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台灣客家語動後體標記語法化研究
作者:房子欽
作者(外文):Fang,Ziqin
校院名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系所名稱: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指導教授:羅肇錦
鄭縈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客家語體標記語法化語意地圖客語聖經Hakka languageAspect markersgrammaticalizationsemantic mapHakka bibl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8
本論文研究客家話動後體標記的語法化過程。我們的語料庫主要是客語聖經。我們採用陳前瑞(2003、2013)的多層級體貌理論將客家語動後體標記加以分類,並探求客家語各個動後體標記的來源及其語法化途徑。多層級理論中有外部視點和內部視點的理論,本文將其中內部視點理論加以微幅調整,指出內部視點還可以加以細分,即,再加上左界(起點)視點、右界(終點)視點和同步視點三個視點,這樣的修改可簡單描述客語動後體標記的衍生。本論文主張客家語完整體"嘞le"和完成體"咧le"多數源自於動詞“來",少數源自“了”[liau3]。比照Dahl (2000:7)所提類型學,完整體“嘞le"又是從完成體“咧le"虛化而來。海陸腔客家語只發展到完成體,四縣腔則發展到完整體。源自於動詞“來"的發展途徑是動詞直源,因為“來”所表現的語義是[+到達],是屬瞬間動詞,而瞬間動詞沒有內部結構或不用提及內部結構。少數方言源自“了”[liau3]的語法化途徑則相似於普通話¸ 走V-V(連動)>V-R(動補)>V-asp(體標記)的途徑。完結體體標記“thet7/phet7"源自動詞“脫”,語法化的過程是V-V(連動)>V-R(動補)>V-asp(體標記)。經歷體體標記來源動詞“過”,語法化的過程是V-V(連動)>V-R(動補)>V-asp(體標記)。非完整體ten3源自動詞“定”,虛化的過程是V-V(連動)>V-R(動補)>V-asp(體標記)。大埔方言的非完整體kin3源自“緊”,其語法化過程不同於ten3。依照Dahl (2000:7)所提類型學,它先發展成反覆體,再虛化成非完整體。我們提出內部視點的同步視點角度用以說明ten3和kin3為何會有楊永龍(2005)所說的穩緊義,乃由於同步視點用以表達“擷取事件畫面"必須停格,所以凍結這個事件。基本階段體標記包括:起始體,V-起來; 延續體,V-下去/ V-落去; 結果體,to3。其中to3來源是 “著”。以終點視點看,動作的發起就是V-起來。而以始點視點看,延續體就是V-下去/V-落去,而結果體就是客體抵達終點,V-(附)著。涉量階段體體標記包括:嘗試(短時)體--V-看a3; V V-a5le3; 這些是由微/短動量發展而來。涉量體也包括反覆體—V來V去,V上V下; 這些是客體的短距相反方向屈折位移運動投射而來。本文也提出客家話動後體標記的發展都和空間(Localism)有關,也和說話者為中心的主觀性(Subjectivity) 有關。探討這些體標記時我們也採用語義地圖來解析其間的多義現象。本論文研究最末也對 Dahl (2000:7)的時體類型理論提出部份修正。
This dissertation examine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Hakka Post-Verbal aspect markers. Our data bank is Taiwanese Hakka Bible. We adopt the multi-layeral-aspect theory proposed by Chen,Qien-Rui (2003、2013) to classify the post-verbal Hakka aspect markers and to explore the sources of these aspect markers and their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Multi-layeral theory contains external and internal viewpoints and we adjust some of the latter, adding the left-end (Start) viewpoint, the right-end ( End ) viewpoint and synchro viewpoints. We believe this modification can help us capture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aths of Hakka aspect markers more clearly. We argue that in Hakka both the perfective marker, verb final “嘞le”,and the perfect aspect marker, the sentence final “咧le", come from two sources, one is from the verb “來loi”, the other is from the verb “了[liau3]”. “嘞le” undergoes a further grammaticalization from “咧le". Hailu Hakka develops itself only up to “咧le", the perfect aspect, and Siixian Hakka goes further to the perfective marker “嘞le” . The markers which come from “來loi” source does not undergo any intermediate process as the semantic feature of “來loi” is [+arrive] and it is categorized as an achievement verb, which has no internal