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Ui邊緣kau多元中心:台語文學e主體建構
作者:方耀乾 引用關係
作者(外文):Yaw-chien Fa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台灣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呂興昌
蔣為文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08
主題關鍵詞:文學史多元中心台灣文學多元脈絡理論主體性台語文學multi-centerliterary historysubjectivityTaiwan literatureTaiwanese literaturemulti-contextualis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6)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4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37
雖然台語文學e發展歷程已經超過3百冬,出版e文學作品也超過3千部,m-koh台語文學ti台灣e文學場域--lin一向是無 hong看--見-e。Ti已經出版e 10幾部台灣文學史--lin,伊是「無在場--e」;ti台灣e教育體制--lin,伊是「新婦仔」。Ti tsit本論文--lin,筆者透過梳理台語文學「無在場--e」,其實是「在場e」種種「事實kah事件」,理出tsit種現象背後e原因kah權力鬥爭脈絡,並且提出建構台語文學e理論kah實踐方法,目的是beh建構台語文學e主體性。
本論文分做六章:
第一章、前言:ui文學多樣性講起
第二章 斷裂e歷史,接枝e文學:多元脈絡e台灣文學
第三章 台語文學e邊緣戰鬥:台文社團kah台文雜誌
第四章 母語安置kah典律協商:學術kah出版e再生產
第五章 台語文學主體建構:文學史書寫理論kah實踐
第六章 結論:互相永遠成做主體e多元中心
Taiwanese literature (referring to literature written in the Taiwanese language) has always been forced to be “absent” in the literary field of Taiwan, even though it has begun since the 17th century, and more than 3000 literary books have already been published. Moreover, it was “absent” from all of the published literary histories of Taiwan, which counted up to ten volumes, and even has long been neglected in the various educational systems in Taiwan. Therefore, through the “absent,” while actually “present” “facts and events”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found, I probe into the causes and contexts that the violent power/hegemony deeply involved behind. In order to construct 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I raise multi-contextualism and practical methods in the dissertation.
The dissertation is divided into six chapters: they are
Chapter 1, Introduction: starting from literary diversity;
Chapter 2, Disrupt histories, grafted literatures: multi-contextual Taiwan literature;
Chapter 3, Fighting on the margins for Taiwanese literature: Taiwanese organizations and magazines;
Chapter 4, Mother-tongue replacement and canon-negotiating: reproduction of academy and publication;
Chapter 5, Construction of the subjectivity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historiography and practice
Chapter 6, Conclusion: Forever multi-center of inter-subjectivity.
“Hoat-khan-sû” (發刊詞). Tâi-oân Hú-siânn Kàu-hoe-pò (台灣府城教會公報), 1 (July, 1885).
“Jit-pún ê Kuài-sù” (日本ê怪事).Tâi-oân Hú-siânn Kàu-hoe-pò (台灣府城教會公報), 7 (Jan., 1886).
Althusser, Louis and Etienne Balibar. Reading Capital.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1979.
Ashcroft, Bill, Gareth Griffiths, and Hellen Tiffin. The EmpireWrites Back: Theory and Practice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89.
Bakhtin, Mikhail. Problems of Dostoevsky’s Poetics. Minneapolis: U.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1984].
Bakhtin, Mikhail. The Dialogic Imagination: Four Essays. Austin: U. of Texas Press, 1990 [1981].
Boehmer, Elleke. Colonial &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Oxford and New York: Oxford UP, 1995.
Bourdeu, Pierre and Jean-Claude Passeron.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0 [1977].
Bourdieu, Pierre. The Logic of Practice. Trans. Richard Nice.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0.
Chhòa, Ài-gi (蔡愛義). “Lîm Hak-kiong Bok-su” (林學恭牧師). Tâi-oân Kàu-hoe Kong-pò (台灣教會公報), 993-994 (Nov., 1966).
Chhòa, Ài-gi (蔡愛義). “Sòng Siong-chiat Phok-su” (宋尚節博士). Tâi-oân Kàu-hoe Kong-pò (台灣教會公報), 919-922, 924-928 (Oct., 1963-Feb., 1964).
Chhòa, Pôe-hóe (蔡培火). Chap-hang Koán-kiàn. Tâi-lâm: Sin-lâu Chheh-pâng, 1925.
Chiu, Poo-hâ (周步霞). Pak-káng Má ê Sin-bûn (北港媽ê新聞). Tâi-oân Hú-siânn Kàu-hoe-pò (台灣府城教會公報), 8 (Mar., 1886).
Chiung, Wi-vun Taiffalo (蔣為文). Oceanic Taiwan: History And Languages. Tainan: Cheng-Kung University, 2004.
Crystal, David. Language Death.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P, 2000.
Deleuze, Gilles and Félix Guattari. Kafka: Toward a Minor Literature. Trans. Dana Pola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6.
Deleuze, Gilles and Félix Guattari. A Thousand Plateaus: Capitalism and Schizophrenia. Trans. Brian Massumi.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8[1987].
Elliott, Emory, general ed. Columbia Liter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8.
Even-Zohar, Itama. “Polysystem Theory (Revised),” Papers in Culture Research (Tel Aviv: Porter Chair of Semiotics, 2005). Temporary electronic book. http://www.tau.ac.il/~itamarez/works/papers/papers/ps-revised.pdf (accessed Nov. 13, 2007).
Fanon, Frantz. Black Skin, White Masks. London: Pluto Press, 1986.
Gadamer, H. G..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Continuum, 1975.
Gordon, Raymond G., Jr..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15th edition. 2005. http://www.ethnologue.com/show_country.asp?name=TW (accessed Oct., 14, 2007).
Hassan, Ihab.The Postmodern Turn. Ohio: the Ohio State UP, 1987.
Hobsbawm, E. J..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Since 1780 : Programme, Myth, Reality. Cambridge [England]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Hutcheon, Linda. “Rethinking the National Model.” In In Rethinking Literary History: a Dialogue on Theory, edited by Linda Hutcheon and Mario J. Valdés. New York: Oxford UP, 2002.
Jenkins, Keith. Re-thinking History. London: Routledge, 1991.
Jenkins, Keith. On “What is History”: From Carr and Elton to Rorty and White. Lo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1995.
Klarer, Mario. 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ry Studies. Lodon: Routledge, 1999.
Kymlicka, Will.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Nationalism, Multiculturalism, and Citizenship . New York: Oxford UP, 2001.
Lâo, Boo-chhin (劉茂清). Peh-oe-ji ê Li-ek (白話字ê利益). Tâi-oân Hú-siânn Kàu-hoe-pò (台灣府城教會公報), 7 (Feb., 1886).
Lí, Pún. “Iok-sek Koa” (約瑟歌). Tâi-lâm Hú-siânn Kàu-hoe-pò (台南府城教會報), 161-163 (Aug.-Oct., 1898).
Liau, Sui-lí (廖瑞女). “Khioh-tioh ê sìn-mia” (Khioh著ê性命). Tâi-oân Kàu-hoe Kong-pò (台灣教會公報), 959 (June, 1965).
Lîm, Boo-seng (林茂生). Hì-chhut Loo-tek Kái-kàu Lek-sú Hì (路得改教歷史戲),台南:新樓冊房, 1925.
Loa, Jîn-seng(賴仁聲). Án-niâ ê Bak-sái (俺娘ê目屎). Ko-hiông: Séng-sè Sia, 1925.
