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冷戰結束後中共軍事思想之變遷─以中共對美軍事交流為個案分析
作者:江雪秋
作者(外文):Kiang, Sheue Chiou
校院名稱:政治作戰學校
系所名稱:政治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英明 
王漢國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4
主題關鍵詞: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PLAmilitary thoughtmilitary exchangemilitary interflow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29
The purpose of this thesis is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China's military thought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by looking at the military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distinguish the strategies of both sides during the course of military interfow, the author have collected more than 160 pieces of foreign literature as well as more than 750 pieces of Chinese material, among which eighty two percent are from the Mainland. These sources are highly useful and valuable to this research.
There are five chapters in this thesis, excluding the introduction and the conclusion. Chapter one is “Military Thought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during the Cold War”. It starts with the setup of Communist regime in 1949. Sections one and two define the role and status of military thought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CCP). The others sections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ilitary thought and China's military science. In short, the author divide CCP’s military thought into three dimensions, which include the war concept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o Zedong's military thought and Deng Xiaoping's thought on army building.
Chapter two is “The Beginning of Military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chapter explores the reason behind the CCP’s change from its limited military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countries in the early days to th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military exchange with others after the cold war.
Chapter three is “The Effect of Sino-American Military Exchange after the Cold War”. This chapter looks into the various ways of military exchange, such as reciprocal visits between high-level military and political figures, participation in the UN’s peace-keeping operations; mutual visits of naval fleets; engagement and negotiation in arm control and rundown of the military.
Chapter four is “The Influence of Military Exchange upon China's Military Thought”. A model of military thought mentioned in chapter two will be introduced here for analysis. Section one offers a general evalu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interflow. Sections two to four further discuss the change of China’s military ideological system, guidelines of war and army building after the interflow with the US.
Chapter five is “The Changes of Military Thought after the Cold War”. Section one explores the “changed” and the “unchanged” in China’s military thought. In section two, the author tries to build three sub-models, which address China’s view on war, guidelines of war and policies of army building respectively.
一、中文資料
(一)中文書籍
《中共年報1995》,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5年。
《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11月。
《毛澤東選集合訂本》,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年9月。
丁世尤,《毛澤東建軍思想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8月。
丁汝波、劉慶,《中國歷代戰略思想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8月。
丁樹範,《中共軍事思想的發展1978~1991》,台北:唐山出版,民國85年。new window
中共國務院,《「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北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98年7月。
中共國務院,《2000年中國的國防》,北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0年10月。
中共國務院,《2002年中國的國防》,北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02年12月9日。
中共國務院,《中國的軍備控制與裁軍》,北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95年11月。
中共國務院,《中國的國防》,北京: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998年7月。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反恐怖研究中心編,《國際恐怖主義與反恐怖鬥爭》,北京:時事出版社,2001年9月。
尹慶耀,《從馬克思、列寧到毛澤東──毛澤東思想探索》,台北:中華民國國際關係研究所,民國62年6月。
方連慶、劉金質、王炳元等編,《戰後國際關係史(1945~1995)》,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3月。
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等著,《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文選》,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5月。
王三欣,《毛澤東軍事思想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8年2月。
王文榮主編,《戰略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王世忠編,《21世紀軍事科技》,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
王玉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原理》,台北:洪葉文化,民國83年12月。
王安,《25年:1978-2002年中國大陸四分之一世紀巨變的民間觀察》,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9月。
