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歷史視點所見的孫文對日觀
書刊名:東華人文學報
作者:許育銘
作者(外文):Hsu, Yu-ming
出版日期:2002
卷期:4
頁次:頁81-97
主題關鍵詞:孫文孫中山中國革命中日關係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1
就二十世紀的中日關係而言,在世的孫文抑或去世的孫文,皆存有「友好」與「和平」等之象徵意涵,此歷史殘像至今仍被廣泛轉述,累積的歷史意義格外深刻,在當代中日外交、政治等問題上,更突現其重要性。回歸往昔歷史演變過程中,孫文由親身經歷所建立的對日觀不僅深刻影響中國本土,也反向輸往日本;而日本的對孫文觀亦經演變,甚至化約成為日本對中國觀感、情誼的代表例。本文欲先從近年來日本關係孫文研究成果著眼,進一步說明日本的孫文觀的成立與演變的情形。在中國,孫文的歷史塑像過程與日本雖有不同,仍有共通性可尋。透過以交互建構出孫文的對日觀來觀察近現代中日兩國歷史過程中的「僧羨交織」情形,可看出其對中日歷史關係所造成的效應,不論是過去直接地,抑或是將來間接地,存有終始之影響力攸關亞洲今後之發展。
期刊論文
1.藤井昇三(1999)。日本孫文研究之現狀與問題點。國立國父紀念館館刊,4,115-1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姜義華(1988)。日本右翼的侵華權謀與孫中山對日觀的變遷─孫中山與內田良平關係述評。近代史研究,2,18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建華(1998)。「革命」及其流傳─王韜與「法國革命」東漸。讀書,6,8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田培良(1996)。日本的民族主義與中國的「民族主義」。太平洋學報,4,8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桑兵(1990)。試論孫中山的國際觀與亞洲觀。孫中山研究論叢,7,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白浪滔天(1952)。三十三年落花夢。臺北:帕米爾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吉奎(1996)。孫中山與日本。孫中山與日本。廣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山口一郎(1970)。近代中國對日觀?研究。近代中國對日觀?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蔣永敬(2000)。孫中山與中國革命。臺北: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馮自由(1981)。革命逸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俞辛焞(1996)。孫中山與日本關係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山田辰雄(1994)。日中關係?150年。日中關係?150年。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伊地智善繼、山口一郎(1989)。孫文選集(第三卷)。孫文選集(第三卷)。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孫中山(1989)。上李鴻章書。國父全集(第4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周弘然(1964)。國父上李鴻章書之時代背景。革命之倡導與黨的建立(下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山田辰雄(1991)。從近代史看現代日中關係。日中關係面面觀。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野澤豐。關於孫中山研究的方法論。孫中山和他的時代:孫中山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文集(中冊)。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田所竹彥(2000)。孫文─百年先見男。孫文─百年先見男。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竹內好(1999)。孫文觀問題點。日本。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