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
作者:葉憲峻
作者(外文):YEH,HSIEN-CHUN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伍振鷟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3
主題關鍵詞:清代臺灣教育臺灣教育清代臺灣儒學書院科舉社學義學Educational In Taiwan During Ching DynastyEducational In TaiwanTaiwan During Ching Dynastyju hsueh (Confucian school)shuyuan (academy)ke chu( imperial examinations)community schoolsyi hsueh (free private school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5) 專書(1)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6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7
提 要
  清代臺灣為中國正式經營臺灣的開始,而且在臺灣進入文字歷史至今三百七十六年中(1627-2003年),清代統治臺灣的二百一十二年(1683-1895年)超過一半以上歷史歲月。此一階段正是漢族移民經由教育活動,傳承與建立中國文化於臺灣的重要基礎階段。同時也是如今已然消失的平埔族接受漢文化教育後,逐漸漢化的主要時期。由此顯現研究清代臺灣教育之重要性。
  就儒學與科舉之發展而言,清代臺灣隨著府縣廳等地方行政組織的擴展,先後設置儒學13所,其中7所迨至同治十一年(1872年)以後才設置。全臺灣各儒學每一次錄取生員(秀才)總數,由康熙廿六年(1687年)起為56名,發展至光緒十八年(1892年)以後則為154名。在科舉考試制度中,臺灣的舉人分配名額於雍正七年(1729年)才穩定分配一名,而後逐漸增加到7名。進士名額則晚至道光三年(1823年)起才獲得分配一名;同治七年(1868年)以後,提高為二名。
  書院方面,清代臺灣先後設置55所提供士子讀書場所,教導準備科舉作文,兼及端正士習之書院。其中在道光年間,因為地方仕紳、文社士子等熱衷於籌建書院,使得清代臺灣書院的發展數量達到顛峰狀態。此正彌補此一時期臺灣儒學發展陷入停滯,所造成學校教育機構不足之缺失。
  義學與社學方面,清代康熙年間於臺灣創設的28所「漢莊社學」,在雍正初年銳減,甚至在道光以後即逐漸停廢。各縣、廳所設立的少數「義學」,也在乾隆以後陸續擴建為書院。由臺灣至少有卅所書院招收童生,提供基礎教育來看,書院有取代社學與義學發展的現象。而平埔族原住民地區的「土番社學」,因為政府積極漢化原住民,在雍正末年以後即擴大設置47所。在光緒三年(1877年)即有原住民學童正式被取為儒學生員(秀才)。
  就影響清代臺灣教育發展之因素而言,政府對臺灣統治政策的態度,主導清代臺灣教育的發展,也因此儒學的設置長時間受到延宕。不過,為了補充官立教育機構之不足與增進子弟仕途機會,道光以後地方仕紳即陸續參與二十四所書院的籌設,促進臺灣教育的發展。部份平埔族部落,也相繼願以部分公租口糧穀(番租)作為社學費用,乃使土番社學得以正常運作與延續。
  若從清代臺灣教育機構彼此消長關係來看,因為儒學數量長時間處於稀少狀態,因而促使書院的振興發展;同時漢莊社學與漢莊義學也有被書院取代的現象。而平埔族地區的土番社學與土番義學,則在政府有意進行漢化教育下相繼興盛。
  總之,清代臺灣教育之建置與發展特徵:整體而言,書院為乾隆以後臺灣教育的重心;咸豐以後臺灣士子的仕途逐漸獲得開展;平埔族原住民因長期接受教育而漢化。分期而言,康熙朝(1683 ~ 1722年)為儒學、漢莊社學基礎建置階段;雍正朝(1723 ~ 1735年)為土番社學擴展時期;乾隆朝(1736 ~ 1795年)為義學發展為書院的創始;嘉慶朝(1796 ~ 1820年)為文社擴建為書院的開端;道光朝(1821 ~ 1850年)為官、私立書院發展的顛峰;咸豐朝(1851 ~ 1861年)為舉人中額獲增的關鍵;同治朝(1862 ~ 1874年)為涉外事件促使清廷積極治理臺灣,進而導致積極辦理臺灣教育的年代;光緒朝(1875 ~ 1895年)則是儒學、書院勃興與士子仕途擴展的最後美好時光。
ABSTRACT
  China commenced its rule over Taiwan beginning in Ching Dynasty and its 212 years of rule of this island (1683 AD ~ 1895 AD) of this were covered in over half of the 376 years of Taiwan’s history of scripts till date (1627 AD ~ 2003 AD), while the rule under the Ching government was such a significant phase of foundation during which not only did Han immigrants pass on the torch of learning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as well as construct Chinese cultures in Taiwan through educational activities, but also did it is a major period when now-disappeared people of Pingpu tribes were sinicized (assimilated by the Chinese) after receiving Han cultures and education. These facts have brought forth significance in conducting study on Taiwan’s education in Ching Dynasty.
