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臨場展演與書寫技藝:社交視域下的夢窗詞
作者:佘筠珺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un-Jun She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劉少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吳文英社交詞技藝清真白石江湖詞人Wu Wenyingthe sophisticated CiQingzheng CiBaishi Cithe mastery of Ci compositionItinerant Ci writer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3
文學體製的形成是構成文學典律的形式要素,回歸到文體生成的社會文化脈絡,則能從多種層面來探究文體的表現力。詞體的生成場域,既有歌舞酒席的應歌之作,亦存在各種類型的社交情境,本文以夢窗詞作為分析南宋中晚期社交詞的主要對象,討論江湖詞客以詞投獻、以詞會友的社會現象,由此論述夢窗詞對於傳統詞風的繼承與創新。論文從三個方向來談:
第一、關於江湖詞客名聲流播的模式。吳文英身為江湖詞人的身世背景,需要遊謁四方,填詞是一種特出的「技藝」,從個人的交遊圈為起點,逐漸在公卿間揚名,乃至於詞壇的選本評論也關注到其作品。例如,吳文英無論是和權貴、詞友大量的酬贈唱和,或是和沈義父論詞而留下《樂府指迷》的論詞標準;或者和周密的交遊影響到《絕妙好詞》的評選;還有張炎在宋元之際對姜夔、吳文英的推崇而有《詞源》的評論。作者的實際交遊圈、創作名聲乃至選本、文學評論的文學地位,這幾個不同層面彼此是互相關連,而不是各自孤立的。
第二、關於文學典律的形成與新變。典雅詞的書寫特點,在於詞家豔情軟媚的體例,本文不從體製、篇章結構來談,而從影響關係來看夢窗詞對傳統的繼承與創新,尤其是清真詞和白石詞。清真詞在《樂府指迷》受到極高的推崇,白石詞在其當世乃至於南宋中後期的江湖或臨安詞人群,各在不同的層面得到極高的評價。夢窗在語用模式和內容意境上有明顯從清真詞轉化而來的痕跡,其個人風格則以「前典後續」的形式來運用典故,又以「切題法」扣合題目,形成意象與意象之間的多重呼應。夢窗以追悔之情來呈現情詞,並有大量的社交之作,反映了南宋中葉社會的富足和文人的生活情態。換言之,夢窗對於傳統的深化在於豔情書寫的掌握,至於社交詞則是因應新的時代環境而產生的創作類型。
第三,關於社交感的情境書寫及文學定位。不同的社交場域有各種細微的牽動變因,詞體從社交實境進入創作領域,會因實境或虛寫而呈現出某種社交感,或是調笑情調、或是投獻恭維的華麗描寫、或是登臨遊覽的古今慨歎、或是送別的祝賀和傷感;社交場域實際上提供了參與者「彼此觀看」的背景,因此社交書寫不只描寫所觀之物,還寫觀物之人以及社交背景。夢窗具有察覺環境細微差異的敏銳度,加上擁有細緻而精準的筆力,這些豐富的社交詞表現,在兩宋詞人來說是極為特殊的。文中討論南宋中葉社會上的詞學社集和群體造成的書寫風潮,並透過夢窗詞序和詞作內容去呈現臨場展演的社交情境,比較不同情境中產生的社交感,最後討論如果將社交詞的生成,放在抒情傳統的脈絡下,社交詞往往有具體的針對對象,抒情主體在社交詞中呈現弱化的情況,所以典雅派的社交詞實際上偏離了抒情傳統。
江湖詞客這種俯仰由人的身份,要在更多的人際限制之下求生存,寒士的生涯和華麗的詞風,本身就具有很強烈的張力,夢窗社交臨場展演的言語調度、酬酢賦詠的實際
功能都遠遠超過抒情的目的。南宋末經由夢窗這種精心錘鍊的社交詞,最後因為國家淪亡,失去了足以支持的社會條件,也因此後繼無人。
The establishment of literature system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of canon formation. We may conduct a multi-dimensional investigation into the performativity of a given literature system by examining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s within which the system was generated. The content of Ci encompasses a riotous profusion of situations ranging from banquets livened up by song and dance to all kinds of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 The discussion of this dissertation revolves around the Ci anthology (i.e. Mengchuang Ciji) by Wu Wenying, a Ci writer flourishing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from which this dissertation seeks to analyze the social phenomena of itinerant Ci writers’ literary exchange and to elaborate on how Mengchuang Ciji perpetuated and transformed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Ci.