王成業主編,《軍事哲學研究》,北京: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86年12月。
王京朝、方寧主編,《軍隊管理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11月。
王時春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之軍事思想分冊》,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7年6月。
王啟明,陳鋒主編,《打贏高技術局部戰爭──軍官必讀手冊》,北京:軍事誼文出版社,1998年8月。
王勝峰,《軍隊管理教育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4月。
王逸舟主編,《當代國際政治叢書──全球化時代的國際安全》,北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12月。
北京市教委體衛處,《軍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9月。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毛澤東思想研究所,《毛澤東戰略思想研究》,北京:成都出版社,1989年12月。
田震亞,《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台北:商務印書館,民國81年2月。
石之瑜,《中國大陸的國家與社會》,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3年。new window
全軍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印,《軍事學研究回顧與展望》,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列寧,《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
吉基祥,《毛澤東軍事思想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6年5月。new window
安豐雄,邱伯浩,張彥之,羅慶生等著,《軍事學導論》,台北:揚智出版社,2002年10月。
朱浤源主編,《撰寫博碩士論文實戰手冊》,台北:正中書局,民國88年11月。
朱榮智等著,《社會科學概論》,台北:五南出版,民國88年8月。
朱聽昌,《中國周邊安全環境與安全戰略》,北京:時事出版社,2002年1月。
江炳倫,《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民國72年。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政府大陸政策重要文件》,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國92年11月。
何仁學、吳小平,〈鑄劍為犁:21世紀的軍備控制與裁軍〉,《美國研究》,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1998年。
余用哲,《兵敗後勤》,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12月。
余起芬主編,《國際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5月。
余高達,高文遠主編,《高技術戰爭後勤》,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5年5月。
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0年8月。
吳亞非、吳亞男,《國防知識教程》,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吳春秋,《大戰略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8年12月。
吳海平、吳重涵,《軍事教育結構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0年8月。
吳瑕主編,《中國古代軍事三百題》,台北:建宏出版社,1994年3月。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2月,第6版。new window
李文祥,《軍事後勤理論比較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2年10月。
李世華、張士清,《鄧小平外交戰略思想研究》,北京: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6月。
李克、唐元棣、劉敬誠等,《毛澤東哲學思想研究》,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1983年12月。
李英明,《中共大陸學》,台北:揚智文化,1995年。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
周志明主編,《軍事思維效率引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
林嘉誠,《政治系統》,台北:風雲論壇出版社,民國80年9月。
易君博,《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2年12月,第8版。new window
李英明,《文化意識型態的危機》,台北:黎明文化,民國83年11月。
姜新立,《分析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理論典範的反思》,台北:五南出版,民國86年10月。new window
周煦,《冷戰結束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文化,民國88年2月。new window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11月。
林伯野主編,《軍事辯證法教程》,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5年10月。
季世慶、張信興主編,《軍事社會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0年5月。
林建公、張全啟主編,《毛澤東軍事哲學思想初探》,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1年6月。
李德福、蔡仁照,《博大精深的學寶庫──毛澤東的軍事觀》,北京:中國法政大學出版社,1993年5月。
李效東,《比較軍事思想》,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李培主編,《基層帶兵之道》,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7月。
沈明室,《改革開放後的解放軍》,台北:慧眾文化,1995年。
沈偉光,《戰爭新思維》,北京:新華出版社,2002年1月。
邢賁思主編,《「鄧小平文選」大辭典》,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4年2月。
周小珠主編,《基層幹部國防教育讀本》,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1月。
林方,陳春懷等,《沙漠硝煙》,台北:風雲時代,1993年9月初版。
李際均,《軍事戰略思維》,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7月。
金鑫主編,《世界問題報告──以世界的視角觀照中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1月。
侯魯梁,《毛澤東建軍思想概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11月。
姚延進、蘇希勝主編,《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學習概要》,北京:湖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7月。
施哲雄,《江西蘇維埃時期中共黨軍關係之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76年7月。new window
洪鎌德,《社會學說與政治理論──當代尖端思想之介紹》,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8月。new window
胡福文主編,《國防後備力量後勤建設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5年12月。
胡鞍鋼,《中國戰略構想》,北京:浙江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
胡鞍鋼、楊帆,《大國戰略:中國利益與使命解放軍報》,北京:遼寧人民出版社,2001年1月,頁356~357。
胡繩主編,《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1年8月。
軍事科學院軍制研究部編,《國家軍制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87年9月。
孫以清、郭冠廷主編,《政治與資訊科技》,台北:揚智文化,2004年1月。
孫向明、張輝耀主編,《戰略問題研究叢書(二)--中外軍事戰略概覽》,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1年12月。
宮至振,《中國戰略文化解析》,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9月。
庫桂生、全林遠,《軍費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9年7月。
翁明賢主編,《二0一0中共軍力評估》,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7年1月。
袁方主編,《社會研究方法》,台北:五南出版社,2002年。
袁偉、張卓主編,《中國軍校發展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高宣揚,《結構主義》,台北:遠流出版,1990年4月。