structure. The markers which come from “了[liau3]” undergoes the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of V-V>V-R>V-asp , similar to that of Mandarin’s perfective marker le. The complete aspect marker “thet7/phet7"comes from the verb “脫” and its grammaticalization process is V-V>V-R>V-asp. The experiential aspect marker Kuo comes from the verb “過” and its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is V-V>V-R>V-asp. The imperfective aspect marker “ten3” comes from the verb “定” and its grammaticalization path is V-V>V-R>V-asp. In Dapu Dialect, the imperfective “kin3”comes from “緊” and its grammaticalization is different from that of “ten3”. We follow Dahl’s (2000:7) typology theory and argue that “緊” first develops into an iterative aspect, “kin3+V”, and goes on developing into the imperfective “V+kin3.” We adopt the synchro viewpoint to explain why “ten3” and “kin3”, traditionally perceived as continuous markers, are in fact imperfective aspect markers. Syncrho viewpoint demands to “pause” an event and to attain this effect the complement of the verb must contain the feature of [-move] . The basic phasal aspects include: ingressive aspect, V-hiloi (起來); successive aspect,V-hahi/lokhi(下去/落去) and resultative aspect, V-to3(著). Seen from the End viewpoint,event occurrence is a kind of “up-coming”,V-起來 . Seen from the Start viewpoint,the continuing of an event is a kind of down-going,V-下去/ V-落去; and when the theme attains the goal, it is the resultative aspect,V-to3 (V+著). The quantitative phasal aspect markers include— attemptive (delimitative) aspects and iterative aspects. The former are V kon-e and V V a ; the latter, V loi V hi (V來V去) and V song V ha (V上V下). The reduplication of the verb, combining the minimal verbal classifier yiha ((一)下) and diminutive e3, co-produce the attemptive aspect. The opposite directions of V loi (來) and V hi (去) form a loop for an action and thus develop into the iterative aspect. We conclude that the grammaticalization motivation is related to Localism and Subjectivity . We also take semantic map as the tool to explore and better understand the polysemy phenomena of each aspect markers involved. And, based on our research, we also suggest some modifications for the typology theory of Dahl (2000:7).
中文部份
上海英國長老會.1924.新約全書(羅馬字)。上海:英國長老會出版社(English Presbyterian Mission Press)。
中央研究院「搜詞尋字」語庫查詢系統http://words.sinica.edu.tw/sou/sou.html。
中研院近代漢語標記語料庫http://www.sinica.edu.tw/Early_Mandarin/。
中研院漢籍電子文獻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中華民國教育部.2006. 臺灣客家語常用詞辭典網路版(http://hakka.dict.edu.tw/)。
太田辰夫著(蔣紹愚、徐昌華譯).1987.《中國語歷史文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
社。
孔令達. 1995.〈從語言單位一性看語助詞“過"的分合〉,《安徽師大學報》第 23
卷第 3 期,338-345。
王力. 1980 .《漢語史稿》。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1987.《中國現代語法》。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
