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文藝復興的照路燈--胡民祥的臺語文學理論建構
書刊名:臺灣文學評論
作者:陳金順
作者(外文):Tan, Wagi-sun
出版日期:2009
卷期:9:3
頁次:頁134-159
主題關鍵詞:胡民祥臺語文學臺灣文藝復興理論建構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4
  • 點閱點閱:37
期刊論文
1.宋澤萊(19980615)。訪胡民祥。台灣新文學,10,18-43。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興昌(199604)。以其自殺,不如殺敵。文學臺灣,1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呂美親(200512)。人佇海外,心佇台灣--讀胡民祥《台灣製》。台文戰線,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央敏(20060900)。一首散文化的好詩--評胡民祥的〈翻頭看〉。海翁臺語文學,57,6-1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民祥(200101)。母語文學正是台灣民族的活路。台灣e文藝,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民祥(200604)。初探《胭脂淚》及《神曲》的民族國家夢。台文戰線,2,50-7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民祥(200810)。〈槍聲〉的三度思維空間。台文戰線,1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陳金順(200512)。飛過太平洋e渡鳥--文藝復興e旗手胡民祥。台文戰線,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會議論文
1.呂興昌(1997)。頭戴台灣天.腳踏台灣地:論黃石輝台語文學兮觀念佮實踐。第二屆臺灣本土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師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呂美親(2006)。離而不散:試探台美人的鄉愁表現--以胡民祥台語散文集《茉里鄉紀事》為討論中心。The 12th Annual North American Taiwan Studies Conferenc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ta Cruz,(會議日期: July 03-05, 2006)。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何信翰(200710)。史詩?小說?敘述詩?--論《胭脂淚》ê文體。2007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中山醫學大學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胡民祥(199411)。賴和的文學語言。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家:日據時期台灣文學國際學術會議,清華大學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胡民祥(199702)。日据時代台灣左派及台語文運動。二二八50週年學術研討會,台獨聯盟 。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周華斌(2005)。胡民祥的台語文學實踐:以《茉里鄉紀事》為探討文本。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方耀乾(2008)。Ui邊緣kau多元中心:台語文學e主體建構(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邱文錫、陳憲國(2002)。新編華台語對照典。台北縣中和市:樟樹。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胡民祥(2008)。夏娃伊意紀遊。台南縣新營市:臺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胡民祥(2008)。台灣味青草茶。台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徐峙、曾雙餘、馬躍(2006)。世界文學史。台北:大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央敏(2002)。胭脂淚。台南:真平企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民祥(2002)。胡民祥台語文學選。台南:真平企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民祥(1995)。胡民祥台語文學選。台南縣新營:台南縣立文化中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長松(2005)。槍聲。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2008)。臺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國史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陳淑容(2004)。一九三〇年代鄉土文學:臺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臺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張錯(2005)。西洋文學術語手冊--文學詮釋舉隅。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胡民祥(1989)。臺灣文學入門文選。臺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張春凰、江永進、沈冬清(200109)。台灣文學概論。台北:前衛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中島利郎(2003)。1930年代臺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方耀乾(2005)。台語文學的起源與發展。臺南縣:方耀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Escarpit, Robert、顏美婷(1988)。文藝社會學。臺北:南方叢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央敏(19980000)。語言文化與民族國家。臺北:前衛。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廖炳惠(2003)。關鍵詞200:文學與批評研究的通用辭彙編。麥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向陽(2004)。民族想像與大眾路線的交軌--一九三O年代台灣話文論爭與台語文學運動。台灣新文學發展重大事件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宋澤萊(1998)。論台語小說中驚人的前衛性與民族性。台語小說精選卷。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林央敏(1988)。重建台灣文芻議--試論台語文字化之一。台灣人的蓮花再生。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林央敏(1996)。台語文學的誕生。台語文學運動史論。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林瑞明(1999)。〈富戶人的歷史〉導言。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台北:允晨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胡民祥(1989)。三度思維空間的〈山路〉。先人之血.土地之花。台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胡民祥(1992)。台灣新文學運動時期「台灣話」文學化發展的探討。蕃薯詩刊。台北:台笠。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胡民祥(1999)。台灣文藝復興。結束語言二二八。美國:蔡正隆博士紀念基金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胡民祥(2004)。阮阿公。茉里鄉紀事。台南:開朗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胡民祥(2006)。台語文學誠是台灣民族國家的活路。台灣文學正名。台南:台灣海翁台語文教育協會。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胡民祥(2008)。「三度思維空間」的真情優美散文。賴和價值一千箍。台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金順(2008)。胡厝寮15號。第十六屆南瀛文學獎專輯。新營:台南縣政府。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陳金順(2008)。阿媽。賴和價值一千箍。台南市立圖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陳映真(1984)。大眾消費社會和當前台灣文學的諸問題。孤兒的歷史.歷史的孤兒。台北:遠景。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胡民祥(199402)。走探台灣文學語言。第一屆南鲲鯓台語文學營講義。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胡民祥(1989)。台灣新文學運動時期「台灣話」文學化發展的探討。先人之血.土地之花:臺灣文學研究會論文精選集。臺北:前衛。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林瑞明(1993)。賴和的文學及其精神。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臺北:允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