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陶淵明新自然觀的思想蘊涵--論〈形影神〉三詩對生命議題的解析與辨證
書刊名:中臺學報
作者:劉瑞琳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Lieu, Ruey-lin
出版日期:2006
卷期:18:1
頁次:頁167-186
主題關鍵詞:自然新自然觀委運任化縱浪大化與化推移NatureNew nature conceptObedient nature changeConform to the nature decompositionWith the passage of nature change陶淵明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1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40
會議論文
1.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1993)。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史教研室(2004)。陶淵明資料彙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郭維森、包景誠(1998)。陶淵明集。臺北:古籍出版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陶潛、陶澍、戚煥垻(1996)。靖節生生集。台北:華正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陶潛、王瑤(1956)。陶淵明集。北京:作家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逯欽立(1979)。陶淵明集。台北:里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龔斌(1976)。陶淵明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黃文煥(1962)。陶淵明詩文彙評。台北:世界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王士禎(1990)。古詩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梁啓超(1929)。陶淵明。上海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郭象、成玄英(1998)。南華眞經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楊勇(1971)。世說新語校箋。台北:明倫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班固、顏師古(1995)。漢書。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王充、楊寶忠(199901)。論衡校箋。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嚴可均(1999)。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司馬遷、裴驅、司馬貞、張守節(1993)。史記。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房玄齡(1992)。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陶淵明、袁行霈(200508)。陶淵明集箋注。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湯用彤(1983)。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郭慶藩、郭象、王孝魚、莊子(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沈德潛(1963)。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孫康宜(2001)。文學的聲音。臺北: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蕭統、李善(1991)。文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劉安、高誘、劉文典(1985)。淮南鴻烈集解。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袁行霈(1997)。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張溥(1979)。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錢志熙(1997)。唐前生命觀和文學生命主題。北京: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列禦寇、張湛、楊伯峻(1979)。列子集釋。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寅恪(1980)。金明館叢稿初編。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