王力.2002.《古漢語字典》。 北京:中華書局。
王力.2002.《同源字典》。北京:商務出版社。
王瑞晶.2010《語義地圖:理論簡介與發展史述評》,陸儉明主編《語言學論叢
第四十二輯)》,北京:商務印書館。
台灣聖經公會.1993.《客語聖經--新約扌老詩篇》。台北:台灣聖經公會。
台灣聖經公會.2012.《客語聖經-現代台灣客語譯本》。台北:台灣聖經公會。
左思民. 1999.〈現代漢語中 “體”的研究-兼及體研究的類型學意義〉,《語文研
究》1999,1。
石毓智,李訥. 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 2002. 〈漢語發展史上的雙音化趨勢和動補結構的誕生〉,《語言研究》1 ,1
- 14 。
石毓智. 2003.《現代漢語語法系統的建立——動補結構的產生及其影響》。北京: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 2006.《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1992.〈論現代漢語的 “體”範疇〉,《中國社會科學》1992,6。
石毓智.2000.《語法的認知語義基礎》。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1.《語法的形式和理據》。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4.《漢語研究的類型學視野》。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
石毓智.2006.《語法化的動因與機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石毓智,李納.2001《漢語語法化的歷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朱德熙.1982.《語法講義》。北京:商務印書館。
朱德熙.2001.《現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江俊龍. 1996.:《台中東勢客家方言詞彙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
江俊龍. 2003.:《兩岸大埔客家話研究》。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new window
士論文。
江敏華,2007.〈東勢客家話與時間或體貌有關的「緊」字〉,「第七屆客家方言
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香港:香港中文大學,2007.01.20-21。
江敏華. 1998.《台中縣東勢客語音韻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敏華. 2007.《客語體貌系統研究》,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江藍生. 2001.〈助詞“似的”的語法意義及其來源〉,《近代漢語探源》。北京:
商務印書館。
江藍生.2013.《漢語詞彙語法論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何大安. 1988.《規律與方向變遷中的音韻結構》。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new window
究所專刊之九十。
何石松、劉醇鑫編著. 2002.《現代客語詞彙彙編》。台北:台北市政府客家事務
委員會。
何石松、劉醇鑫編著. 2006. 《客語詞庫》。台北:南天書局。
何石松. 2006.〈客語降字考〉,《北市教大應用語文學報》第8號。
何耿鏞. 1993.《客家方言語法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吳中杰. 1999.《台灣福佬客的分佈及其語言研究》。台北:台灣師範大學華語文
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振國1993.〈現代漢語 “著”的時體特徵〉,《語言學通訊》1993 ,1-2。
吳福祥. 1996.《敦煌變文語法研究》。嶽麓書社。
吳福祥. 2001-2002.〈南方方言幾個狀態補語標記的來源〉,《方言》。2001.4:
344-354; 2002.1:24-34.
吳福祥. 2002.〈漢語能性述補結構“V得/不C”的語法化〉,《中國語文》(1)。
吳福祥. 2004.〈也談持續體標記“著”的來源〉,《漢語史學報》第4 輯,17-26。
吳福祥. 2005.〈人類社會科學前沿掃描〉,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
吳福祥. 2005.《漢語語法化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吳福祥. 2006.語法化與漢語歷史語法研究。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朱德熙.2002.《語法修辭講話》。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
呂叔湘. 1955.《漢語語文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
呂叔湘.1962 .〈說“自由”和“黏著” 〉,《中國語文》1 :1 - 6 。
呂叔湘.1979 .《漢語語法分析問題》。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80.《現代漢語八百詞》。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叔湘.1990.《呂叔湘文集第二卷》。北京:商務印書館。
呂嵩雁. 1994.〈台灣客家次方言語音探究〉,《客家文化研討會論文集》,頁40-57。