  Concerning issues of development on ju hsueh (Confucian school) and ke chu, i.e. imperial examinations, there set up 13 Confucian schools in Taiwan under a rule of Ching government in light of an expansion of local administrative organizations including prefecture, county, and ting (canton), among which 7 of them were not established till the 11th year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Kuang Hsu (1872 AD). The total shengyuan (hsiu tsai or cultivated talents who passed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at the county level ) accepted each time for each one Confucian school were 56 beginning in the 26th year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 Hsi (1687 AD), while the accepted shengyuan were increased to a total of 154 after the 18th year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Kuang Hsu (1892 AD). In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 the quota for juren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in Taiwan was allocated only one in the year of 7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Yung Cheng (1729), but was subsequently added to a total of 7. Even, the quota for jinshih (a successful candidate in the highest imperial examinations) was allocated only one till in the 3rd year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Tao Kuang (1823 AD), and was allocated two after the 7th year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Tung Chih (1868 AD).
  As to shuyuan (academy), there offered 55 academies in Taiwan for shihtzu, i.e. candidates of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of their learning of writing composition in preparation for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s during the rule of Ching government while those academies were also served as ones in helping rectify the disposition of those shihtzu. Even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Tao Kuang, the local officials, gentries and shihtzu’s fervor to build academies made the quantity of Taiwan’s academy reach its peak, thus exactly helped make up the shortage of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in Taiwan which was resulted from a stagnancy of development for Confucian schools then.
  For yi hsueh (free private schools) and community schools, a total of 28 “community schools of Han village” were instituted in Taiwan during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 Hsi, but, unfortunately, were declined sharply in the early years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Yung Cheng and even had been suspended gradually after the reign of Emperor Chien Lung. Meanwhile, few free private schools established by each county and canton were also expanded as academies after the reign of Emperor Chien Lung. In terms of basic education given to child students enrolled by at least 30 academies in Taiwan, there appeared a phenomenon of a replacement of the community schools and free private schools with academies. With regarding to the “community schools of aborigines” in aboriginal areas in which people of Pingpu tribe resided, they were expanded to a total of 47 ones after the later years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Yung Cheng as a result of the “sinicization” practiced by Ching government that made those aborigines sinicized. Subsequently, there were aboriginal kids enrolled as students (hsiu tsai) of Confucian schools in the 3rd year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Kuang Hsu (1877 AD).
  Concerning factors that brought effects on Taiwan’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Ching Dynasty, the policy on Taiwan’s rule by Ching government guided Taiwan’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that consequently resulted in procrastin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Confucian schools in a long-term period of time. To make up a shortage of government-establishe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and enhance those young generations’ opportunity of career in governmental service, nevertheless, the local gentries actively participated in the prepar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24 academies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Tao Kuang, in hope of promoting the educational development in Taiwan. Even people of some Pingpu tribes were also willing to pay for tuition by part of their government-leased grain rations (aboriginal leasing) that further helped a normal operation and extension for those community schools of aborigines.
  In view of the mutual relation of vicissitudes among Taiwan’s educational institutions in Ching Dynasty, the thriving development for academies was thus enhanced as a result of the number of Confucian schools being in a status of scarcity in a span of time, while there also emerged a phenomenon of a replacement of community schools of Han village and private schools of Han village with academies. Meanwhile, community schools of aborigines and private schools of aborigines in areas of Pingpu tribe were in flourishing condition under the Ching government’s intentional policy of sinicized education.
