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管子》政治哲學研究
作者:黃玲鳳
作者(外文):HUANG, LING-FENG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系
指導教授:陳福濱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21
主題關鍵詞:管仲《管子》稷下輕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
管仲任政相齊四十年,襄助齊桓公成就霸業,建立「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豐功偉業。《管子》雖以管子為名,但並非管仲所寫,內容主要闡述齊國稱霸天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思想,既有管仲思想的記錄,也有後續稷下學的發展與運用,堪稱是一部經邦治國的百科全書。本論文擬藉由研究《管子》的政治哲學,以探討管仲輔佐齊桓公,使其成為一方霸主的核心理論,以及在當前的時空環境下,有哪些可供後人效法或深思探究。
《管子》政治哲學中所論之基本概念,主要有「道」、「德」、「理」、「心」。《管子》指出國家是由「土地」、「政府」、「人民」和「主權」四大要素所構成,而治理政事之根本在於土地,因為民生、經濟、國防軍事等政治事務莫不倚賴於土地。在政府方面,齊國地方官制的特點是軍政合一,實施「參其國而伍其鄙」,除了建構地方的行政管理組織,同時也施行「作內政而寓軍令」的措施,從而創立「寓軍於政,兵士合一的政體。」《管子》認為桓公要成就霸業,其根本在於齊國人民,從而主張「重民力」、「順民心」。在封建體制下,國家由君主所統治,君主一人掌握最高的權力,謂之君權,也就是國家構成的第四個四素─「主權」;《管子》中的君權,也就是「勢」。「勢」具有「唯一」、「不可分」與「最高」之特性。為人君要修官上之道,兼三常─天、地、人之道,總攬全局予以運用。作臣子要清楚自身之地位,恪守本職,效法賢佐,使人君尊安。《管子》主張以法治國,君主立法,臣子執法,人民守法;認為人民可透過道德予以教化,故治國輔之以教。《管子》重農務本,發展實用工業,鼓勵對外貿易。國家藉由掌握貨幣與物資,運用輕重之術,調控物價以掌控市場,積極發展經濟,增益國家收入。支出方面主張兼及儉與侈的措施。軍事方面主張兵不可廢,因為強國之本在於強兵。
一、原典及譯註
1. 唐‧尹知章注、清‧戴望校正,《管子校正》,台北:世界書局,1981。
2. 房玄齡注、劉績增注,《管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3. 黎翔鳳撰;梁運華整理,《管子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6。
4. 李勉註譯,《管子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13。
5. 湯孝純注,《新譯管子讀本》,台北:三民書局,1995。
6. 高華平等譯注,《韓非子》,北京:中華書局,2011。
7. 陳鼓應註譯,《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8. 楊伯峻譯注,《孟子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9.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台北:洪葉文化事業,2016。
二、研究專書(按著者姓氏筆劃排序)
1. 丁原明,《黃老學論綱》,山東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1997。
2. 王志明主編,《齊文化概論》,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3。
3. 王志民,《齊魯文化概說》,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4. 王曉波,《道與法:法家思想和黃老哲學解析》,台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07。
5. 王曉波,《先秦法家思想史論》,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
6. 王沛,《黃老「法」理論源流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7. 王晧昱,《政治社會學》,台北:三民書局,2008。
8. 王讚源,《中國法家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
9. 白奚,《稷下學研究:中國古代的思想自由與百家爭鳴》,北京:生活、讀書
新知三聯書店,1998。
10. 甘懷真,《中國通史》,台北:三民書局,1995。
11. 池萬興,《《管子》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2016。
13. 李玉潔,《齊國史話》,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14. 李世愉、孟彥弘,《中國古代官制概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
15. 李玄伯,《中國古代社會新研》,上海:開明書店,1948。
16.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7. 李增,《先秦法家哲學思想:先秦法家法理、政治、哲學》,台北:華泰文
化事業公司,2001。
18. 李學勤主編,《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研究》,台北:知書房出版社,2004。
19. 邵先鋒,《《管子》與《晏子春秋》治國思想比較研究》,山東:齊魯書社,2008。
20. 周俊敏,《《管子》經濟倫理思想研究》,湖南:岳麓書社,2003。
21. 周瀚光等,《管子直解》,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
22. 林麗娥,《先秦齊學考》,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23. 姚蒸民,《法家哲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9。
24. 姚秀燕,《先秦史》,台北:里仁書局,1980。
25. 胡家聰,《稷下爭鳴與黃老新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26. 胡家聰,《管子新探》,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27. 宣兆琦、李金海主編,《齊文化通論(上冊)》,北京:新華出版社,2000。
28. 孫文良,《中國官制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
29. 孫熙國,《先秦哲學的意蘊:中國哲學早期重要概念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
30. 孫廣德,《中國政治思想專題研究集》,台北:桂冠圖書,1999。
31. 徐宗林、周愚文,《教育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7。
32. 徐漢昌,《管子思想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90。
33. 高光晶,《中國國家起源及形成》,湖南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
34. 高明士主編,《中國通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7。
35. 曹伯森,《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1994。
36. 曹興仁,《政治學概要》,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86。
37.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
38. 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3。
39.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台北:允晨文化實業公司,2005。
40. 陳鼓應,《管子四篇詮釋:稷下道家代表作》,台北:三民書局,2007。
41. 陳麗桂,《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台北:聯經出版公司,1991。
42. 程方平、畢程,《中國教育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