呂嵩雁.1999.《閩西客話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呂嵩雁.1993.《台灣饒平方言》。台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文輝.2004 .再論現代漢語動結式的句法核心《現代外語》2 :163 - 172 。
宋彩仙.2008.客家語體標記研究.中央大學碩士論文。
志村良治.1984.《中國中世語法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李小凡.1998.《蘇州方言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 1997.《動詞謂語句》。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張雙慶. 1992.《客贛方言調查報告》。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如龍. 2001.《漢語方言的比較研究》。北京:商務出版社。
李如龍主編. 2002.《漢語方言特徵詞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李琳.2005.趨向詞“起來”的相關格式及其語法化研究 上海師範大學 。
李珊. 2003 .《動詞重疊式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李科第.2001.《漢語虛詞辭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李詩敏、賴惠玲. 2011. 臺灣客語方言完成體與持續體之關係探索:語料庫觀點。
漢學研究 29.3。
李詩敏.2000 .A Study of Hakka Aspect Markers:e11/le11,ko55and ten31 輔仁大學語
言所碩士論文。
李榮.1980. 〈吳語本字舉例〉,《方言》,第二期。
李榮.1997. 〈考本字甘苦〉,《 方言》,第一期。
李曉琪.2005.《現代漢語虛詞講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李臨定.1984.《現代漢語句型》。北京:商務印書館。
沈家煊. 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4)。
沈家煊.1994.〈語法化研究綜觀〉,《外語教學與研究》。Vol.4。 17-25。
邢志群. 2004.〈漢語動詞語法化的機制〉,《語言文字學》。第二期。
邢福義.1998.《漢語語法學》。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邢福義.2002.《漢語語法三百問》。北京:商務印書館。
周振鶴、游汝杰.1990.《方言與中國文化》。台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周遲明.1957 .〈漢語的使動性複式動詞〉,《 山東大學學報》1 :187 - 227 。
尚新(2007) 體義相交理論對漢語語法體體系建構的啟示. 西安外國語大學學報   
 第15卷第3期。
屈承熹.2006.《漢語篇章語法》。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房子欽.2008. 客家話hong55本字及其語法化研究。第五屆台灣文學與語言國際
學術研討會。台南:真理大學。
房子欽.2010. 〈客語準完成體標記「脫」字的語法化研究〉,《台灣客家語文研究輯刊》第一輯。台灣客家語文學會出版。
林立芳.1997. 〈梅縣方言的’來’ 〉,《語文研究》1997 年第2 期。
林英津.1993.〈客語上聲「到」語法功能探源〉.《中研院史語所集刊》 63.4: 831-866。new window
林姿君.2006. 中文進行體標記的功能區分:從副詞搭配結構論證. 交通大學碩士論文。
林頌育.2008. 〈閩南方言持續體標記的來源〉。福建師範大學。
邱一帆.2000.《田螺:客語詩集》。客家台灣文史工作室。
邱一帆.2004.《油桐花下个思念》。桃園:華夏書坊。
邱蕙芳.2010. 客語及華語「起來」的 研究.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言與語文
教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邱湘雲. 2006.《海陸客家話和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國文學系博士論文。
侯復生.2002 .〈梅縣方言謂語後面的 “阿”〉。廣東:暨南大學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集。
侯精一主編. 2002.《現代漢語方言概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俞光中、植田均.1999.《近代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社。
施文濤. 1979. 寧波方言本字考,《方言》第三期。
柯理思.1995.客話《新約聖書》以及《客家社會生活對話》兩書所見的動詞後置成分“倒”(上聲),《第一屆臺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台北:文鶴。
柯理思.2006.〈論十九世紀客家文獻《啟蒙淺學》中所見的趨向補語〉,《LANGUAGE AND LINGUISTICS》,Vol7,Number2: 261-295。new window
胡明揚主編 .1996.《漢語方言體貌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胡萬川,王正雄編.1999.《東勢鎮客語故事集(五)》。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萬川,洪慶峰編.2001.《東勢鎮客語故事集(六)》。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萬川,陳嘉瑞編.2003.《東勢鎮客語故事集(七)》。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萬川,黃晴文編.1996.《東勢鎮客語故事集(三)》。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萬川,黃晴文編.1997.《東勢鎮客語故事集(四)》。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萬川編.1994.《東勢鎮客語故事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萬川編.1995.《東勢鎮客語故事集(二)》。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