高體乾、鄭光榮,《毛澤東軍事哲學思想初探》,北京:四川省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6年12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美國國防部軍語詞典》,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4年6月。
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編印,《戰爭哲學》,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民國73年6月。
張世英主編,《黑格爾辭典》,北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1年1月。
張聿法、任連生、於延民等編,《軍事科學各學科研究現狀及發展趨向》,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5月。
張明睿,《中共國防戰略發展》,台北:洪葉文化事業,1998年9月。
張萬年主編,《當代世界軍事與中國國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2年2月。
張載宇,《國防後勤概論》,台北:國防研究委員會,民國58年5月。
張廣信主編,《毛澤東思想體系概論》,北京:陜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
張德良,《毛澤東軍事思想概論》,北京:遼寧大學出版社,1986年1月。
張靜如,《毛澤東思想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6月。
張靜如主編,《鄧小平思想通覽》,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4年12月。
畢劍橫,《毛澤東與中國哲學傳統》,北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5月。
畢劍橫,《毛澤東戰略思想研究》,北京:成都出版社,1989年12月。
符成禮主編,《當代外國軍事思想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6月。
莊秀文,〈談武器系統之後勤與庫存管理〉,收錄於《國防後勤管理學術專輯》,台北:國防部後勤次長室編印,民國82年12月。
郭志民、任濤主編,《毛澤東統一戰線》,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88年6月。
郭其僑、姚延進主編,《軍隊建設學》,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6月。
陳力,《戰略地理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0年6月。
陳先達主編,《歷史唯物主義新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5月。
陳舟,《現代局部戰爭理論研究》,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
陳志衛,夏水榮主編,《新時期軍隊管理辯證法》,北京:海潮出版社,1996年7月。
陳志衛、夏水榮,《新時期軍隊管理辨證法》,北京:海潮出版社,1996年7月。
陳東龍,《中共軍備現況》,台北:黎明文化,1999年7月。
陳欣之,《東南亞安全》,台北:生智出版社,民國88年。new window
陳秉璋,《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1年8月。
陳培雄,《從中共意識形態論毛澤東的軍事思想》,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84年5月。new window
陳嶽,《中國國際地位分析》,北京:當代世界出版社,2002年9月。
陳鴻猷、王成業、陸雲彬主編,《馬克思主義軍事學史》,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3年2月。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出版,民國81年1月。
淩志軍、馬立誠,《呼喊》,台北:天下遠見出版公司,1999年4月。
彭光謙、王光緒等編,《軍事戰略簡論》,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9月,頁44~56。
彭光謙、姚有志主編,《戰略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10月。
景杉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5月。
賀俊起主編,《國防的多維結構》,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0年。
鈕先鍾,《戰略研究與軍事思想》,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1年7月。
馮之浚等,《戰略研究與中國之發展》,北京: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3月。
馮毅,《毛澤東革命實踐和思想研究》,北京:天津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11月。
馮顯誠主編,《毛澤東思想研究與探討》,北京: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1年11月。
黃丘隆主編,《社會主義詞典》,台北:學問出版社,民國78年5月。
黃俊傑,《史學方法論叢》,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4年10月。
黃瑤,《論禁止使用武力原則:聯合國憲章第二條第四項法理分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8月。
黃福祥編,《軍事學與市場經濟》,北京:長征出版社,1995年10月。
黃衛平、汪永成,《當代中國政治研究報告II》,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5月。
楊君寶,《現代化與中國共產主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7年。
楊志恆,〈中共近年對外軍事交流及其對我國國防安全之影響〉,收錄於《國家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政治作戰學校軍事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民國85年7月。
楊春長,《鄧小平治軍方法研究》,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12月。
楊春長,《鄧小平新時期建軍思想研究》,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89年12月。
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上冊)》,台北:東華書局,民國82年4月,第3版。new window
楊開煌,〈共軍在「對台政策」中角色變遷初探〉,楊日旭、楊念祖合編,《新世紀中共解放軍與台海安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高等政策研究協會,民國89年3月。
楊碧川,《中國人民解放軍》,台北:一橋出版社,1999年9月。
楊潔勉、趙念渝等,《國際恐怖主義與當代國際關係》,北京:貴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9月。
葉衛平,《西方毛澤東研究》,北京: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3月。
雷淵深,張進寶,胡永豐等編,《陸軍軍制學》,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10月。
廖國良、李士頓、徐焰等,《毛澤東軍事思想發展史》,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1年11月。
趙潞生主編,《高科技對軍事的影響》,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1997年8月。
劉化錦、單秀法,《毛澤東軍事辯證法思想研究》,北京: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劉先廷,《毛澤東軍事辯證法論綱》,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3年11月。
劉冰清、劉志強、胡珍生等主編,《鄧小平改革開放思想論庫》,北京: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2月。
劉宋斌,《國家統一方略》,北京: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6月。
劉建飛,《敵人 朋友 還是夥伴──中美日戰略關係演變(1899-1999)》,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0年1月。
劉繼賢,《軍事科學研究與管理》,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5月。
劉繼賢,《軍事科學與未來國防》,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90年12月。
劉繼賢、王堂英、黃碩風,《國防發展戰略概論》,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7月。
歐陽勝、楊歡主編,《鄧小平改革思想研究》,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9月。
潘石英,《現代戰略思考—冷戰結束後的戰略理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3年7月。