This dissertation proceeds in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dentifies the spread pattern of itinerant Ci writers’ fame. As an itinerant Ci writer, Wu Wenying traveled around the country, enlarged his circle of friends, and gradually became famous among aristocrats with his mastery of Ci composition. His works were even noticed and reviewed by the coeval literary circles. For example, Wu not only extensively exchanged odes with bigwigs and other Ci writers, but also joined the debate on Ci with Shen Yifu, which therefore laid down the methodology of Ci composition in Yuefu Zhimi. Besides, the ties of friendship between Wu and Zhou Mi substantially influenced Zhou’s selection and compilation of Juemiao Haoci. Moreover, Zhang Yan’s encomia to Jiang Kui and Wu led to his eulogistic review in Ci Yuan at the dynastic change between Song and Yuan. Accordingly, Wu’s circle of friends, fame, and literary status are interconnected rather than isolated dimensions.
The secon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deals with the formation and variation of literature canon. The Ci that exudes a classically elegant charm features a sentimental, gentle and lovely style. Instead of analyzing its system and structure, this dissertation investigates the perpetu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at Mengchuang Ciji made on the traditional style of Ci, Qingzheng Ci and Baishi Ci in particular. Qingzheng Ci was praised highly in Yuefu Zhimi, and Baishi Ci was valued highly by coevals as well as the itinerant Ci writers and Lin’an Ci writers’ group in the mid- and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Mengchuang Ciji carried the characteristic signature of Qingzheng Ci in terms of phrasing and literary conception. In addition, it adopted a unique style that not only connected literary allusions with subsequent elaborations but also employed the method of pertinence to create mutual references between images. Mengchuang Ciji not only presented affections with verses brimming with repentance, but also included a large number of works depicting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 which collectively reflected the national prosperity and the quotidian existence of literati in the mid-Southern Song Dynasty. On a more specific basis, Mengchuang Ciji perpetuated the tradition with its mastery of affective writing, while the works depicting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 represented a new genre of Ci that emerged out of a new milieu in a new era.
The third part of this dissertation explicates the writing and orientation of the sense of social relationship. Different occasions of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 exhibit subtle cultural and social nuances. Transited from social realities to literary creation, the style of Ci may create a sense of social relationship on the basis of imitating real situations, be it flirting, flattery, deep feelings inspired by majestic scenery, or the blessing and sorrow in farewell. The occasions of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 actually provided the participants with an environment for mutual observation. As a result, the depiction of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 involved not only the things being observed but also the observers and their social backgrounds. Mengchuang Ciji was sensitive to the slightest nuances in the milieu. In view of the delicate strokes of genius it showed, Mengchuang Ciji was regarded as a pretty unique text among the works by the Ci writers in the Song Dynasty.
In short, this dissertation firstly discusses the prevailing literary custom established by the Ci writers’ groups in the mid-Southern Song Dynasty. It then reconstructs the occasions of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 according to the preface and content of Mengchuang Ciji, thereby carrying ou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senses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created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his dissertation finally places Mengchuang Ciji in the context of the lyric tradition, finding tha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objects it referred to is reified and highlighted, while that of the subjects is downplayed. Drawing inferences from this context, the works by the Ci writers who espoused the classically elegant style in fact deviated from the lyric tradition.