胡裕樹、范曉 .1995. 《動詞研究》。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范文芳. 1996.〈竹東腔海陸客語的語音現象〉,《第五屆國際暨第十四屆全國聲韻new window
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初稿》。新竹:新竹師院。
范文芳. 1998.《頭前溪介故事》。新竹縣立文化中心出版。
孫朝奮.1997.〈再論助詞「著」的用法及其來源〉,《中國語文》第2 期,139-146。
徐丹. 2000 . 〈動補結構中的上字和下字〉,《語法研究和探索》(十) ,112 - 120 。
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丹. 2004.《漢語句法引論》。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徐杰. 2001.《普遍語法原則與漢語語法現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徐杰.2005.《漢語研究的類型學視角》。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徐兆泉.2001.《客家笑科》。台北:南天。
徐兆泉編.2001.《台灣客家話辭典》。台北:南天。
徐兆泉譯.2000.《客家話小王子》。台北:南天。
徐杰 、鍾奇.2007.《漢語詞滙、句法、語音的相互關聯》。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徐通鏘. 1996.《歷史語言學》。北京:商務印書館。
徐通鏘.2004.《漢語研究方法初探》。北京:商務印書館。new window
徐登志.1997.《徐老師講古》。台中:大甲河文化。
徐貴榮. 2007.《台灣饒平客話音韻的源與變》。新竹: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new window
徐運德. 1999.《客話講古三百首》,台灣桃園:達璟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袁家驊. 2003.《漢語方言概要》。北京:語文出版社出版。
袁家驊等著 .2001.《漢語方言概要》(第二版)。北京:語文出版社。
馬希文. 1987. 北京方言裡的“著”。方言,1987(1),19-24。
馬慶株.2005.《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一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馬慶株.2007.《漢語動詞和動詞性結構(二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高本漢. 1948.《中國音韻學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高名凱.1985.《漢語語法論》台北:台灣開明書局。
高順全.2001. 體標記“下來”、“下去”補議. 漢語學習.第3 期。
涂春景. 1998.《苗栗卓蘭客家方言詞彙對照》。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贊助發行。
張斌.1989.《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張光宇. 1988.〈漢語的音節結構〉,《國文天地》四卷一期。new window
張光宇. 1996.〈論客家話的形成〉,《「台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台北:new window
台灣語文學會出版。
張光宇. 1996.《閩客方言史稿》。台北:南天書局出版社。new window
張光宇. 2003.〈比較法在中國〉,《語言研究》,2003.4。
張定. 2007. 〈漢語方言反覆體標記的若干類型〉,《語法與語法化研究》.商務印
館。
張旺熹.2002.《漢語特殊句法的語義研究》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張屏生. 1998.〈東勢客家話的語音與詞彙〉。彰化師大:第16屆全國聲韻學會議。
張春帆.1910.《九尾龜》。齊魯書社。( 1993再版)。
張相. 1975.《詩詞曲語詞匯釋》。台灣:中華書局。
張振興. 1997.《台灣閩南方言記略》。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張桃. 2004. 寧化客家方言研究. 博士論文. 廈門大學。
張泰源.1993.《漢語動貌體系研究》。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中文研究所。new window
張敏. 2010“語義地圖模型”:原理、操作及在漢語多功能語法形式研究中的運
用. 語言學論叢2010(12)。
張國憲 .1998. 現代漢語形容詞的體及形態化歷程. 中國語文,(06)。
羅杰瑞. 1995.《漢語概說》。北京:語文出版社。
張愛民.1992.《“有”字的意義與“有”字句式》。北京:語文出版社。
張誼生.2001.《現代漢語副詞研究》。北京:學林出版社。
張學成.1995. “着”字古今形音义辨略。《古漢語研究》1995年第S1期。
張雙慶主編.1996.《動詞的體》,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
研究中心出版。
