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論孔融生死榮辱之關鍵
書刊名:文學前瞻
作者:吳柳蓓
出版日期:2007
卷期:7
頁次:頁71-82
主題關鍵詞:孔融孔北海建安七子曹操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
  • 點閱點閱:30
孔融性格無忌不拘小節,自視清高不畏權勢,不與當時的外戚和宦官同流合污,喜提攜後進獎掖後輩,在東漢末年自成一股清流,被受後世士大夫稱道敬仰。孔融為建安時期文人,因東漢末年國事動亂,外戚宦官爭權奪利,不僅黨錮之禍、黃巾和董卓之亂相繼而起,同時還有軍閥豪族剝削人民、侵佔土地,造成社會動盪,百姓流離。孔融眼見漢室搖搖欲墜,一心渴望匡復漢室,於是毅然決然前往許都,與曹操共同推展文學與政治的理想,重建理想、邦圈。但實際上,曹操與孔融的關係在禰衡事件之後加速惡化,曹操因將彌衡驅逐出境使得孔融與他的關係愈來愈對立。孔融當時的政治意識和立場與曹操形成兩極,行事言談間多有齟齬,從《禁酒令》與《難曹公書啁征烏桓》之攻打袁氏兄弟等迴異立場可以一窺究竟。曹操因孔融屢屢在政治上反對自己,彼此的相處已達水火不容的境地,只好在建安十三年隨便安個罪名借故將他殺了。 本文主要在論述孔融憑著聰明才智與文學資質得以在政治舞台發光發熱,卻也因為性格上的張狂不忌為文與當局作對,最後招致禍端賠上性命。造就孔融生死榮辱之關鍵即在於此。
圖書
1.江建俊(198202)。建安七子學述。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寶均(1991)。曹氏父子和建安文學。萬卷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勰、周振甫(1993)。文心雕龍。錦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范曄、李國祥、楊昶、彭益林(1993)。後漢書。錦繡。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范曄、韓復智、洪進業(2003)。後漢書紀傳今註。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文祿(2004)。建安七子評傳。文史哲。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俞紹初(1990)。建安七子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