潘石英主編,《當代中國軍事思想精要》,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2年5月。
編寫組,《哲學簡明詞典》,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85年5月。
編輯部編,《中共中央黨校報告精選(第一輯)》,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3年9月。
蔣緯國,《現代軍事思潮》,台北:黎明文化,民國79年3月。
蔡孝乾,《毛澤東軍事思想和人民戰爭之研究》,台北:中共雜誌研究社,民國60年3月。
鄭文翰主編,《軍事科學概論》,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1994年9月。
鄭竹圍,《大陸政經巨變與中國前途》,台北:五南圖書,民國81年。
鄭德榮、柏福臨、王作坤主編,《毛澤東思想發展史(下卷)》,北京:吉林大學出版社,1991年2月。
鄭曉寶,《軍隊高級幹部論治軍特點規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0年9月,頁9~12。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增訂本),香港:三聯書店香港分店,1987年4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盧瑞蓮、張雲英、劉高志等編,《共和國領袖的政治智慧》,北京: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蕭延中主編,《晚年毛澤東》,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年1月,頁84。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12月。
戴佩麗主編,《中外戰典》,北京:中央民族學院出版社,1993年11月初版。
顏澤賢,《現代系統理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3年8月。
魏汝霖註譯,《孫子兵法今註今譯》,台北:商務印書館,1985年11月。
魏艾主編,《中國大陸經濟發展與市場轉型》,台北:揚智文化,民國92年10月。
羅順德主編,《孫子兵法》,台北:黎明文化,民國80年5月,頁67。
譚友鵬,《現代戰爭與軍事人才》,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5年4月。
譚傳毅,《中國人解放軍之攻與防》,台北:時英出版社,1999年11月。
顧長永,《東南亞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88年3月。




(二)翻譯書籍
Binnendijk, Hans and Ronald N. Montaperto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中共戰略趨勢》(Strategic Trends in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8年4月。
Brown, Michael E.等編,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1年10月。
Burles, Mark & Abram N. Shulsky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中共動武方式》(Patterns in China’s Use of Force: Evidence from History and Doctrinal Writing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2000年3月。
Christiansen, Flemming & Shirin M. Ra著i,潘兆民、黃烈修譯,《中國政治與社會》(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 An Introduction),台北:韋伯文化,1998年10月。
Davies, Morton R. & Vaughan A. Lewis著,孟樊、郭淑敏譯,《現代政治系統的模型理論》(Model of Political Systems),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年5月。
Dunnigan, James F. & Raymond M. Macedonia著,蔡伸章譯,《美國的軍事革新》(Getting it right: American Military Reforms After Vietnam to the Persian Gulf and Beyond),台北:麥田出版社,1999年9月1日。
Kumar, Ranjit著,胡龍騰、黃瑋瑩、潘中道合譯,《研究方法-步驟化學習指南》(Research Methodology: A Step-by-Step Guide for Beginners),台北:學富文化,民國89年8月。
McClellan, David著,施忠連譯,《意識形態》(Ideology),台北:桂冠出版社,1991年。
Meisner, Maurice著,杜蒲、李玉玲譯,《毛澤東的中國及後毛澤東的中國》(Mao’s China and After),北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
Nathan, Andrew J. & Robert S. Ross著,何大明譯,《長城與空城計:中國尋求安全的戰略》(The Great Wall and the Empty Fortress: China’s Search for Security),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7年9月。
Neuman, W. Lawrence著,朱柔若譯,《社會研究方法》(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台北:揚智文化,2000年11月。
Niemeyer, Gerhart著,黃天健譯,《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The Communist Ideology),台北:巨流圖書公司,民國79年9月。
Overholt, William H.著,湯麗明、鄭正鈐譯,《中國威脅:中國一旦覺醒,天下震動》(The rise of China: How Economic Reform is Creating a New Superpower),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
Owens, Bill & Edward Offley著,曾祥穎譯,《軍事事務革命》(Lifting the Fog of War),台北:麥田出版,2002年3月。
Pagonis, William G. & Jeffery L. Cruikshank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移動山嶽:波灣戰爭中領導與後勤之教訓》(Moving Mountain: Lessons in leadership and Logistics from the Gulf War),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3年5月。
Puska, Susan M.主編,李潔明等,李憲榮、陳國雄譯,《未來的中國人民解放軍》(People’s Liberation Army After Next),台北:玉山社,2001年。
Shafe, Robert Jones著,趙幹城、鮑世奮譯,《史學方法論》(A Guide to Historical Method),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79年1月。
Vincent, Andrew著,羅慎平譯,《當代意識型態》(Modern Political Ideologies),台北:五南出版,民國88年,頁3~6。
Zhang, Yihong著,李育慈譯,〈中共兵力崛起〉(China’s Rising Forces),《國防譯粹》,第29卷,第11期,2002年11月1日。
小島朋之著,翁家慧譯,《「中國」現代史:中共建國五十年的驗證與展望》,台北:五南出版社,民國90年。
平松茂雄著,楊鴻儒譯,《江澤民與中國軍》,台北:凱侖出版社,1999年。
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孟儒(Ross H. Munro)著,許綬南譯,《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台北:麥田出版社,民國86年。
伊薩克(Alan C. Isaak)著,朱堅章譯,《政治學的範圍與方法》(Scope and Methods of Political Scienc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Methodology of Political Inquiry),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民國80年4月。
佛洛姆(Erich Fromm)著,徐紀亮、張慶熊譯,《馬克思關於人的概念》(Marx’s Concept of Man),台北:南方叢書出版社,民國76年9月。
吳福生譯,《美國與崛起中的中共戰略與軍事意涵》(The United States and a Rising China: Strategic and Militar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9年10月。
花房孝典著,楊鴻儒譯,《危險的中國》,台北:凱侖出版社,民國88年。
阿圖塞(Louis Althusser)著,杜章智譯,《列寧和哲學》(Lenin and Philosophie),台北:遠流出版社,1990年。
約米尼(Antoine Henri Jomini)著,鈕先鍾譯,《戰爭藝術》(The Art of War),台北:麥田出版社,1997年5月。
格魯季寧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外軍部譯,《蘇聯對軍事哲學的研究──辯證法與現代軍事》,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公司出版社,1984年12月。