Itinerant Ci writers were subject to the stipulation made by others, and therefore they must struggle for survival amidst different social relationships. The experiences of impoverished literati and their flowery style of writing conveyed a powerful sense of tension. The actual functions performed by Mengchuang Ciji, namely the depiction of the occasions of interpersonal activities and the exchange of toasts and odes, stretched far beyond the limited horizons of lyric poetry. The Ci as sophisticatedly forged as Mengchuang Ciji in the late Southern Song Dynasty was not spared the fate of lacking qualified successors due to the withering away of the supportive social conditions after the overthrow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一、傳統文獻
晉‧張華著;范寧校證:《博物志》,臺北:金楓出版社,1999年。
梁‧劉勰著;詹鍈義證:《文心雕龍義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梁‧蕭統編;唐‧李善注:《文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唐‧白居易著;朱金城箋校:《白居易集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
唐‧李益著;范之麟注:《李益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
唐‧李商隱著;劉學楷、余恕誠輯校:《李商隱詩歌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唐‧李群玉著:《李群玉詩集》,收入《四部叢刊》第3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年。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唐‧韓愈;馬其昶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五代‧王仁裕著;曾貽芬點校:《開元天寶遺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五代‧孫光憲:《北夢瑣言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五代‧劉昫撰:《舊唐書》,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宋‧吳文英著;吳蓓輯校:《夢窗詞彙校箋釋集評》,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7年。
宋‧吳文英著;孫虹校箋:《夢窗詞集校箋》,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
宋‧吳文英著;陳洵詞說,陳文華詮評:《海綃翁夢窗詞說詮評》,臺北:里仁書局,1996年。
宋‧吳文英著;黃少甫箋:《夢窗詞箋》,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8年。
宋‧吳文英著;楊鐵夫箋釋:《夢窗詞全集箋釋》,臺北:學海出版社,1998年。
宋‧吳自牧著:《夢粱錄》,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
宋‧李昉著:《太平御覽》,收入《四部叢刊三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5年。
宋‧李昉編;汪紹楹點校:《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
宋‧沈義父著;蔡嵩雲箋釋:《樂府指迷箋釋》,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辛棄疾著,辛更儒箋注:《辛稼軒詩文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宋‧周邦彥著;孫虹校注:《清真集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周密著:《武林舊事》,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宋‧周密著:《浩然齋雅談》,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周密著;史克振校注:《草窗詞校注》,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宋‧周密著;吳企明點校:《癸辛雜誌》,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周密著;張茂鵬點校:《齊東野語》,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周密著;鄧喬彬點校:《蘋洲漁笛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
宋‧周密選編,清‧朱孝贓原校,葛渭君補校:《絕妙好詞》,收錄於唐圭璋等校點《唐宋人選唐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宋‧孟元老著:《東京夢華錄(外四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宋‧岳珂著:《桯史》,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宋‧林希逸著:《竹溪鬳齋十一稿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1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邵博著;劉德權,李劍雄點校:《邵氏聞見後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俞文豹著:《吹劍錄外集》,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姜夔;夏承燾箋校:《姜白石詞編年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
宋‧柳永著;薛瑞生校注:《樂章集》,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洪邁著;孔凡禮點校:《容齋隨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宋‧耐得翁著:《都城紀勝》,收入《東京夢華錄(外四種)》,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6年。
宋‧胡仔編;《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年。
宋‧范公偁;孔凡禮點校:《過庭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范成大纂修:《吳郡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孫光憲著;賈二強點校:《北夢瑣言》,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宋‧真德秀著:《西山先生真文忠公集》,收入《四部叢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年,據上海商務印書館縮印江南圖書館藏明正德刊本影印。