Loa, Jîn-seng(賴仁聲). Chhì-á-Lai ê Pek-Hap-Hoe (刺仔內ê百合花). Tâi-tiong: Tâi-tiong Tiong-hoe Chheng-liân-poo Kàu-iok-poo, 1954.
Loa, Jîn-seng(賴仁聲). Thiànn Lí Iânn-kòe Thong-sè-kan (疼你贏過通世間). Ka-gi: Tâi-oân Soan-to-sia, 1955.
Loa, Jîn-seng(賴仁聲). Khó-ài ê Siû-jîn (可愛ê仇人). Tâi-lâm: Tâi-oân Kàu-hoe Kong-pò-sia, 1960.
Lyotard, Jean-Francois.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4 [1979].
Má, Âng Ú-eng (馬洪宇英). “Hoo-siong Liáu-kái” (互相了解). Lú-soan Goeh-khan (女宣月刊), 17 (May, 1961).
Má, Âng Ú-eng (馬洪宇英). “Thiàn kap Sià-bián” (疼 kap赦免). Lú-soan Goeh-khan (女宣月刊), 34 (Oct., 1962).
Makay, George L.. From Far Formosa. Taipei: SMC Publishing, 2002 [1895].
Makay, George L., ed. Chinese Romanized Dictionary of the Formosan Vernacular (中西字典), 台北: 台北耶穌聖教會, 1891.
McGann, Jerome. The Beauty of Inflections: Literary Investigations in Historical Method and Theor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85.
Moore-Gilbert, Bart. Postcolonial Theory: Contexts, Practices, Politics. London and New York: Verso, 1997.
Ng, Hoâi-un (黃懷恩), Sèng-kek Te 1 Chip (聖劇第一集), 台南: 教會公報社, 1957.
Ng, Hoâi-un (黃懷恩), Sèng-kek Te 2 Chip (聖劇第二集), 台南: 教會公報社, 1957.
Ng, Hoâi-un (黃懷恩), Sèng-kek Te 3 Chip (聖劇第三集), 台南: 教會公報社, 1958.
Ng, Hoâi-un (黃懷恩), Sèng-kek Te 4 Chip (聖劇第四集), 台南: 教會公報社, 1960.
Pa, Sian-sinn (巴先生). Ti Hêng-chhun-koan Kiânn-iû Thoân-to (Ti�甯K縣行遊傳道). Tâi-oân Hú-siânn Kàu-hoe-pò (台灣府城教會公報), 20(Sep., 1887).
Perkins, David. Is literary history possible? Baltimore and London: Johns Hopkins UP, 1992.
Poan, Iú-sam. “Chhin-lí Hok-im” (真理福音). Tâi-oân Hú-siânn Kàu-hoe-pò (台灣府城教會報), 115 (Oct., 1894).
Pogson, Geoff. “Digital Technology will save Your Language.” InfoNT, 2 (1998): 1-5.
Said, Edward W.. Beginnings: Intention and Method. New York: Columbia UP, 1985.
Sapir, Edward. Language: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Jovanovich, 1949 [1921].
Scott, James C.. Weapons of the Weak: Everyday Forms of Peasant Resistance.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5.
Spivak, Gayatri Chakravorty. Subaltern Studies: Deconstructing Historiography. In Other Worlds. New York: Routledge, 1988: 197-221.
Tenn, Khe-phoàn(鄭溪泮). Chhut Sí Sòann (出死線). Ko-hiông: Séng-sè Sia, 1926.
The Committee on Endangered Languages and Their Preservation. “The Need for the Documentation of Linguistic Diversity.” Linguistic Society of America. June, 1994. http://www.lsadc.org/info/lsa-res-diverse.cfm (accessed June 6, 2008).
Thiong’o, Ngugi Wa. Decolonising the Mind. London: James Currey, 1986.
Wellek, René and Austin Warren. Theory of Literature, 3th ed. New York: Harcout Brace and Company, 1984.
White, Hayden. Metahistory: 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P, 1973.
White, Hayden. Tropics of Discourse: Essays in Cultural Criticism.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P, 1978.
Wurm, Stephen, ed. Atlas of the World's Languages in Danger of Disappearing. Paris: Unesco Pub, 2001.
〈《台語文摘》參印簡章〉。《台語文摘》,1(1989.8.15)。
〈《海翁台語文教學季刊》徵稿〉。《海翁台語文學》,76(2008.4)。
〈《海翁台語文學》創刊宗旨〉。《海翁台語文學》,1(2001.2)。
〈BONG報〉。《台文Bong報》,1(1996.10.15)。
〈刊頭語〉。《台灣新文化》,1(1986.9):封面內頁。
〈台文BONG報出世〉。《台文Bong報》,1(1996.10.15)。
〈台南市菅芒花台語文學會簡介〉。《菅芒花詩刊》,革新1(2000.9.30)。
〈台語文推展協會章程》。《茄苳台文月刊》,1(1995.5.28)。
〈台語社个宗旨佮任務〉。《掖種》,1(1995.6.1)。
〈本土立場,世界觀點:《台灣新文化》月刊〉。《台灣新文化》,15(1987.12):封面內頁。
〈本刊小啟〉。《茄苳台文月刊》,20(1997.9)。
〈本刊小啟〉。《茄苳台文月刊》,21(1997.11)。
〈正視講「父母話」之重要性〉。《台灣文化》,6(1987.9):封面內頁。
〈你敢知?〉。《台文通訊》,1(1991 .7.1)。
〈社論〉。《台灣語文月報》,4(1977.8)。
〈保衛台語〉。《台灣文化》,3(1986.12):封面內頁。
〈海翁台語文學獎〉。《海翁台語文學》,16(2003.4)。
〈第一屆台語文學創作獎徵文辦法〉。《台灣語文研究社通訊》,4(1995.4.20):23。
〈鄉親勞力〉。《島鄉台語文學》,6(1998.10.30):8。
〈敬告台灣青年──創刊詞〉。《台灣青年》,1(1960.4.10)。
〈誠懇邀請,嚴重警告!-為《台灣新文化》創刊號被禁一事,寫給文檢當局的公開信〉。《台灣新文化》,2(1986.10):封面內頁。
〈臺灣文化發刊詞:迎接一個文化的本土運動〉。《台灣文化》,1(1985.7)。
〈歡迎加入台文戰線的行列〉。《台文戰線》,3(2006.7):3。
