西湖二集》,[明]周楫撰,陳美林校點,江蘇:江蘇古籍出版社,1994。
《兒女英雄傳》,[清]文康著,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83 初版,北京聚珍活字
本。
《桃花扇》,[清]孔尚任著,王季思、蘇寰中、楊德平合註,北京:人民文學出
版社,1959 一版。
《鏡花緣》,[清]李汝珍著,台北:世界書局,1974。
《蒲松齡集》,[清]蒲松齡著,路大荒整理,北京:中華書局,1962。
《醒世姻緣》,[清]西周生蒲松齡著,台北:聯經出版社,1986 初版。
《國語對譯台語大成》,劉克明著,台北:國語對譯台語大成發行所,191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