  In a wor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ducational framework and development in Taiwan in Ching Dynasty are: academies were the educational focus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Chien Lung; political career for candidates of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gained an expansion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reign of Emperor Hsien Feng; aborigines of Pingpu tribe were sinicized after a long-term education policy. In view of divided terms, period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Kang Hsi (1683 AD ~ 1722 AD) was a phase of basic framework for Confucian schools and community schools of Han village; period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Yung Cheng (1723 AD ~ 1735 AD) was a phase of expansion for aborigines of community schools; period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Chien Lung (1736 AD ~ 1795 AD) was a phase of initiation for Confucian schools developed into academies; period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Chia Ching (1796 AD ~ 1820 AD) was a phase of the beginning for man of letters association with its expansion to academies; period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Tao Kuang (1821 AD ~ 1850 AD) was a phase of top of the tid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fficially- and privately-established academies; period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Hsien Feng (1851 AD ~ 1861 AD) was a key phase for the quota increase for juren; the reign of Emperor Tung Chih (1862 AD ~ 1874 AD) was an era of foreign events that urged the Ching court to manage an active rule over Taiwan and thus further resulted in an effective handling of Taiwan’s education; the reign of Emperor Kuang Hsu (1875 AD ~ 1895 AD) was the last perfect time for a thriving development for Confucian schools and academies as well as an expansion for political career of those candidates of 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
參 引 書 目
壹、史料
丁曰健(清):《治臺必告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丁紹儀(清):《東瀛識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中國史學會主編:《洋務運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康熙朝滿文朱批奏摺全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年。
六十七(清):《使署閒情》,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new window
六十七(清):《番社采風圖考》,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王必昌(清):《重修臺灣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王石鵬:《臺灣三字經》,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王瑛曾(清):《重修鳳山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不著撰人:《古今圖書集成》,台北市,文星書局,1964年。
不著撰人:《甲戊公牘鈔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不著撰人:《安平縣雜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不著撰人:《明清歷科進士題名碑錄》,台北市,華文書局,1969年。
不著撰人:《皇朝通志》,輯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44、645冊,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不著撰人:《淡新檔案(三)第一編 行政─民政類:學務、鄉保、聯庄、保甲》,台北市,國立臺灣大學,1995年。
不著撰人:《清代臺灣大租調查書》,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清史稿校註》,台北縣,國史館,1986年。
不著撰人:《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不著撰人:《清宮月摺檔臺灣史料》,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95年。
不著撰人:《清宮諭旨檔臺灣史料》,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97年。
不著撰人:《清宮洋務始末臺灣史料》,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1999年。
不著撰人:《清宮宮中檔奏摺臺灣史料》,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2001年。
不著撰人:《清朝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8年。
不著撰人:《清會典臺灣事例》,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不著撰人:《清實錄臺灣史資料專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不著撰人:《欽定大清會典》,輯於《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619冊,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年。
不著撰人:《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2年。
不著撰人:《嘉義管內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不著撰人:《福建通志臺灣府》,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不著撰人:《臺案彙錄丙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臺案彙錄己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4年。
不著撰人:《臺案彙錄辛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臺灣地輿全圖》,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臺灣私法物權編》,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不著撰人:《臺灣南部碑文集成》,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5年。
