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莊子理想人格的超個人心理學分析
書刊名:人文與社會研究學報
作者:王季香
作者(外文):Wang, Chi-hsia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43:2
頁次:頁25-46
主題關鍵詞:理想人格超個人心理學莊子Ideal personalityTranspersonal psychologyZhuangz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94
  • 點閱點閱:564
期刊論文
1.呂漁亭(19991200)。從心理學觀點看人及宗教。哲學與文化,26(12)=307,1116-1130+1187-118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安德(1990)。爲輔導樹立新指標--自我實現。張老師月刊,6(6),8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范熾文(1997)。超個人心理學及其教育意義。空大學訊,207,39-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梅良勇、彭隆輝(1991)。莊子的人學思想述評。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4(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廖俊裕(20020400)。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儒學「學統」建立的一個面向。研究與動態,5,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劉秋固(20000100)。從近代心理學在全人觀念上的缺失看超個人心理學在通識全人教育的方向。研究與動態,2,38-5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鍾秋玉(20040600)。超個人心理學的人觀及其在教育應用上的可能性。實踐通識論叢,2,27-4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林安梧(20080600)。「新道家」與「治療學」:論「根源的回歸」與「存有的照亮」。宗教哲學,44,129-14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林秀珍(19960300)。莊子「逍遙遊」的超個人心理學分析。鵝湖,21(9)=249,38-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傅佩榮(19880100)。莊子人觀的基本結構。哲學與文化,15(1)=164,61-7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張瑋儀(2003)。莊子「治療學」義蘊之分析與展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春蘭(1988)。超個人心理學的探討及其在輔導上的應用(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劉秋固(1995)。莊子的人學與超個人心理學(博士論文)。輔仁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季香(2004)。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博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王船山(1983)。莊子解。臺北:里仁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翔(1996)。逍遙人生的人格理想。江蘇:江蘇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Fromm, E.、Suzuki, D. T.、Martin, R. D.、徐進夫(1983)。心理分析與禪。臺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弗洛姆、孫石(1998)。自我的追尋。臺北:志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弗蘭克、趙可式、沈錦惠(1992)。活出意義來。臺北:光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李紹崑(1991)。美國的心理學界。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張平(1998)。孔子西遊記--中西人格研究法之比較。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曾昭旭(1993)。道德與道德實踐。臺北:漢光。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國樞(1993)。本土裡學的開展。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楊國樞(2008)。華人本土心理學與華人契合性。臺北:開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尚明(1995)。中國人學史。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Walsh, Roger、Vaughan, Frances、易之新、胡因夢(2003)。超越自我之道。臺北:心靈工坊。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Fromm, Erich、于人瑞(1991)。超越佛洛伊德--佛洛伊德思想的偉大與極限。台北:志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郭永玉(2000)。孤立無援的現代人--弗洛姆的人本精神分析。臺北:貓頭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B.R.赫根漢、鄭雪、鄭敦淳(1988)。現代人格心理學歷史導引。河北:河北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譚宇權(1998)。莊子哲學評論。臺北:Wenjin Publishing House。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唐君毅(1993)。中國哲學原論。臺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傅偉勳(1996)。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臺北:東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金白鉉(1986)。莊子哲學中「天人之際」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文津。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彭運石(2001)。走向生命的巔峰--馬斯洛的人本心理學。臺北:果實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莊周、郭慶藩、王孝魚(199110)。莊子集釋。臺北:群玉堂:鴻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Goble, Frank G.、呂明、陳紅雯(1992)。第三思潮 : 馬思洛心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唐君毅(1978)。中國哲學原論。香港:臺北:新亞研究所:臺灣學生書局發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程兆熊(1985)。道家思想。臺北: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李亦園(1997)。文化與修養。台北: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陳鼓應、王雲五(1992)。莊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車文博(2001)。人本主義心理學。台北:台灣東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榮捷(19940000)。中國哲學論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林安梧(1996)。中國宗教與意義治療。臺北:明文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吳汝鈞(1998)。老莊哲學的現代析論。臺北: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崔大華(1988)。莊子歧解。河南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劉翔平(2001)。尋找生命的意義:弗蘭克的意義治療學說。臺北:果實。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維克多.弗蘭克、游恆山(1991)。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高柏園(19920000)。莊子內七篇思想研究。臺北市:文津。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5.楊儒賓(1991)。莊周風貌。黎明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6.Lefebvre, Andre、若水(1992)。超個人心理學:心理學的新典範。臺北:桂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7.釋德清(1974)。莊子內篇注。臺北: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8.陳鼓應(1993)。老莊新論。五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