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親情的意象與表徵
作者:林福全
作者(外文):Lin, Fu-Chua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美術學系
指導教授:陳淑華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6
主題關鍵詞:親情意象移情人文關懷生命觀照Family AffectionImageEmpathyHumanistic ConcernObservation of Lif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5
本論文是以「親情」為主軸,以「親情的意象與表徵」為藝術創作的構思,當作生命內涵的養分,表達筆者內心對所愛的父母、家人無限感恩的情感,把心中的意象與對愛的渴望轉化,將現實世界的親情昇華,進而關懷家族、社會與國家,從關懷「血緣親情的小愛」推展至「普世親情的大愛」,讓「親情」的主題意象更明確,從研究中讓自己能更明確的掌握自己,更有自信的活在當下,透過自身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理的探究,進一步釐清自己心中的迷霧,找尋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本論文的研究動機緣自於筆者對父母、家人的愛與關懷為出發點,進而關注生活週遭一切的人事物,目的是探究「親情的意象與表徵」的藝術本質與人文思想。筆者嘗試以文獻與理論蒐集與探究,分別從文學、儒學、倫理學的角度,探討親情的文本意象與表徵。除了文本上的梳理外,再以親情表現的視覺圖像為論述主體,進一步以圖像學、象徵主義及移情理論,探討中西方畫家筆下的親情意象及繪畫風格。然後以個人創作實踐與理念之陳述,透過作品的解析闡述筆者創作過程中的想法、創作元素的發展、作品表現內容、形式和技法的探討。最後針對本創作研究提出筆者的心得及期許,並為此階段藝術創作的總結。
本論文表達筆者自我的生命情感與生命的觀照,論述親情的題材及所延伸的理論意涵,從各種畫論研究中加以體會,具體表現個人創作風格。透過筆者自我內心對話,來表現、象徵、隱喻內在的心靈世界,關心當下的環境、社會與人的對應關係,對週遭的社會文化、成長環境投入關注與省思,發現更深層的人文思想與情感。
Centering on family affection and its images and symbols as the soil and core of life, this thesis explores how Lin Fu-chuan expresses infinite gratitude for his beloved parents and family, translates his internal images and quest for love, and elevates parent-child affection in the everyday life to a larger concern for the family, the society, and the nation. The transition from family affection to universal benevolence accentuates its scope as the subject and principal image of his oeuvre. It enhances the artist’s understanding of and confidence in himself as a living being, who further clears the mist in his mind, and finds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life through his daily experiences and academic inquiry.
Tracing Lin Fu-chuan’s love and concern for his parents, family, and finally to everything in his surroundings, the thesis examines the artistic essence and humanism of the images and symbols of family affection as a subject of painting. It analyzes the images and symbols by collecting and investigating the texts and theories from literature, Confucianism, and ethics. Apart from textual analysis, it inquires into the images of family affection and their expression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artists’ works in terms of iconography, symbolism and the theory of empathy. It then proceeds to expatiate the concept, development of elements, content, form, and technique in Lin’s paintings, based on the artist’s statement and practice. It concludes with a reflection on and expectation for Lin’s career as an artist.
The thesis demonstrates Lin Fu-chuan’s emotional nature and observation of life, looks into the artistic practice and study of family affection as a subject of painting and its theoretical implications, discusses it with the ancient theories of art and his experiences, and how they are addressed in his style. Through the inner dialogue, he reveals, symbolizes, and suggests his inner world, engages in the intera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the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contemplates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of his immediate surroundings, by which he discovers a profounder humanistic and emotional significance from them.