丁鳳珍。〈Àn 陸地siû向海洋,uì蕃薯tng做海翁―李勤岸台語詩ê「台灣」意象ê探討〉。《海翁台語文學》,61(2007.1):4-40。
丁鳳珍。《「歌仔冊」中的台灣歷史詮釋──以張丙、戴潮春起義事件敘事歌為研究對象》。博士論文。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台中,2005。new window
中村孝志。〈村落戶口調查所見的荷蘭之台灣原住民族統治〉。《荷蘭時代台灣史研究》(下卷)。台北板橋:稻鄉,2001:39-55。new window
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高雄:春暉出版社,2003。
內政部戶政司。〈民國95年12月份戶口統計速報表〉。《戶籍人口統計速報》。2007.10.9引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0-1-9512.xls。
內政部戶政司。〈歷年人口總數、年增加、自然增加、出生、死亡數及其比率〉統計表格。2007.10.13引自http://www.ris.gov.tw/ch4/static/st20-1.xls。
內政部統計處。〈95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配偶人數統計〉。《內政統計通報》。2007.10.11引自http://sowf.moi.gov.tw/stat/week/week9602.doc。
公仲、汪義生。《台灣新文學史初編》。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方耀乾。〈「台灣文學」再正名〉。收入蔡金安主編,《台灣文學正名》。台南:開朗雜誌,2006。
方耀乾。〈In咧參與歷史,In咧創造歷史〉。收入蔣為文、方耀乾主編,《詩歌kah土地ê對話:2006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開朗雜誌,2006。
方耀乾。〈一步一跤印-論日據時代台語詩的文字使用困境〉。《海翁台語文學》,71(2007)。
方耀乾。〈一粒不斷超越自我的文學良心――林央敏專訪〉。《菅芒花詩刊》,革新3(2004.4)。
方耀乾。〈三位一/異體:黃勁連、林央敏、方耀乾的台語詩之路〉。《台灣文學評論》,6,no. 3(2006.7):90-107。new window
方耀乾。〈以母語召喚族魂、以書寫再現台灣:Png Iau-khian(方耀乾)台語詩中的抵殖民書寫〉。《台南女子技術學院學報》,23(2004.10):455-478。
方耀乾。〈以母語美學再現台灣主體──林宗源台語詩中的抵殖民書寫〉。發表ti 2004年語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收入李鳳慈編,《2004年語文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南台科技大學人文社會學院,2004.6。
方耀乾。〈叫你一聲koh一聲:林央敏的台語文學史建構初探〉。收入吳達芸、方耀乾主編,《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25-44。
方耀乾。〈台語白話文學ê起源kah發展:一個學界疏忽去ê存在〉。收入《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
方耀乾。〈生產一個開始:台語詩史書寫問題初探〉。收入蔣為文、方耀乾主編,《詩歌Kap土地ê對話:2006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開朗雜誌,2006。
方耀乾。〈佇故鄉佮異鄉之間撐渡―黃勁連台語文學中的鄉愁〉。《海翁台語文學》,10(2002.8):4-26。
方耀乾。〈阮兮四個宗旨佮四個主張〉。《菅芒花台語文學》,1(1999.1.1):6。
方耀乾。〈為父老立像,為土地照妖―論向陽的台語詩〉。《海翁台語文學》,38(2005.2):4-33。new window
方耀乾。〈為父老立像,為土地照妖-論向陽的臺語詩〉。《台灣詩學季刊》,3(2004.6):189-218。new window
方耀乾。〈新世代、新風景――九十年代的台語文學刊物佮台語詩新人群〉。《海翁台語文學》,21(2003.9):4-24。
方耀乾。〈賴和文學語言的辨證〉。《菅芒花台語文學》,2(1999.4.1):142-155。
方耀乾。《予牽手兮情話》。台南:台南市十信文教基金會,1999。
方耀乾。《方耀乾台語詩選》。台南:開朗雜誌,2006。
方耀乾。《台語文學的起源與發展》。台南:方耀乾,2005。
方耀乾。《台語詩人的台灣書寫研究》。台南:復文,2004。
方耀乾。《白鴒鷥之歌》。台南:台南縣文化局,2001。
方耀乾。《阮阿母是太空人》。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9。
方耀乾。《將台南種佇詩裡》。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2。
方耀乾主編。《台語文學讀本》(1)。台南:真平,2003。
方耀乾主編。《台語文學讀本》(2)。台南:開朗雜誌,2004。
方耀乾採訪。〈欲用母語歌詩做文化獨立宣言―莊柏林專訪〉。《菅芒花詩刊》,革新4(2005.7):25-59。
方耀乾訪問,呂絹鳳紀錄。〈大寒凍be7死的日日春―林宗源專訪〉。《菅芒花詩刊》,革新2(2002.12):1-43。
王幼華。〈客家族群的定位與文學史撰述〉。發表ti文學的民族學思考與文學史的建構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主辦,台北,2007.6。
王育德。〈台灣光復後的話劇運動期〉。收入《創作&評論集》(王育德全集11)。台北:前衛,2002。
王育德。〈僑領〉。收入《創作&評論集》(王育德全集11)。台北:前衛,2002。
王育德。《王育德自傳》(王育德全集15)。台北:前衛,2002。
王育德。《台灣話講座》(王育德全集3)。台北:前衛,2004。
王振義。《琴劍恨》。台北:前衛,2002。
王振義。《新白蛇傳》。台北:前衛,2002。
王振義。《新編周成過臺灣》。台北:前衛,2002。
王順隆。〈「歌仔冊」書目補遺〉。《台灣文獻》,47,no. 1(1996.3):73-100。new window
王順隆。〈台灣歌仔戲的形成年代及創始者的問題〉。2002.5.30。2008.3.7引自 http://www32.ocn.ne.jp/~sunliong/lunwen6.htm。new window
王順隆。〈閩台「歌仔冊」書目曲目〉。《台灣文獻》,45,no. 3(1994.9):171-271。new window
王順隆。〈談台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修訂版。2002。2008.3.31引自http://www32.ocn.ne.jp/~sunliong/lunwen0.htm。new window
王順隆。〈談臺閩「歌仔冊」的出版概況〉。《臺灣風物》,43,no. 3(1993):109-131。new window
王詩琅。《臺灣文學重建的問題》。台北:海峽學術,2003。
包�皕s。《臺灣現代文學簡述》。上海市 : 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8。
古繼堂。《簡明台灣文學史》。台北:人間,2003。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台北:草根,1998。
台北帝國大學土俗人種學研究室編。《台湾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復刻本。台北市 : 南天,1935。
台北帝國大學東洋文學會。《台灣歌謠書目》(共394種)。1940/10/26。油印本。
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主編。《我國大學台灣人文學門系所現況調查彙編》。台北:台灣師範大學台灣文化及語言文學研究所,2005。
台灣羅馬字協會。《社團法人台灣羅馬字協會章程》。2001。2008.5.11引自http://www.tlh.org.tw/。
田啟文。《臺灣古典散文研究》。台北:五南,2006。
白少帆、王玉斌、張�甯K、武治纯主編。《 現代台灣文學史》。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87。
