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陶淵明的文體選擇及其文學史“位置”
書刊名:嶺南學報
作者:陳特
作者(外文):Chen, Te
出版日期:2018
卷期:復刊9
頁次:頁107-121
主題關鍵詞:陶淵明文體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28
  • 點閱點閱:4
期刊論文
1.陳引馳(20150600)。塵網中:陶淵明走向田園的側影。政大中文學報,23,5-3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特。從史傳到「集傳」--論唐宋文集中傳體文的新特徵。中國文學學報,2017(8),239-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陳特(2013)。〈弘明集〉“論”篇探微(碩士論文)。復旦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蕭統、李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2012)。六臣注文選。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鄧安生(1991)。陶淵明年譜。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鍾優民(2000)。陶學發展史。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王鍾陵(2005)。中國中古詩歌史。北京:人民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陳引馳(2015)。文學傳統與中古道家佛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孫康宜、鍾振振(2006)。抒情與描寫:六朝詩歌概論。上海三聯書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田曉菲(2007)。塵幾錄--陶淵明與手抄本文化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程千帆、莫礪鋒、張宏生(1990)。被開拓的詩世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陶潛、龔斌(1999)。陶淵明集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陶淵明、逯欽立(1979)。陶淵明集。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傅剛(2000)。《昭明文選》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朱剛(2013)。唐宋「古文運動」與士大夫文學。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健(2015)。知識與抒情:宋代詩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葛曉音(2012)。八代詩史。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馮勝利(2015)。漢語韻律詩體學論稿。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琳(1998)。六朝辭賦史。哈爾濱市:黑龍江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蔡宗齊、陳婧(2015)。漢魏晉五言詩的演變--四種詩歌模式與自我呈現。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田菱、張月(2014)。閱讀陶淵明。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程章燦(2001)。魏晉南北朝賦史。江蘇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楊勇(1965)。陶淵明年譜匯訂。香港:新亞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朱自清(1980)。經典常談.文第十三。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陳平原(2014)。中國散文小說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葛曉音(1993)。山水田園詩派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逯欽立(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蔡瑜(20120000)。陶淵明的人境詩學。臺北:聯經。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陶淵明、龔斌(1996)。陶淵明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陶淵明、袁行霈(2003)。陶淵明集箋注。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陳寅恪(2001)。元白詩箋證稿。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錢鍾書(2007)。管錐編。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馬積高(1987)。賦史。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單篇論文
1.陳特。史事.故事.人物--唐前荊軻故事流衍考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于溯(20170922)。歷史學家的四個技藝:中古紀傳史詹言,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7984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川合康三、蔡毅(1999)。希望那樣的「我」--「五柳先生傳」型自傳。中國的自傳文學。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陳允吉(2010)。論佛偈及其翻譯文體。佛教與中國文學論稿。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Owen, Stephen(1986)。The Self's Perfect Mirror: Poetry as Autobiography。The Vitality of the Lyric Voice: Shih Poetry from the Late Han to the T'ang。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4.陳寅恪(2001)。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係。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袁行霈(1997)。宋元以來陶集校注本之考察。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許結(2001)。〈閒情賦〉的思想性與藝術特色。中國賦學歷史與批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陶淵明(2005)。題“未定草”(六至九)。且介亭雜文二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梁啟超(1929)。陶淵明年譜。陶淵明。上海: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袁行霈(1997)。陶淵明年譜匯考。陶淵明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光潛(2001)。陶淵明。詩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錢志熙(2012)。陶淵明的詩歌藝術。中國詩歌通史.魏晉南北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傅剛(1995)。陶淵明論--一個超時代美學思想建立者的寂寞與悲哀。魏晉南北朝詩歌史論。長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特(2015)。從“詩賦”到“詩文”。古代文論的現代詮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傅斯年(1980)。中國古代文學史講義:泛論.語言和文字--所謂文言。傅斯年全集。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陳引馳(2015)。由句中“兮”字之位置推擬楚辭歌誦之别。文學傳統與中古道家佛教。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谷口洋(2003)。揚雄“口吃”與模擬前人--試論文學書面化與其效果。廿一世紀漢魏六朝文學新視角--康達維教授花甲紀念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