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及其運作的歷史考察
作者:鄭國銘
作者(外文):CHENG, Kuo-Min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系所名稱:體育學系
指導教授:蔡禎雄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9
主題關鍵詞:臺灣體育俱樂部日治時期臺灣體育協會大日本武德會TaiwanSports clubPeriod of JapaneseTaiwan sports associationDai-Nippon-Butokukai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8) 博士論文(4)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8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82
臺灣在日本治理之前沒有專門的組織推展西方「運動」(sports),直到日治時期透過總督府在教育體系與社會組織中注入西方體育與日本傳統武術,才又添加新的元素。當時社會體育有高爾夫球、棒球、廣播體操、登山、武道等,這些主題的研究都一致指出該項運動透過特定的組織是其主要的推手。但除了上述的運動項目外,還有田徑、水泳、網球、排球、籃球、足球、自轉車、射箭等等,這為數眾多的項目是如何來推展?值得加以研究。
當時運動項目基本上可分為西方體育運動與日本傳統武術,日本傳統武術主要是由大日本武德會在臺灣成立的組織來推廣,西方體育運動項目則透過體育俱樂部、臺灣體育協會來推廣,促使各運動項目在台灣生根。為釐清當時這些組織的結構、運作與關係,所以本研究針對「大日本武德會」在臺灣成立的組織、「體育俱樂部」與「臺灣體育協會」三者為研究對象,考察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的肇始、交融、繁榮與質變的過程。
本文採歷史研究的方法,透過資料蒐集、分類、整理並加以考證後,分析考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運作的過程,得以下結果:
一、臺灣社會體育組織經由筆者研究的結果,認為它是在1900年大日本武德會來臺成立各縣委員部之後逐漸成型,其活動以日本武道(劍術、柔術)為其推展內容。
二、1903年「武德會臺灣支部」協助「體育俱樂部」成立,該俱樂部設立運動部(運動會、棒球、網球等)、馬術部、射術部(擊劍、柔術等)、自行車部、游泳部、漕艇部推展相關運動。在體育俱樂部解散後「武德會臺灣支部」又接掌其部分業務。再則,兩個組織間合辦大會,相關的場地都互為使用,本時期兩會可謂相互交融。
三、1920年「臺灣體育協會」在總督府的主導下成立,推動當時非武道的運動項目。配合日本國內的運動進展,開始走向國際,臺灣也開始積極訓練選手參與競賽。兩會各自發展出繁榮之景。
四、受到皇民化運動、戰時體制的影響,兩會在日治末期受到軍國主義政策的波及,運動的目的全然為戰爭做準備。再加上學校教育的體操科改成體鍊科,社會體育強調國民體位向上,所以,運動比賽的性質已全然改變。
日本帝國主義下臺灣社會體育組織從肇始、交融、繁榮、質變的運作過程,除了展現其組織的動員力與活動的漸進、多樣外,其背後所帶來的意涵,由以下結論之:
一、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的模式係由日本引進臺灣並由官方主導,統御了臺灣體育運動的全面發展。
二、日治時期臺灣社會體育組織的植基,打開臺灣人的運動視野,讓戰後臺灣得以延續此一文化。
There was no special organization to promote western sports in Taiwan until the period of Japanese occupation. It was at this time that the governor-general office added the western sport and traditional Japanese fighting skill to educational system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At that times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included golf, baseball, radio-gymnastics, mountain-climbing, fighting skills, and so on. All studies of these subjects unanimously point out that the reason for their developments was through some special organization. However, except the above sport items, there was other sports such as track and field events, swimming, tennis, volleyball, basketball, football, bicycle, archery, and so on. It is worth studying about how these sport items were developed?
Basically, sport items at that times could be divided into western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and Japanese traditional fighting skills. Japanese traditional fighting skills were mainly extended by the branch of Dai-Nippon-Butokukai in Taiwan. However, western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s items were promoted by sports clubs and Taiwan sports association. In order to clear up the structures, operations, and relations among these organizations,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branch of Dai-Nippon-Butokukai in Taiwan, the Sports Club, and the Taiwan Sports Association to discuss the beginning, mixing, flourishing, and changing of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in Taiwan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ied period.
This research uses the way of historical study, that is, through data gathering, classification, regulation, and verification, then to analyze and inspect the process of the operation of Taiwan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sto get the following results:
A Based on the author’s research, Taiwan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s were gradually typified after Dai-Nippon-Butokukai established separate committee in different counties in Taiwan. Its activities focused on Japanese fighting skills like fencing and judo.
B. Dai-Nippon-Butokukai Taiwan Branch helped the establishment of Sports Club in 1903. This club set up the departments of exercise ( games, baseball, tennis), horsemanship, archery (fencing, judo), bicycle, swimming and boating to move ahead related sports. After the Sports Club disbanded, Dai-Nippon-Butokukai Taiwan Branch took over some of its business activities. Besides, these two organizations managed the games together, so their places could be used mutually. During this period these two organizations were called blending with each other.
