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臺灣學田初探
書刊名:臺灣史學雜誌
作者:李明仁 引用關係
出版日期:2009
卷期:6
頁次:頁3-72
主題關鍵詞:學田書院儒學The fields of academyAcademyConfuciania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107
期刊論文
1.郭嘉雄(19870600)。清代臺灣書院沿革初稿。臺灣文獻,38(2),165-216。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French, S. A.、Jaffery, R. W.、Murray, D.(1999)。Is dieting good for you? Prevalence, duration and associated weight and behaviour changes for specific weight loss strategies over four yours in US adult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23(3),320-327。  new window
3.黃秀政(19800900)。書院與臺灣社會。臺灣文獻,31(3),13-2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許恪士(1976)。臺灣清代教育的演進。教育輔導月刊,26(1),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鄧洪波(2008)。中國書院研究綜述(1923-2007)。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2,21-3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孟繁清(1981)。元代的學田。北京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1(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朝暉、文平(2002)。論明代學田。貴州文史叢刊,2002(4),38-4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錢蓉(1998)。清代學田來源試析。清史研究,1998(4),64-7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錢蓉(2003)。清朝學田的經營管理。內蒙古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2),10-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王薇(2004)。從方志看明代直隸學田。中國地方志,2004(5),48-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王繼訓(2004)。清代學田個案研究:廣東學田。齊魯學刊,2004(2),59-6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張小坡(2008)。清代江南官學學田租佃關系初探。蘭州學刊,2008(9),134-13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趙光懷、劉正剛(1998)。清代廣東官學田的經營管理。嶺南文史,1998(3),46-4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趙子富(1995)。明代府州縣儒學的教育經費(上)。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2),15-2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子富(1995)。明代府州縣儒學的教育經費(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5(3),86-9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2008)。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東アジア文化交渉研究,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孫華瑩(2000)。論明清商人重教興學及其特點。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0(4)=28(4),542-54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卓克華(1994)。南投《藍田書院》之史蹟研究(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1(2),9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楊護源(1999)。北市書院初探─以學海書院為中心。臺北文獻,128,8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趙子富(1996)。明代的書院。中國文化研究,1996(2)=12,49-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吳學明(1988)。北臺灣第一書院─泰山明志書院沿革之研究。臺北文獻,86,103-1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托克托等。《金史》一百三十五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濂(1995)。元史。臺北:鼎文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清)左宗棠。清史稿。清史稿。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臺灣教育碑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樊克政(1995)。中國書院史。臺北市: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王啟宗(198706)。臺灣的書院。臺北:臺中: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1)。淡新檔案選錄行政編初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周璽(196211)。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高拱乾(1960)。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清高宗、張廷玉(1987)。清朝文獻通考。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培桂、林豪(196308)。淡水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周鍾瑄、陳夢林、李欽文(1962)。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屠繼善(1960)。恆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沈茂蔭(1962)。苗栗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莊金德(1973)。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王必昌(1961)。重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倪贊元(1959)。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1.劉良璧(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2.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3.林豪(1963)。澎湖廳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4.陳壽祺、魏敬中(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5.陳淑均、李祺生(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6.余文儀、王瑛曾(1962)。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7.陳文達(1961)。鳳山縣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8.余文儀、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9.謝金鑾、鄭兼才(1962)。續修臺灣縣志。臺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1910)。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第一部調查第三回報告書。神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1.曾玲(1987)。明清福建的學田。明清福建社會與鄉村經濟。廈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2.唐鉞(1974)。教育大辭典。教育大辭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3.小川嘉子。清代義學設立的基盤。近代中國教育史研究。東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4.黃秀政(1992)。清代臺灣的書院─以中華文化的傳播與地方才俊的培育為中心。臺灣史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清)馮蘭森(1966)。上高縣志,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明)李夢陽(1995)。白鹿洞書院古志五種,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宋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明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1958)。新竹縣志初稿,南投/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清會典臺灣事例,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張勝彥(1981)。清代臺灣書院制度。臺灣史研究。臺北:華世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