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資料庫系統在華語文教學上的運用--以對外華語文識字教學順序為例
書刊名:中原華語文學報
作者:張于忻
作者(外文):Chang, Yu-hsi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3
頁次:頁129-143
主題關鍵詞:資料庫系統對外華語文教學兩岸常用字Database system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Characters commonly used in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9
  • 點閱點閱:79
資料庫系統的人文學科方面的進展,較其他學科為晚。在中國古籍自動化的發展進程,初期為個別型計畫,如1984年7月中央研究院「史籍自動化計畫」從《食貨志》開始建置,到四史以至目前的二十五史;1993年起資料庫類型日亦增多,文字文獻類有元智大學的《紅樓夢》、《全唐詩》資料庫;中央研究院:《廿五史》、《諸子百家》資料庫;台灣大學及中華佛學研究所:佛學資料庫等。多媒體類有1996年元智大學的《紅樓夢》。到了1999年,才開始有國家型計畫,如數位博物館計畫、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文建會國家文化資料庫計畫、數位學習計畫等。 教育部顧問室之人文教育革新中綱計畫,在人文教育上已有相當的進展,但在對外華語文相關之資料庫,則較為缺少。為配合教育政策,培育兼具科技與人文之優秀人才,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進行「兩岸常用字」資料庫設計,以做為對外華語文教學之用。 該資料庫之設計起因於漢字是語素文字,總數龐大,截至目前為止,恐怕沒人能夠答得上來精確的數字。關於漢字的數量,根據古代的字書和詞書的記載,可以看出其發展情況。 龐大的漢字數量,使零起點的學習者在學習識字時產生障礙。古代為了零起點的幼童,而有「三百千」,即《三字經》、《百家姓》和《千字文》,以「三百千」作為零起點兒童習字的啟蒙讀物。修習完「三百千」後,若未扣除重複之字,則可學到2,686字,這些文字都是真正經常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可以說是常用字的最早起源。時遷星移,學習「三百千」日漸稀少,但仍需解決識字問題,於是台灣自1973年起,編製《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大陸方面亦於1988年出版《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兩岸文字雖異,方式卻同,均欲定下常用字之標準,以作為學習漢字之南鍼,供識字之用。 近年來,對外華語文教學盛行,而常用字之識字教學更是對外華語文教學的基石,但在識字教學的操作上卻門派紛呈。大部分的識字教學,均將重點放在教學法上,多半均從「形、音、義」入手,衍生各種識字教學法,各界方家均就此用力甚深,研究出如「部件識字法」、「組合識字法」、「部首識字法」、「字族識字法」、「集中識字法」、「分散識字法」等方法,均有相當的成效與價值,其教學法的多元化,也伴隨時代日新月異;然而太過注重於教學法,反而對於識字教學中常用文字教授的先後順序,研究較少。緣此筆者利用資料庫的特性,進行本文之資料庫建構研究。敬祈各界方家不吝指正是幸。
Database system of the progress the humanities than other disciplines for the night. Ministry of Education program, education in the humanities has been considerable progress, but China in foreign language-related databases, is more indispensable. To tie in with the education policy, both technology and the humanities to cultivate the talents, the application of Chung Yuan Christian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characters commonly used in cross-strait" database design, to China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In recent years, the prevalence of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to China, and the charact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literacy is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 a cornerstone of China, but in literacy teaching has door-to-door operation scene. Most of the literacy teaching, are to focus on teaching methods, there are considerable effectiveness and value the diversity of teaching methods, but also with changing times; however, too focused on teaching, but for words commonly used in literacy teaching, Professor the order in which they study less. Here we make use of geo-database of properties, to carry out this article to build a database of studies carried out hope that they will be interested in foreign language literacy instruction Howard some help.
期刊論文
1.張于忻(20081000)。華語文遊戲設計與實施。中原華語文學報,2,113-133。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于忻(2004)。常用韻書切語檢索系統之設計與實作。臺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羅麗珠(2008)。臺灣地區中國古籍文獻資料數位化的過程與未來的發展方向。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清俊、林晰(1997)。中央研究院古籍全文資料庫的發展概要。臺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教育部(1982)。次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台北:教育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漢字處(1988)。現代漢語常用字表。北京: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王力(1996)。中國語言學史。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劉卓(2003)。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Viescas, John(1999)。Running Microsoft Access 2000。Running Microsoft Access 2000。  new window
6.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國家標準局(1992)。現代漢語字頻統計表。現代漢語字頻統計表。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80)。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1999)。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常用國字標準字體筆順手冊。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2004)。異體字表。異體字表。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張于忻,姚淑婷,陳宛儂(2009)。對外華語文識字教學研究~以兩岸常用字教學順序為例~,桃園。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普通話培訓測試中心(1986)。簡化字總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88)。現代漢語通用字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1997)。現代漢語用筆順規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規範漢字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