不著撰人:《臺灣教育碑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不著撰人:《劉銘傳撫臺前後檔》,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9年。
不著撰人:《學政全書》(清),台北市,廣文書局,1974年。
朱景英(清):《海東札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江樹生譯:《熱蘭遮城日誌》(一),台南市,臺南市政府,2000年。
汪大淵(元)著、蘇繼廎校譯,《島夷誌略校譯》,北京市,中華書局,2000年。
汪榮寶:《清史講義選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6年。
汪毅、張承棨編:《清末對外交涉條約輯(一)同治》,台北市,國風出版社,1963年。
汪毅、張承棨編:《清初及中期對外交涉條約輯》,台北市,國風出版社,1964年。
余文儀(清):《續修臺灣府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李元春(清):《臺灣志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new window
李光地(清),《榕村語錄續集》,輯於《四庫未收書輯刊》第四輯21冊,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年。
沈茂蔭(清):《苗栗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沈葆楨(清):《沈文肅公政書》,輯於沈雲龍編,《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台北市,文海出版社,1966年。
阮元:《廣東通志》,台北市,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1959年。
周元文(清):《重修臺灣府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周凱(清):《內自訟齋文選》,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周鍾瑄(清):《諸羅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周璽(清):《彰化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林豪(清):《澎湖廳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施琅(清):《靖海紀事》,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4年。
柯培元(清):《噶瑪蘭志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姚瑩(清):《東槎紀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洪棄生(清):《寄鶴齋選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72年。
胡建偉(清):《澎湖紀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胡傳(清):《臺東州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范咸(清):《重修臺灣府志》(臺灣府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范咸(清):《重修臺灣府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郁永河(清):《裨海紀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倪贊元(清):《雲林縣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唐贊袞(清):《臺陽見聞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徐宗幹(清):《斯未信齋文編》,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徐珂(清):《清稗類鈔》,台北市,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年。
高拱乾(清):《臺灣府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高拱乾(清):《臺灣府志》,(臺灣府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屠繼善(清):《恆春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許南英(清):《窺園留草》,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崑岡(清):《欽定大清會典事例》,台北市,臺灣中文書局,1963年。
連橫:《臺灣詩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連橫:《雅言》,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連橫:《臺灣通史》,台北市,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88年。
陳文達(清):《鳳山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文達(清):《臺灣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陳水木、潘英海編:《道卡斯後壟社群古文書輯》,苗栗市,苗栗縣文化局,2002年。
陳衍(清):《臺灣通紀》,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2年。
陳培桂(清):《淡水廳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77年。
陳淑均(清):《噶瑪蘭廳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
陳國瑛(清)等:《臺灣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陳朝龍(清):《新竹縣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陳璸(清):《陳清端公年譜》,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程大學譯:《巴達維亞城日記》,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0年。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所、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編輯部編:《康熙統一臺灣檔案史料選輯》,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
黃叔璥(清):《臺海使槎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黃逢昶(清):《臺灣生熟番紀事》,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年。
黃耀東編:《明清臺灣碑碣選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80年。
楊英(清):《從征實錄》,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臺北帝國大學理農學部編:《新港文書》,台北市,捷幼出版社,1995年。
劉良壁(清):《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1年。
劉枝萬編:《淡水廳築城案卷》,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3年。
劉銘傳(清):《劉壯肅公奏議》,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鄭鵬雲、曾逢辰(清):《新竹縣志初稿》,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蔣師轍(清):《臺游日記》,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7年。
蔣師轍(清):《臺灣通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蔣毓英(清):《臺灣府志》(臺灣府志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蔣鏞(清):《澎湖續編》,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年。
蔡振豐(清):《苑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盧德嘉(清):《鳳山縣采訪冊》,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年。
魏源(清):《聖武記》,台北市,世界書局,1980年。
