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文興《背海的人》中的曼氏諷刺
書刊名:中外文學
作者:王安琪
出版日期:2001
卷期:30:6=354
頁次:頁187-212
主題關鍵詞:王文興背海的人曼氏諷刺傅萊巴赫汀杜斯妥也夫斯基地下室手記單德興李有成陳典義鄭恆雄王德威Menippean satireNorthrop FryeMikhail BakhtinDostoevsky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2)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9
  • 點閱點閱:37
王文興《背海的人》的敘事模式和主是內容非常接近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Notes from the Underground),尤其是自言自語的「內在獨白」形式,兩位無名氏敘事者都滔滔不絕,彷彿對著另一位隱形的說話對象(或自我)進行冗長而枯燥的對話或辯論。語調和風格顯示了人如其言的乖僻性格,孤芳自賞倨傲不群,有時含糊飄忽 有時清晰明理,用矛盾的言語討論矛盾的事物,為自己的潦倒喪志和離經叛道而辯白,為當今世界林林總總荒誕不經的怪現狀抱不平。巧合的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是王文興鍾愛的作用,《背海的人》中爺所珍藏的幾本書之一就是杜斯妥也夫斯基的《地下室手記》。 《背海的人》固然極盡迂迴離題、顛履文字功能、打破墨守成規、挑戰完整形式,但也莊諧並備,充滿了機智幽默、諷刺戲謔、嬉笑怒罵、與自嘲嘲人。全書文體似乎漫無章節,口吻跡近貧嘴滑舌,對傳統不屑,對權威不齒,陋巷庸夫可以長篇大論揶揄經典,在茶室妓院尋找俠客才情。大量使用行話與術語,引經據典旁徵博引,連珠砲轟正統學問主流思想,以子之矛攻子之盾。這些特色都是傅萊(Northrop Frye)和巴赫汀(Mikhail Bakhtin)所推崇的復古文類「曼氏諷刺」(Menippean satire)這類諷刺挑戰正統與異端之間的灰色地帶,顛履因襲俗成積非成是的狹益傳統觀念。《背海的人》中爺有幸觀察到傳統社會的一些荒謬矛盾,但爺自己也是個頑固的冬烘腐儒,在抗拒被洗腦的過程不知不覺也被洗了腦,以謬誤相對應的見證了謬誤。
期刊論文
1.李有成(19820400)。王文興與西方文類。中外文學,10(11),176-19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安琪(19900700)。巴赫汀(Mikhail Bakhtin)與傅萊(Northrop Frye): 論曼氏諷刺(Menippean Satire)。中外文學,19(2)=218,107-12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典義(19730700)。「家變」的人生觀照與嘲諷。中外文學,2(2),148-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鄭恆雄、丁邦新(19860600)。文體的語言的基礎:論王文興的「背海的人」的。中外文學,15(1)=169,128-1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單德興、張誦聖、鄭恆雄(19870600)。文學對話--王文興談王文興。聯合文學,3(8)=32,166-2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文興(1999)。背海的人。台北市:洪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Wang, An-chi(1995)。Gulliver's Travels and Ching-hua yuan Revisited: A Menippean Approach。New York:Peter Lang。  new window
3.Frye, Northrop(1957)。Anatomy of Criticism。Princeton UP。  new window
4.Bakhtin, Mikhail、Iswolsky, Helene(1968)。Rabelais and His World。Cambridge:MIT P。  new window
5.Bakhtin, Mikhail、Emerson, Caryl(1984)。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