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外雜篇》中「理」觀念的發展
書刊名:靜宜人文學報
作者:劉榮賢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2
卷期:17
頁次:頁53-63
主題關鍵詞:殊理義理外雜篇莊子思想道家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21
  本文主要以《莊子‧內篇》中「依乎天理」的觀念為基礎,探討《外雜篇》中「理」觀念的發展。《外雜篇》中的「理」觀念以《內篇》「天理」的觀念為基礎,由於時代文明累進的關係,發展出「萬物殊理」的觀念,已經展示了「理」落實於物性的不同於「道」的意義。此外,《外雜篇》又開展出人文社會中的「義理」觀念,將「理」與人類的理性與知欲聯結在一起,使「理」觀念逐漸由「天」朝向於「人」發展。   《中雜篇》中雖然已經開出「物性殊理」與「人文義理」的觀念,然基本上「理」仍是以「道」為本,原因是《外雜篇》尚未在物性殊理的背後開出可以統合諸理的「通理」觀念,因此「理」觀念尚無法建立其足以為「道」分立的主體性意義。這正是《外雜篇》中的「理」觀念在中國「理」觀念思想史上的地位。
圖書
1.張立文(1991)。理。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弼、樓宇烈(1981)。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子、郭慶藩、王孝魚(1980)。莊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錢穆(1990)。中國思想通俗講話。中國思想通俗講話。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