宋‧袁采著:《袁氏世範》,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張炎著;吳則虞輯校:《山中白雲詞》,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宋‧張炎著;夏承燾注:《詞源注》,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宋‧張炎著;黃畬疏證:《山中白雲詞疏證》,收入《續修四庫全書‧集部》第1721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據朱祖謀彊村叢書本影印。
宋‧張淏纂修:《寶慶會稽續志》卷二,收入《宋元方志叢刊》第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1年。
宋‧張鎡著:《南湖集》,收入《百部叢書集成‧知不足齋叢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71年。
宋‧陳世崇著;孔凡禮點校:《隨隱漫錄》,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宋‧陳郁著:《藏一話腴》,收入《百部叢書集成‧古今說海》,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宋‧陳起編:《江湖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357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宋‧陸游著;錢仲聯校注:《劍南詩稿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宋‧黃昇編選,蔣哲倫導讀,雲山輯評:《花庵詞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宋‧黃昇選編,鄧子勉校點:《中興以來絕妙詞選》,收錄於唐圭璋等校點《唐宋人選唐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宋‧黃庭堅著;劉琳等點校《黃庭堅全集》,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1年。
宋‧楊萬里著:《楊萬里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宋‧葉夢得著《避暑錄話》,收入《全宋筆記》,鄭州:大象出版社,2006年。
宋‧趙聞禮選編,葛渭君校點:《陽春白雪》,收錄於唐圭璋等校點《唐宋人選唐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宋‧劉克莊著;辛更儒箋校:《劉克莊集箋校》,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宋‧劉克莊著;錢仲聯箋注:《後村詞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
宋‧潛說友纂修:《咸淳臨安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第4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戴復古著;金芝山點校:《戴復古詩集》,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
宋‧魏泰著;李裕民點校:《東軒筆錄》,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宋‧魏慶之編:《詩人玉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宋‧羅濬等纂修:《寶曆四明志》,收入《宋元方志叢刊》,北京:中華書局,1990年。
宋‧嚴羽著;郭紹虞校釋:《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宋‧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宋‧蘇軾著;馮應榴輯註:《蘇軾詩集》,臺北:學海出版社,1991年。
宋‧蘇軾著;薛瑞生箋證:《東坡詞編年箋證》,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年。
元‧方回著:《桐江集》卷1,《元代珍本文集匯刊》,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1970年。
元‧方回選評;李慶甲集評校點:《瀛奎律髓彙評》,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元‧佚名撰;王瑞來箋證《宋季三朝政要箋證》,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元‧佚名撰;李之亮點校:《宋史全文》,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元‧夏文彥著:《圖繪寶鑑》,《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第814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元‧脫脫等修:《宋史》,臺北:鼎文書局,1980年。
元‧戴表元:《剡源戴先生文集》,收入《四部叢刊》正編,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元‧羅先登著:《文房圖讚續》,收入明‧陶珽編《說郛》,《說郛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據清順治宛委山堂本。
明‧宋濂等修:《元史》,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
明‧李時珍著:《本草綱目》,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75年。
明‧胡震亨著:《唐音癸簽》,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明‧錢穀編:《吳都文粹續集》,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第1385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
清‧永瑢等編撰:《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年。
清‧王鵬運輯:《四印齋所刻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據光緒中王氏家塾刻本複印。
清‧朱祖謀輯,唐圭璋箋注:《宋詞三百首箋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部,1962年。
清‧朱彝尊、汪森編;李慶甲點校:《詞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清‧何文煥輯:《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清‧宋翔鳳著:《樂府餘論》,收入《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清‧阮元:《重刊宋本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年,清嘉慶二十年,1815。南昌府學刊本。
清‧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詞話叢編》,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8年。
清‧況周頤;屈興國輯注:《蕙風詞話輯注》,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清‧張宗橚:《詞林紀事》,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年。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清‧劉熙載;薛正興點校:《劉熙載文集》,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年。
清‧潘永固輯:《宋稗類鈔》,臺北:廣文書局,1967年。
清‧鄭文焯手批:《鄭文焯手批窗詞》,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6。
丁傳靖輯:《宋人軼事彙編》,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尹志騰校點:《清人選評詞集三種》,濟南:齊魯書社,1988年。