強舒媺.2006.The grammaticalization paths of den31 (等) in Hakka: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perspective,第六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曹逢甫,黃雅榆. 2002.客語危機以及客家人對客語和政府語言政策的態度,《客
家公共政策. 研討會論文集》,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曹逢甫. 1998. 臺灣閩南語中與時貌有關的語詞“有”、“ø”和“啊”試析。清new window
華學報,新28(3),299-334。
曹廣順. 2000 .試論漢語動態助詞的形成過程,載《漢語史研究集刊》第二輯,74 –
89 。成都:巴蜀書社。
曹廣順. 2014《 近代漢語助詞》。北京:商務。
曾小紅.2004.普通話中動詞“過”字的語義網絡.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梁銀峰. 2001.〈先秦漢語的新兼語式——兼論結果補語的起源〉,《 中國語文》
4 :354 - 363 。
梁銀峰. 2006.《漢語動補結構的產生與演變》。上海:學林出版社。
梁銀峰. 2007.《漢語趨向動詞的語法化》。上海:學林出版社。
梅祖麟 (1989) 《漢語方言裏虛詞“著”字三種用法的來源》,《中國語言學報》
3.193-216。
梅祖麟、陸儉明譯. 1980.〈吳語情貌詞“仔”的語源〉。國外語言學,1980(3),
22-28。
梅祖麟. 1981. 〈現代漢語完成貌句式和詞尾的來源〉。語言研究,1981(1),65-77。
梅祖麟. 1988.〈漢語方言裏虛詞 “著”字三種用法及來源〉,《中國語文學報》
1988,3。
梅祖麟. 1989. 〈漢語方言裡虛詞“著”字三種用法的來源〉。中國語言學報,3,
193-216。
梅祖麟. 1991.〈從漢代的“動殺”和“動死”來看動補結構的發展〉,《語言學論
叢》第16 輯,112 - 136 。北京:商務印書館。
梅祖麟. 1995. 方言本字研究的兩種方法,吳語和閩語的比較研究》,上海教育出
版社。
梅祖麟. 1998. 《朱子語類》和休寧話的完成態“著”字。語言學論叢,20,69-98。
梅祖麟.2002. <幾個閩語虛詞在文獻上和方言中出現的年代>,《南北是非:漢new window
語方言的差異與變化》1-21.台北:中研院語言所籌備處。
莊錦華等著.2007.《客語能力認證基本詞彙暨語料選粹-中級、中高級》。台北: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連金發 .1995.〈台灣閩南語的完結時相詞試論〉,《台灣閩南語論文集》。台北:
文鶴出版有限公司。
郭 銳.1991.《漢語動詞的過程結構》。北京:北京大學碩士論文。
郭必之,林華勇.2012.廉江粵語動詞後置成分「倒」的來源和發展,《語言暨語言
學》13.2:289-320。
陳如慧.2000.《從領屬到時貌:客語有字句之硏究》,國立政治大學碩士論文。
陳秀琪. 2006.《閩南客家話音韻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new window
論文。
陳延河. 2002.〈補說廣東惠東縣客家話動態助詞 “過”〉第四屆客家方言研討
會論文集,廣東暨南大學。
陳前瑞. 2003. 漢語體貌系統研究。華中師範大學博士論文。
陳前瑞. 2009.〈“著”兼表持續與完成用法的發展〉,《語法化與語法研究(四)》。
北京:商務印書館,1-22。
陳前瑞、王繼紅.2013. 從完成體到最近將來時——類型學的罕見現象與漢語的常
見現象《世界漢語教學》 » 第2012-2期。
陳運棟. 1992.《客家人》。臺北市:東門出版社,第10 版。
陳澤平,彭怡玢 .2001. 《長汀客家方言熟語歌謠》。福建人民出版社。
陸儉明 .2005.《現代漢語語法研究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章太炎.1919.《新方言》,《章氏叢書》。 浙江圖書館。
曾慧馨,劉昭麟,高照明,陳克健.2002.以構詞律與相似法為本的中文動詞自動new window
分類研究,《中文計算語言學期刊》第七卷第一期,一至二十八。
游汝杰. 2000.《漢語方言學導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游汝杰.2002.《西洋傳教士漢語方言學著作書目考述》。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
社。
湯廷池.1987.《漢語詞法句法論集》,台灣: 學生書局。new window
湯廷池.1999.《閩南語語法研究試論》。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菅向榮. 1974.《標準廣東語典》。台北:古亭書屋重印。
項夢冰. 1996.《連城客家話語法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黃伯榮.1996 .《漢語方言語法類編》。山東:青島出版社。
黃伯榮.2001.《漢語方言語法調查手冊》。廣東:廣東人民出版社。
黃居仁,陳克健,賴慶雄(編著).1996.《常用量詞詞典》。台北:國語日報社。
黃雯君.2015.台灣客語時間詞語研究. 新竹教育大學博士論文。new window
黃雪貞. 1997.〈客家方言古入聲字的分化條件〉,《方言》1997年第四期。
黃雪貞.1995.《梅縣方言詞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楊平. 2000. 副詞“正”的語法意義,《世界漢語教學》第2 期。
楊永龍. 2005.〈從穏緊義形容詞道持續體助詞〉,《中國語文》5: 208-417。
楊秀芳. 1991. 國語的「著」是怎麼來的?。國文天地,7(7),67-70。
楊秀芳. 1992. 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10(1),new window
349-394。
楊秀芳.1991. 《臺灣閩南語語法稿》.台北.大安出版社。.new window
楊秀芳.1992.〈從歷史語法的觀點論閩南語「著」及持續貌〉,《漢學研究》第10 卷
