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大學法改革的彳亍徘徊--修法政策轉折與修正結果的檢討
書刊名:高等教育
作者:周志宏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Chou, Chih-hung
出版日期:2007
卷期:2:1
頁次:頁73-114
主題關鍵詞:大學法日本國立大學法人高等教育政策The university lawNational university corporation in JapanHigher education polic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4) 博士論文(2)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6
  • 點閱點閱:70
本文首先回顧《大學法》此次(2005)全文修正之修法過程,並比較2003年《大學法》修正草案與2005年《大學法》修正草案中政策方向之轉變,分析兩種草案間之差異,並與最後之立法結果做一檢討分析,發現教育部在政策方向之調整上,係受到立法院的壓力及希望儘速完成立法之影響,最後在若干重要之高等教育政策上,做了讓步與妥協,但最後之立法結果,仍然未完全如教育部的預期而有落差。 其次,本文對於這些有關重要高等教育政策之爭議問題,包括公立大學法人化、大學校長遴選方式、大學之決策型態,以及大學學術與行政組織之調整等四個部分,與鄰近日本剛完成的國立大學法人化之改革做一比較,分析其異同,並就這些問題提出本文的看法。 最後,本文認為教育部應有主導高等教育政策之擔當,為政策之提出負決策責任。至於立法院若欲變更教育部之高等教育政策,應基於明確之民意根據或理由,以便向全體國民負政治責任。本文首先回顧《大學法》此次(2005)全文修正之修法過程,並比較2003年《大學法》修正草案與2005年《大學法》修正草案中政策方向之轉變,分析兩種草案間之差異,並與最後之立法結果做一檢討分析,發現教育部在政策方向之調整上,係受到立法院的壓力及希望儘速完成立法之影響,最後在若干重要之高等教育政策上,做了讓步與妥協,但最後之立法結果,仍然未完全如教育部的預期而有落差。 其次,本文對於這些有關重要高等教育政策之爭議問題,包括公立大學法人化、大學校長遴選方式、大學之決策型態,以及大學學術與行政組織之調整等四個部分,與鄰近日本剛完成的國立大學法人化之改革做一比較,分析其異同,並就這些問題提出本文的看法。 最後,本文認為教育部應有主導高等教育政策之擔當,為政策之提出負決策責任。至於立法院若欲變更教育部之高等教育政策,應基於明確之民意根據或理由,以便向全體國民負政治責任。
First of all, the study aimed to review the process of the amendment for “University Law” in 2005 in Taiwan, to compare the changes of the policy by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amendments in 2003 and 2005, and to examine the final legislative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changes of policies from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MOE) were influenced by the Legislative Yuan, so the law could not achieve the expectation of MOE about certain higher education policies. Secondly, this study examined several controversial issues of higher education, such as the incorporation of public universities, the election of president in universities, the procedure for decision-making in universi-ties, and the restructuringt of academic and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by comparing with Japanese universities that were recently incorporated. Finally, the study argued that MOE should play a leading role in strategy-managing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ake the responsibility of decision-making. In order to fulfill the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general public, the intention of Legislative Yuan to change the policy made by MOE should be based on concrete public opinions or reasons.
期刊論文
1.立法院(2004)。立法院公報。立法院委員會,第92卷,第51期。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日本文部科學省(2004)。國立大學の法人化の経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蔡進良(2002)。日本國立大學獨立行政法人化之議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玉體(2002)。美國高等教育之發展。臺北:高等教育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1996)。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台北: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志宏(1989)。學術自由與大學法。台北:蔚理法律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陳舜芬(1994)。大學校長遴選。臺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中國教育部法制辦公室(2004)。教育法律法規規章彙編( 2004年版)。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田端博邦(2003)。驚くべき國立大學法人法の內容 ― 法案の分析。國立大學 はどうる。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周志宏(2005)。大學治理的法制調整與影響 ― 兼論我國與日本國立大學法人化之比較。21世紀高等教育的挑戰與回應 - 趨勢、課程、治理。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馬懷德(2002)。公務法人問題研究。中國教育法制評論,第 1 輯。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陳舜芬等、P . G . Altbach , R . O . Berdahl ,、P . J . Gumport(2002)。21 世紀美國高等教育 - 社會、政治、經濟的挑戰。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董保城(2004)。公立大學組織再造之再造 - 從法治試教授為修訂大學法撰文談起。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劉劍文(2005)。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中的法律問題研究。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日本文部科學省(2004)。國立大學法人法の概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日本文部科學省(2004)。國立大學法人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立法院(2005)。立法院議案關係文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立法院(2005)。立法院第 5 屆第 6 會期第 14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立法院(2005)。立法院第 6 屆第 1 會期第 14 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劉宗德(2004)。日本公益法人、特殊法人及獨立行政法人制度之分析。法治與現代行政法學—法治斌教授紀念論文集。台北:元照出版。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志宏(1990)。從大學之法律性質論公立大學法人化之必要。大學之再生--學術自由•校園民主。台北:時報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