王國維著,滕咸惠校注:《人間詞話新注》,臺北:里仁書局,1994年。
施蟄存:《詞集序跋萃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4年。
唐圭璋編:《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馬志嘉、章心綽編:《吳文英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傅璇琮等主編:《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賈文昭編:《姜夔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二、近人專著
丁楹:《南宋遺民詞人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11年。
方健:《北宋士人交遊錄》,上海:上海書店,2013年。
王兆鵬:《宋南渡詞人群體研究》,南京:鳳凰出版社,2009年。
王偉勇:《南宋詞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7年。new window
王術臻:《滄浪詩話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10年。
王夢鷗:《中國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里仁書局,2009年。new window
王毅:《中國古代俳諧詞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田玉琪:《徘徊於七寶樓臺─吳文英詞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田玉琪︰《詞調史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何忠禮:《科舉與宋代社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年。
吳承學:《中國古代文體型態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2年。
吳熊和:《唐宋詞通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年。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歷史、思想與實踐》,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年。
李文鈺:《宋詞中的神話特質與運用》,臺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2006年。new window
李昌憲:《宋朝官品令與合班之制復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李劍亮:《唐宋詞與唐宋歌妓制度(修訂本)》,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6年。
沈松勤:《南宋文人與黨爭》,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
沈松勤:《唐宋詞社會文化學研究》,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
周汛、高春明:《中國古代服飾風俗》,西安:陝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周明秀:《詞學審美範疇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
周茜:《映夢窗零亂碧─吳文英及其詞研究》,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2006年。
周揚波:《宋代士紳結社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林佳蓉:《杭州聲華:以張鎡家族、姜夔、周密之詞為探討核心》,臺北:學生書局,2011年
林順夫:《中國抒情傳統的轉變──姜夔與南宋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林順夫:《透過夢之窗口》,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
金正國:《南宋孝宗詞壇研究》,常熟: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金啟華、蕭鵬:《周密及其詞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93年。
金國正:《南宋孝宗詞壇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年。
侯雅文:《中國文學流派學初論:以常州詞派為例》,台北:大安出版社,2009年。new window
侯體健:《劉克莊的文學世界─晚宋文學生態的一種考察》,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
俞陛雲:《唐五代兩宋詞選釋》,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8年。
施議對:《詞與音樂關係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唐春生:《翰林學士與宋代士人文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唐燮軍、孫旭紅著:《兩宋四明婁氏的盛衰沉浮及其家族文化─基於《樓鑰集》的考察》,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年。
夏承燾:《唐宋詞人年譜》,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
孫克強:《清代詞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孫康宜:《晚唐迄北宋詞體演進與詞人風格》,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01年。
祝尚書:《宋代科舉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袁向彤:《姜夔與宋韻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7年。
高友工:《美典:中國文學研究論集》,北京:三聯書店,2008年。new window
張宏生:《江湖詩人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張宏生:《清代詞學的建構》,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年。
張邦煒:《宋代政治文化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張金嶙:《宋理宗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年。
張家駒:《張家駒史學文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張鳴、黃君良、郭鵬編:《宋代都市文化與文學風景》,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13年。
張興武:《五代作家的人格與詩格》,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年。
梅家玲:《漢魏六朝文學新論‧擬代與贈答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
許伯卿::《宋詞題材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許晏駢:《高陽說詩》,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2年。
郭英德:《中國古代文人集團與文學風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
