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博物館與社區互動--以宜蘭博物館家族為例
書刊名:博物館學季刊
作者:呂理政
作者(外文):Lu, Li-che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6:1
頁次:頁35-45
主題關鍵詞:博物館社區互動蘭博家族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2)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7
  • 點閱點閱:131
     宜蘭擁有完整的自然地理區域,經過最近二十年的「宜蘭經驗」洗禮,深化認同,使宜蘭全境成為具有?烈「共同體」意識的聯結性大社區。本文以這個觀點為始,首先從社區博物館、生態博物館的觀點,略述博物館與社區的互動關係。再次,以宜蘭新世紀博物館運動和宜蘭博物館家族計畫的理念和執行經驗為例,來審視博物館與社區之間多層次、多面向的互動關係。宜蘭案例所處理的不只是單一博物館與在地社區之間的互動關係,更擴而以宜蘭全境為完整對博物館境域,整合縣境一群博物館(資源)與許多小社區的學校,編織其多層次、多面向的互動關係,匯為宜蘭博物館運動的力量。
期刊論文
1.呂理政(2001)。與蘭博家族夥伴共勉勵--賀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蘭陽博物,3,7-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Hudson, Kenneth(1992)。The Dream and Reality: Kenneth Hudson Discusses 20 Years of Ecomuseum and Ecomuseology。Museum Journal,27-31。  new window
3.呂理政(19941200)。地球是個博物館--試論生態博物館的發展及其基本理念。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通訊,4,59-7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漢寶德(1993)。生活化的博物館。博物館學季刊,7(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張譽騰(19960100)。生態博物館的規劃理念與個案之解析。博物館學季刊,10(1),7-1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趙瞬珠(19900400)。高齡的兒童博物館--從布魯克林兒童博物館九十歲生日談起。博物館學季刊,4(2),83-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陶蕃瀛(19930400)。試論博物館的社區居民參與。博物館學季刊,7(2),9-1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淑芬(19930400)。博物館與社區的互動關係--以蛻變中的省博為例。博物館學季刊,7(2),17-2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王春華(19960100)。飛魚(Ayus):我們會飛翔的朋友--生態博物館觀念運用於蘭嶼之建議。博物館學季刊,10(1),41-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呂理政(2001)。蘭陽是一座博物館─蘭陽博物館遠景之我見。蘭陽博物: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季刊=The Journal of I-Lan Museums,1,10-1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呂理政(2001)。種樹成林‧營造夢想─談蘭博與蘭博家族。蘭陽博物: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季刊=The Journal of I-Lan Museums,2,15-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林奠鴻(2001)。二結‧王公‧咱的埕。文化視窗,29,56-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林奠鴻(2001)。從蘭博家族到家族協會。蘭陽博物: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季刊=The Journal of I-Lan Museums,3,9-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林登讚(2001)。文化認同‧社區培力─宜蘭縣博物館家族協會成立的官方觀點。蘭陽博物: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季刊=The Journal of I-Lan Museums,3,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許功明(1993)。法國民族學博物館物資文化研究與蒐藏作業之整合關係(下)。博物館學季刊,7(2),93-10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許文豐(2001)。校園博物館規劃芻議。蘭陽博物: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季刊=The Journal of I-Lan Museums,3,20-2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黃淑瑩(2001)。具整合新氣勢的蘭博家族協會。文化視窗,30,72-7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江韶瑩(1996)。社區博物館的理論與實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王惠民(1998)。蘭陽博物館軟硬體規劃與設計計畫─類博物館調查與推廣發展規劃報告。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惠民(2000)。宜蘭五結鄉二結庄生活文化館規劃報告書。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慕思勉(1999)。台灣的異質地方--90年代地方或社區博物館的觀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羅欣怡(1997)。博物館與社區發展:社區博物館之興起及其問題(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張立伶(1997)。生態博物館與地方文化發展之研究─以蘭陽地方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呂理政(1993)。博物館展示的傳統與展望。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西村幸夫、王惠君(1997)。故鄉魅力俱樂部:日本十七社區營造故事。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理政(1993)。考古遺址現地保存與展示之研究。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籌備處專刊(4)。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奠鴻(2000)。大二結經驗篇。如何經營你的社區。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賡堯(1998)。文化‧宜蘭‧游錫堃。文化‧宜蘭‧游錫堃。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淑瑩(2000)。宜蘭縣無尾港文教促進會。如何經營你的社區。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崛込憲二(1993)。邁向新理念之路,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朱堯麟(2001)。學校與博物館的對話,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憶皖(1999)。賀尼曼博物館,臺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瑞木(2000)。博物館與社區資源之整合─白米木屐館經驗,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瑞木(2001)。社區文化產業再生─營造白米木屐村經驗分享,宜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黃世輝,張賽青(2000)。社區參與地方文化資產之價值創新與行銷─以日本社區博物館為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