中文部分
Alastair Duncan著,翁德明譯,《裝飾派藝術》,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2。
Ralph Stephenson等人著,劉森堯譯,《電影藝術面面觀》,台北:志文出版社,1976。
中國文史資料編輯委員會,《中國美學史資料選編》,台北市:光美書局,上冊,1984。
方勇,《莊子學史》,北京市:人民出版社,第2卷,2008。
王世明,《孔子倫理思想發微︰現代生活語境中的《論語》解讀》,濟南:齊魯書社,2004。
尼倫伯格、卡萊羅著,蔡慶蘭譯,《姿勢會說話:身體語言解碼》,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
瓦歷斯‧尤幹,《想念族人》,台中:晨星出版社,1994。
伍至學,《人性與符號形式─卡西勒人論解讀》,台北市:台灣書店,1998。
安海姆著,李長俊譯,《藝術與視覺心理學》,台北市:雄獅圖書公司,1985。
托爾斯泰,耿濟之譯,《藝術論》,台北:遠流出版社,1992。
曲彥斌編著,《世界名研讀賞集錄》,台北市:台灣先智,2001。
朱光潛,《文藝心理學》,台北市:台灣開明,1999。new window
朱光潛,《朱光潛全集:第一卷([中號)》,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7。
朱光潛,《美學再出發》,台北市:丹青圖書公司,1987。
朱光潛,《談美》,台中市:晨星出版社,2003。
朱光潛編譯,《西方美學家論美與美感》,台北:天山出版社,1995。
朱熹集註,〈論語˙泰伯篇〉,《四書集註》,台北市:世界書局,1980。
余紀元,《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斯多德的倫埋學》,林航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李一之譯著,《詩經新譯:流轉千年歌未央》,台北市:世界書局,2014。
李鍌、單耀海主編,《中華大辭林》,台北市:五南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2。
周真利,《記憶空了,愛滿了:陪爸爸走過失智的美好日子》,台北市:天下生活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
肯尼斯‧克拉克著,楊孟華譯《文明的腳印:以西方藝術為旁證闡釋文明的本質》,台北市 : 好時年,1983。
邵宏,《美術史的觀念》,杭州:中國美術學院,2003。
紀元:《德性之鏡——孔子與亞里斯多德的倫埋學》,林航譯,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9。
胡塞爾著,倪梁康譯,《現象學的觀念》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6。new window
胡塞爾著,張慶熊譯,《歐洲科學危機和超驗現象學》,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8。new window
苗力田編,《亞裡斯多徳選集 倫理學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9,
苗山田編:《亞裡斯多徳選集 倫理學卷》,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化1999。
孫希旦,《禮記集釋》,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0。
晏新明,《中華大同書 上篇---宇宙篇》,Paris:新意出版社,1997。
馬明博,《人間何處不靈山》,台北縣新店市:野人文化出版,2010。
張玉能,《悲劇美學:歷史考察與當代闡釋》之序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6。
張君勱等,《科學與人生觀》,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1997。
張愛玲,〈《傳奇》再版自敘〉,《張愛玲小說集》,台北:皇冠出版社,1968。
莊周原著,張耿光譯注,《莊子外篇》,台北市:台灣古籍出版社,2002。
莫那能,《美麗的稻穗》,台中市:晨星出版社,1989。
許慎撰,楊家駱主編,劉雅農總校,《說文解字》,台北市:世界書局,1960。
陳來,《古代宗教倫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9。
陳秉璋、陳信木合著,《藝術社會學》,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3。
陳映真,〈莫那能──台灣內部的殖民地詩人〉,《美麗的稻穗》,台北市:人間出版社,2010,頁169-192。
陳淑華,《油畫材料學》,台北市:洪葉文化,1998。
陳懷恩,《圖像學一視覺藝術的意義與解釋》,台北:如果出版社/大雁文化,2008。new window
陳鐵君主編,《遠流活用中文辭典》,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8。
幾米等文 • 圖, 郭雪貞,殷麗君譯,《夢想的翅膀 : 兒童閱讀飛越2000年》,臺北市 : 格林文化出版,2001。