第1 期,349-394。
楊秀芳.2000.〈方言本字研究的觀念與方法〉,《漢學研究,18卷特刊》,臺灣語言new window
學的創造力專號,111-146。
林秀芳.2004. 〈論故的虛化及其在閩方言中的表現〉,《台大文史哲學報》,第60
期。
楊時逢.1957.《臺灣桃園客家方言》。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溫昌衍.2001.〈客家方言的特徵詞〉,《漢語方言特徵詞研究》。 廈門大學出版社。
溫昌衍.2001.《客家方言特徵詞研究》,暨南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
溫昌衍.2006.《客家方言》。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葉瑞娟.2001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wo Aspect-related Morphemes ‘Ø’and ‘le’in Hakka,國立清華大學語言所碩士論文。
董同龢.1948.《華陽涼水井客家話記音》史語所集刊。new window
董同龢.1995.《漢語音韻學》。台北:文史哲。
董秀芳.1998. 述補帶賓句式中的韻律制約《語言研究》1 :55 - 62 。
董秀芳.2002. 詞彙化:漢語雙音詞的衍生和發展》。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
董秀芳.2004.《漢語的詞庫與詞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詹伯慧.1991.《現代漢語方言》。台北:新學識。
詹伯慧.2001.《漢語方言及方言調查》。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詹益雲.1998.《海陸腔客家字典》。台北:南天書局。
趙元任.2001.《漢語口語語法》。北京:商務印書館。
趙元任著.2002.《中國話的文法》。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趙金銘. 1979. 敦煌變文中所見的“了”和“著”。中國語文,1979(1),65-69。
遠藤雅裕 .2008. 臺灣客語海陸方言的完成體標誌,第七屆臺灣語言及教學國際new window
學術研討會。師大. 9月6.7 日。
遠藤雅裕. 2007. 〈漢語東南方言的非完成體標誌-以台灣客語海陸方言為中
心〉,《人文研紀要》。中央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 [60]pp.155-170。
遠藤雅裕. 2010. 〈臺灣海陸客語的完整體〉,《臺灣語文研究》5:137-52。new window
遠藤雅裕.2008.台灣客語海陸方言的完成體標記,第七屆台灣語言及其教學國際
學術研討會。
遠藤雅裕.2010.台灣海陸客語的[to21]與[to35]。 Proceedings of the 22nd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NACCL-22) &; the 18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18). 2010. Vol 1. Clemens,L.E. &; C.-M. L.
Liu,eds. Harvard University, Cambridge, MA. 301-315.
劉林.2010. 語言的體貌系統. 畢傑學院學報.第9期第28卷。
劉丹青. 1995. 吳錫方言的體助詞“則”(仔)和“著”—兼評吳語“仔”源於
“著”的觀點。中國語言學報,1995(6),223-233。
劉 堅,曹廣順,吳福祥. 1995.〈論誘發漢語辭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
(3)。
劉 堅.1992.《現代漢語虛詞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
劉堅、曹廣順、吳福祥.1995.〈論誘發漢語詞彙語法化的若干因素〉,《中國語文》
Vol. 3:161-169。
劉勛寧.1988.〈漢語漢語詞尾 “了”的意義〉,《中國語文》,1988,5。
劉承慧.2000.古漢語動詞的複合化與使成化. 漢學研究。new window
劉承慧.2012. 〈上古到中古「來」在構式中的演變〉,LANGUAGE ANDnew window
LINGUISTICS 13.2:247-287。
劉寧生.1985.〈論 “著”與相關的兩個動態範疇〉,《語言研究》,1985,2
劉綸鑫.1999.《客贛方言比較研究》。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劉綸鑫.2001.《江西客家方言概況》。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
劉曉蒨 .2007。現代客語ho55「項」字的詞彙語意探討 。第十屆國際暨二十五
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台北:台灣師範大學。
劉曉倩.2008. 客語小稱詞之研究. 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劉丹青.1995.〈無錫方言的體助詞“則”(仔)和“著”─兼評吳語“仔”源於“著”的觀點〉,.2004.《漢語的構詞法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範曉. 1998.《三個平面的語法觀》。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練春招. 2002.〈客家方言本字考釋拾零〉,《客家方言研究》,第四屆客方言研討會
論文集。
蔣紹愚,曹廣順 .2005.《近代漢語語法史》。北京: 商務印書館。
蔣紹愚.2005.〈關於漢語史研究的幾個問題〉,《漢語史學報》第5 輯,1-12。
蔣紹愚.2006.〈動態助詞“著”的形成過程〉,《周口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