C. Taiwan Sports Association, under the direction of governor-general office, was established in 1920 to extend non-fighting sport items. In tune with Japan domestic sport development, it began to march toward internationalization, so Taiwan also began to train people to take part in games actively. Both organizations separately developed toward prosperity.
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Kominka Movement and the whole system during the World War, these two organizations were affected by the policy of militarism and their objects of exercise were totally prepared for war during the late Japanese Colonization. Furthermore, the course of gymnastics was changed into physical training in school, and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stressed to improve people’s physical power; therefore, the nature of games was totally changed.
Under the Japan Imperialism, the organization of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aiwan experienced the process of beginning, blending, prosperity and change. Except to express its mobilization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gradual progress of activities, the meaning behind its back could be concluded as follows:
A. During Japanese Colonization, the mode of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in Taiwan was introduced from Japan and directed by the government, so it controlled the whol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xercise in Taiwan.
B. Because of the rooting of social physical education organization in Taiwan during Japanese
Colonization, it opened the view of exercise of Taiwanese, and let them be able to continue
such kind of culture.
參考文獻
一、史料
(一)官方出版
臺灣總督府:《詔敕、令旨、論告、訓達類纂》,(1895-1940年 年度別),1941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治概要》,1945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治終末報告書》,1946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府報》,(1897-1942年 年度別),1942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統計書》,(1897-1942年 年度別),1942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統計摘要》,(1905-1938年 年度別),1939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警察統計書》,(1905-1937年 年度別),1937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民政事務成績提要》,(1896-1942年 年度別),1942年。
臺灣總督府:《臺灣總督府及所屬官署職員錄》,昭和3年—昭和15年。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年報》,明治33年—大正9年。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鐵道部報》,明治41、42年、大正4-9年度。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臺北:株式會社臺灣日日新報社,1916。
臺灣總督府:《臺灣現勢要覽》,1937年。P134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育會編:《臺灣學事法規》,帝國地方行政會發行,1943。
臺灣總督府臺灣教育會編:《臺灣事情》,大正5年—昭和17年。

(二)戰前出版品(依姓氏筆劃排列)
小川琢治,《臺灣諸島誌》,1896(成文出版社1985年重刊)。
上村健堂:《臺灣事業界と中心人物》,臺灣日日新報社,大正8年3月14日。
內田庄五郎:《高雄港勢展覽會誌》,昭和6年。
文部大臣官房體育課 編:《本邦ニ於ケル體育團體ニ關スル調查》,東京,文部大臣官房體育課,昭和6年。
今村嘉雄,《日本体育史》(東京:金子書房,1951)
石原幸作編纂,《臺灣日日新報壹萬號及創立三十周年記念講演集》,臺灣日日新報社,臺中州教育會,《臺中州教育年鑑》,昭和7年2月18日。頁302~306,129~138
岩崎潔治,《臺灣實業家名鑑》,臺北市:臺灣雜誌社發行,1912。
東鄉實、佐藤四郎共著,《臺灣殖民地發達》,晃文館,1916。
林進發,《臺灣人物評》,臺北市:赤陽社,1929。
林進發,《臺灣官紳名鑑》,臺北市:民眾公論社,1934(第四版)。
林進發,《臺灣發達史》,臺北市:民眾公論社,1936(昭和11)年。P106.109
持地六三郎,《臺灣殖民地政策》,富山房,1912。
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郁永河著.方豪合校本,《裨海紀遊》,(中國方志叢書,臺灣地區第46號),臺北:成文出版社(重刊),1983。