藍鼎元(清):《平台紀略》,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年。
藍鼎元(清):《東征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8年。
寶鋆等修纂:《籌辦夷務始末》(同治朝),台北市,臺聯國風出版社,1972年。
謝金鑾(清):《續修臺灣縣志》,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2年。
賴子清纂修,《嘉義縣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1985年。
貳、近人著作

一、中文部分
山崎繁樹‧野上矯介著、武陵出版社譯(1988):《臺灣史》,台北市,武陵出版社。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等譯(1997):《荷蘭時代臺灣史研究》(上卷:概說、產業),台北市,稻香出版社。new window
方豪(1994):《臺灣早期史綱》,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尹章義(1989):《臺灣開發史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王世慶(1994):《清代臺灣社會經濟》,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王存立、胡文青(2002):《臺灣的古地圖─明清時期》,台北縣,遠足文化公司。
王啟宗(1987):《臺灣的書院》,南投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王惠琛(1990):《清代臺灣科舉制度的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古鴻廷(1999):《清代官制研究》,台北市,國立編譯館。new window
半線文教基金會(2002):《興賢書院》,彰化縣,半縣文教基金會。
伊能嘉矩著、臺灣省文獻委員會譯(1985):《臺灣文化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伊能嘉矩著、楊南郡譯(1996):《臺灣踏查日記》,台北市,遠流出版公司。
伍振鷟(1982):《中國大學教育發展史》,台北市,三民書局。
安倍明義(1998):《臺灣地名研究》,台北市,武陵出版社。
朱沛蓮(1968):《清代鼎甲錄》,台北市,臺灣中華書局。
宜蘭陳姓家廟鑑湖堂(2002):《宜蘭陳姓家廟鑑湖堂簡介》,宜蘭市,宜蘭陳姓家廟鑑湖堂。
吳文星(1992):《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台北市,正中書局。new window
吳文星(2000):《鹿港鎮志∙人物篇》,彰化縣,鹿港鎮公所。
吳建昇(2000):《日治以前臺灣後山經營之研究》,台南市,成功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宋增璋(1980):《臺灣撫墾志》(上冊),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汝和(1972):《臺灣文教史略》,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李乾朗(1993):《臺灣建築史》,台北市,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new window
李國祁(1978):《清代臺灣社會的轉型》 (文化講座專集之 119),台北市,教育部社會教育司。
李國祁(1982):《中國現代化區域研究 -- 閩浙台地區,1860-1916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專刊 (44),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沈渭濱編(1999):《中國歷史大事年表•近代卷》,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周雪玉(1990):《施琅攻台的功與過》,台北市,台原出版社。
周愚文(2001):《中國教育史綱》,台北市,正中書局。
周滿枝(1980):《清代臺灣流寓詩人及其詩文研究》,台北市,政治大學中文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周憲文(1954):《清代臺灣經濟史》,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宜蘭縣文獻委員會(1970):《宜蘭縣志》,宜蘭市,宜蘭縣政府。
林子候(1978):《臺灣涉外關係史》,嘉義縣,作者出版。
林文龍(1999):《臺灣的書院與科舉》,台北市,常民文化事業公司。
林再復(1993):《閩南人》,台北市,作者自印。
林孟輝(1999):《清代臺灣學校教育與儒學教化》,台南市,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欣怡(2000):《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以南投平林溪流域為例》,台南市,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柏亭(1971):《清代臺灣書畫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偉盛(1988):《清代臺灣分類械鬥之研究》,台北市,政治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林熊祥等著(1954):《臺灣文化論集》,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林滿紅(1998):《茶、糖、樟腦業與臺灣之社會經濟變遷(1860~1895)》,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林衡道著,馮作民譯(1971):《臺灣的歷史與民俗》,台北市,青文出版社。
林衡道(1976):《臺灣開拓史話》,台北市,青文出版社。new window
林衡道(1984):《臺灣一百位名人傳》,台北市,正中書局。
孟祥翰(1988):《臺灣東部之拓墾與發展》,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卓宏祺(1988):《清代臺灣理番政策之研究》,台北市,政治大學邊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施添福(1995),〈清代臺灣岸裡社地域的族群轉換〉,《平埔研究論文集》,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
施添福(2001):《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新竹縣,新竹縣文化局。new window
施懿琳(1991):《清代臺灣詩所反映的漢人社會》,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未出版。new window
柯志明(2001a):《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new window
洪敏麟(1985):《臺灣地名沿革》,南投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孫文良(1993):《中國官制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徐宗林、周愚文(1997):《教育史》,台北市,五南書局。
徐南號編(1993):《臺灣教育史》,台北市,師大書苑。
夏黎明(1996):《清代臺灣地圖演變史》,台北縣,知書房出版社。
高翔(1995):《康雍乾三帝統治思想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財團法人臺中市四張犁文昌廟(2000):《臺中市四張犁文昌廟簡介》,台中市,財團法人臺中市四張犁文昌廟。
馬若孟著、陳其南 陳秋坤譯(1979):《臺灣農村社會經濟發展》,台北市,牧童出版社。
馬偕 (Mackay, G.L.) 著、林耀南譯(1959):《臺灣遙寄》 (From far Formosa),台北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馬肇選(1977):《臺灣書院小史》,彰化縣,彰化縣社教館。
溫鎮華(1978):《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的演變》,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商衍鎏(1956):《清代科舉考試述略》,台北市,文海出版社。
許世穎(1996):《清代臺灣之書院》,台北市,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初等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許雪姬(1993):《滿大人最後的二十年─洋務運動與建省》,台北市,自立晚報社。new window
張世賢(1976a):《清代臺灣科舉制度之研究》,台北縣,嘉新水泥公司。
張世賢(1978):《晚清治臺政策》,台北市,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new window