1 期,113-117。
鄭中信.2009.客家話趨向詞「轉」語法探析---以臺灣東勢大埔腔為例. 屏東教育大學碩士論文。
鄭良偉.1997.《台語、華語的結構和動向》。台北:遠流出版社。
鄭良偉.1997.《臺、華語的時空、疑問與否定》。台北:遠流出版社。new window
鄭嘉明. 2007. 海陸客語語氣詞研究. 中央大學客家語文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縈.2005.〈台灣客語動詞“有”的語法特點與語法化〉,《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
第6 期,31-47。
鄧盛有. 2000.《台灣四海話的研究》。國立新竹師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碩士論文。
橋本萬太郎. 1972.《客家語基礎語彙集》。東京:東京外國語大學亞非言語文化
研究所。
橋本萬太郎. 1985.《語言地理類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盧彥杰. 1999.《新竹海陸客家話詞彙研究》。國立新竹師院台灣語言與語文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英順.2000.〈現代漢語中的 “延續體”〉。安徽: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 28 卷
第3 期。
盧英順.2005.《形態和漢語語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蕭惠玲.2004. 華語「下去」與台灣閩南語「落去」的比較研究. 新竹教育大學碩
士論文。
蕭國政.2001.《漢語語法研究論》。湖北: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賴文英.2004.〈客語中的方位詞〉。第五屆台灣語文研究及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台中縣:靜宜大學。
賴惠玲,李詩敏.2010.〈客語語料庫的建構及應用〉,《客語千秋:第八屆國際客
方言學術研討會論文集》,300-312。台北:文鶴出版社。
賴惠玲.2011. 〈客語語料庫之系統化建構與量化分析〉。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
客家學術研究計畫。
錢乃榮.2002.〈進行體、持續體和存續體的比較〉,《中國語文研究》第1 期(總new window
13 期),45-52。
戴耀晶.1997.《現代漢語時體系統研究》。浙江教育出版社。
謝永昌.1994.《梅縣客家方言志》,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謝奇勇. 2009. 論李榮之“考本字”。湖南科技大學學報: 第12卷第5期。
謝杰雄.2006.語料庫的建置與台灣客家語VP 研究。新竹教育大學台灣語文與文
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杰雄.2008.說明與演示一個線上客語語料庫。第八屆國際課方言學術研討會,
11 月22 日-23 日,中央大學,台灣。
鍾榮富.2004.《台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聶家祺,劉容瑜,強舒媺,羅婉君.2010.〈臺灣客語方言語料庫系統之建構〉,「第
九屆國際客家方言研討會」論文。北京:中協賓館,2010.10.20-21。
藍小玲 .1999.《閩西客家方言》,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
羅自群. 2006.《現代漢語方言持續標記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
社。
羅美珍、林立芳、饒長溶.2004. 客家話通用詞典。中山大學出版社。
羅美珍、鄧曉華. 1995.《客家方言》。廣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羅香林. 1992.客家研究導論》。台北:南天書局有限公司出版。new window
羅常培. 1996.《語言與文化》。北京:語文出版社出版。
羅肇錦.1988.《客語語法(修訂再版)》。台北:學生書局。
羅肇錦. 1995.〈四縣客語虛詞的結構〉,《第一屆台灣語言國際研討會論文選集》。new window
台北:文鶴出版公司。
羅肇錦.1996.〈四縣客語附著成分結構〉,《「台灣客家語概論」講授資料彙編》。
台北:台灣語文學會。
羅肇錦. 1996.《台灣的客家話》。台北:台原出版社。new window
羅肇錦. 1998.〈台灣漳州客家話的失落與四海話的重構〉,《第四屆國際客家學研new window
討會客家與當代世界》。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羅肇錦編.1999.《苗栗縣客語故事集(二)》。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羅肇錦. 2000.《台灣客家族群史語言篇》。南投:台灣省文獻委員會出版。
羅肇錦. 2002.〈客語祖源的另類思考〉。桃園:國立中央大學客家文化學術研討new window
會論文。
羅肇錦編.2002.《苗栗縣客語故事集(三)》。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羅肇錦. 2010.〈客家話「嫲」(ma)的語法化過程〉《客語千秋》.文鶴出版社。
羅肇錦、胡萬川編.1998.《苗栗縣客語故事集》,苗栗:苗栗縣立文化中心。
羅翽雲.1922.《客方言》。國立中山大學國學院叢書第一種。
鐘榮富.2004. 《台灣客家語音導論》。台北: 五南圖書出股份有限公司。
饒長溶.1996.〈長汀方言動詞的體貌〉,《漢語方言體貌論文集》。南京:江蘇教育
出版社。
嚴修鴻.2001.平遠客家方言的結構助詞.《語言研究》2001年第2期.
龔萬灶. 2004. 《阿啾箭个故鄉》〉。苗栗:作者自行發行。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