高一中譯,《中共崛起構成的挑戰:亞洲觀點》(Asian Perspectives on the Challenges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1年11月。
國防部史政編譯局譯,《美國國防部軍語辭典》(Department of Defense Dictionary of Military and Associated Term),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1995年6月。
Engle, Alan等著,張明貴譯,《意識型態與現代政治》,台北:桂冠圖書,民國75年4月。
Moore, Wilbert E.著,俞景蘧譯,《社會變遷》(Social Change),台北:巨流出版社,民國77年4月。
胡台生譯,《東亞戰略概觀》,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87年5月。
平松茂雄著,楊鴻儒編譯,《中國的軍事力》,台北:凱侖出版社,民國88年9月。
李育慈、黃俊彥譯,《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1年10月。
中嶋嶺雄等,中央文獻研究室編譯,《日本學者視野中的毛澤東思想》,北京:中共中央文獻出版社,1988年9月。
克萊爾•霍林沃思著,高湘澤、尹趙、劉辰誕譯,《毛澤東和他的分歧者》,北京: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4月。
R.特裏爾著,劉路新、高慶國譯,《毛澤東傳》,北京:河北人民出版社,1990年7月。
斯圖爾特•施拉姆著,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譯,《毛澤東的思想》,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0年12月。
韓素英著,王弄笙、鄒明榕、張志明等譯,《周恩來與他的世紀》,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2年11月。
Bouthoul, Gaston著,陳益群譯,《戰爭》(La Guerre),台北:遠流出版,1994年4月。
天児慧,劉靜貞譯,《中國:蛻變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7月。
平松茂雄等著,黃璧川、楊鴻儒譯,《中國人民解放軍》,台北:英瑞企業出版,1994年10月初版。
費正清著,薛絢譯,《費正清論中國》,台北:正中書局,1994年10月。
Gray, A. M.著,彭國財譯,《戰爭》(War fighting),台北:智庫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12月。
野本惠一著,宋一之譯,〈軍事資訊革新與未來戰場〉,《國防譯粹》,第28卷,第6期,2001年6月1日。
詹姆斯.多爾蒂等著,閻學通、陳寒溪等譯,《爭論中的國際關係理論》,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2年12月。




(三)中文期刊
Hawkins, Charles F.,吳奇隆譯,〈中共軍隊的未來發展〉(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Looks to the Future),《國防譯粹》,第28卷,第10期,2001年10月1日。
Zhang,Yihong著,李育慈譯,〈中共兵力崛起〉(China’s Rising Forces),《國防譯粹》,第29卷,第11期,2002年11月1日。
丁小巍,〈中美關係與箱形理論〉,《國際論壇》,第4卷,第2期,2002年3月。
丁來強,〈九0年代中美關係的兩大特徵〉,《當代亞太》,1999年,第11期。
丁晉清,〈鄧小平對新時期中國外交的卓越貢獻〉,《特區理論與實踐》,1997年,第4期。
丁樹範,〈中共未來的軍備政策〉,《遠景季刊》,2001年,第2期。new window
于化民,〈科技強軍推動軍隊質量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當代中國史研究》,第9卷,第4期,2002年7月。
于有慧,〈近期兩岸關係中的美國因素〉,《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8期,民國90年8月。new window
于有慧,〈後冷戰時代中共新安全觀的實踐與挑戰〉,《中國大陸研究》,第44卷,第2期,民國90年2月。new window
于汝波,〈中國歷史上的創新思維與軍事戰略理論發展〉,《軍事歷史研究》,2000年,第4期。
干小平,〈二十一世紀中美關係的合作走向〉,《思想政治課教學》,2000年,第6期。
亢亨禎,〈試論世界軍事革命與軍事制度改革〉,《中國軍事科學》,2003年,第4期。
仇華飛,〈二十世紀七十年代美國對外戰略與中美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3期。
公方玲、王先勇,〈中國古代軍事經濟思想精髓及其淵源〉,《軍事歷史》,2001年,第3期。
牛力、吳繼鋒,〈試論二十一世紀中國軍事戰略新觀念〉,《中國軍事科學》,2003年,第2期。
牛玉鋒,〈毛澤東軍事思想科學體系研究述評〉,《毛澤東思想研究》,1996年,第4期。
牛軍,〈轉型中的中美關係〉,《國際經濟評論》,2000年,第1-2期。
牛國政,〈淺談鄧小平的「精兵」思想〉,《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999年,第2期。
牛新春,〈中美關係面臨的跨世紀難題〉,《和平與發展》,1998年,第4期。
王乃明,〈論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軍事歷史研究》,1997年,第3期。
王少軍,〈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特色〉,《武警工程學院學報》,第18卷,第3期,2002年6月。
王占霞、田建鋒,〈科技強軍的關鍵是培養和造就高素質的人才〉,《陜西師範大學學報》,第30卷專輯,2001年9月。
王立勇,〈冷戰結束後中國外交戰略的重大發展〉,《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0年,第2期。
王先雲、丁詩傳,〈「新干涉主義」與柯林頓外交政策〉,《和平與發展》,1994年,第2期。
王汝梅,〈論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價值取向〉,《軍事歷史研究》,2001年,第4期。
王佳、趙宗九,〈論美國軍事戰略的調整及其對我國和亞太安全環境的影嚮〉,《軍事歷史研究》,2002年,第1期。
王旺多,〈對二十一世紀中美關係的前景展望〉,《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4卷,第9期,2002年9月。
王虎成,〈把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學習引向深入──兼論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課教學中的整體把握〉,《海軍院校教育》,1999年,第3期。
王雨霏,〈新中國五十年軍事外交的回顧與思考〉,《軍事歷史》,2000年,第1期。
王亮、孔繁冒,〈高校軍事理論課中軍事思想教學的特點〉,《教學育人》,2000年,第2期。
王建華,〈瞄準資訊時代更新軍事思維方式〉,《思維與智慧》,1998年,第1期。
王春芳、沈新榮,〈貫徹江澤民科技強軍思想的思考〉,《現代軍事》,1998年,第1期。
王洪春,〈冷戰結束後中美關係中的經濟因素分析〉,《發展論壇》,2002年,第7期。
王茂潤,〈進一步學習和貫徹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求是》,1999年,第5期。
王剛,〈均勢與國防利益:對中國外交戰略的探討〉,《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第6期。
王恩銘,〈柯林頓政府外交政策的十大重點〉,《國際觀察》,1994年,第3期。
王晉林,〈論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基本點〉,《甘肅理論學刊》,2001年,第5期。
王海涵,〈對當前中美關係及其發展前景的幾點看法〉,《國際問題研究》,1998年,第4期。
王真,〈跨世紀的強軍戰略──學習江澤民關於科技強的論述〉,《當代中國史研究》,第9卷,第4期,2002年7月。
王祖訓,〈科技強軍與軍事理論研究工作的歷史使命〉,《中國軟件科學》,1999年,第6期。
王健民,〈江克鬥智美方露底牌〉,《亞洲週刊》,第13卷,第38期,1999年9月。
王健民,〈兩輪轟炸一場陰謀?〉,《亞洲週刊》,第13卷,第23期,1999年6月。
王健民,〈溫家寶以柔情打動美國〉,《亞洲週刊》,第17卷,第51期,2003年12月。
王健民,〈解放軍攻台速戰難速決〉,《亞洲週刊》,第14卷,第30期,2000年7月。
王健民,〈藍嶺號破浪重臨香江〉,《亞洲週刊》,第13卷,第51期,1999年12月
王健民、金培力、劉寧榮,〈北京拒接受誤炸解釋〉,《亞洲週刊》,第13卷,第25期,1999年6月。
王笛,〈近年美國關於近代中美關係的研究〉,《歷史研究》,1997年,第2期。
王傑玲、高中偉,〈論毛澤東軍事思想的兩大來源〉,《毛澤東思想研究》,2001年,第5期。
王朝彬,〈全方位多角度新視野──十五大以來中國外交的巨大成就〉,《學習報導》,2002年,第1期。
王棟,〈超越國家利益──探尋對二十世紀九0年代中美關係的知覺性解釋〉,《美國研究》,2001年,第3期。
王新華、範笑瑞、韓仁武,〈軍事學重點學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3年,第4期。
王瑾、卜金寶、陳傳意,〈毛澤東軍隊建設思想的重大發展〉,《空軍政治學院學報》,1995年,第5期。
王耀東,〈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與面臨的新局面〉,《上海黨史研究》,1997年,第1期。
冉紅斌,〈試論早期中國共產黨人的軍事思想〉,《軍事歷史研究》,2002年,第1期。
古宏寬,〈軍事外交在現代局部戰爭中的作用〉,《世界經濟與政治論壇》,2003年,第2期。
平可夫,〈考克斯在搞政治運動〉,《亞洲週刊》,第13卷,第23期,1999年6月。
田猛、錢耕耘,〈「文革」後期中國外交取得成就的原因淺析〉,《西安聯合大學學報》,第2卷,第3期,1999年7月。