張炎憲(1974):《清代治臺政策之研究》,台北市,臺灣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張菼(1970a):《清代臺灣民變史》,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new window
張勝彥(1993):《清代臺灣廳縣制度之研究》,台北市,華世出版社。new window
曹永和(1979):《臺灣早期歷史研究》,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曹永和(2000):《臺灣早期歷史研究續集》,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莊金德(1973):《清代臺灣教育史料彙編》,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莊吉發(1999):《清代臺灣會黨史研究》,台北市,南天書局。new window
郭伶芬(1993):《清代臺灣知識份子社會參與之研究》,台中市,必中出版社。
郭廷以(1954):《臺灣史事概說》,台北市,正中書局。
陳三井(1983):《台北市發展史》,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陳亦榮(1991):《 清代漢人在臺灣地區遷徙之研究》,台北市,東吳大學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
陳孔立(1990):《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研究》,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
陳孔立編(1991):《臺灣研究十年》,台北縣,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陳孔立編(1997):《臺灣歷史綱要》,台北市,人間出版社。
陳正祥(1997):《臺北市誌》,台北市,南天書局。
陳其南(1975):《清代臺灣漢人社會的建立及其結構》,台北市,臺灣大學考古人類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其南(1987):《臺灣的傳統中國社會》,台北市,允晨文化公司。new window
陳昭瑛(2000):《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台北市,正中書局。
陳秋坤(1997):《清代臺灣土著地權─官僚、漢佃與岸裡社人的土地變遷 1700 ~ 1895》,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陳純瑩(1986):《明鄭對臺灣的經營(1661-1683)》,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陳瑞隆(2001):《臺灣鄉鎮地名源由》,台南市,世峰出版社。
陳捷先(1996):《清代臺灣方志研究》,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傅樂成(1998):《中國通史》,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公司。
曾蕙雯(2000):《清代臺灣啟蒙教育研究1684-1895》,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
黃光亮(1976):《清代科舉制度之研究》,台北縣,嘉新水泥公司。new window
黃得時(1981):《臺灣的孔廟》,南投市,臺灣省政府新聞處。
黃嘉謨(1982):《甲午戰爭前之臺灣煤務》,台北市,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new window
趙文榮(1999):《清代台南地區的開發與社會變遷(1683 ~ 1895)》,台南市,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趙阿南纂修(1983):《臺南市志稿》,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新竹縣文獻委員會編(1976):《新竹縣志》,新竹縣,新竹縣文獻委員會。
楊紹旦(1991):《清代考選制度》,台北縣,考選部。
楊熙(1985):《清代臺灣-政策與社會變遷》,台北市,天工書局。
溫振華(1978):《清代台北盆地經濟社會之演變》,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葉振輝(1985):《清代臺灣開埠之研究》,台北市,標準書局。
臺中縣大肚鄉公所編(2000):《磺溪書院簡介》,台中縣,臺中縣大肚鄉公所。
臺南縣文獻委員會編(1980):《台南縣志》,台南縣,臺南縣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54):《臺灣省通志稿》,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73):《臺灣省通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77):《臺灣史》,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編(1995):《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臺灣教育會編(1939):《臺灣教育沿革誌》,台北市,臺灣教育會。
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編(1901):《臺灣教育志稿》,台北市,臺灣總督府民政部學務課。
臺灣總督府臺北廳編(1998):《臺北廳誌》,台北縣,臺北縣立文化中心。
齊如山(1979):《中國的科名》(齊如山全集 第九冊),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廖漢臣等纂修(1983):《臺南縣志》,台北市,成文出版社。
劉兆璸(1977):《清代科舉》,台北市,東大圖書公司。
劉如仲、苗學孟(1992):《清代高山族社會生活》,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劉益昌(2002),《臺灣原住民史─史前篇》,國史館臺灣文獻館。new window
樊克政(1995):《中國書院史》,台北市,文津出版社。
潘英(1992):《臺灣拓殖史及其族姓分佈研究》,台北市,自立晚報社文化出版部。new window
潘繼道(2001):《清代臺灣後山平埔族移民之研究》,台北縣,稻香出版社。new window
蔡志展(1977):《清季外患影響治台政策之研究》,台中市,精粹書局。
蔡志展(1999):《明清臺灣水利開發研究》,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蔡志展編(2000):清代臺灣三十三種地方志.采訪冊.紀略人名索引,台北市,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
蔡淵洯(1980):《清代臺灣的社會領導階層(1684 ~ 1895)》,台北市,臺灣師範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鄧孔昭(1991):《臺灣通史辨誤》,台北市,自立晚報社。
鄧嗣禹(1982):《中國考試制度史》,台北市,臺灣學生書局。
鄭全玄(1995):《台東平原的移民拓墾與聚落》,台東市,東臺灣研究會。new window
盧胡彬(1985):《清代臺灣方志之研究》,台北市,中國文化大學史學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文鋒(1991):《清代臺灣的社會救濟事業》,台南市,成功大學歷史語所碩士論文,未出版。
戴炎輝(1984):《清代臺灣之鄉治》,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new window
戴國煇(1999):《臺灣史探微:現實與史實的相互往來》,台北市,南天書局。
臨時臺灣舊慣調查會報告、陳金田譯(1990):《臺灣私法》,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謝浩(1976):《南明暨清領臺灣史考辨》,南投市,作者自行出版。
顧明遠主編(1994):《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制度考》,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C.E.S(1956):《被遺誤之臺灣》,譯刊於《臺灣經濟史三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Ludwig Riss(1956):《臺灣島史》(Geschichte der Insel Formosa),譯刊於《臺灣經濟史三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二、英文部分
Barclay,George W.(1954).Colonial Devopment and Population in Taiwa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Reverend William.(1903). Formosa under the Dutch: Described Form Contemporary Record’s. London: Kegan Paul,Trence,Trubner.