向陽。〈恢復自尊:用台語寫詩!〉。《台灣新文化》,2(1986.10): 71-74。
向陽。〈語言个尊嚴,土地个愛-我用台語寫詩个淡薄經驗〉。《台灣文化》,8(1988.3): 40-49。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系所介紹〉。2008.3.12引自http://www.twl.ncku.edu.tw/About.php。
江玉玲。《聖詩歌:臺灣第一本教會聖詩的歷史溯源》。台北縣 :台灣基督教文藝出版,2004。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I。台南:台南市政府,2000。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II。台南:台南市政府,2002。
江樹生譯註。《熱蘭遮城日誌》III。台南:台南市政府,2003。
羊子喬。〈讓我們自己來──我對包恆新《臺灣現代文學簡述》的質疑〉。收入《神秘的觸鬚》。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5。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網頁》。2007.10.14引自http://www.apc.gov.tw/life/siteMap.jsp。
吳笑(吳潛誠)。〈文化,伊的母親叫語言〉。《臺灣文化》,6(1986.6):14-18。
吳國聖。〈17世紀臺灣Forvorlang語字典(Woord-boek der Favorlangsche taal):編纂過程初探〉。2007.12.06引自http://iug.csie.dahan.edu.tw/giankiu/GTH/2007/FLDC/lunbun/p02.pdf。
吳國禎。〈台語研究當中「歌謠」一詞的使用與檢討〉。收入李勤岸主編,《母語文學ti母語教育中ê角色》。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2006:101-119。
吳國禎。〈論台語歌曲反殖民的精神〉。碩士論文。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台中,2005。
吳國禎。《吟唱台灣史》。台北:台灣北社,2003。
吳達芸、方耀乾主編。《2005台語文學學術硏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臺灣文學館,2005。
呂美親。〈日本時代台語小說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新竹,2007。
呂美親。〈再見〈孽子中國〉―我的反「反分裂」〉。《海翁台語文學》,44(2005.8):20-30。
呂訴上。《女匪幹》。台北:台灣新聞處,1951。
呂訴上。《延平王復國》。無出版地:無出版者,1955。
呂訴上。《現代陳三五娘》。台北:銀華,1947。
呂訴上。《臺灣電影戲劇史》。台北巿:銀華,1961。new window
呂訴上。《還我自由》。台北:幼獅,1955。
呂毅新。《呂毅新戲劇作品集》。台南:台南市文中心,1999。
呂興昌。〈加減拾,較省共人借:談台語文學資料兮收集佮整理〉。《台語文學研究工作室》。1996。2008.3.21引自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l/li-heng-chhiong/ke-kiam-khioh.htm。
呂興昌。〈扑開門窗,看著台灣──台語詩中的台灣意象〉。發表ti詩╱歌中的台灣意象:第二屆台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中文系kah台文所,台南,2000.3.11-12。
呂興昌。〈母語╱文學、言論觀點、記事長編全文:90年代〉。《台灣文學工作室》。2008.5.17引自http://ws.twl.ncku.edu.tw/bu-gi/pho-hoai/90-ni-tai.htm。
呂興昌。〈母語美學的捍衛戰士:論林宗源的台語詩〉。收入《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呂興昌。〈母語書寫的正常化──白話字文學在台灣文學史上的定位〉。發表ti台灣文學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成功大學,台南,2002.11.22-23。
呂興昌。〈多音交響的可能―論台灣文學語言的歷史發展〉。收入張炎憲、陳美蓉、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台北:吳三連基金會,1996:63-79。
呂興昌。〈行出語言「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收入柯榮三,《時事題材之臺灣歌仔冊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2008。
呂興昌。〈序陳慕真「漢字之外」〉。收入陳慕真,《漢字之外:《台灣府城教會報》kap台語白話字文獻中ê文明觀》。台南:人光出版社,2007。
呂興昌。〈論鄭坤五的「台灣國風」〉。收入胡萬川編,《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南投:台灣省文化處,1998。
呂興昌。〈憑什麼台語?為什麼文學─台語文學的新思考〉。收入吳達芸、方耀乾主編,《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i-vi。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呂興昌。〈頭戴台灣天,腳踏台灣地──論黃石輝台語文學兮觀念佮實踐〉。發表ti第二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臺灣師範大學,台北市,1996.4.21。
呂興昌。《台灣詩人研究論文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5。
呂興昌。《許丙丁作品集》。台南:台南市立文化中心,1996。
呂錘寬。《台灣傳統音樂概論》。台北:五南,2005。
宋文勳、劉枝萬。〈貓霧拺社番曲〉。《文獻專刊》,3,no. 1(1952):551-570。
宋田水。〈好漢剖腹來相見―談黃勁連詩〉。《海翁台語文學》,57(2006.9):16-29。
宋澤萊。〈抗暴的打貓市〉。《台灣新文化》,9 & 10(1986.6-7)。
宋澤萊。〈咱來湊陣用台語唸詩〉。《台灣新文化》,2(1986.10)。
宋澤萊。〈談台語文字化的問題〉。《台灣新文化》,5(1987.1)。
宋澤萊。《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前衛,1988。
宋澤萊主編。《台語小說精選卷》,台北:前衛,1998。
李壬癸。《台灣平埔族的歷史與互動》。台北:常民文化,1997。new window
李壬癸。《臺灣南島民族的族群與遷徙》。台北市:常民文化,1997。new window
李加展編撰。《十七、十八世紀歐洲文獻檔案之福爾摩沙文學考》。台北:唐山出版社,2007。
李竹青(胡民祥)。〈華府牽侯〉。《台灣新文化》,7(1987.05):65-72。
李敖。《笑傲年代》。年代新聞台,2006.10.1。
李勤岸。〈北美地區ê台語文研究、教學及推廣〉。收入《母語教育政策及拼音規劃》。台南:開朗雜誌,2006。
李勤岸。〈台灣文學的正名──從英語後殖民文學看台灣文學〉。收入蔡金安主編,《台灣文學正名》,14-28。台南:開朗雜誌,2006.3。
李勤岸。〈平埔族主體性論述ê重現:以陳雷ê長篇小說《鄉史補記》做例〉。《海翁台語文學》,65(2007.5):4-21。
李勤岸。〈找回我們的名字〉。《台灣文學館通訊》,15(2007.5):36-41。
李勤岸。《咱攏是罪人》。台南:開朗雜誌,2004。
李勤岸主編。《母語文學ti母語教育中ê角色:2006台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硏討會》。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李漢偉。〈「台、日、中、英」多語全能作家-賀蔡德本先生榮獲「府城文學特殊貢獻獎」〉。收入溫彩棠編,《第六屆府城文學獎得獎作品專輯》。台南:台南市立藝術中心,2000。
