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教學波羅蜜--佛家思想中的教學智慧
書刊名:雲嘉特教期刊
作者:張美華簡瑞良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7
卷期:5
頁次:頁20-28
主題關鍵詞:佛家思想教育思想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20
  • 點閱點閱:173
期刊論文
1.陳美玉(20000100)。師生合作反省教學在師資培育上運用之研究。教育研究資訊,8(1),120-133+a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玉方(19980700)。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應用倫理研究通訊,7,30-3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Merry, T.、鄭玄藏(1997)。人本心理學入門:真誠關懷。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余書麟(1994)。中國儒家心理思想史。台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堅厚(1999)。人格心理學。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oss, D. D.、Bondy, E.、Kyle, D. W.(1993)。Reflective teaching for student empowerment: Elementary curriculum and methods。Prentice Hall。  new window
5.伍振鷟(2006)。中國教育思想史大綱。臺北: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國樞(19880331)。中國人的心理。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孟穎(1991)。維摩詰經的啟示,台南:靝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清玄(1989)。菩薩寶偈,台北:九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毓芬(1997)。人本心理學〝愛己〞之探究及其擴展與應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美華、簡瑞良(2006)。新全方位課程設計的意義內涵與理論基礎。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義孝(2003)。佛學常見詞彙,台中:瑞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廖居治(2005)。從教師教學信念談師資培育機構應有的作為。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鄭石岩(1989)。清涼心菩提行,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鄭石岩(1991)。覺˙教導的智慧:應用禪式教學,台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鍾秋玉(2004)。超個人心理學的人觀及其在教育應用上的可能性。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釋依日(1987)。六波羅蜜的研究,高雄:佛光。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Le Cornu, R., & Collins, J.(2004)。Re-emphasizing the role of affect in learning and teaching.。  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