43. 湯孝純,《管子述評》,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95。
44. 張立文主編,《道》,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89。
45. 張立文主編,《氣》,台北:漢興書局,1994。
46. 張立文主編,《理》,台北:漢興書局,1994。
47. 張立文主編,《天》,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
48. 張立文主編,《心》,台北:七略出版社,1996。
49. 張立文主編,《性》,台北:七略出版社,1997。
50. 張岱年,《中國古典哲學概念範疇要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
51. 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台北:藍燈文化事業公司,1992。
52. 張金鑑,《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台北:三民書局,1989。
53. 張豈之,《先秦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2。
54. 張桂林,《西方政治哲學─從古希臘到當代》,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0。
55. 張志偉等主編,《中國政治哲學史‧第一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56. 張連偉,《《管子》哲學思想研究》,四川:巴蜀書社,2008。
57. 張固也,《《管子》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
58. 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2012。
59. 楊寬,《西周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60. 楊寬,《戰國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0。
61. 葛榮晉,《中國哲學範疇導論》,台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3。
62. 趙守正,《管子經濟思想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63. 齊秀生主編,《舉賢尚功:齊國官制與用人思想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5。
64. 劉緒義,《天人視界:先秦諸子發生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5. 劉偉主編,《商周─神權變革一千年》,香港:商務印書館,2001。
66. 劉澤華主編,《中國政治思想史(先秦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67. 劉蔚華,《管仲與《管子》》,濟南:山東文藝出版社,2004。
68. 劉蔚華、苗潤田,《稷下學史》,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2。
69. 謝雲飛,《管子析論》,台北:臺灣學生書局,1983。
70. 戰化軍,《管仲評傳》,濟南:齊魯書社,2001。
71. 薩孟武,《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2007。
72. 薩孟武,《西洋政治思想史》,台北:三民書局,2020。
73. 薩孟武,《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2008。
74. 戴東雄,《管子的法律思想》,台北:中央文物供應社,1985。
75. 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台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2011。
76. 羅根澤,《管子探源》,台北:里仁書局,1981。
三、期刊論文(按出版時間排序)
1. 柴永昌,〈試析《管子》「四篇」的君道論〉,山東:《管子學刊》,2014,第1期。
2. 翟雲英,〈簡論管子的齊國夢〉,山東:《淄博師專學報》,2014,第1期。
3. 鄧加榮、張靖,〈《管子》構建和諧社會的基本思路〉,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3,第6期。
4. 陳福濱,〈《管子‧地員》五音說之探究〉,貴州:《貴州大學學報》,2013年12月,藝術版27卷,第4期。
5. 王光輝,〈王道政治的精致構想─《管子》民本思想與德治思想新探〉,安徽:《暨南學報》,2012,第8期。
6. 趙志鴻,〈《管子》哲學思想與治國理論簡析〉,北京:《荷澤學院學報》,2012年6月,第34卷,第3期。。
7. 袁剛、任玥,〈從《管子》看齊法家治國思想〉,北京:《人民論壇》,2012年2月。
8. 韓廣忠,〈《管子》政治倫理思想的特徵芻議〉,北京:《倫理學研究》,2010年1月,第1期。
9. 池萬興,〈論《管子》的民本思想及其治國實踐〉,山東:《管子學刊》,2007,第3期。
10. 李賢中,〈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台北:《哲學與文化》,2007年4月,第34卷,第4期。
11. 程政舉,〈《管子》德法並重思想論述〉,河南:《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6年7月,第33卷,第3期。
12. 孫熙國、黃維元,〈《管子》德論研究〉,山東:《管子學刊》,2003,第4期。
13. 陳世放,〈《管子》人性論初探〉,北京:《社會科學輯刊》,1997,第4期。
14. 張岱年,〈《管子》書中的哲學範疇〉,山東:《管子學刊》,1991,第3期。
15. 趙雅博,〈管子的天、道、精、氣、天道與水之哲學〉,台北:《哲學與文化》,1990年8月,第17卷,第8期。
16. 王敏德,〈管仲義利並重價值觀〉,北京:《中國哲學史》,1989,第3期。
四、學位論文(按出版時間排序)
1. 陳瓊霞,《先秦齊地法家的源流與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4。
2. 李耀,《《管子》政治思想研究》,安徽:安徽大學博士論文,2013。
3. 吳玓瑾,《先秦道家思辨哲學之始源觀念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4. 張軍,《《管子》中所見政治思想新論》,陜西:西北大學博士論文,2012。
5. 汲廣林,《《管子》道法思想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博士論文,2011。
6. 陳佩君,《先秦道家的心術與主術─以《老子》、《莊子》、《管子》四篇為核心》,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7. 徐舜彥,《《商君書》「法」思想之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
8. 李玫芳,《《管子》形上思想探究─以「道」、「氣」、「心」為主軸的構建》,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4。
9. 張忠宏,《戰國黃老的「天道」與「道」─以《黃帝四經》及《管子四篇》為中心》,台北: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10. 馬耘,《《管子》〈內業〉等四篇研究》,台北:輔仁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9。
五、英文參考文獻
Roth, Harold D. “Daoism in the Guanzi,” Dao Companion to Daoist Philosophy, edited by Xiaogan Liu. Dordrecht: Springer Netherlands: Imprint: Springer, 2015.
Elstein, David. “Beyond the Five Relationships: Teachers and Worthies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Philosophy East &West Volume 62, Number 3 (2012): 375-391.
Stalnaker, Aaron. “Aspects of Xunzi’s Engagement with Early Daoism,” Philosophy East &West Volume 53, Number 1 (2003): 87-12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