提摩太˙夏納罕,羅賓主編,《埋性巧洞識》,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2。
普列漢諾夫,曹保華譯,《普列漢諾夫論文集》,北京市:人民出版社,1983。
曾進豐,《經驗與超驗的詩性言說──岩上論》,台北:秀威資訊,2008。
黃永武,《中國詩學.設計篇》,臺北:巨流圖書出版公司,1999。
董森、楊哲編著,《中國古典詩詞精品賞讀:蘇軾》,北京:五洲傳播出版社,2005。
路易斯˙吉奈堤著,焦雄屏譯,《認識電影》,台北市:遠流出版社,1991。
道利˙安祖著,陳國富譯,《電影理論》,台北:志文出版社,1983。
劉文潭,《美學新鑰》,台北市:台灣商務出版社,2004。new window
劉文潭,《現代美學》,台北:台灣商務出版社,1984。
劉昌元,《西方美學導論》,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6。new window
劉振源,《雅笛哥藝術》,臺北:藝術圖書公司,1999。
劉勰著,龍必錕譯註,《文心雕龍》,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1996。
德斯佩澤爾、福斯卡著,路曦等譯,《歐洲繪畫史 : 从湃占廷到畢加索》北京市:人民美術出版社,1984。
歐陽中石,《藝術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
潘諾夫斯基(Erwin Panofsky)著,李元春譯,《造型藝術的意義》,臺北市:遠流出版社,1997。
蔡宗揚,《文心雕龍探賾》,台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
蔡儀,《新藝術論》,台北縣:蒲公英出版社,1986。
蔣勳,《生活十講》,臺北市 : 聯合文學出版,2009。
鄭峰明,《莊子思想及其藝術精神之研究》,台北市,文史哲出版社,1987。
鄭雅嬪注譯,《蘇東坡詩詞欣賞》,台南市:漢風出版社,1990。
蕭蕭、王若嫻主編,《溫馨的愛:現代親情散文集》,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
戴茂堂,《西方倫理學》,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羅伯特.霍普克(Robert H. Hopcke)著,蔣韜譯,《導讀榮格》,臺北縣新店:立緒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7。
蘇軾著,〈超然臺記〉,《蘇東坡全集》,台北市: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

中文期刊
Gilles Deleuze文,黃建宏譯,〈大腦即螢幕-電影筆記與德勒茲的訪談〉,《當代》147期,1999,頁62-67。
Gilles Deleuze文,楊凱麟譯,〈時間水晶與柏格森-一九八三年六月七日德勒茲課堂筆記〉,《當代》147期,1999,頁28-37。
方孝鼎,〈雛妓救援理性的緣起與流變:1987-1996〉,《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 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台中市:東海大學社會科學院,2002。
王大根,〈視覺藝術教育與人文關懷〉,《香港美術教育》,香港九龍:香港美術教育協會,2008,頁2-11。
王震武、林文瑛,〈傳統與現代華人的「士大夫觀念」──階級社會的素樸心理學分析〉,《本土心理學研究》,台北市:臺灣大學心理學系本土心理學研究室, 1998,第10期,頁119-164。new window
付金輝,〈審美移情與海報藝術中的情感表現〉,《文藝研究》,北京市:中國藝術研究院,2010,頁148-149。
田玉玨,〈探討全球人才流動對臺灣的影響及其因應策略〉,《T&D飛訊季刊》,台北市:國家文官學院,173期,2013,頁1-28。
余瀟楓、張彥,〈21世紀倫理學新走向---類倫理學〉,《社會科學戰線》,長春市: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第5期,頁39-44。
呂理德,〈環境殖民到環境難民:小林村滅村啟示〉,《國家與社會》第九期,桃園: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2010,頁1-31。new window
李曄、苗青,〈倫理思想中的「類」與「共同體」範疇——試析「親情倫理」、「普世(普遍)倫理」到「環境(生態)倫理」〉,《晉陽學刊》,山西省:晉陽學刊編輯部,2007,第4期,頁75-78。
易小明,〈類同一性:道德產生的主體基礎〉,《倫理學研究》,湖南省:湖南師範大學,2005,第1期,頁26-29。
林昌德,〈人間淨土畫裡看,胸中乾坤墨中染〉,《莊連東繪畫創作集2000》序文,台中:印刷,2000。
金文森,〈八八風災對土地開發管理之啟示〉,《2010年全國災害危機處理學術研討會》,台南:臺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2010,頁1-12。