竹村豐俊:《臺灣體育史》,財團法人臺灣體育協會,昭和8年11月25日。
竹村豐俊,《臺灣ニ於ケル體育運動團體》,臺北,臺灣體育協會,1933。
呂靈石:《臺灣人士鑑》,株式會社臺灣新民報社,昭和12年9月25日。
杉山靖憲:《臺灣歷代總督ノ治績》,帝國地方行政學會,大正11年4月28日。
東俊郎:《スポーツ八十年史》,東京,日本體育協會,昭和33年。
前田莊吉:《臺灣ゴルフ俱樂部二十年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昭和13年4月7日。
唐澤信夫,《臺灣紳士名鑑》,臺北市:新高新報社,1937。
原房助:《臺灣大年表》,臺北,臺灣經世新報社,昭和7年3月1日。
高木正信:《臺灣武道之精華》,臺灣沿革史發行所,昭和8年6月1日。
鹿又光雄編:《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誌》,始政四十周年紀念臺灣博覽會,1939。
湯川充雄:《臺灣棒球史》,臺北,臺灣日日新報社,昭和7年。
黃成助:《臺灣年鑑》,臺北:成文出版社,民國74年。
新竹廳出品協會:《新竹要覽》,1916。
嘉義市役所:《嘉義市制五周年記念誌》,1935年2月9日。頁66ph棒球場
臺中州教育課:《臺中州教育展望》,1935。
臺中州教育課:《臺中州社會教育要覽》,1934-1940。
臺中廳出品協會:《臺中廳管內要覽》,1916。
臺北師範學校編:《臺灣公學校體操教授要目》,1919。
臺灣教育研究會:《臺灣學事年鑑》,昭和15[1940]。頁376~385
臺灣總督府:《臺灣列紳傳》,株式會社日日新報社,大正5年4月20日。
臺灣總督府:《臺灣法令輯覽》,1921年。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臺灣鐵道史》,上、中、下卷,東京:近藤商店活版部,明治43年9月。
臺灣日日新報編:《內地人の健康法》,臺北:臺灣日日新報,1906。
臺灣教育會編:《臺灣教育沿革誌》,臺灣教育會,1939。
臺灣經世新報社:《臺灣大年表》,臺北:南天書局,1994。
臺灣總督府:《臺灣日誌》,臺北:南天書局,1994。
蔣毓英:《臺灣府志》(臺灣歷史文獻叢刊),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
藤崎濟之助:《臺灣全誌》,中文館,1930(成文出版社1985年重刊)。
(三)期刊、報紙、雜誌
《漢文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日新報》
《臺灣日報》
《臺灣民報》
《臺灣新民報》
《興南新聞》
《南支日報》
《東臺灣新報》
《まこと》
東洋協會臺灣支部:《臺灣時報》,明治42年-大正8年,1-113號。
《第一教育》3卷6號-14卷4號,臺北:臺灣子供世界社,1924-1935。
《新竹州時報》,臺灣新聞報社編,1940-1943。
《新臺灣》,臺灣總督府情報部編,1941。
《新臺灣》創刊號-大正10年3月號,新臺灣社,1914-1921。
《運動と趣味》1卷1號-4卷2號,臺灣體育獎勵會,1916-1919。
《臺北州時報》第一卷第一號-第四卷第十二號,臺北州廳,1926-1929。
《臺銀俱樂部》1-15號,臺灣銀行,1929。
《臺灣日日寫真畫報》第1年8月號-第2年第8號,臺北:臺灣日日寫真畫報社,1916-1918。
《臺灣青年》創刊號-第四卷第二期,臺灣青年雜誌社,1920-1922。
《臺灣時報》1-113號,臺北:東洋協會臺灣支部,1909-1919。
《臺灣時報》18-300號(內有缺號),臺灣時報發行所,1921-1943。
《臺灣婦人界》第1-6卷6號(內有缺號),臺灣婦人界社,1934-1939。
《臺灣教育》141-485號(內有缺號),臺北:臺灣教育會,1914-1942。
《臺灣教育會雜誌》1-140號,臺北:臺灣教育會,1901-1913。
《臺灣博物學會會報》1-69號,殖產局博物館內臺灣植物學會(後更名為臺灣博物學會),1911-1924。
《臺灣運動界》第一卷,臺北:臺灣體育獎勵會,1915.10-1916。
《臺灣實業界》第1年第1號-第13年第12號,臺灣實業界社,1929-1941。
《臺灣慣習記事》第1卷-第7卷,臺灣慣習研究會,1901-1907。
《臺灣學校衛生》1-13號;4卷1號-5卷6號,臺北:臺灣總督府文教局內臺灣學校衛生會,1938-1943。
《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雜誌》1-25號,臺北:臺灣總督府國語學校校友會,1899-1909。
《臺灣警察協會雜誌》1-149號,臺灣警察協會,1917-1929。
《臺灣警察時報》1-56號;206-335號,臺灣警察協會(臺灣警察協會雜誌改題),1930-1943。
《臺灣鐵道》2-351號(內有缺號),臺灣鐵道會,1912-1941。
《趣味の臺灣》創刊號-第2年第5號(內有缺號),趣味の臺灣社,1933-1934。
《醫學雜誌》創刊號;1-16號,臺灣醫學會,1902-1903。

二、戰後著作(依姓氏筆劃排列)
1.書籍
又吉盛清著,《日本殖民下的臺灣與沖繩》(魏廷朝譯),臺北:前衛,1997。
野重任,《日據時代臺灣米穀經濟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
井出季和太著,《日據下之台政》(郭輝譯),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77。
王世慶,《清代臺灣社會經濟》,臺北:聯經出版社,1994。new window
王宗吉,《體育運動社會學》,臺北:銀禾,1992。
王泰升,《臺灣法律史的建立》,臺北:台大法學叢書編委會,1997。new window
王國璠,《臺灣抗日史》,臺北:臺北市文獻會,1981。
王詩琅,《日本殖民體制下的臺灣》,臺北:眾文,1980。new window
王詩琅,《臺灣社會運動史:文化運動》,臺北:稻鄉,1988。
王曉波編,《臺灣殖民地傷痕》,臺北:帕米爾,1985。
片倉佳史,《臺灣日治時代遺跡》,臺北:玉山社,2002。
古野直也著,《臺灣近代化秘史》(許極燉譯),高雄:第一,1994。
古野直也著,《臺灣代誌(下):總督府到總統府》(謝森展譯),臺北:創意力,1995。
矢內原忠雄,《帝國主義下臺灣》,東京:岩波書店,1988。
矢內原忠雄著,《日本帝國主義下之臺灣》(周憲文譯),臺北:海峽學術出版社,1999。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史話》,臺北:臺灣省文獻會,1964。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近代史:社會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近代史:政治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近代史:經濟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5。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近代史:文化篇》,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7。