Campbell,Reverend William.(1915).Sketches form Formosa. London : Marshall Brothers.
Davidson,James W.(1903).The Island of Taiwan,Past and Present:History,People,Resources,and Commercial Prospects. London:Macmillan.
Lee,Hsiung Huei.(1995).Education in Taiwan during The Ch’ing Dynasty,1683-1895: A Case Study in Cultural Colonialism ? PH.D.Diss. University of Connecticut.
Shepherd,John Robert.(1995).Statecraft and Political Economy on the Taiwan Frontier 1600-1800. 台北市,南天書局。
Tsurumi,E.Patricia.(1977).Japanese Colonial Education in Taiwan,1895-1945. PH.D. Diss. University of Harvard.
Pickering,W.A.(1993). Pioneering in Formosa. 台北市,南天書局。

參、近人單篇論文與期刊論文
丁榕萍(1983):〈清代教育與臺灣儒學〉,《花蓮師專學報》14期,花蓮縣,花蓮師範專科學校。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 王瑞徵譯(1970):〈荷蘭人對臺灣原住民的教化〉,刊於《臺灣史研究初集》,台北市,譯者出版。new window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譯(1970):〈十七世紀西班牙人在臺灣的佈教〉,刊於《臺灣史研究初集》,台北市,譯者出版。new window
中村孝志著、賴永祥譯(1970):〈近代臺灣史要〉,刊於《臺灣史研究初集》,台北市,譯者出版。new window
王建竹(1979):〈清代臺灣科舉制度與台中地區中舉者姓名表〉,《臺灣文獻》,30 卷 3期,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王啟宗(1988):〈清代臺灣之教育〉,刊於張炎憲編,《歷史文化與臺灣》,台北市,臺灣風物雜誌社。
王榮峰(1960):〈北市科第表〉,《台北文物》,9卷1期。
宇驥(1970):〈從生產型態與聚落景觀看臺灣史上的平埔族〉,《臺灣文獻》,21卷1期。new window
江樹生(1997):〈荷蘭時期臺灣的漢人人口變遷〉,《媽祖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new window
吳文星(1978):〈日據時期臺灣書房之研究〉,《思與言》,16卷3期。new window
吳文星(1988):〈日據時期臺灣書房教育之檢討〉,《思與言》,26卷1期。new window
宋文薰(1980):〈史前時期的臺灣〉,刊於曹永和 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 (第一輯),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new window
李國鈞(1994):〈明清蒙學教育述評〉,刊於顧明遠主編,《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制度考》(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李雄揮(1992):〈清季臺灣「社學」並無演變為「社」之辯證〉,《臺灣文獻》第43卷3期。new window
村上直次郎著、石萬壽譯(1975):〈熱蘭遮城築城始末〉,《臺灣文獻》,26卷3期。new window
林子候(1976):〈臺灣開港後對外貿易的發展〉,《臺灣文獻》,27卷4期。new window
林玉茹(1993):〈清代臺灣港口的發展與等級劃分〉,《臺灣文獻》,44卷第4期。new window
金成前(1968):〈臺灣清治二百年間的內亂外患〉,《臺灣文獻》,19卷2期。
金鑠、吳振芝(1978):〈清代臺灣地方科舉之研究〉,《成大歷史學報》第五號,台南市,成功大學歷史學系。new window
