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風險與安全--第二現代語境下的論述
書刊名:資訊、科技與社會學報
作者:呂秉翰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8
卷期:8:1=14
頁次:頁69-77
主題關鍵詞:風險安全風險社會第二現代RiskSafetyRisk societySecond modernit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32
  • 點閱點閱:106
期刊論文
1.Wynne, Brian(1991)。Knowledges in Context。Science, Technology & Human Values,16(1),111-121。  new window
2.吳明儒(20040600)。社會「不」安全制度--風險原則的再省思。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6,33-6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小剛(2007)。貝克的風險社會理論及其啓示。河北法學,第25卷第1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吳金芳(2006)。重構安全:當代西方風險社會理論初探。黃山學院學報,第8卷第2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周戰超(2005)。風險社會傳統、生態秩序與時空加速。馬克斯主義與現實,2005年第6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濤(2004)。當代西方風險社會理論述評。法制與社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劉婧(2004)。風險社會與新的發展觀。中國科技論壇,第4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鮑磊(2006)。知識的不確定性與風險社會。中共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6年第6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姚蘊慧(200512)。「第二現代」社會觀點下的親密關係。通識硏究集刊,8,15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許志晉、毛寶銘(2005)。風險社會中的科學傳播。科學學硏究,第23卷第4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郭鏡、吳金芳(2006)。貝克的世界風險社會理論。平原大學學報,第23卷第3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程心英、柴淑芹(2006)。風險社會及現代發展中的風險。學術論壇,2006年第2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程光泉、劉婧(2004)。風險社會中科學發展觀的確立。科學管理硏究,第22卷第3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黃志澄(2005)。風險社會與非傳統安全。國際技術經濟研究,第8卷第2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楊雪冬(2005)。風險社會理論述評。國家行政學院學報。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Perrow, Charles(1994)。Accident in High-Risk System。Technology Studies,1,23。  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顧忠華(2003)。風險、文明化與社會資本。「邁向新世紀的公平社會--社群、風險與不平等」研討會。臺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顧忠華(20010000)。第二現代:風險社會的出路?。臺北:巨流。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周桂田(2003)。高科技風險社會,http://www.bio.idv.tw/data/data2/2000010001.htm, 2007052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Beck, Ulrich、汪浩(200402)。職業的去標準化。風險社會:通往另一個現代的路上。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