李靜玫。〈《台灣文化》、《台灣新文化》、《新文化》雜誌研究(1986.6 -1990.12):以新文化運動及台語、政治文學論述為探討主軸〉。碩士論文。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台北,2006.6。
李豐明。〈寄望台文通訊〉。《台文通訊》,1(1991.7.1)。
李勤岸。〈台灣文學的正名─從英語後殖民文學看台灣文學〉。《海翁台語文學》,41(2005.5):4-16。
李勤岸。〈平埔族主體性論述ê重建: 論陳雷長篇小說《鄉史補記》〉。收入李勤岸主編,《母語文學ti母語教育中ê角色》。台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家台灣文學館,2006。
李勤岸。〈白話字小說呈現的台灣人形象與文化面貌〉。收入《2004第二屆台灣羅馬字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
李勤岸。〈蔡培火白話字散文《十項管見》的關鍵:論述中的譬喻〉。收入吳達芸、方耀乾編,《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杜建坊。《歌仔冊起鼓:語言、文學與文化》。台北:台灣書房,2008。
沙卡布拉揚。〈咱卜創兮是「文學語言」〉。《台灣製》,蕃薯詩刊,5。台北:台笠出版社,1993.12.15。
沈建德。《台灣血統》。台北:前衛,2003。
沈建德。《台灣常識》。台北:前衛,2003。
沈珍貝。〈綿綿的情話、厚厚的愛意―方耀乾的《予牽手的情話》意象分析〉。《海翁台語文學》,46(2005.10):4-14。
周定邦。〈風佇秋天掖種―介紹《菅芒花詩刊》佮《菅芒花台語文學》〉。《菅芒花詩刊》,革新4(2005.7): 96-129。
周定邦採錄。〈楊榮失妻記〉。《菅芒花台語文學》,3(2000.1.1):110-112。
周華斌。〈「蕃薯詩社」及《蕃薯詩刊》初探〉。發表ti 2005國際學術研討會:語言學習者的研究與分析,南台科技大學,台南,2005。
孟樊。《文學史如何可能:台灣新文學史論》。台北:揚智,2006。
林文政。〈《太平洋時報》簡史〉。收入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609-612。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
林央敏。〈《台文戰線》發刊辭〉。《台文戰線》,1(2005.12):4-7。
林央敏。〈一首散文化的好詩―評胡民祥的〈翻頭看〉〉。《海翁台語文學》,57(2006.9):6-15。
林央敏。〈台語文推展協會種《茄苳》〉。《菅芒花詩刊》。革新4(2005.7): 77-78。
林央敏。〈台語散文的文學化──《台語散文一紀年》編序〉。《台語散文一紀年》。台北:前衛,1998。
林央敏。〈何來大福佬沙文主義〉。收入《台語文化釘根書》。台北:前衛,1997。
林央敏。〈阮veh行e路,阮veh到e厝――台語文推展協會成立有感〉。《茄苳台文月刊》,1(1995.5.28)。
林央敏。〈像一座看前顧後的路觀牌-台語文學大系總序〉。《林央敏台語詩選》。台南:真平,2001。
林央敏。〈撿岀台灣話文的自信―《台語精選文庫》〉。收入宋澤萊主編,《台語小說精選卷》。台北:前衛,1998。
林央敏。《台語文化釘根書》。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林央敏。《台語文學運動史論》。修訂版。台北:前衛出版社,1997。
林央敏。《台灣人的蓮花再生》。台北:前衛,1988。
林央敏主編。《台語散文一紀年》。台北:前衛,1998。
林央敏主編。《台語詩一世紀》。台北:前衛,2006。
林央敏主編。《台語詩一甲子》。台北:前衛,1998。
林江義。〈台灣原住民族官方認定的回顧與展望〉。收入潘朝成、劉益昌、施正鋒合編,《台灣平埔族》。台北:前衛,2003。
林佩蓉。〈在闇黑的年代,爲理想掌燭的作家──訪談前輩作家張德本〉。《台灣文學館通訊》,18(2008.2):72-75。
林宗源。〈台語文學就是台灣文學〉。《若夠故鄉的春天》,蕃薯詩刊,2。台北:台笠出版社,1992.4.15。
林宗源。〈建立有尊嚴的台灣文學〉。《油桐花若開》,蕃薯詩刊,6。台北:台笠出版社,1994.8.1。
林芷琪。〈枝葉代代湠、唔驚落塗爛--談蕃薯詩社佮《蕃薯詩刊》〉。《菅芒花詩刊》,革新5(2006.5)。
林政華。〈台語重要詩家作品研探(一)―莊柏林詩〉。《海翁台語文學》,20(2003.8):4-13。
林媽利。〈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自由時報》,2007.8.11。
林媽利。〈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台灣人」來源〉。《共和國雜誌》,19(2001):10-16。
邱坤良。〈戰後台灣劇場的興衰起落(1945-1949)〉。收入張炎憲、陳美容、黎中光編,《台灣近百年史論文集》,157-168。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6。
邱坤良。《日治時期臺灣戲劇之研究》。台北:自立晚報,1992。
邱雅萍。〈從日刊報紙「漢文欄廢止」探究「臺灣式白話文」的面貌〉。碩士論文。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台南,2007。
侯榮邦。〈台灣獨立建國聯盟日本本部發行之刊物〉。收入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575-585。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
勁草。〈為土地唱出我們的歌-從當前歌謠看台灣社會隱憂〉。《臺灣文化》,7(1986): 46-49。
施文杞。〈對於臺灣人做的白話文的我見〉。《臺灣民報》,1924.3.11,8版。
施正鋒。《台灣民族主義》。台北:前衛,2003。new window
施俊州。〈寂寞,或是鬧熱的花園:《菅芒花》詩刊的文學實踐kah內涵試論〉。《菅芒花詩刊》,革新5(2006):1-87。
施炳華。〈七字仔史詩〉。《菅芒花詩刊》,1(1997.6.15):132-138。
施炳華。〈多媒體的台語詩歌―黃勁連《番薯兮歌台語詩歌選》CD導讀〉。《海翁台語文學》,30(2004.6):4-27。
施炳華。〈菅芒花詩刊發刊詞〉。《菅芒花詩刊》,1(1997.6.15)。
施炳華。〈臺灣話佮臺語文學〉。《菅芒花詩刊》,2(1997.12.30):133-155。
施懿琳。《從沈光文到賴和:台灣古典文學的發展與特色》。高雄:春暉,2000。
柯旗化。〈台灣文化發刊詞〉。《台灣文化》,1(1986.6):2-3。
洪惟仁。〈1997台灣公共場所使用語言調查〉。發表ti台灣語言發展學術研討會,國立新竹師範學院,新竹,1997.6.6-7。
洪惟仁。〈大範大範行入社會:《台語文摘》革新號發刊經緯〉。《台語文摘》,革新號1(總號25)(1992.1.15)。
洪惟仁。〈台文文學个分類與分期試探〉。發表ti台灣文學研討會,淡水工商管理學院,台北,1995.11.2-5。
洪惟仁。〈排除誤解,尋求共識〉。《台灣文學館通訊》,15(2007.5):36-41。
洪惟仁。〈發刊詞:掖新種、發新欉〉。《掖種》,1(1995.6.1)。
胡民祥。〈大目降的李勤岸艋舺〉。《夏娃伊意紀遊》。2008.4.12引自http://www.taiwan543.com/hawaii/12.html。
胡民祥。〈台語文字化的第一步〉。《鹹酸甜的世界》,蕃薯詩刊,1。台北:台笠出版社,1991.8.15。
胡民祥。〈台語文學兮心事〉。《菅芒花詩刊》,1(1997.6.15):120-124。
胡民祥。〈台灣母奶沃出來ê詩篇-讀《偓促ê城市》詩集ê感想〉。《台文通訊》,40(1995.7.1)。
胡民祥。〈台灣新文學運動時期「台灣話」文學化發展的探討〉。《抱著咱的夢》,蕃薯詩刊,3。台北:台笠出版社,1992.10.22。
胡民祥。〈台灣新文學運動時期「臺灣話」文學化的探討〉。《台灣文化》,3(1986.12):21-29。
胡民祥。〈台灣新文學運動時期「臺灣話」文學化發展的探討〉。《臺灣文化》,2(1985.9):7-14。
胡民祥。〈用母語思考〉。《鹹酸甜的世界》,蕃薯詩刊,1。台北:台笠出版社,1991.8.15。
胡民祥。〈動態看待台灣文學語言〉。《台文通訊》,11(1992.5.1)。