臺灣省文獻會,《臺灣史》,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94。
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統計室,《臺灣省五十一年來統計提要》,臺北:進學書局,196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特徵》,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伊藤潔著,《臺灣四百年的歷史與展望》(江萬哲譯),臺北:新遠東出版社,1994。
伊能嘉矩著,《臺灣文化志》(江慶林等譯),臺中:臺灣省文獻會,1985。
李亦園,《文化的圖像(上、下) 》,臺北:允晨出版社,1992。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師範教育之研究》,臺北:臺灣師大史研所,1983。new window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2。new window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研究》,臺北:稻鄉,1994。new window
吳密察,《臺灣小事典》,臺北:遠流出版社,2000。
邱坤良,《臺灣劇場與文化變遷─歷史記憶與民眾觀點》,臺北:台原出版社,1997。new window
周婉窈,《日據時代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臺北:自立,1989。new window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史前至一九四五年)》,臺北:中研院台史所籌備處,1997。new window
周婉窈,《臺灣歷史圖說》,臺北:聯經出版社,1998。
林子侯,《臺灣涉外關係史》,臺北:三民,1978。
林再復,《臺灣開發史》,臺北:著者印行,1991。
林柏維,《臺灣文化協會滄桑》,臺北:台原,1993。
林繼文,《日本據台末期(1930~1945)戰爭動員體係之研究》,臺北:稻鄉,1996。
韋政通,《中國文化概論 : 對傳統文化的解析》,臺北:水牛,1968。
韋政通,《巨變與傳統:中國傳統思想現代意義的追尋》,臺北:牧童,1978。
韋政通,《傳統的更新》,臺北:水牛,1989。
韋政通,《中國的智慧:中西偉大觀念的比較》,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8。new window
施家順,《臺灣民主國的自主與潰散》,屏東:現代教育,1985。
翁佳音,《臺灣漢人武裝抗日史-1895~1902》,臺北: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86。
翁佳音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勞工運動、右派運動》,臺北:稻鄉,1991。
涂照彥著《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李明峻譯),臺北:人間,1991。new window
翁嘉禧,《臺灣光復初期的經濟轉型與政策(1945~1947)》,高雄: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1998。
張正昌,《林獻堂與臺灣民族運動》,臺北:著者印行,1981。
張宗漢,《光復前臺灣之工業化》,臺北:聯經,1980。new window
張炎憲等編,《臺灣近百年史論文集》,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6。
張炎憲等編,《臺灣史論文精選(上、下) 》,臺北:玉山文化出版,1996。
曹永和等纂,《日治前期臺灣北部施政紀實:軍事篇》,臺北: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86。
許佩賢譯、吳密察導讀,《攻台戰記:日清戰史.臺灣篇》,臺北:遠流,1995。
許極燉,《臺灣近代發展史》,臺北:前衛,1996。new window
許極燉,《尋找臺灣新座標》,臺北:自立晚報,1993。
連溫卿著、張炎憲、翁佳音編校,《臺灣政治運動史》,臺北:稻鄉,1988。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臺灣師大史研所,1992。
陳秀義,《南投縣文化園區修復工程施工紀錄報告書》,南投: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民國91。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臺北:臺灣書店,1999。new window
陳碧笙,《臺灣人民歷史》,臺北:人間出版社,1993。
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臺灣歷史系列演講專集》,臺北: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1995 。
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系,《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師大歷史系,1997。
程大學,《臺灣開發史》,臺北:眾文,1991。
喜安幸夫,《日本統治臺灣秘史》,臺北:武陵,1989。
喜安幸夫,《臺灣抗日秘史》,臺北:武陵,1989。
黃秀政,《臺灣割讓與乙未抗日運動》,臺北:商務,1992。new window
黃秀政、張勝彥、吳文星合著,《臺灣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2。new window
黃昭堂,《臺灣淪陷論文集》,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6。
黃昭堂著《臺灣總督府》(黃英哲譯),臺北:自由時代,1989。new window
黃昭堂著《臺灣民主國之研究》(廖為智譯),臺北: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1993。
黃通、張宗漢、李昌槿:《日據時代臺灣之財政》,臺北:聯經,1987。
黃富三、曹永和編:《臺灣史論叢》第一輯,臺北:眾文,1980。new window
黃靜嘉,《日據時期之臺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自印本,1961。
程佳惠,《台灣史上第一大博覽會-1935年魅力台灣SHOW》,臺北:遠流,2004。
楊碧川,《簡明臺灣史》,高雄:第一,1987。
楊碧川,《日據時代臺灣人反抗史》,臺北:稻鄉,1988。new window
楊碧川,《臺灣歷史辭典》,臺北:前衛,1997。
葉振輝,《臺灣開發史》,臺北:臺原出版社,1995。
葉榮鐘等,《臺灣民族運動史》,臺北:自立晚報,1982。
葉肅科:《日落臺北城:日治時代臺北都市發展與臺灣人日常生活 (1895-1945)》,臺北市:自立晚報文化出版部,1993。