施慧玲,〈論我國兒童人權法制之發展-兼談落實「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之社會運動〉,《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嘉義縣:國立中正大學法律系, 2004,第14期,頁169-204。new window
洪婉萍,鄭旭涵,林昭遠,〈由森林保育爭議探討如何深化環境意識教育〉,《水土保持學報》44(1),台北市:社團法人中華水土保持學會,2012,頁75- 88。
高泉錫,〈新世代青年工作價值大衝擊〉,《台灣勞工季刊》,台北市:行政院勞工委員會,18期,2009,頁6-12。
張文昌,〈禮教下的親情與恩義──傳統人倫秩序與當代人際關係的教育思考〉,《止善》,臺中縣 : 朝陽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2008,頁21-53。new window
張省卿,〈藝術史學科的創立—德國藝術史學巨擘瓦堡〉,《藝術家》,台北市:藝術家雜誌社,第265期,1997,頁438-448。
張純櫻,〈解讀維梅爾的「畫中畫」〉,《藝術學報》,新北市:臺灣藝術大學,第71期,2002,頁179-194new window
張靜茹,〈養兒防老──現代新孝觀〉,《台灣光華雜誌》,台北市:光華月刊社,28:2期,2003,頁68-78。
郭秋榮,〈全球金融風暴之成因、對我國影響及因應對策之探討〉,《經濟研究》,台北市:經建會, 2009,第9期,頁59-89。new window
陳午晴,〈親情意義的轉向──以房產繼承糾紛為例〉,北京市: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 2012,第6期,頁80-91。
陳來,〈《論語》的德行倫理體系〉,《清華大學學報》,北京市:清華大學,2011,頁127-160。
陳惠民,〈Art Deco與納皮爾重建〉,《新故鄉雜誌》季刊,第八期,2000,頁116-119。
馮燕,〈生存權的捍衛—台灣地區的棄兒保護〉,《人口學刊》,台北:台大人口研究中心,第19期,1998,頁161-194。new window
黃光男,〈中國繪畫故事性體裁之研究---兼論現代水墨畫創作趨向〉,《第二屆東方美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0。
黃建宏,〈科幻極短篇-德勒茲的電影眼世界〉,《當代》147期,1999,頁58-73。
葉錦鴻,〈國際法上人口販運議題的新近發展趨勢〉,《台灣國際法季刊》,台北市:台灣國際法學會,第八卷,第三期,2011,頁41-67。
蒙培元,〈從仁的四個層面看普遍倫理的可能性〉,《中國哲學史》,北京市:中國哲學史學會,2000,頁49-57。
褚漢雨,〈西方美術作品中的聖母形象〉,《中國宗教》,北京市:國家宗教局,第11期,2003,頁71-72。
劉家和,〈歷史、史學與社會三者關係之思考〉,《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河南省鄭州市:鄭州大學,第46卷,2013,頁126-128。
鄭明樁,〈電視廣告與影像文化的概念架構〉,《當代》,63期,台北:合志書局,頁30-47。
戴麗卿,〈文本轉換與觀者視角的研究--從圖意學、藝術史詮釋學到接受美學兼談臺灣的美術史教學與研究〉,《藝術學》,台北市: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史研究所,第18期,1995,頁99-162。
聶永華,〈《詩經》親情詩的文化蘊含與文學母題〉,《鄭州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河南省:鄭州大學學報編輯部,38卷6期,2005,頁33-36。

論文
王昭,《論移情與審美欣賞》,武漢市:華中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8。
王維禎,《絕口不提的「孩子」:性別化的性與墮胎》,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11。
吳宇棠,《臺灣美術中的「寫實」(1910-1954):語境形成與歷史》,台北:天主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
林欽賢,《〈夜巡〉圖像修辭學─理論與實踐》,台北市: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博士論文,2012。new window
陳敏,《是論孔子的孝道》,武漢市:華中科技大學碩士論文,2007。
陳雪惠,《臺灣原住民族現代詩研究(1970─2013)》,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new window
陳殿輝,《家庭暴力犯罪法律規範及其實施現況檢討之研究》,台南市:國立成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彭瓊萱,《繪畫中母性意象及表現之探究》,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學位論文,2009。
銀慶貞,《台灣高等教育的三個議題研究》,花蓮:國立東華大學經濟學系博士論文,2012。