柯志明(2001b):〈清代臺灣的族群政治〉,清代檔案與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
凌純聲(1954):〈古代閩越人與臺灣土著民族〉,刊於林熊祥等著,《臺灣文化論集》(一),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翁佳音(1984):〈平埔族漢化史考略〉,《臺灣風物》,34卷1期。new window
財團法人臺灣省文化基金會(2001):〈泉州人的第二故鄉〉,《美麗福爾摩沙月刊》,第14期。
馬波、張瑞清(1996):〈清代臺灣的人口增長與土地開墾〉,《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6年第2期。
曾迺碩(1956):〈福建臺灣之建省〉,《臺灣文獻》,7卷3、4期。
張是初(1954):〈清代臺灣之考試制度〉,《文獻專刊》,5卷1、2期。
張明雄(1985):〈康熙年間清廷治台政策及其檢討〉,《台北文獻》,直字74期。
張明雄(1991):〈晚清時期臺灣通商口岸的開放與社會經濟〉,《臺灣文獻》,42卷3、4期。new window
張菼(1970b):〈清代初期治台政策的檢討〉,《臺灣文獻》,21卷1期。new window
張勝彥(1976):〈清代臺灣書院制度初探〉,《食貨月刊》復刊第 6 卷 3、4 期。
曹永和(1980):〈明鄭時期以前的臺灣〉,刊於曹永和 黃富三編,《臺灣史論叢》 (第一輯),台北市,眾文圖書公司。new window
盛成(1954):〈荷蘭據台時期的沈光文〉,輯於林熊祥等著《臺灣文化論集》,台北市,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郭嘉雄(1987):〈清代臺灣書院沿革初稿〉,《臺灣文獻》,38卷2期。new window
陳元煦(1999):〈鄭氏開發臺灣貢獻述略〉,載於許在全編,《鄭成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孔立(1988):〈清代臺灣移民社會的特點〉,輯於《臺灣史研究會論文集》(第一集),台北市,臺灣史研究會。
陳捷先(2001):〈從清代檔案看雍正治臺〉,清代檔案與臺灣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台北市,國立故宮博物院。new window
賀嗣章(1956):〈臺灣之孔廟〉,《臺灣文獻》,7卷3、4期。
莊金德(1965):〈巡台御史的設立與廢止〉,《臺灣文獻》,16卷1期。
莊英章、吳文星(1985):〈清代頭城的拓墾與發展〉,《臺灣文獻》,36卷3、4期。new window
黃玉齋(1964):〈明鄭時期臺灣的學藝〉,《臺灣文獻》,15卷第1期。
黃光雄(1987):〈教育的歷史研究方法〉,刊於中國教育學會主編《教育研究方法論》,台北市,師大書苑。
黃秀政(1980):〈書院與臺灣社會〉,《臺灣文獻》,31卷3期。new window
黃淑清(1990):〈清代臺灣文科考試述略- 歲科考篇〉,《台北文獻》直字 92 期。
黃學堂(1995):〈清季對後山之經營及胡傳在台東的政績〉,《臺灣文獻》,44卷4期。new window
劉禺生(1994):〈私塾教學情況〉,輯於:顧明遠主編,《中國教育大系-歷代教育制度考》(下),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鄧孔昭(1993):〈李光地、施琅、姚啟聖與清初統一臺灣〉,《臺灣研究集刊》,1993年第1期。
潘朝陽(1996):〈地方儒士興學設教的傳統及其意義〉,《鵝胡學誌》,第17期。
賴子清(1985):《嘉義縣志》,嘉義縣,嘉義縣政府,1985年。
賴永祥(1970):〈基督教的傳播與臺灣的現代化〉,輯於賴永祥,《臺灣史研究初集》,台北市,作者自行出版。new window
賴永祥譯(1970):〈菲督施爾瓦之雞籠佔領報告〉,輯於賴永祥,《臺灣史研究初集》,台北市,譯者出版。new window
謝浩(1985):〈科舉制度在臺述略-- 以文科為中心〉,《臺灣文獻》,36卷3期。new window
C.W.Le Gendre著、周學普譯(1963):〈廈門與臺灣〉(Reports on Amoy and the Island of Formosa),輯於《臺灣經濟史九集》,台北市,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