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楊華詩作中的語言使用考查其國家認同傾向
書刊名:臺灣文學評論
作者:賈毓梅楊政源
作者(外文):Chya, Yu-meiYang, Jeng-yua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6:4
頁次:頁115-136
主題關鍵詞:楊華臺語詩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35
期刊論文
1.呂興昌(19940620)。引黑潮之洪濤環流全球--楊華詩解讀。臺灣文藝(新生版),3=143,114-1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曉波(1997)。蔣渭水的思想與實踐-論日據下臺灣文化協會與臺灣民眾黨的路線爭議。世界新聞傳播學院人文學報,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俊雅(1990)。日據下搖籃期(1920-1929)臺灣文學作品中的方言詞彙。中哲文史學報,20,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秋吉久紀夫(1993)。臺灣孤魂的詩人楊華─1930年代臺灣文學的一則。《笠》詩刊,174,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于弘(2005)。臺灣新詩中的母語情節。臺灣文學評論,5(2),13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許惠玟(2003)。日治時期臺灣新詩分期的再檢討--以漢文新詩發展為中心。臺日研究生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會議日期: 2003.10.04)。高雄:中山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淇瀁(1995)。臺語文學傳播的意識型態建構:以日治時期臺灣白話文運動為例。臺灣文學研討會,淡水工商管理學院(主辦) 。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載爵(1979)。黑潮下的悲歌:楊華。詩選集─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俊雅(1994)。「薄命詩人」楊華及其作品。臺灣文學散論。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總督府警務局(1995)。臺灣總督府警察沿革誌。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黃石輝(1930)。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振義(1995)。臺語詩的回顧與前瞻,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郭秋生(1973)。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廖毓文(1979)。台灣文字改革運動史略。文獻資料選集。台北:明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俊雅(1997)。日據時期臺灣白話詩的起步。臺灣文學論:從現代到當代。臺北:南天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葉迪(2003)。談賚志以終的詩人楊華。臺灣早期現代詩人論。國立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莫渝(2001)。鐵窗與秋愁--楊華作品研究。黑潮集。臺北:桂冠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