胡民祥。〈落實台灣民族解放運動ê詩篇-序李勤岸台語詩集《新台灣人三步曲》〉。《台文通訊》,58(1998.11.1)。
胡民祥。〈論「北美洲台語文夏令會」聲明〉。收入《結束語言二二八》。蔡正隆博士紀念基金會,1999。
胡民祥。《結束語言二二八》。蔡正隆博士紀念基金會,1999。
胡民祥主編。《第一屆「北美洲台語文夏令會」文集》。未出版。文集稿由胡民祥提供,提供日期2008.4.14。
胡萬川。〈從歌謠到流行歌曲〉。收入《民間文學的理論與實踐》,145-167。新竹:國立清華大學,2004。原收入林松源主編,《首屆台灣民間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1-19。員林:磺溪文化學會,1997。new window
郁永河。《裨海紀遊》。台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59。
海翁台語文教育協會。《成立大會手冊》。台南:海翁台語文教育協會,2003。
翁佩貞。《基督教聖詩在臺發展(1895~1964):以英加長老教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台南,2000。
國立編譯館。《國民中小學鄉土語文教科書評鑑報告》。2004.7。2008.3.8引用自http://www.nict.gov.tw/tc/learning/b_a1.php。
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2008.5.25引自http://etds.ncl.edu.tw/theabs/index.jsp。
崔根源。〈試探《胭脂淚》的內在結構〉。《海翁台語文學》,43(2005.7):12-16。
康原主編。《愛情Kám仔店》。台中:晨星出版公司,2004。
張秀娟。《開啟心眼:《臺灣府城教會報》與長老教會的基督徒教育》。台南:人光出版社,2005。
張秀滿。〈訪問Tada Kei(多田惠)先生〉。《台文通訊》,120(2004)。
張良澤。〈何謂台灣語?──兼錄台灣語著作書誌〉。收入《台灣文學、語文論集》,120-175。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6。
張春凰、江永進、沈冬青。《台語文學概論》。台北:前衛,2001。
張春凰。〈甘佮蜜的真情―讀方耀乾的詩〉。《菅芒花詩刊》,革新1(2000.9):7-12。
張炫文。《台灣的說唱音樂》。台中縣:台灣省政府教育廳交響樂團,1986。
張炫文。《歌仔調之美》。台北縣:漢光文化,1998。
張深切。《張深切全集》。台北市:文經,1998。
張學謙。〈白話字kap台語文ê現代化〉(1-4)。《台文通訊》,128-131(2004.11.1-2005.2.1)。
張學謙。〈書寫ê意識型態分析:以《台灣青年》為例〉(1-4)。《台文通訊》,82-85(2000.12.1-2001.3.1)。
張學謙。〈書寫的意識型態分析:以《台灣青年》為例〉。1999。2008.3.5引自http://ws.twl.ncku.edu.tw/hak-chia/t/tiunn-hakkhiam/taioan-chhenglian.htm。new window
張錦忠。〈「臺灣文學」:一個「臺灣文學複系統」方案〉。收入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台灣文學史》,61-77。台北:麥田,2007。
教育部。〈96學年度大學院校一覽表及大學院校碩博士班概況檢索系統〉。《教育部全球資訊網》。2008.5.17引自http://reg.aca.ntu.edu.tw/college/search/。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教育部97年度表揚推展母語團體及個人傑出貢獻獎名錄》,台北:教育部,2008。
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編。《臺灣閩南語羅馬字拼音方案使用手冊》。台北:教育部,2007。
梁瓊芳。〈愛情kap語言ê變奏曲―論林央敏《胭脂淚》ê意象美學〉。《海翁台語文學》,63(2007.3):4-28。
莊永明。〈「台灣第一首流行歌曲」出土記〉。《台灣歌謠追想曲》,49-55。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
莊柏林。《上美的歌詩》(CD)。台北:台灣幸福,2001。
莊萬壽、陳萬益、施懿琳、陳建忠編。《台灣文學》。台北:群策會李登輝學校,2004。
許水綠(胡民祥)。〈舌頭與筆尖合一:台語文學運動的深層意義〉。《台灣新文化》,15(1987.12)。
許世模。〈《台灣公論報》(美)的回顧〉。收入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605-608。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
許成章。《高雄市志藝文篇》。高雄:高雄市文獻委員會,1968。
許佩賢。〈塑造殖民地少國民──日據時期台灣公學校教科書之分析〉。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台北,1994。
許常惠。《台灣音樂史初稿》。台北:全音樂譜,1996。
許極燉。〈台灣話流浪記:台灣話形成過程的若干考察〉。《臺灣文化》,2(1985.9):15-29。
連橫。《台灣語典》。台北:金楓出版社,1991。
連橫。《臺灣通史》。台北:眾文圖書公司,1979。
郭秋生。〈建設「臺灣話文」一提案〉。收入中島利郎編,《1930年代台灣鄉土文學論戰資料彙編》,7-52。高雄:春暉,2003。原刊登ti 1931年7月7日開始ti《臺灣新聞》發表33回。
陳文達。《臺灣縣志․輿地志一․風俗》。台北巿: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1。
陳正祥。《台灣的人口》。台北市:南天,1997。
陳君玉。〈臺灣歌謠的展望〉。《先發部隊》,1(1935.7):11-15。
陳延輝。〈理事長陳延輝博士的話〉。《台灣語文研究社通訊》,3(1995.1.20):1。
陳明仁。〈Chhiau-chhoe文學ê過程――兼小說集ê話頭〉。《台文Bong報》,19(1998.4.15)。
陳明仁。《A-chhûn》。台北:台笠,1998。
陳明仁。《陳明仁台語文學選》。台南:真平,2002。
陳金順。〈作伙行長路―鼓吹台語文學〉。《島鄉台語文學》,1(1998.3.30):1-2。
陳金順。〈夜空恬靜一流星―《島鄉台語文學》二三事〉。《菅芒花詩刊》,革新4(2005.7):130-156。
陳金順主編。〈主編e話:勇氣〉。《台語詩新人選》。台南:真平,2003。
陳金順主編。《台語詩新人選》。台南:真平,2003。
陳恆嘉。〈日治時代台語著作目錄〉。《台語文摘》,革新1(1992.1.15):36-39。
陳恆嘉。〈母語、土語、國語、標準語及普通語〉。《若夠故鄉的春天》,蕃薯詩刊,2。台北:台笠出版社,1992.4.1。
陳恆嘉。〈對日據時代的語文運動看台灣作家的語文困境〉。收入施正鋒主編,《語言政治與政策》。台北:前衛,1996。new window
陳恆嘉。《日本の領台期に於ける台湾語教育と研究の一考察》。碩士論文。東吳大學,台北,1993。
陳盈宏。〈解嚴後國小社會科教科書中國族概念之轉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台北,2006。
陳美如。《臺灣語言教育政策之回顧與展望》。高雄:高雄復文,1998。new window
陳淑容。《1930年代鄉土文學/台灣話文論爭及其餘波》。台南:台南市立圖書館,2004。
陳紹馨。《臺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聯經,1979。new window
陳雷。〈台文小說kap戲劇〉。《台文通訊》,52(1998.5.1)。
陳雷。〈台文運動是啥物?為啥物?〉。《台文通訊》,18(1993.3.1)。
陳雷。〈台灣文學發展ê下一個階段〉。《台文通訊》,10(1992.4.1)。
陳雷。〈美麗ê樟腦林〉。《臺灣文化》,13(1987.9)。
陳雷。《陳雷台灣話戲劇選集》。台中:台中市教育文教基金會,1996。
陳慕真。《漢字之外:《台灣府城教會報》kap台語白話字文獻中ê文明觀》。台南:人光出版社,2007。
陳麗雪。〈參加台文研討會了後〉。《台灣語文研究社通訊》,2(1994.12.24):4。