田露,〈新世紀初影嚮中美關係的要素分析〉,《暨南學報》,第23卷,第1期,2001年1月。
石金武等,〈統籌運用國家科技資源為科技強軍和經濟建設服務〉,《軍民兩用技術與產品》,2002年,第3期。
任希魁、王其華,〈鄧小平新時期軍事經濟思想的基本內容〉,《毛澤東思想研究》,1996年,第1期。
任希魁、李志剛,〈試論有中國特色的軍事經濟發展道路〉,《經濟評論》,1997年,第1期。
任希魁、李志剛,〈論正確處理經濟建和軍事經濟建設的關係〉,《毛澤東思想研究》,1997年,第6期。
匡璧民、于華,〈論鄧小平新時期的戰爭觀〉,《南昌航空工業學院學報》,第2卷,第1期,2000年6月。
朱延惠,〈鄧小平新時期軍事經濟思想初探〉,《黨政幹部論壇》,2000年,第11期。
朱啟,〈用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大力推進部隊建設〉,《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3卷,第6期,2002年12月。
朱理峰、王虹,〈論八0年代初期中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調整〉,《松遼學刊》,2001年,第12期。
朱運德,〈試論軍事哲學理論體系的邏輯起點〉,《軍事歷史研究》,1995年,第1期。
朱增泉,〈新時期軍隊政治工作要為科技強軍提供強大精神動力〉,《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2卷,第1期,2001年2月。
朱鋒,〈小布希政府上台以來的中美關係〉,《和平與發展》,2001年,第3期。
朱鋒,〈布希訪華與中美關係〉,《和平與發展》,2002年,第2期。
江迅,〈中國奔月夢奔向現實〉,《亞洲週刊》,第13卷,第34期,1999年8月。
江迅,〈中國腦庫為高層換腦筋〉,《亞洲週刊》,第13卷,第5期,1999年1月。
江迅,〈壓縮陸軍增強海空軍〉,《亞洲週刊》,第17卷,第39期,2003年9月。
何傅泉,〈以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為指導探索培養新型軍事人才的途徑〉,《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第8卷,第4期,1994年。
余化民,〈科技強軍推動軍隊質量建設實現歷史性跨越〉,《當代中國史研究》,第9卷,第4期,2002年7月。
余陽,〈中國新裁軍體現國防新變化〉,《廣角鏡月刊》,2003年10月,第373期。
吳仁傑,〈中共提出「三個代表」思想情況及顯示意涵〉,《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8期,民國89年8月。
吳功榮,〈與時俱進的強國略與務實外交──新時期中國外交戰略與外交實踐簡析〉,《前沿》,2003年,第3期。
吳昊,〈冷戰結束後美國軍事戰略的調整〉,《現代國際關係》,1998年,第9期。
吳偉華,〈論毛澤東分析戰爭問題的哲學思維方式〉,《軍事歷史研究》,1996年,第4期。
吳紫辰,〈中國外交思想的演變:從「和平共處」到「和平發展」〉,《戰略與管理》,2002年,第2期。
吳榮政,〈春秋時期外交活動與孫子軍事外交理論〉,《湘潭大學學報》,1995年,第3期。
吳艷玲,〈「三灣改編」與「講政治」──淺談「三灣改編」對單純軍事思想的拋棄〉,《齊齊哈爾大學學報》,1998年,第4期。
呂芳城,〈中西軍事思想之比較研究(下)〉,《陸軍學術月刊》,第38卷,第447期,民國91年11月。
呂蓬、劉大湧,〈美國軍事戰略將有重大調整〉,《上海交通大學學報》,2001年,第1期。
宋以敏,〈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和新世紀的中國外交戰略〉,《太平洋學報》,2003年,第1期。
宋燕輝,〈東協與中共協商南海區域行為準則及對我可能之影響〉,《問題與研究》,第39卷,第4期,民國89年4月。new window
李小軍、王永平,〈關於軍事理論研究的哲學思考〉,《現代軍事》,1997年,第12期。
李才義,〈布希執政以來的中美關係〉,《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02年,第2期。
李化成,〈解析中共軍事戰略「積極防禦」在不同時空下的意義與內容〉,《共黨問題研究》,第21卷,第8期,民國84年8月15日。
李向前,〈一個對現實主義理念和真正利益關係的考驗──關於八0年代後半期中國的改革與中美關係〉,《黨的文獻》,2000年,第6期。
李佩良,〈關於毛澤東軍事思想的萌芽、產生及科學概念之我見〉,《南京政治學院學報》,1999年,第4期。
李明庚,〈軍事經濟資源配置目標模式選擇初探〉,《改革與戰略》,1995年,第3期。
李東律,〈探索中國外交研究方法論上的一些問題〉,《國外社會科學》,1996年,第5期。
李芳清,〈論毛澤東的戰爭觀〉,《天津師大學報》,1994年,第2期。
李茂生、陳永禮、鄒承英,〈論軍事院校封閉性管理的絕對性和相對性〉,《解放軍體育學院學報》,1998年,第3.4期。
李國祥,〈把握軍事學研究生教育的特點和規律努力培養高素質新型軍事人才〉,《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1年,第6期。
李強、白淩雲,〈對初級指揮院校貫徹落實新時期軍事戰略方針的思考〉,《海軍院校教育》,1994年,第2期。
李捷,〈台灣因素與1989~1993年的中美關係〉,《黨的文獻》,2001年,第3期。
李捷,〈從解凍到建交:中國政治變動與中美關係〉,《黨的文獻》,2002年,第5期。
李湘德、顏軍海、解紅輝,〈對科技強軍的幾點思考〉,《科技進步與對策》,2002年,第10期。
李登科,〈中(共)美關係發展趨勢之評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12期,民國85年12月。
李華鋒、薑愛鳳,〈結構現實主義視角下的中美關係:解讀與評析〉,《山東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李慎之,〈中美關係的回顧與前瞻〉,《美國研究》,1997年,第2期。
李廣義,〈中美關係演進規律與原因分析〉,《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2002年2月。
李廣義、石左,〈中美關係演進規律及相應對策〉,《國際關係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
李德義,〈軍事高科技的發展與軍事戰略思維的更新〉,《中國軍事科學》,2003年,第4期。
李慶功,〈冷戰結束後的美國亞太軍事戰略〉,《時事報告》,1996年,第4期。
李慶四,〈APEC機制下的中美關係〉,《國際論壇》,2002年,第1期。
李聲祿,〈積極防禦──毛澤東嶄新的軍事戰略體系〉,《毛澤東思想論壇》,1994年,第4期。
李聲祿,〈積極防禦是毛澤東軍事思想的核心〉,《天府新論》,1994年,第1期。
李寶俊,〈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的特點〉,《教學與研究》,1998年,第11期。
杜明才,〈鄧小平對新時期中美關係的貢獻〉,《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19卷,第3期,2003年。
杜鐵環,〈全面理解深刻領會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3卷,第6期,2002年12月。
沈明室,〈共軍對「三個代表」思想的實踐與影響〉,《展望與探索》,第1卷,第8期,民國92年8月。
沈海濤,〈東北亞國際環境新變化與中國的外交選擇〉,《東北亞論壇》,2003年,第1期。
汪海東、周江陵,〈深化軍事學研究生教改培養「通才型」高層次人才〉,《海軍院校教育》,1998年,第4期。
汪海波、黃招強,〈國外科技強軍的主要做法〉,《中國國防科技資訊》,1997年,第5期。
肖益朝、彭愛華,〈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研究〉,《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15卷,第3期,2002年6月。
邢曉麗、曹建平,〈論鄧小平的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河南大學學報》,第39卷,第2期,1999年3月。
周宏偉,〈「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條例」頒布實施〉,《軍事歷史》,2001年,第2期。
周良柱、曾砥平、鄧鵬圖、黃楠、田江紅,〈培養工程碩士致力科技強軍〉,《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第2期。
周忠菲,〈反恐合作:中美關係的現狀、特點及其發展趨勢〉,《國際觀察》,2003年,第3期。
周柏林,〈關於新世紀中美關係的戰略性思考〉,《國際關係》,2001年,第1期。
周啟先、夏保雄,〈二戰結束後的國際局勢及中國的外交政策之演變〉,《黃岡師範學院學報》,第23卷,第2期,2003年4月。
周琪,〈冷戰結束後的中美關係現狀〉,《美國研究》,1995年,第4期。
尚金鎖,〈毛澤東的唯物戰爭觀〉,《軍事歷史研究》,1994年,第4期,頁19。
尚金鎖,〈毛澤東軍事思想與現代國防及未來戰爭(一)〉,《軍事歷史研究》,1997年,第2期。
房廣順,〈鄧小平關於當代中國外交的戰略策略思想〉,《遼寧大學學報》,1997年,第4期。
林正義,〈中共與東南亞國家的軍事交流:解放軍外交〉,收錄於第五屆國防管理研討會《中共高科技戰爭戰略戰法》,台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6年12月。
林長盛,〈實用主義的治軍哲學〉,《中國時報週刊》,1995年12月至1996年1月,第209期。
林博文,〈水門案三十週年祭〉,《亞洲週刊》,第17卷,第33期,2003年8月。
林曉光,〈從歷史走向未來:中國外交戰略的反思與前瞻〉,《中共黨史研究》,1997年,第6期。
邵青,〈中國人民入須建設自己強大的國防〉,《軍事歷史研究》,1999年,第3期。
邵青,〈中國共產黨三代領導核心國防思想概論〉,《上海黨史研究》,1999年,第1期。
邱守娟,〈毛澤東的戰爭觀〉,《北京社會科學》,2000年,第4期。
邱美榮、倪世雄,〈文化與政治──淺析中美關係中的人權問題〉,《國際觀察》,2002年,第1期。
邱競、王鵬,〈試論軍事經濟系統的軍事文化〉,《湖南社會科學》,2003年,第3期。
金正昆,〈夥伴戰略:中國外交的理性抉擇〉,《教學與研究》,2000年,第7期。
金燦榮,〈今年美國大選、政策走向及對中美關係的影嚮〉,《和平與發展》,2002年,第2期。