郭峰:《南宋江湖詞派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陳昌寧:《夢窗詞語言藝術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陶爾夫、劉敬圻:《南宋詞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
彭國忠:《元祐詞壇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焦印亭:《劉辰翁文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黃杰:《宋詞與民俗》,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黃雅莉:《宋代詞學批評專題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
黃雅莉:《宋詞雅化的發展與嬗變─以柳、周、姜、吳為探究中心》,臺北:文津出版社,2002年。
黃寬重:《南宋史研究集》,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年。new window
黃寬重:《晚宋朝臣對國是的爭議─理宗時代的和戰、邊防與流民》,臺北:臺灣大學文史叢刊,1978年。new window
楊亮:《宋末元初四明文士及其詩文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楊柏嶺:《唐宋詞審美文化闡釋》,合肥:黃山書社,2007年。
楊海明:《張炎詞研究》,濟南:齊魯書社,1989年。
楊鳳琴:《夢窗詞說境》,北京:海洋出版社,2010年。
葉嘉瑩:《中國詞學的現代觀》,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葉嘉瑩:《南宋名家詞講錄》,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
葉嘉瑩:《迦陵論詞叢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
葉嘉瑩:《靈谿詞說》,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路成文:《宋代詠物詞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年。
廖宜方:《唐代的歷史記憶》,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1年。new window
廖蔚卿:《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85年。
熊海英:《北宋文人集會與詩歌》,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趙仁珪:《論宋六家詞》,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
趙以武:《唱和詩研究》,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1997年。
趙曉嵐:《姜夔與南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2001年。
劉少雄:《南宋姜吳典雅詞派相關詞學論題之探討》,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1995年。new window
劉少雄:《詞學文體與史觀新論》,臺北:里仁書局,2010年。
劉少雄:《會通與適變──東坡以詩為詞論題新詮》,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new window
劉方:《汴京與臨安──兩宋文學中的雙城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劉永濟:《詞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劉永濟:《微睇室說詞》,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劉若愚著;杜國清譯:《中國文學理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5年。
劉崇德、龍建國:《姜夔與宋代詞樂》,江西:江西高校出版社,2006年。
劉婷婷:《宋季士風與文學》,北京:中華書局,2010年。
劉揚忠:《唐宋詞流派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
劉毓盤:《詞史》,上海:上海書店,1985年。
劉靜:《周密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
歐陽光:《宋元詩社研究叢稿》,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蔡英俊:《中國古典詩論中「語言」與「意義」的論題:「意在言外」的用言方式與「含蓄」的美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1年。new window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1986年。
鞏本棟:《唱和詩詞研究──以唐宋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
蕭鵬:《群體的選擇─唐宋人選詞與詞選通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錢鴻瑛:《夢窗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駱曉倩:《兩宋宗室文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
龍榆生:《龍榆生詞學論文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繆鉞:《詩詞散論》,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
謝桃枋:《中國詞學史》,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
顏崑陽:《六朝文學觀念叢論》,臺北:正中書局,1993年。
顏崑陽:《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臺北:里仁書局,2005年。
蘇慧霜:《宋代騷雅詞論》,臺北:文津出版社,2011年。
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鐵愛花:《宋代士人階層女性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年。
[日]小川環樹著,周先民譯:《風與雲──中國文學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
[日]山崎正和著,周保雄譯:《社交的人》,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8年。
[日]川合康三著,劉維治、張劍、蔣寅譯:《終南山的變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日]村上哲見著,楊鐵嬰、金育理、邵毅平譯:《宋詞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
[日]青木正兒著,盧燕平譯:〈中華文人的生活〉,《琴棋書畫》,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日]淺見洋二著,金程予、岡田千穗譯:《距離與想像─中國詩學的唐宋轉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日]斯波義信著,莊景輝譯:《宋代商業史研究》,臺北:稻禾出版社,1997年。
[美]艾朗諾著,杜斐然、劉鵬、潘玉濤譯:《美的焦慮─北宋士大夫的審美思想與追求》,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美]楊曉山著,文韜譯:《私人領域的變形──唐宋詩歌中的園林與玩好》,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8年。
[法]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空間詩學》,臺北:張老師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3。