趙祐志:《日據時期臺灣商工會的發展(1895-1937)》,臺北:稻鄉,1998。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5。new window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師範學校體育發展史》臺北:師大書苑,1998。new window
劉進慶、涂照彥、隅谷三喜男,《臺灣之經濟》,臺北:人間出版社,1993。
臺灣省立臺北圖書館,《臺灣文獻資料目錄》,南投:臺灣省文獻會,195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臺灣經濟史二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日據時代臺灣經濟之特徵》,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
賴志彰,《臺灣霧峰林家留真集》,臺北:自立報系文化出版部,1989。
戴嘉玲,《原住民寫真&解說集》,臺北:前衛出版社,2000。
戴寶村、李筱峰、張炎憲,《臺灣史論文精選》(上)(下),臺北:玉山社,1996。
薛化元,《臺灣歷史年表:終戰篇I、II、III》,臺北:國家政策研究中心,1990。new window
薛光前編,《近代的臺灣》,臺北:正中,1977。
藍博洲,《日據時期臺灣學生運動 1913~1945年》,臺北:時報,1993。
藤井志津枝,《日治時期臺灣總督府理蕃政策》,臺北:文英堂,1997。


2.期刊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王世宗,〈「教化的使命」:傳教事業與新帝國主義〉,《歷史月刊》,155,(臺北,歷史智庫,2000.12):49-56。
王世宗,〈新帝國主義與現代世界的興起〉,《歷史月刊》,144,(臺北,歷史智庫,2000.1):32-37。
王世宗,〈新帝國主義與新現代文明〉,《臺灣殖民地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04.2):378-394。new window
王治河,〈傅柯的系譜學〉,《哲學雜誌》,15,(臺北:業強出版社,1996.1):44-69。
王晴佳,〈如何看待後現代主義對史學的挑戰?〉,《新史學》,10.2,(臺北,新史學雜誌社,1999.6): 107-143。new window
李敏慧,〈日治時期臺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辛德蘭,〈日治時期武德會台灣支部設立背景與推展活動(1895-1945)〉,《兩岸發展史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2006.12):2-26。
吳文星,〈日本據臺前對臺灣之調查與研究〉,《第一屆臺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人文教育研究中心,1995):567-576。
吳文星,〈日治初期日人對臺灣史研究之展開〉,《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7):1999-2028。new window
吳文星,〈東京帝國大學與臺灣「學術探檢」之展開〉,《臺灣史研究一百年-回顧與研究》,(臺北:中央研究所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7):23-40。new window
吳密察,〈綜合評介有關「臺灣事件」(1871-74)的日文研究成果〉,《史學評論》,3,(臺北:史學評論社,1981):149-200。
呂理州,《明治維新—日本邁向現代化的歷程》,(臺北:遠流,1994)。
呂紹理,〈日治時期臺灣的休閒生活與商業活動〉,《臺灣商業傳統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5):357-397。
李國祁,〈清代臺灣的政治近代化-開山撫番與建省〉,《中華文化復興月刊》,8.12,(臺北:中華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1975.12):5-16。
李淑珍,〈「經學式」、「科學式」與「理學式」的歷史詮釋學-近代中國/臺灣史學發展的三個面向〉,《當代》,178,(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2002.6):32-55。
林玫君:〈日治時期臺灣體育史料簡析〉,《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9,(臺北:臺灣教育史研究會,2000.5)。
林玫君,〈日治時期臺灣sports雜誌形成與興衰之研究〉,《第四屆東北亞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中國四川:中國體育史學會,2001):167-169。
林玫君,〈尋求五十年前的體育史料─日治時期臺灣體育書籍和雜誌之分析研究〉,《人文學報》,1,(臺中: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2002.12):189-207。
林玫君,〈日治時期學生的登山活動〉,《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7,(臺北:臺灣教育史研究會,2003.6):10-20。
林玫君,〈探險臺灣山岳的起點─清朝時期的「望山」和「登山」活動〉,《人文學報》,2,(臺中:國立臺中技術學院共同學科,2003.12):209-222。
林蔡娩,〈五十年前第一批登上玉山的女孩〉,《戶外生活雜誌》,12,(臺北:戶外生活雜誌社,1977.7):52-59。
周婉窈,〈實學教育、鄉土愛與國家認同-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第三期「國語」教科書的分析〉,《臺灣史研究》,4.2,(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99.6):7-55。new window
近藤正己,〈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當代》,30,(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1988.10):40-53。
姚人多,〈認識臺灣:知識、權力與日本在臺之殖民治理性〉,《臺灣社會研究》,42,(臺北:臺灣社會研究雜誌社,2001.6):119-182。new window
徐裕健,《臺中市政府歷史建築「臺中刑務所演武場」保存修復之調查研究及修復規劃報告》,臺中市政府文化局,2003。
高俊雄,〈休閒概念面面觀〉,《國立體育學院論叢》,6.1,(桃園:國立體育學院編輯委員會,1996):69-78。new window
陳水逢,《日本文明開化史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3)。
陳其南,《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臺北:允晨出版社,1994)。new window