姜德福、何紀慶,〈質量建軍科技強軍依法治軍〉,《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1998年,第5期。
姚有志,〈深入貫徹十六大精神積極穩妥地推進軍隊改革〉,《中國軍事科學》,2003年,第1期。
段和森,〈學習鄧小平關於中國外交的論述〉,《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1998年,第6期。
段揚,〈論毛澤東的農民戰爭觀〉,《毛澤東思想研究》,1999年增刊。
胡利平,〈論國際環境變化與中國的外交政策取向〉,《前沿》,2002年,第9期。
胡奎,〈中美軍事交流--陰影中的熱度〉,《新聞週刊》,2002年12月23日。
胡哲峰,〈建國以來若干軍事戰略方針探析〉,《當代中國史研究》,第7卷,第4期,2000年7月。
胡禮忠、江西元,〈布希執政以來的中美關係:回顧與展望〉,《國際觀察》,2002年,第1期。
胡禮忠、江西元,〈布希執政以來的中美關係:回顧與展望〉,《國際觀察》,2002年,第1期。
胡艷華,〈面向二十一世紀的中國外交──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外交政策的發展與變化〉,《北京黨史》,1998年,第1期。
范精明、王義順、韓天石,〈軍事經濟基本理論問題探討〉,《技術經濟》,1998年,第10期。
茍俊東,〈解放戰爭時期毛澤東的軍事思想〉,《昭通師專學報》,第16卷,第1期,1994年。
倪世雄、莊建中,〈中美關係的新挑戰與新機遇〉,《國際觀察》,2001年,第1期。
倪保志,〈從中美關係的正常化看國家利益的作用〉,《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第18卷,第1期,2002年。
倪峰,〈首腦互訪以來的中美關係與朱鎔基總理訪美〉,《國際經濟評論》,1999年,第5-6期。
唐明輝,〈中共領導人在黨與軍關係中的決策角色〉,《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6期,民國85年6月。
夏立平,〈新世紀美國全球戰略與中美關係〉,《現代國際關係》,2000年,第10期。
奚紀榮、邱志方,〈論江澤民新時期科技強軍戰略思想〉,《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2卷,第4期,2001年8月。
孫大發,〈迎接世界軍事變革的挑戰積極推進中國特色的軍事變革〉,《中國軍事科學》,2003年,第3期。
孫克雄,〈走「精兵嚴治」之路〉,《空軍政治學院學報》,1995年,第3期。
孫其明、沈培、張四海、肖宗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鄧小平對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及其影嚮〉,《上海黨史與黨建》,1998年,第1期。
孫建社,〈對布希上台後中美關係的認識〉,《國際論壇》,第4卷,第1期,2002年1月。
孫建社,〈影嚮中美關係的四大因素〉,《當代世界社會主義問題》,2001年,第2期。
宮力,〈中美關係正常化的歷史考察〉,《中共中央黨校學報》,1997年,第3期。
徐文學、王鋼,〈新中國科技強軍之路〉,《西安政治學院學報》,第12卷,第6期,1999年12月。
時平,〈布希上台後的中美關係〉,《發展論壇》,2001年,第10期。
時殷弘,〈當前美國對世界多極化趨勢的態度與中美關係〉,《國際經濟評論》,1998年,第1-2期。
祝家華、王健民,〈兩國論做媒中美握手〉,《亞洲週刊》,第13卷,第31期,1999年8月。
荊蕙蘭、張秀芝,〈論毛澤東軍事思想在建立東北根據地中的作用〉,《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第25卷,第1期,2002年1月。
袁智兵,〈跨世紀的中國外交〉,《時事報告》,2000年,第1期。
袁德金,〈略論江澤民軍隊改革思想念〉,《中國軍事科學》,2003年,第1期。
袁鵬,〈「911事件」與中美關係〉,《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第11期。
郝華,〈鄧小平對新時期中國外交的重大貢獻〉,《黨的生活》,2001年,第8期。
高屹,〈鄧小平與1989~1993年的中美關係〉,《黨的文獻》,2001年,第2期。
高景生,〈鄧小平外交思想及中國外交實踐學習劄記〉,《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張也白,〈布希執政以來中美關係的發展〉,《國濟經濟評論》,2001年,第11~12期。
張文元,〈鄧小平軍事科學技術思想初探〉,《毛澤東思想研究》,1995年,第2期。
張甲辰,〈鄧小平軍事思想及研究情況簡述〉,《理論月刊》,1994年,第10期。
張至良,〈指導中國外交的戰略方針〉,《外交學院學報》,1997年,第2期。
張利軍、廖燕靈,〈江澤民科技強軍的戰略思維〉,《軍隊政工理論》,第3卷,第4期,2002年8月。
張宏志,〈劇變後的反思──蘇聯解體與中美關係〉,《黨的文獻》,2000年,第5期。
張希光,〈論毛澤東軍事思想與新中國軍事發展〉,《軍事歷史研究》,2001年,第1期。
張彤,〈鄧小平關於「和平與發展」的論斷與中國外交策略思想〉,《廣東行政學院學報》,1997年,第3期。
張亞中,〈中共的強權之路:地緣政治與全球化的挑戰〉,《遠景季刊》,2002年,第2期。new window
張奇,〈從柯林頓政府對台政策的變化看台灣問題對中美關係的影嚮〉,《中央政法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001年,第5期。
張林宏,〈二十一世紀的中美關係:對抗還是合作〉,《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3期。
張家駒,〈江澤民軍事思維的創新特色〉,《軍隊政工理論研究》,2002年12月,第6期。
張國慶,〈中美高層交流空前頻繁 中美關係走向理性的航程〉,《環球》雜誌,2003年2月11日。
張堅,〈近年中美軍事關係淺析〉,《國際觀察》,1995年,第1期。
張強,〈六0年代中國外交戰略演變與調整的緣起〉,《黨史研究與教學》,2001年,第5期。
張敏,〈中國外交五十年的歷史回顧與二十一世紀外交戰略的選擇〉,《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第26卷,第2期,2000年3月。
張清敏,〈中美關係中的美國對華技術轉讓問題〉,《戰略與管理》,1999年,第4期。
張婷,〈當今國際關係新特點與中國的外交對策〉,《中南工業大學學報》,第7卷,第4期,2001年12月。
張雅君,〈中共對美國的戰略思維與行動:圍堵與反圍堵〉,《中國大陸研究》,第40卷,第5期,民國86年5月。new window
張雲,〈試論江澤民科技強軍戰略思想的時代內涵〉,《上海黨史研究》,1999年,第1期。
張雲,〈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時代特徵〉,《上海黨史與黨建》,1997年,第2期。
張瑞、韋孝金,〈加強軍事學研究生教育淺談〉,《海軍院校教育》,2001年,第1期。
張睿壯,〈重估中國外交所處之國際環境〉,《戰略與管理》,2001年,第1期。
張歷歷,〈關於中國外交決策研究的幾個問題〉,《國際論壇》,第2卷,第2期,2000年4月。
張曙光,〈從美國「冷戰」對華決策行為看中美關係〉,《國際觀察》,2001年,第3期。
曹樹枚、盧周來,〈鄧小平新時期軍事戰略思想初探〉,《南昌大學學報》,第25卷,第3期,1994年9月。
梅毅,〈回顧與前瞻:步入二十一世紀的中美關係〉,《江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2期。
畢英賢,「俄羅斯與中共關係」,《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11期,民國83年11月。
許冬梅、朱燕麗,〈中美關係發展的新階段〉,《理論前沿》,1998年,第2期。
許志嘉,〈鄧小平時期中共外交政策〉,《問題與研究》,第36卷,第7期,1997年7月。new window
許革夫,〈如何看待和發展中美關係〉,《中央社會主義學院學報》,1999年,第8、9期。
許祥文,〈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軍事職業的社會保障〉,《社會學研究》,1997年,第3期。
郭永華,〈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理論的重大創新──學習江澤民軍隊建設思想〉,《軍事歷史研究》,2003年,第1期。
郭永華,〈人民軍隊現代化建設理論的重大創新──學習江澤民軍隊建設思想〉,《軍事歷史研究》,2003年,第1期。
郭秀清,〈論毛澤東抗日游擊戰的軍事戰略思想〉,《福州師專學報》,第18卷,第4期,1998年12月。
郭景芳,〈不平凡的一年──1997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務虛會〉,《外交學院學報》,1998年,第1期。
郭善儀,〈開創性的理論貢獻──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舉要〉,《軍事歷史》,1997年,第2期。
郭新寧,〈中國的崛起與中美關係〉,《太平洋學報》,1998年,第2期。
郭學堂,〈美國國會就中國PNTR地位的辯論及其對中美關係的影嚮〉,《國際觀察》,2002年,第2期。
郭樹永,〈二十一世紀前葉中國外交大戰略爭議──對中國與美國、國際秩序關係的重新思考〉,《太平洋學報》,1999年,第2期。
郭樹永,〈國際制度的融入與國家利益──中國外交的一種歷史分析〉,《世界經濟與政治》,1999年,第4期。
郭錫林,〈論江澤民的科技強軍思想〉,《湖北社會科學》,1999年,第2期。
陳永祥,〈鄧小平與中美關係正常化〉,《廣州大學學報》,第1卷,第1期,2002年1月。
陳向陽,〈從國際制度角度看冷戰結束後的中美關係〉,《世界經濟與政治》,2000年,第1期。
陳明明,〈「軍事化社會」:軍事管理方式的內在矛盾〉,《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1期。
陳波、楊潤華、孫承志,〈變遷中的安全觀及對軍事經濟的若干啟示〉,《武警工程學院學報》,第17卷,第2期,2001年4月。
陳剛,〈影嚮跨世紀中國外交的地緣政治因素〉,《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學報》,2000年,第1期。
陳效衛,〈淺析鄧小平對「積極防禦」軍事戰略思想的發展〉,《解外軍外語學院學報》,1996年,第2期。
陳夥成,〈黨的七次軍事戰略轉變和人民軍隊的發展變革〉,《中共黨史研究》,1997年,第4期。