陸卓寧主編。《20世紀台灣文學史略》。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單德興。〈重寫美國文學史:艾理特訪談錄〉。收入《重建美國文學史》,359-371。北京:北京大學,2006。
彭瑞金。《台灣新文學運動40年》。高雄:春暉,1997[1991]。
曾子良。〈臺灣閩南說唱文學「歌仔」之研究及閩臺歌仔敘錄及存目〉。博士論文。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台北,1989。new window
曾永義。《台灣歌仔戲的發展與變遷》。台北:聯經,1988。new window
焦桐。《台灣戰後初期的戲劇》。台北:台原,1990。new window
賀安娟(Ann Heylen)。〈荷蘭統治之下的台灣教會語言學荷蘭語言政策與原住民識字能力的引進(1624-1662)〉。2007.12.6引自http://www.riccibase.com/docfile/eth-tw10.htmForvorlang。
逸民。〈對於臺灣研究白話文的我見〉。《臺灣民報》,9版,1924.3.11。
黃石輝。〈怎樣不提倡鄉土文學〉。《伍人報》,1930.8.16。
黃佳惠。〈白話字資料中的台語文學研究〉。碩士論文。台南師範學院鄉土文化研究所,台南,2000。
黃勁連。〈文學兮台語,台語兮文學〉。《菅芒花詩刊》,2(1997.12.30):1-7。
黃勁連。〈甚乜是台灣文學?〉。收入蔡金安主編,《台灣文學正名》,213-217。台南:開朗雜誌,2006。
黃勁連編註。〈台灣褒歌、台灣國風〉。《台灣褒歌》。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
黃勁連編註。〈編者序〉。《台灣褒歌》。台南:台南縣立文化中心,1997。
黃宣範。《語言、社會與族群意識:台灣語言社會學的研究》。台北:文鶴,1994 [1993]。new window
黃建銘。〈圓一個圓:從夫妻情、母子情到台灣情―論方耀乾詩的精神歷程〉。《海翁台語文學》,67(2007.7):6-43。
黃重添、莊明萱、闕豐齡、徐學、朱雙一。《台灣新文學概觀》。台北:稻禾,1992。
黃彩如、蘇芳儀等。〈專訪方耀乾老師―台語文學的疊磚仔師〉。《菅芒花台語文學》,4(2001.10.1):142-155。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序說〉。收入葉石濤翻譯,《台灣文學集2》。高雄:春暉,1999。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第一章──明鄭時代〉。收入葉石濤翻譯,《台灣文學集2》。高雄:春暉,1999。
黃得時。〈台灣文學史第二章──康熙雍正時代〉。收入葉石濤翻譯,《台灣文學集2》。高雄:春暉,1999。
黃得時。〈輓近台灣文學運動史〉。收入葉石濤翻譯,《台灣文學集2》。高雄:春暉,1999。
黃得時。《台灣歌謠之研究》。手稿。現在收藏t„國立台灣文學館,台南,1967.06。
黃錦樹。〈無國籍華文文學──在臺馬華文學的史前史,或臺灣文學史上的非臺灣文學:一個文學史的比較綱領〉。收入張錦忠、黃錦樹編,《重寫臺灣文學史》,123-159。台北:麥田。new window
楊允言、張學謙、呂美親主編。《台語文運動訪談暨史料彙編》。台北:國史館,2008。
楊允言、張學謙主編。《台灣民族普羅大眾ê語文―白話字》。高雄:台灣羅馬字協會,2003。
楊允言等。〈九0年代以來校園台語文運動概況〉。發表t„第七屆台灣新生代論文研討會,台灣文化基金會,台北,1995.7.15-16。
楊克隆。《台灣歌謡欣賞》。台北縣中和市:新文京開發,2007。
楊長鎮。〈認同的辯證──從客家運動的兩條路線談起〉。收入施正鋒主編,《國家認同之文化論述》。台北:台灣國際研究學會,2006。new window
楊逵。〈剁柴囝仔〉。收入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13,60-80。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
楊逵。〈貧農的変死〉。收入彭小妍主編,《楊逵全集》4,317-375。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
楊逵。《光復進行曲》。收入彭小研主編,《楊逵全集》1。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
楊逵。《真是好辦法》。收入彭小研主編,《楊逵全集》2。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
楊逵。《勝利進行曲》。收入彭小研主編,《楊逵全集》2。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
楊逵。《豐年》。收入彭小研主編,《楊逵全集》2。台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1998。
楊麗祝。《歌謠與生活:日治時期台灣的歌謠采集及其時代意義》。台北:稻香,2003。new window
葉石濤。〈台灣文學未來的新方向〉。收入《台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1997。
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收入《台灣鄉土作家論集》。台北:遠景,1979。
葉石濤。〈台灣鄉土文學史導論〉。收入胡民祥編,《台灣文學入門文選》,21-43。台北:前衛出版社,1989。原刊登《夏潮》,2,no. 5(1977.05)。
葉石濤。〈母語文學〉。收入《台灣文學入門》。高雄:春暉,1997。
葉石濤。《台灣文學史綱》。高雄:文學界,(1996 [1987])。
葉笛。〈台灣第一部史詩《胭脂淚》〉。《海翁台語文學》,56(2006.8):6-27。
葉笛。〈放膽文章―黃勁連兮台語文創作〉。《海翁台語文學》,16(2003.4):4-18。
廖瑞銘、楊斯顯。〈用土地的語言書寫自然─以陳明仁的台語作品為中心〉。發表ti自然書寫學術研討會,靜宜大學,台中,2005。
廖瑞銘。〈《台文BONG報》ê成長kap方向〉。《菅芒花詩刊》,革新4(2005.5)。
廖瑞銘。〈文學中的二林街景──比較洪醒夫與陳明仁小說作品中的故鄉書寫〉。發表ti洪醒夫文學學術研討會,彰化二林,2002。
廖瑞銘。〈台語Iáu Ti文學體制門口徘徊―檢討1990年代以來ê台灣語文運動〉。發表ti台灣主體性與學術研究研討會,台灣歷史學會,台北,2006。new window
廖瑞銘。〈台語文學nih ê 都市人氣口―論陳明仁《路樹下ê too-peh-á》ê都市書寫〉。《海翁台語文學》,73(2008.1):4-24。
廖瑞銘。〈台語白話文運動正確ê方向〉。《台文通訊》,22(1993.7.1)。
廖瑞銘。〈在地異鄉人的詩情─論陳明仁《流浪記事》以後的詩作〉。收入吳達芸、方耀乾編,《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
廖瑞銘。〈詩、故鄉、台語歌―黃勁連的文學世界〉。《海翁台語文學》,66(2007.6):4-19。
廖瑞銘。〈歷史kap語言〉。《台文通訊》,19(1993.4.1)。
歌詞銀行。《歌詞銀行:六一歌詞》。2008.2.8引自http://so61.com/。
綠色和平廣播電台主編。《台語詩六十首》。台北:台灣文化藝術基金會,2003。
趙遐秋、呂正惠。《台灣新文學思潮史綱》。台北:人間,2002。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台灣文學史》下卷。福州:海峽文藝,1993。
劉登翰、莊明萱、黃重添、林承璜主編。《台灣文學史》上卷。福州:海峽文藝,1991。
劉煥雲、黃尚煃、張民光。〈臺灣客家文學與客家學發展之研究〉。《文學新鑰》,5(2007.6):51-80。new window
蔣為文、方耀乾主編。《詩歌kap土地e對話:2006台語文學學術硏討會》。台南 : 開朗雜誌,2006。
蔣為文。〈「中華民國文學」等同「台灣文學」嗎?〉。收入蔡金安主編,《台灣文學正名》,35-39。台南:開朗雜誌,2006.3。
蔣為文。〈「台灣話」意識ê形成kap伊正當性ê辨証〉。收入《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想像》,177-200。台南:成功大學,2007。