陳昭和,〈試論臺灣人類學的高山族研究〉,《山海文化雙月刊》,6,(臺北:中華民國臺灣原住民族文化發展協會,1994.9):27-36。
陳昭銘,〈淺釋日據時期臺灣土地調查〉(一)、(二)、(三),《現代地政》,228、229、230,(臺北:現代地政雜誌社,2000.6、7、8):46-50;53-55;45-48。
陳偉智,〈知識與權力-伊能嘉矩與臺灣原住民研究〉,《當代》,135,(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1998.11):28-51。
陳儒修,〈殖民論述三重奏-殖民、後殖民、去殖民〉,《電影欣賞》,82,(臺北:國家電影資料館,1996.7/8):19-23。
張小虹,〈黑臉他者:《黑王子》中帝國主義意識形態〉,《中外文學》,25.8,(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97.1):123-150。
張炎憲,〈掌握歷史資料,就等於掌握歷史發言權〉,《自立晚報》,1999.4.12,第8版。
張炎憲,〈攀登玉山-新世紀文化運動的實踐〉,《臺灣史料研究》,19,(臺北: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2002.6):139-143。
張隆志,〈劉銘傳、後藤新平與臺灣近代化論爭-關於十九世紀臺灣歷史轉型期研究的再思考〉,《中華民國專題論文集第四屆討論會》,(臺北:國史館,1997):1-29。
張旭宜,〈日據時期臺灣原住民法律地位之爭辯〉,《臺灣史料研究》,12,(臺北市:財團法人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1998.11)。new window
張威克,〈從傅柯的權力觀談運動中的權力現象〉,《體育學報》,29,(臺北:中華民國體育學會,2000.9):23-34。new window
許盛莉譯,〈殖民主義之空間意涵Spatial Meanings in Colonial Architecture Diaiogue〉,《建築》,3,(臺北:建築雜誌社,1997.5):66-70。
棟方達也,〈日本統治期臺灣におけるゴルフに關する史1—發祥~昭和初期の展開—〉,《第一屆東北亞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1995)。
棟方達也,〈日本統治期臺灣のゴルフに關する史的研究1—臺灣におけるゴルフの草創—〉,《弘前學院大學一般教育學會誌》,16,(日本:弘前學院大學,1996)。
棟方達也,〈日本統治期臺灣のゴルフに關する史的研究2—臺灣ゴルフ俱樂部の組織化—〉,《弘前學院大學一般教育學會誌》,33,(日本:弘前學院大學,1997)。
黃慧貞,〈日治時期台灣上流階層之休閒活動與興趣選擇—以臺灣人士鑑為中心〉,《臺灣風物》,56.4,(臺北:臺灣風物雜誌社,2006.12)。new window
黃靜嘉,〈日據下之臺灣殖民地法制與殖民統治〉,《臺灣文獻》,10.1,(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59.3)。
敦誠,〈再思考「傳播帝國主義再思考」〉,《當代》,78,(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1992.10):98-121。
游鑑明,〈近代中國女子體育觀初探〉,《新史學》,7.4,(臺北:新史學雜誌社,1996.12):119-158。new window
游鑑明,〈日治時期臺灣學校女子體育的發展〉,《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6):5-75。new window
溫振華,〈淡水開港與大稻埕中心的形成〉,《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997):175-208。new window
葉晨聲:〈從淡水中學到純德女中—ㄧ個長老教會學校體育活動的發展〉,《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31,(臺北:臺灣教育史研究會,2004.2):12-21。
廖新田,〈從自然的臺灣到文化的臺灣:日據時代臺灣風景圖像的文化表徵探釋〉,《重返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文化研究學會,2002)。new window
劉士永,〈一九三O年代以前日治時期臺灣醫學的特質〉,《臺灣史研究》,4.1,(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1987.6):97-148。new window
劉士永,〈大衛阿諾與後殖民醫學〉,《當代》,70,(臺北:當代編輯委員會,2001.10):30-40。
蔡采秀,〈臺灣史研究與東方社會理論的可能〉,《第二屆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2000):50-76。
蔡淵洯,〈清代臺灣的移墾社會〉,《認識臺灣歷史論文集》,(臺北:國立臺灣範大學歷史學系,1997):83-109。new window
蔡錦昌,〈是學術「本土化」,還是「一派胡言」?〉,《第二屆社會科學理論與本土化研討會》,(嘉義:南華大學,2000):206-211。
蔡錦堂,〈日本據臺初期公學校「國語」教科書之分析〉,《中國與亞洲國家關係史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淡江大學,1993)。
Marius B. Jansen著,〈日本帝國主義:後明治觀點〉(蔡龍保譯),《史耘》,9,(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2003.9):71-84。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人的初等學校體育科成立之歷史經緯〉,《體育學報》,13(臺北:臺灣體育學會,1991.12)。new window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人的初等學校體育科之進展:以1919年至1930年為中心〉,《體育學報》,14,(臺北:臺灣體育學會,1992.12)。new window
蔡禎雄,〈日臺一體化政策下的臺灣人初等學校體育科之概況以1931年-1940年為中心〉,《體育學報》,15,(臺北:臺灣體育學會,1993.7)。new window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科之變質〉,《體育學報》,16,(臺北:臺灣體育學會,1993.12)。new window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師範學校體育的變遷〉,《體育學報》,17,(臺北:臺灣體育學會,1994.8)。new window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初等學校體育科的歷史考察--其總述和結論〉,《體育學報》,18,(臺北:臺灣體育學會,1994. 12)。new window