陳瑤,〈論毛澤東關於人民軍隊建設的思想〉,《西安石油學院學報》,2000年,第3期。
陳德民,〈九0年代中美關係探析〉,《現代國際關係》,1999年,第9期。
陳鴻瑜,〈中國提議成立「亞太安全論壇」了無新意〉,《台灣綜合展望》,第12期,2003年11月10日。
陶文釗,〈朝著建立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中美關係前進──近年來中美關係發展回顧〉,《太平洋學報》,1998年,第2期。
陶文釗,〈審視中美關係的一個視角〉,《史學集刊》,2003年,第1期。
陶軍,〈論軍事文化的經濟價值〉,《南京政治學院學報》,2001年,第2期,第17卷。
章百家,〈改變自己影嚮世界──二十世紀中國外交基本線索爭議〉,《中國社會科學》,2002年,第1期。
章百家,〈從「一邊倒」到「全方位」──對五十年來中國外交格局演進的思考〉,《中共黨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單秀法,〈論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科學體系和歷史價值〉,《軍事歷史研究》,1994年,第4期。
喻名峰、畢金華,〈論小布希上任後的中美關係〉,《婁底師專學報》,2002年,第1期。
喬木,〈實證分析美國媒體對中美關係的影嚮〉,《當代傳播》,2002年,第2期。
舒翼,〈中國近代軍事思想史的奠基之作〉,《軍事歷史》,2000年,第6期。
費虹寰,〈「汪辜會談」的成因及其對中美關係的影嚮〉,《當代中國史研究》,2002年,第1期。
賀樹林,〈中國古代軍事思維方式的價值特徵〉,《南京政治學報》,1999年,第3期。
鄂煥成、許劍,〈論江澤民軍事戰略思想的基本原則〉,《廣東行政學院學報》,第15卷,第1期,2003年2月。
馮金安,〈學習江澤民關於國防和軍隊建設的思想〉,《理論學習》,2003年,第4期。
黃仁偉,〈處理好中國崛起過程中的中美關係和台灣問題〉,《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3年,第1期。
黃良俊,〈以鄧小平軍事教育思想為指導深化院校教學改革〉,《裝甲兵工程學院學報》,第8卷,第4期,1994年。
黃英、倪憲章,〈新中國成立後黨在不同時期對國際環境的判斷與中國外交戰略的演變〉,《北方論叢》,2001年,第6期。
黃恩華、葉綱,〈深刻認識江澤民國防和軍隊建設思想的科學內涵〉,《軍隊政工理論研究》,第4卷,第3期,2003年6月。
黃海,〈世紀之初的中美關係展望〉,《零陵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3卷,第4期,2002年10月。
黃彩虹,〈跨世紀的戰略決策──江澤民主席關心「科技強軍」紀實〉,《瞭望新聞週刊》,1999年8月,第35期。
黃朝翰,〈中國經濟成長對東盟之意涵〉,收錄於《兩岸遠景論壇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民國90年9月。
勤文,〈科技強軍固我長城──深切緬懷小平同志關心國防科技事業〉,《繼續教育》,1997年,第3期。
楚介平,〈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的要點闡述〉,《學習報導》,1998年,第7期。
楚樹龍,〈國際形勢與中美關係〉,《和平與發展》,1999年,第4期。
楊成緒,〈中國外交五十年──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豐碩成果〉,《和平與發展》,2000年,第1期。
楊成緒,〈中國外交重大決策〉,《科學決策》,1997年,第5期。
楊成緒,〈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豐碩成果──回顧五十年來的中國外交〉,《瞭望》,1999年10月,第41期。
楊志恆,〈中共外交的策略與原則〉,《中國大陸研究》,第42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new window
楊忠虎、王鋼、張用建,〈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與實踐的沿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1998年,第6期。
溫味幾,〈美國謀求世界主導地位的軍事戰略〉,《現代國際關係》,1996年,第3期。
資中筠、姬虹,〈美國學術界對中美關係的研究〉,《美國研究》,1995年,第1期。
賈慶國,〈柯林頓執以來的中美關係〉,《美國研究》,1998年,第2期。
遊訓龍,〈二十世紀中國外交略論〉,《山東社會科學》,2001年,第3期。
過家鼎,〈台灣問題一直是中美關係的症結〉,《國際問題研究》,2000年,第6期。
雷淵深、胡光正,〈論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的思想〉,《中共黨史研究》,1994年,第6期。
嘉晨,〈軍事學研究生教材建設結碩果〉,《學位與研究生教育》,2002年,第7-8期。
熊光楷,〈當前全球反恐形勢及其前景展望〉,《中國軍事科學》,2003年,第3期。
熊志勇,〈中美關係發展趨勢分析〉,《現代國際關係》,2001年,第6期。
熊明峰,〈論軍事安全與經濟安全的關係〉,《歐洲》,1997年,第6期。
翟曉敏,〈冷戰結束後美國調整軍事戰略的基本依據和指導思想〉,《國際政治與安全》,1999年,第5期。
趙一平,〈二十世紀的戰略遺產與二十一世紀戰略發展趨勢──訪軍事科學院戰略研究部部長姚有志〉,《軍事歷史》,2000年,第2期。
趙子聿,〈論美國軍事戰略調整中的矛盾性〉,《世界經濟與政治》,1995年,第11期。
趙言舟、趙磊,〈試論鄧小平新時期軍事戰略思想對軍隊政治工作指導作用〉,《空軍政治學院學報》,1995年,第1期。
趙國鋒,〈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特點〉,《南都學壇》,第18卷,第2期,1998年2月。
趙連啟,〈中美關係發展的基礎與障礙〉,《和平與發展》,2002年,第3期。
趙景峰,〈走精兵之路重質量建設〉,《政工學刊》,1998年,第2期。
劉化綿、賀顯南,〈關於中外軍事經濟比較研究的若干問題〉,《世界經濟與政治》,1997年,第11期。
劉文斌,〈中共研究方法之反思〉,《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5期,民國89年5月15日,頁16。
劉先廷,〈毛澤東軍事思想在抗日戰爭時期的發展〉,《軍事歷史研究》,1996年,第3期。
劉吉,〈二十一世紀中美關係的選擇〉,《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5期。
劉回年、賈永、曹智,〈運籌帷幄鑄精兵──黨的第三代領導核心治軍紀實〉,《瞭望新聞週刊》,1999年10月,第42期。
劉江桂、樊海仲,〈淺析鄧小平關於新時期軍隊建設的思想〉,《軍事歷史》,1994年,第2期。
劉勇,〈中國的外交戰略何時由反帝變為反霸〉,《上海黨史與黨建》,1998年,第3期。
劉勁松,〈中美軍事關係的歷史演變、問題和前景〉,《戰略與管理》,1997年,第5期。
劉建飛,〈發展中美關係順應世界潮流〉,《理論前沿》,2002年,第6期。
劉洪潮,〈怎樣看待中美關係〉,《思想理論教育導刊》,1995年,第9期。
劉振興、江雪秋,〈高技術條件下共軍軍隊後勤思維研究〉,收錄於:《九十年度國防整體後勤支援年會暨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中正理工學院,民國90年5月。
劉順鴻、盧淩字,〈中國外交政策中的意識形態和國家利益〉,《雲南行政學院學報》,1999年,第5期。
劉愛華,〈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的新發展〉,《內蒙古社會科學》,第24卷,第3期,2003年5月。
劉業礎、歐陽國華,〈軍事消費經濟簡論〉,《經濟學動態》,1996年,第9期。
劉萬文,〈跌宕起伏的中美關係及其戰略基礎的重建〉,《世界經濟與政治》,2002年,第2期。
劉寧榮,〈台灣安全興府會之爭〉,《亞洲週刊》,第13卷,第45期,1999年11月。
劉寧榮,〈兩軍交流展文韜武略〉,《亞洲週刊》,第14卷,第6期,2000年1月。
劉曄、丁喬,〈中美關係與中國外交哲學〉,《探索與爭鳴》,2001年,第7期。
潘忠歧,〈中美關係的戰略基礎:過去、現在與未來〉,《國際觀察》,2002年,第3期。
潘銳,〈朱鎔基總理訪美與中美關係進程〉,《國際商務研究》,1999年,第3期。
穀玉芬,〈國際格局與新時期中國外交政策的演變〉,《東北師大學報》,1995年,第2期。
穀潤生,〈軍事研究方法之探討〉,《國防雜誌》,第10卷,第11期,1995年5月。
蔡建,〈小布希政府的對華政策與中美關係〉,《常熱高專學報》,2002年,第5期。
鄭正明,〈堅持鄧小平新時期軍隊建設思想〉,《黨建研究》,1997年,第5期。
盧厚明,〈恩格斯軍事思想研究〉,《毛澤東思想研究》,1996年,第1期。
蕭朝琴,〈後冷戰時期中共對亞太地區的外交戰略〉,《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
駱忍石,〈冷戰結束後美國軍事經濟的調整及其對軍備與裁軍之影響〉,《中國國防科技信息》,1997年,第4期。
駱紅秉,〈中國軍隊未來發展方向:專訪中國國防部長遲浩田上將〉,《廣角鏡月刊》,1996年5月2日。
龍方成,〈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戰爭時期的軍事戰略策略〉,《軍事歷史》,2001年,第3期。
龍方成,〈江澤民科技強軍思想的時代特色〉,《南京政治學院學報》,第19卷,第1期,2003年。
戴芳,〈論軍事經濟法的調整對象〉,《理論導刊》,1998年,第3期。
戴超武,〈台灣海峽危機、中美關係與亞洲冷戰〉,《史學月刊》,2002年,第10期。
薑漢斌,〈重視研究列寧關於社會主義軍隊建設的思想〉,《高校理論戰線》,2000年,第6期。
薛澤洲,〈江澤民科技強軍思想的主要內容〉,《中國黨政幹部論壇》,2002年,第1期。
謝國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概論〉,《軍事歷史研究》,1995年,第1期。
謝勝義,〈中共軍事戰略理念轉變之探討〉,《俄情雜誌》,第4卷,第3期,1995年6月15日。
韓玉貴,〈促進共同利益,促進中美關係發展〉,《山東師範大學學報》,第48卷,第2期,2003年。
韓明華,〈中國外交新里程──論鄧小平外交戰略的歷史地位〉,《上海黨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