鄧雅君,《一夜,情未了:愛上一夜情對象之經驗探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性別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9。

外文部分
Brian Duignan , The History of Western Ethics , New York: Btitannica Educational publishing,2011。
Erwin Panofsky, Meaning in the Visual Art, Garden City,N.Y.:Doubleday,1955。

網路
〈公民事件簿〉,公民眾意院網頁,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web.pts.org.tw/php2/program/citizen/citizenProgram.php?serials=1145635200
人類中心主義。民國105年4月6日,檢索自http://shue98.myweb.hinet.net/c2025.htm。
上程度青年就業概況分析〉,教育部統計處,2016年4月28日,檢索自https://www.dgbas.gov.tw/public/Data/5529211910SQKUP4R8.pdf
大榴蓮新聞,7月13日,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 http://ww.daliulian.net/cat51/node448505
中央通訊社,重點新聞,〈非預期懷孕多 每年墮胎數超過40萬〉,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508100246-1.aspx
中國時報/台南市新聞/B2版,2015/09/17,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0-kmw.chinatimes.com.opac.lib.ntnu.edu.tw/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B1%F3%C0%A6&src=B&date=20150917&file=N0244.001&dir=B&area=tw&frompage=se
中國時報/社會新聞/A8版,2015/07/31,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0-kmw.chinatimes.com.opac.lib.ntnu.edu.tw/member/news_search2/se_content_file8.asp?query=%B1%F3%C0%A6&src=B&date=20150731&file=N0058.001&dir=B&area=tw&frompage=se
日本NHK報導小林村的「深層崩壞」,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5NTIzMDE2.html
世紀末的象徵主義---Symbolism,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blog.xuite.net/joyce0626joyce062097/wretch/152527755-世紀末的象徵主義---Symbolism
台灣省氣象局研究室,《民國五十八年颱風報告》,台北市:中央氣象局,1969,頁30-52,2016年4月28日,檢索自http://photino.cwb.gov.tw/rdcweb/lib/cd/cd02tyrp/typ/pdf/Typhoon%20Report1969.pdf
尼特族(英語:NEET,全稱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0%BC%E7%89%B9%E6%97%8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A3%9B%E7%89%B9%E6%97%8F
何春蕤,〈從人本性教育觀點看九月墮胎潮〉,議題論述,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民國105年2月29日,檢索自http://sex.ncu.edu.tw/members/Ho/J270.htm
李遠,〈別鬧了,台灣多數年輕人根本「無老可啃」!〉,商業周刊網頁,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KBlogArticle.aspx?id=3925
金會國政分析報告,民國105年2月29日,檢索自http://old.npf.org.tw/PUBLICATION/FM/095/FM-R-095-009.htm
徐婉禎,〈新論寫實主義〉,台灣藝術文化基金會:藝術論壇2011/11/22,民國105年4月5日,檢索自http://taiwanfa.org/news_art_detail.php?NNo=13
劉乙儀、張瑞村,〈從人文關懷論教育機會均等與我國學前教育之發展〉,2015年6月14日,檢索自http://lms.ctl.cyut.edu.tw/portfolio/read_attach.php?id=1160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