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地表精神--關於紀念物邏輯的拓展
書刊名:雕塑研究
作者:邱承宏
作者(外文):Chiu, Chen-hung
出版日期:2009
卷期:2
頁次:頁21-57
主題關鍵詞:紀念雕塑精神性時代信仰真實空間Memorial sculptureSpiritualityThe faith of the timesRealSpac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17
圖書
1.侯宜人(1994)。自然.空間.雕塑--現代雕塑透視。台北市:亞太圖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曾曬淑(1999)。思考:塑造Joseph Beuys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台北:南天書局。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Sonfist, Alan、李美蓉(1996)。地景藝術。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Foucault, Michel、Habermas, Jürgen、Bourdieu, Pierre、Malraux, Georges André、周憲(2003)。激進的美學鋒芒。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Auguste Rodin、沈琪(1993)。羅丹藝術論。北京:人民美術。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Honour Hugh、Fleming John、吳介禎等(2002)。世界藝術史。台北:木馬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King Ross、吳光亞(2005)。圓頂的故事。台北:貓頭鹰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Koch Wilfried、陳滢世(1996)。建築風格學。台北:龍溪國際圖書出版。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Read Herbert、李長俊(1990)。現代雕塑史。台北:大陸書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朱光潛(1998)。西方美學史。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Becher(2002)。現代藝術。北京:現代藝術雜誌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Schilling, Jurgen、吳瑪俐(1996)。行動藝術。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Krauss, Rosalind E.、連德誠(1995)。前衛的原創性:擴展場域中的雕塑。臺北:遠流。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Rotzler, Willy、吳瑪俐(1991)。物體藝術。臺北: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周憲(2005)。文化現代性與美學問題。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Benjamin, Walter、許綺玲、簫永盛(1999)。迎向靈光消逝的年代。臺北市:臺灣攝影工作室。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Norberg-Schulz, Christian、施植明(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臺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Bürger, Peter、蔡佩君、徐明松(1998)。前衛藝術理論。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9.Chalumeau, Jean-Luc、陳英德、張彌彌(2002)。西方當代藝術史批評。臺北:藝術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0.Durant, Will(1974)。基督教巔峰的文明。臺北市:幼獅。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