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解讀維梅爾的「畫中畫」
書刊名:藝術學報
作者:張純櫻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2
卷期:71
頁次:頁179-194
主題關鍵詞:Vermeer圖像學畫中畫風俗畫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7
  • 點閱點閱:26
現代美學非常強調藝術的構成要素中應該具備著象徵性的元素,以便於提供觀賞者多重的想像空間。十九世紀末之前的西方藝術發展一直是著重於「寫實」風格的精煉,所以當十九世紀末的藝術思潮開始強調「表現性」時,寫實風格開始遭到鄙棄。然而現代人再經過一番沉澱之後,逐漸發現其實一件好的「寫實」畫作絕非只是對現實世界的「摹仿」而已,它必也隱含了「表現性」在其中。這就是為什麼看似平淡無奇且非常寫實的風俗畫能夠吸引現代藝術史界注意的原因。 「畫中畫」的表現手法由於擁有豐富的語彙又符合當時的社會風尚,所以深受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的喜愛,諸如史汀(Jan Steen, 1626-1679)、法布利契亞斯(Carel Fabritius, 1622-1654)和維梅爾(Jan Vermeer, 1632-1675)等都是個箇中好手。本文主要是探討荷蘭十七世紀「黃金時期」的繪畫大師—揚.維梅非如何在他的風俗畫的畫作中以「畫中畫」的表現手法,成功地傳遞出可見的意義和其它更富象徵性的內容。雖然維梅爾的作品內容非常豐富,不過因為維梅爾生前留下的個人資料與文字記載非常稀少,所以直接解析其畫作將會是較佳的選擇,因此本文擬採取「圖像學」(Iconology)的研究方式來解讀維梅爾的畫作中有關於「畫中畫」的部份,期待能藉此拼湊出畫家創作時的理念與背景。
圖書
1.郭繼生(1995)。藝術史與藝術批評。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Argan, Giulio Carlo、Fagiolo, Maurizio、曾堉、葉劉天(1992)。藝術史學的基礎。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曉川(2000)。西方美術史研究評述。西方美術史研究評述。哈爾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Arthurk, Wheelock, Jr.(1981)。Vermeer。Vermeer。New York。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