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休閒運動/活動與休閒教育在國內大專校院學生之關連性探究
書刊名:嘉大體育健康休閒
作者:李森源
出版日期:2007
卷期:6:2
頁次:頁191-198
主題關鍵詞:休閒運動休閒活動休閒教育大專校院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5
  • 點閱點閱:26
期刊論文
1.李明榮(2000)。談休閒活動的意義、功能及積極涵義。國立台灣體育學院休閒運動學系系刊,3,57-5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振貴、張火木(1996)。大專生的休閒生活與現代價値觀的建立。技術及職業教育,35,37-4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黃致傑、游志青(2004)。休閒倫理的重要性與推展策略之探討。大專體育,74,130-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興漢(1992)。台灣地區國民休閒調查研究。教育與心理研究,15,215-24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謝秀芳(2001)。大學生休閒活動之探討。雲科大體育,3,14-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芳梵(19931200)。如何積極推展休閒運動。國民體育季刊,22(4)=99,11-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美芬(19921100)。從休閒觀點談單親青少年的健全發展。學生輔導通訊,23,14-1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余嬪(20001200)。休閒教育的實施與發展。大葉學報,9(2),1-1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呂建政(19940700)。休閒教育的發展。臺灣教育,523,18-2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子利(20010300)。休閒教育的意義、內涵、功能及其實施。戶外遊憩研究,14(1),33-5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Ragheb, Mounir G.、Beard, Jacob G.(1982)。Measuring Leisure Attitude。Journal of Leisure Research,14(2),155-167。  new window
12.蔡長啟(19931200)。我國發展休閒活動的應有措施。國民體育季刊,22(4)=99,4-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白瑞聰、晏涵文(19930700)。大學生約會行為之調查研究。公共衛生,20(2),172-18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許建民、高俊雄(20000300)。以三類型阻礙模式探討都市六年級學童運動休閒阻礙參與阻礙與性別及自尊之關係。戶外遊憩研究,13(1),41-61。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顏妙桂(19980800)。現代公民的休閒生活教育--論學校休閒教育之實施。人文及社會學科教學通訊,9(2)=50,2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高俊雄(19960400)。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69-7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顏妙桂(19940700)。休閒與教育。臺灣教育,523,15-1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林東泰(19930600)。臺北都會地區青少年休閒認知與態度研究。社會教育學刊,22,17-4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黃金柱、林志成、林素卿、陳春蓮、程春美、連惠卿、行政院體委會(1999)。我國青少年休閒運動現況、需求暨發展對策之研究。臺北市:行政院體育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王鳳美(2003)。屏東縣國民小學學童參與休閒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素敏(1997)。老人的休閒滿意及其休閒教育取向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許瓊文(1992)。生活型態與休閒行為有關變項的研究:以臺大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張翠珠(2001)。高屏地區大學生休閒參與、休閒教育需求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屏東市。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鄒宇翔(2005)。雲林科技大學學生休閒教育需求與休閒運動阻礙因素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謝哲仁(1999)。台北縣市國中學生休閒認知、態度與行為之調查研究--暨週休二日對台北縣市國中學生休閒認知與態度之影響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三煌(2003)。臺北市內湖區國小高年級學童休閒活動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市立師範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俊豪(2001)。南投縣國小學童休閒態度及其教育需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顏映馨(1999)。大學生的生活風格,人際親密和幸福感關係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Edginton, C. R.、Ford, D. M.(1985)。Leadership in recreation and leisure service organizations。New York:Wiley。  new window
2.林東泰(1997)。休閒教育與其宣導策略之研究。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莊慧秋(1994)。樂在工作之外--上班族的休閒生活。台北:張老師。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義雄(1985)。青年休閒活動現況及其阻礙因素之研究。臺北: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Neulinger, J.(1981)。The psychology of leisure。Charles C. Thomas。  new window
其他
1.行政院主計處(2000)。八十九年台灣地區社會發展趨勢調查,http:www.dgbas.gov.t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主計處(1998)。國情統計通報,http://www_dgbasey_gov.tw/dgbas03/bs3/report/N901012.htm。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瞿海源(19950624)。苦悶社會造就狂飆少年。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