蔡禎雄,〈臺灣近代體育.Sports形成的歷史考察(一)—1895至1912年—〉,《第一屆東北亞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臺北:臺灣師範大學,1995)。
蔡禎雄,〈日據時代臺灣體育協會成立的歷史考察〉,國際體育史學會第三屆學術討論會,(中國大陸:廣州,1996)。
蕭讚春,《日據時期南投廳行政事務及轄內概況報告書》,南投縣立文化中心,民國84年。
蕭正勝,〈劉銘傳與臺灣建設〉(上)(下),《臺灣文獻》,24.3、4期,(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3.9/12):97-121;92-111。new window
謝仕淵,〈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初等教育體操科內容之分析—以兵式體操與普通體操的關係為中心〉,《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13,(臺北:臺灣教育史研究會,2001.2):2-17。
謝仕淵,〈日治初期(1895-1916)臺灣公學校的女子體育與放足運動〉,《臺灣文獻》,55.2,(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04.6):205-230。new window
謝勝義,〈專論:布哈林的帝國主義論〉,《俄情雜誌》,4.1,(臺北:俄情雜誌社,1995.2):2-9。
蘇曉倩,〈殖民與身體:從日治實業實習看身體的形成〉,《臺灣教育史研究會通訊》,23,(臺北:臺灣教育史研究會,2002.10):2-3。
鹽見俊二,〈日治時代臺灣之警察與經濟〉,《臺灣銀行季刊》,5.4期,(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3.3):253-273。new window

3.學位論文(依姓氏筆劃排列)
李瞻,〈日據時代臺灣雜誌事業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任英珠,〈臺灣及韓國兩地學者對日據史分期之比較〉,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
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臺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new window
余國瑞:《日據時期臺灣的新式製糖工業》,臺北:臺灣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吳玥瑜:《日據時期臺灣同化政策之研究》,臺北:淡江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吳季晏:《日據前期臺灣砂糖出口市場的轉變(1895-1915)》,臺南: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李秉璋:《日據時期臺灣總督府的鹽業政策》,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何鳳嬌:《日據時期臺灣的糖業經營與農民爭議》,臺北: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周守真,〈日據時期淡水之空間變遷〉,臺北:淡江大學建築(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范燕秋,〈日本帝國發展下殖民地臺灣的人種衛生〉,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陳存良,《日據時代臺灣農業發展之研究以米、糖為中心》,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陳君愷,《日治時期臺灣醫生社會地位之研究》,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陳俐甫,《日治時期臺灣政治運動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
陳虹彣,〈日治殖民統治下臺灣教育政策之研究-以公學校國語教科書內容分析為例〉,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陳遠超,〈日本近代初級普通教育在臺灣的移植-以國語傳習所乙科及國語學校附屬學校的課程為討論對象〉,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張威克,〈身體/知識/權力:論我國學校體育演進的系譜〉,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2。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許佩賢,〈臺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
郭錦慧,〈「美麗新世界」-論日治時期運行於原住民部落中的規訓權力〉,臺北: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1998。
黃正安,〈日治時期臺灣的廣播體操推展情形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黃瓊瑤,《日據時期的臺灣銀行 1899-1945》,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
黃智偉,〈統治之道-清代臺灣的縱貫線〉,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已出版),1999。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女子教育》,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7。new window
游鑑明,《日據時期臺灣的職業婦女》,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95。new window
溫振華,〈二十世紀初之臺北都市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new window
詹茜如,《日據時期臺灣的鄉土教育運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廖國峰:《日治時期臺灣製糖產業之研究》,臺北:國立中興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劉自強,《臺灣日據時期專賣制度之研究》,臺北:私立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2。
劉進枰,〈古柏坦的奧林匹克思想析論〉,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2002。new window