[法]皮埃爾‧布爾迪厄著,劉暉譯:《藝術的法則──文學場的生成與結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11年。
[德]萊辛著,朱光潛譯:《拉奧孔─論畫與詩的界線》,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4年。

學位論文

王婷:《吳夢窗交游及時地考論》,無錫:江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論文,孫虹教授指導,2009年6月。
古欣芸:《吳潛與南宋理宗朝政治》,臺北:東吳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王德毅教授指導,2004年。
佘筠珺:《清真「以賦為詞」探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劉少雄教授指導,2008年。
呂正惠:《元和詩人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臺靜農教授指導,1983年。new window
卓慧婷:《夢窗詞藝術表現與美感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王偉勇教授/林文欽教授指導,2012年。
張瀠文:《南宋理宗詞壇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中國文學專業博士論文,蕭占鵬教授指導,2009年。
陳慷玲:《南宋「雅詞」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劉漢初教授指導,2003年。
普義南:《吳文英詞接受史》,臺北: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陳文華教授指導,2009年。new window
曾詩涵:《夢窗詞與彊村詞比較》,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劉漢初教授指導,2014年。
陽國樑:《吳夢窗臨安及紹興詞考論:兼論夢窗與幕主交遊心態》,無錫:江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孫虹教授指導,2014年。
楊雪:《吳夢窗蘇州詞考論:以交遊為中心》,無錫:江南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碩士論文,孫虹教授指導,2013年。
葉淑音:《晏殊、歐陽脩的選體心理與詞情特質探論》,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碩士論文,劉少雄教授指導,2010年6月。
鄧昭群:《晚清夢窗詞學之研究─以校勘、編選為探討範圍》,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陳文華教授指導,2007年。
鍾曉峰:《詩藝的對話與影響:元和詩人交往詩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博士論文,劉漢初教授指導,2010年。new window
蘇芳民:《夢窗憶姬情詞意象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論文,陳滿銘教授指導,2005年。
蘇虹菱:《吳文英的生涯和他的「節序懷人」詞》,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施逢雨教授指導,2010年。new window
Grace S. Fong(方秀潔):”Wu Wenying and the Art of Southern Song Ci Poetry”,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h. D. dissertation,葉嘉瑩教授指導,1987年。

期刊論文

尹占華:〈論周密等人西湖詞社的創作活動〉,《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1卷第3期,2003年5月,頁22-30。
方介:〈論韓愈以文為戲的問題〉,《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十六期,2000年3月,頁76-80。new window
王夢鷗:〈漢魏六朝文體變遷之一考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0本2分,1979年6月。new window
史偉:〈「江湖」非「詩派」〉,《社會科學家》,2008年第8期,頁16-21。
佘筠珺:〈問塗‧經歷‧回還─周濟「四家學詞門徑」的理論建構〉,《東華漢學》第17期,2013年6月,頁137-170。new window
宛敏灝:〈吳潛年譜〉,《合肥師範學院學報》1963年第1期
孫虹:〈吳夢窗年譜〉,《詞學》第26輯,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孫虹:〈吳夢窗與史宅之交遊辨證〉,見《詞學》第二十八輯,2012年,頁74-96。
張春曉:〈賈似道年表〉,《古典文獻學研究》,2003年。
張健:〈江湖與廟堂之間─晚宋詩歌的邊緣化與詩人的遊士化〉,《第3回南宋江湖詩派研究国際》,2013年11月,東京早稻田大學發表會,頁38-54。
楊玉成:〈世界像一張畫─唐五代「如畫」的觀念系譜和世界圖景〉,《東華漢學》第3期,2005年5月,頁1-103。new window
楊宿珍:〈觀物思想的具現─詠物詞〉,收錄於蔡英俊主編:《意象的流變》,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7年。
劉尊明:〈宋代壽詞的文化內蘊與生命主題〉,《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3卷第2期,1993年6月,頁56-75。
劉漢初:〈說白石《鷓鴣天》詞數首〉,《東華漢學》2009年6月,頁253-280。new window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詮釋〉,李豐楙編《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頁67-96。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詮釋〉,李豐楙編《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2年。
鄧喬彬:〈進士文化與詩可以群〉,莫礪鋒編《誰是詩中疏鑿手─中國詩學研討會論文集》,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年。
鄭毓瑜:〈再評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比興、物色」與「形似」:由《文心雕龍》看「情景交融」論的雛形〉,收入蔡英俊、呂正惠編:《中國文學批評第一集》,臺北:學生書局,1992年,頁309-318。new window
顏崑陽:〈用詩,是一種社會文化行為模式──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淡江中文學報》,第18期,2008年6月,頁279-302。new window
顏崑陽:〈宋代「詩詞辨體」之論述衝突所顯示詞體構成的社會文化性流變現象〉,《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15期,2010年6月。new window
顏崑陽:〈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清華中文學報》第5期(2009年12月)。new window
顏崑陽:〈論「文類體裁」的「藝術性向」與「社會性向」及其「雙向成體」的關係〉,《清華學報》新35卷第2期,2005年12月。new window
顏崑陽:〈論先秦「詩社會文化行為」所展現的「詮釋範型」意義〉,《東華人文學報》第8期(2006年1月)new window
顏崑陽:〈論唐代「集體意識詩用」的社會文化行為現象─建構「中國詩用學」初論〉,《東華人文學報》第1期,1999年7月。new window
Herbert Franke著,中研院中美學人社科合作委員會編:〈賈似道(1213-1275)─一個邪惡的亡國丞相?〉,收錄在《中國歷史人物論集》,臺北:正中書局,1973年,頁298-324。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