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女性形態情意的書寫論溫韋詞風之形成
書刊名:中國文學研究
作者:李文鈺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ee, Wen-yu
出版日期:2001
卷期:15
頁次:頁127-154
主題關鍵詞:溫庭筠韋莊花間詞女性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1
  • 點閱點閱:76
溫韋歷來並稱,二家詞風之異,學者亦不乏論析,本文則致力於以內容相類的詞例,自其寫作手法進行比較,以具體突顯二家殊異詞風之所由形成。在詞作的取擇上,以書寫有關女性形象與兩性之情者為主;在進行程序上,首先經由女性神形意態的表現,分析溫韋運筆之虛實,其次,透過抒情立場--如主觀抒情與客觀代言,以及表現手法--如語言、脈絡、結構之分析比較,探索並彰顯溫韋二家曲直隱顯濃淡密疏之詞風形成的內在過程。
期刊論文
1.喬力(1991)。溫韋詞的意象交迭與分流:兩種審美模式比較。社會科學戰線,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以仁(19980600)。《花間集》中的非情詞(上)。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48,57+59-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楊海明(1984)。「心曲」的外物化和優美化─論溫庭筠詞。文學評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陳廷焯。白雨齋詞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孫康宜、李奭學(1994)。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蕭繼宗(1981)。花間集評點校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冰若(1935)。花間集評注。開明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昫(1992)。舊唐書(新校本附索引)。台北市: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熙載(1988)。藝概。台北:華正書局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唐圭璋(1986)。詞學論叢。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騫(1961)。溫庭筠韋莊與詞的創始。從詩到曲。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張以仁(1996)。溫飛卿詞舊說商榷。花間詞論集。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李誼(1986)。諸家評韋莊詞。花間集注釋。四川。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海明(1995)。「男子而作閨音」─唐宋詞中一個奇特的文學現象。唐宋詞主題探索。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聖偉(1993)。從溫庭筠到柳永─詩樂矛盾在唐宋詞歷史進程中的第一次折變。詞學(第七輯)。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吳衡照(1993)。蓮子居詞話,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清)顧憲融(1970)。填詞門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清)田同之(1993)。西圃詞說,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葉申薌(1993)。本事詩,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清)張惠言(1993)。論詞,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清)周濟(1993)。介存齋論詞雜著,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宋)晁謙之(1975)。花間集,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