鄭梅淑,《日據時期臺灣公學校之研究》,臺中:私立東海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8。
蔡宗信,《日據時代臺灣棒球運動發展過程之研究以1895(明治28)年至1926(大正15)年為中心》,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2。
蔡禎雄,〈日本統治下臺灣における初等學校教科體育の歷史的考察〉,日本:筑波大學博士論文,1987)。
蔡蕙光,〈日治時期臺灣公學校的歷史教育-歷史教科書之分析〉,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0。
賴永忠,〈臺灣地區雜誌發展之研究—從日據時期到民國八十一年〉,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賴秀峰,《日據時代臺灣雜誌事業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73。
鍾淑敏,《日據初期臺灣總督府統治權的確立--1895-1906年》,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
謝仕淵,〈殖民主義與體育-日治前期(1895-1922)臺灣公學校體操科之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
謝佳芬,〈臺灣棒球運動之研究(1920~1945年)〉,桃園: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4.英文:
Bammel, G. & Burrus-Bammel, L. L. Leisure and Human Behavior, Dubuque, IA: Wm. C. Brown, 1992.
Barclay, George. The Colonial Development and Population in Taiwan,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4, p.Ⅹ.
Beasley, W. G.. Japanese Imperialism, 1894-1945,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7.
Cross, Gary. A Social History of Leisure, Since 1600, Oxford: Ventue Publishing, Inc., 1990.
Dunning, Eric G., Maguire, Joseph A. & Pearton, Robert E.The Sports Process: A Comparative and Developmental Approach,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993.
Fieldhouse, D. K. Colonialism, 1870-1945: An Introduction, London: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81.
Goodale, Thomas L. & Witt, Peter A. Receation and Leisure: Issues in an Era of Change, State College, Pennsylvania: Venture Publishing, 1985.
Guttmann, Allen. Games and Empires: Modern Sports and Cultural Imperialis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4.
Guttmann, Allen. The diffusion of sports and the problem of cultural imperialism. The Sports Process: A Comparative and Developmental Approach. Champaign: Human Kinetics Publishers, 1993, pp.125-137.
Hwang, Dong-Jhy(黃東治), Sport and Imperialism, Chung Yuan Jaurnal(26:2), 1998, pp.67-74.
Hargreaves, John. Sport, Power and Culture: A Social and Historical Analysis of Popular Sports in Britain.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86.
Houlihan, Barrie. The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of Spor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1.
Ibrahim, Hilmi. Leisure and Society: A Comparative Approach, Dubuque,IA: Wm. C. Brown Publishers, 1991.
Kew, Frank. Sport: Social Problems and Issues, Oxford: Butterworth-Heinemann, 1997.
Nixon, Howard L. & Frey, James H. A Sociology of Sport, Belmont: Wadsworth Pub. Co., 1996.
Ratner, Carl. “Activity as a Key Concept for Cultural Psychology,” Culture and Psychology,2(1996):407-434.
Ratner, Carl. “In Defense of Activity Theory,” Culture and Psychology,3(1997):211-223.
Swanson, Richard A. & Spears, Betty . Histor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Madison Wis.: Brown & Benchmark, 1995.
Tsurumi, E. Patricia. 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 1895-1945.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and London, England, 1977.
Veblen, Thorstein. The Theory of the Leisure Class, New York: Prometheus, 1998. (Original work published in 1899).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