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中共跨世紀「睦鄰戰略」與「對臺政策」之研究
書刊名:國防雜誌
作者:吳福寶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6:9
頁次:頁66-80
主題關鍵詞:夥伴關係跨世紀新型夥伴關係面向21世紀新型夥伴關係跨世紀睦鄰戰略睦鄰互信夥伴關係中俄睦鄰友好關係中俄建設性夥伴關係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6
  • 點閱點閱:6
     一、江澤民成為中共接班人,加速現代化目標的實現,成為繼承鄧小平改革開放政策的優先工作,中共跨世紀「睦鄰戰略」也是由此一需要而來。 二、近年中共推出「跨世紀新型夥伴關係」的外交戰略,其中的「睦鄰互信夥伴關係」戰略,即是針對周邊國家設計的。 三、「睦鄰互信夥伴關係」戰略,旨在排除彼此歷史或邊界的爭議,維持中共鄰國和平及穩定的關係,在共同利益上進行交流、合作。 四、元首定期互訪、勘定邊界、裁武協定等「信心建立措施」的建構,就是為實現現代化此一戰略利益,以塑造穩定的周遭環境為目標。 五、夥伴關係做為中共解決臺灣問題的外交工具,是建立圍堵臺灣的外交生存空間,「睦鄰互信夥伴關係」的建立也強調這一目標。 六中共強調夥伴關係為後冷戰之新型外交關係,卻在臺灣問題上採取冷戰時期的「圍堵」策略,以強硬的方式來逼迫臺灣就範,必將面臨國際社會的非斥,會是此一外交戰略的敗筆。
期刊論文
1.鄭寅(1994)。亞太地區的五方多角關係。現代國際關係,1994(10),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閻學通(1995)。冷戰後中國的對外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1995(8),23-2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魯維廉(19991200)。中共「新安全觀」與其外交政策的關係。共黨問題研究,25(12),5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春光(19990100)。俄羅斯與中共的戰略夥伴關係及其對我國之影響。政策月刊,42,29-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畢英賢(19941100)。中共與俄羅斯關係:從正常化向夥伴關係過渡。問題與研究,33(11),1-1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志強(19990900)。中共「大國外交」及我國因應之道。政策月刊,50,29-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殷天爵(19990300)。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25(3),82-9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孫國祥(19970800)。北京與莫斯科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之形成與探析。中國大陸研究,40(8),82-9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岳瑞麒(20000800)。兩岸建構「信心建立措施」之省思。共黨問題研究,26(8),60-7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曉光(19980100)。中俄關係的建立、發展與走向。東亞季刊,29(1),79-10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隆義(1998)。江澤民訪日凸顯雙方矛盾。中國大陸研究,4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1997)。中共與美國建立夥伴關係之探討。中國大陸研究,40(9),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文童(19991100)。兩岸「信心建立措施」之芻議。共黨問題研究,25(11),75-8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王友辰(1999)。中共對90年代國際形式評估之探討。中共研究,33(4),82-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樂生(1997)。從李鵬訪日看中日關係發展。共黨問題研究,23(12),117-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張如倫(19990600)。檢視中共建立「夥伴關係」策略。國防雜誌,14(12),42-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施子中(19990700)。中共推動大國外交與建構夥伴關係之研析。戰略與國際研究,1(3),1-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蔡瑋、趙春山(20000200)。中共的「大國外交」戰略與兩岸關係。共黨問題研究,26(2),66-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永明(19981200)。從戰略模糊到三不政策:美國對臺政策的轉變。理論與政策,12(4)=48,87-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畢英賢(19961200)。論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問題與研究,35(12),19-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羅運治(1976)。歐洲安全及合作會議之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何德功、浦衛忠、金勇(1997)。傾聽中國--新冷戰與未來謀略。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中共中央臺灣工作辦公室、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998)。中國臺灣問題。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俞正梁(1998)。大國戰略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高朗(1994)。中華民國外交關係之演變,1972-1992。臺北:五南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江澤民(1997)。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全面推向21世紀。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鄧小平(1993)。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鄧小平(1994)。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閻學通(1998)。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鄭叔平(1996)。1996中共年報。臺北:中共研究雜誌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1996)。十四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梅孜(1997)。美臺關係重要文件選編(1948.11-1996.4)。北京:時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閻學通(1996)。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19960426)。大陸軍備在與俄國合作下迅速成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9981121)。中共推動夥伴外交防止臺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9981127)。中共與日夥伴關係生波折。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朱建陵(19981122)。不紮領帶的戰略夥伴關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幼芬(1998)。和平與發展問題。世界政治經濟與國際關係。北京:高等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范躍江(1998)。注重大國關係的改善,推動多極格局的建立。面向21世紀的國際戰略謀劃。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房樂憲(1999)。當前中國全方位外交新特點--構祭面向21世紀新型夥伴關係。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政治文集。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解海南(1999)。試析中國周邊關係的制約因素。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政治文集。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亞綜華(1996)。學習鄧小平外交思想,做好周邊外交工作。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潔勉(2000)。中國與美國。中國對外關係。臺北:吉虹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田中青(2000)。中國與東南亞。中國對外關係。臺北:吉虹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啓懋(2000)。中國對外關係中的臺灣因素。中國對外關係。臺北:吉虹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李景治(1999)。論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國外交戰略的重大調整和發展。世紀之交的中國與世界--國際政治文集。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書崗(1996)。鄧小平『一國兩制』偉大構想在解決香港問題上的實踐。鄧小平外交思想研究論文集。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祖謙(2000)。中國與歐洲。中國對外關係。臺北:吉虹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