蔣為文。〈文字系統ê分類kap學習效率〉。《台文通訊》,87(2001.5.1)。
蔣為文。〈台語文學教材kap教學相關議題初探〉。發表ti 2005國際學術研討會:語言學習者的研究與分析,南台科技大學,台南,2005。
蔣為文。〈台灣文學系敢是謀殺台灣母語ê共犯?〉。《台文通訊》,135(2005.6.15)。
蔣為文。〈台灣白話文學ê源頭是世界文學〉。《台灣歷史學會通訊》,18(2004):3-15。
蔣為文。〈回應「沒有名字的語言?」〉。《台灣文學館通訊》,17(2007.11)。
蔣為文。〈收編或被收編?-當前台文系所對母語文學及語言人權態度之分析〉。發表ti語言人權與語言復振學術研討會,台東大學,台東,2004.12.18。new window
蔣為文。〈收編或被收編?――當前台文系所對母語文學及語言人權態度之初探〉。收入《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354-377。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7。new window
蔣為文。〈越南文學發展史kap伊對台灣文學ê啟示〉。《台灣文學評論》,7,no. 4(2007):132-154。
蔣為文。〈漢字迷思ê形成kap對台灣文學、文化發展ê影響〉。發表t„第一屆台灣語文暨文化研討會,中山醫學大學,台中,2006.4.29-30。
蔣為文。〈語言、文學kap民族國家ê建構──台語文學運動史初探〉。《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5。原發表ti 2005台語文學學術研討會,國家台灣文學館,台南,2005.10.29-30。後來koh收入《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台南:成功大學,2007。
蔣為文。〈羅馬字是台灣新文學ê開基祖〉。收入《語言、認同與去殖民》,26-49。台南:成功大學,2005。
蔣為文。《海洋台灣:歷史與語言》。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4。
蔣為文。《語言、文學kap台灣國家再想像》。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7。
蔣為文。《語言、認同與去殖民》。台南:國立成功大學,2004。
蔣為文主編。《2004台灣羅馬字國際硏討會論文集》。台南:國家台灣文學館,2004。
蔡佳泓、鄭夙芬。〈1990年代台灣族群的流動〉。發表ti 2003年台灣政治學會年會暨世局變動中的台灣政治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台北,2003.12.13-14。
蔡金安主編。《台灣文學正名》。台南 : 開朗雜誌,2006。
蔡秋桐。〈帝君庄的秘史〉。《新高新報》,249、251、253、254、255、259、260、265、266、267(1930.12.4-1931.4.16)。
蔡秋桐。〈連座〉。《新高新報》,273、274、275、27(1931.5.28-1931.6.25)。
蔡培火。〈新台湾の建設と羅馬字〉(一&二)。《臺灣民報》,13:14-16 & 14:12-14(1923.12)。
蔡培火等。《臺灣民族運動史》。台北 :自立晚報,1987。new window
蔡翠華。〈李勤岸《咱攏是罪人》中的後殖民書寫〉。《海翁台語文學》,68(2007.8):4-36。
蔡德本。〈雞塒〉。《龍安文藝》,1(1949):28-38。
鄭良光。〈《台文通訊》ê歷史(一)〉。《台文通訊》,130(1995.1.15)。
鄭良光。〈台文通訊ê歷史-1991-1999年ê部分〉。《台文通訊》,130(2005):3-6。
鄭良光。〈發刊辭:按會徽談起〉。《台文通訊》,1(1991.7.1)。
鄭良偉。〈台灣話裡的文言音與白話音〉。《臺灣文化》,17(1988.4-5):73-80。
鄭良偉。〈向文字口語化邁進的林宗源臺語詩〉。收入《走向標準化的台灣話文》。台北:自立晚報,1989。
鄭良偉。〈認識台灣ê語言kap文字〉。《台文通訊》,32(1994.7.1)。
鄭良偉主編。《大學台語文選》(上)。台北:遠流,2000。
鄭良偉主編。《台語詩六家選》。台北:前衛,1990。
鄭坤五。〈台灣國風〉。《台灣藝苑》,1,no. 2(1927.6.1)。
鄭坤五。《鯤島逸史》。高雄:高雄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6。
鄭英珠編輯。《山伯英台》。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7。
鄭英珠編輯。《什細記》。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9。
鄭英珠編輯。《呂蒙正》。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9。
鄭英珠編輯。《陳三五娘》。宜蘭:宜蘭縣立文化中心,1997。
鄭振鐸。《中國俗文學史》。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 [1938]。
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發刊詞〉。《台語學生》,試刊號1(1992.7.1)。
學生台灣語文促進會編。《台語這條路──台文工作者訪談錄》。台北:台笠,2006.2。
蕃薯詩社。〈蕃薯詩社成立宗旨〉。《鹹酸甜的世界》,《蕃薯詩刊》,1。台北:台笠出版社,1991.8.15。
賴和。〈一個同志的批信〉。《台灣新文學》,創刊號(1935.12.28):67-69。
賴淳彥。《蔡培火的詩曲及彼個時代》。台北市: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1999。
謝春馨。《八十年代「台灣文學」正名論》。碩士輪文。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桃園,1995。
謝若蘭。〈美國台灣留學生獨立運動史-以台灣學生刊物進行初探〉。收入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501-544。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
鍾喬。《簡國賢》。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簡上仁。《臺灣民謠》。台北:眾文,1992。
簡上仁。《臺灣福佬系民歌》。台北:自立晚報,1991。new window
藍博洲。《宋非我》。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6。
魏貽君。〈戰後台灣原住民族文學的形成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成功大學,台南,2007。new window
羅文傑。〈台灣文學ê盲點〉。《台文通訊》,13(1992.10.1)。
羅文傑。〈台灣主體性ê白話文運動〉。《台文通訊》,21(1993.6.1)。
羅文傑。〈台灣話ê社會地位〉。《台文通訊》,7(1992.1.1)。
羅文傑。〈國民黨語文政策ê本質〉。《台文通訊》,6(1991.12.1)。
羅文傑。〈國民黨語文政策ê本質〉。《若夠故鄉的春天》,蕃薯詩刊,2。台北:台笠出版社,1992.4.15。
羅文傑。〈滅種中的台灣語言〉。《鹹酸甜的世界》,蕃薯詩刊,1,台北:台笠出版社,1991.8.15。
羅文傑。〈對台語文學ê期待-建立台灣主體性ê台語白話文〉。《台文通訊》,28(1994.2.1)。
羅文傑。〈對台語文學ê期待――建立台灣主體性ê台語白話文〉。《油桐花若開》,蕃薯詩刊6。台北:台笠出版社,1994.8.1。
蘇正玄。〈《台文通訊》ê歷史(二):1999年9月以後ê部分〉。《台文通訊》,131(1995.2.15)。
蘇正玄。〈《台文通訊》ê歷史-海外台文運動ê一個例(1999年9--月以後ê部分)〉。收入張炎憲、曾秋美、陳朝海編,《自覺與認同-1950-1990年海外台灣人運動專輯》,613-619。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05。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