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書家「書–道」錄──以新雜家視域為研究
作者:蕭一凡
作者(外文):Xiao,Yi-Fan
校院名稱:臺北市立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語文學系
指導教授:葉鍵得
高震峰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8
主題關鍵詞:當代雜家毋自欺功夫指點三徵圓融ContemporarySyncretismproblematizeour impens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5
在當代,成為一名書法家究竟有何意謂?如何才是一名書法家呢?介於書法道統與當代流變之間的書家主體,於身分論述與文道頡頏之忖度上,必須蘊蓄著何樣作為?約略而言,本論文的思考基點即由此前設問題出發――思考以一種當代性又切己的方式來接近王鐸、方以智和劉咸炘等新雜家之表徵,並由此「問題化」於書家主體。因此,筆者試圖以書家主體性之功夫論(亦似米歇爾•傅柯所謂的自我技術學)來啟始,並試圖推拓出「書–道」的思考蹤跡;如此這般之思考,必然留下形而上思考的印記,遂與書道的關係呈現出隱微的情狀。
然,對主體性之形塑(或云修養),尤須同時思考書家的當代性工夫論,以及當下世界的背景域問題(此域儼然呈現出某種雜家化情境),也就是從主體於其時代的身分定位問題,進而去思考主體與傳統在當代的重述關係。這種整全性的概覽,一方面必須向「我們的未思(impensé)」敞開,另一方面則是應該自惕於避免讓自己的論述淪於某種意識形態的強勢邏輯,如此,方能令書法向當代說話,而當代亦得以聆聽書法之敘事。本論文正文十個章節之安排,即蘊含此義;以一種隨機化的「因聲求義」的思維邏輯,雜而求通,冀得「功夫指點」之深意。第一章從「一」啟始出易、異、譯、溢,以及作為開端之志於學的思考,並由此略探書法前凝神靜慮的狀態;第二章從人間世中不可避免的二端情勢出發,冀貳端得乎中行,並以王鐸書作中的中庸╱反中庸模態予以探問;第三章著眼於「一分為三」的思索,先考察了劉咸炘的「三術」論,再劄錄方以智的「三徵」觀,並經由「和合」之思來展開多重陳述,附錄中的短文探討了兩岸書風的異同問題,即是一次和合兩端的初步反思;第四章錄思的主要部分是臨帖中的「辨似」之問,也就是在形似與神似之間的差異化作用,而不是對立性情況;第五章由庖丁解牛之三端維(緣督以為經、無厚入有間、指窮於為薪)進行了書道哲思之考索,亦蘊技巧精熟之境界所展衍的泰然任之的「視界」;第六章從《六經》的當下困境出發,在希冀權變其間的同時,也去思考流變中的生成與流逝何以日新的維度;第七章以毋自欺為貫串軸,進而謄錄了傅柯的啟蒙論述以及功夫指點的詮釋;第八章指出了世易時移則事異而思異之象,遂藉由儒門別傳等經權或致用之方,嘗試去形構書外別傳之語境;第九章試圖敞開道大通久之論域,於是以「通變」之詮和「無首」之德為橇鎖,再參照「Ereignis」之思以資生生;第十章欲明「推十合一」之所以為士的修治進程,而此理喻又通乎當代書家的體用衡定,皆以能全時大用為則也!附錄「石與時」之二端情狀,權以書畫文本來作為哲學命題的一次別樣應答。
對書家當代文術修養論的思考,並未在當代書家的問題域中展開,甚至尚未萌現開端。因此,本文作為一次探問之開端,或許只構成一次針對問題思考的記錄而已。此文沒有預設一個理想模型(譬如典型的當代書家),然後由此堆疊出論證,反倒是雜取諸書的時候,隨著思想的節奏與曲折而持續推砌問題,並試著將問題設定在盡可能讓視角廣延,並且與主體的當代性形塑有所關連的框架內。爾等思踐模式,近似於一種為己之學的內聖工夫,至於能否內聖而外王則尚待「寓諸庸」的跨文化(抑或自我)批判後,始得漸次開啟書–道的當代潛能。
In the contemporary, what it means to be a calligrapher? How to be a calligrapher? What should a calligrapher who is being between the tradition of calligraphy and contemporary changes do for self-identification and fuzzy values? Roughly, the basic point of it starts from the questions mentioned above. It means to think about a contemporary and also self-related way to interpret 王鐸、方以智and 劉咸炘 the representatives of Syncretism, and “problematize” the calligraphers. Therefore, it attempts to start from the Kungfu theory of a calligragher (similar to Michel Foucault’s Technology of self), and try to emerge the thinking trace of Calligraphy-Dao. As the thoughts, it would be metaphysics, and also appear the fuzzy relationship to Calligraphy-Dao.
However, to the literacy of the subject, it remains to consider about the calligrapher’s contemporary Kungfu theory and the background problem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On the other hand , it means to thinking about the contemporary restatements between subjects and the traditions from the subject identification problem of the era. To overview, it should be opened to “ our impense”, on the other side, it needs to avoid the mighty ideology. Therefore, the conversation could be held between calligraphy and the contemporary, the contemporary would also listen to the state of calligraphy.
The thoughts of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nd culture theory of calligrapher is not extended, even not started in contemporary calligrapher issue. As to it, it would be a beginning of the inquiry, or a thinking record to targeted questions. There would be no ideal model or statement, it would try to set up questions by thinking, and attempts to extend the questions to connect the subjects to the contemporary model. As to the thinking and practice, it closes to a kind of self-Kungfu learning. As for being” Inner Sageliness and Outer Kingliness", the potential of Calligraphy-Dao would start after the culture-crossed criticism.
引用文獻
一、 古代中文典籍(按朝代先後):

〔先秦〕呂不韋編纂,許維遹撰:《呂氏春秋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09。
〔漢〕劉安編纂,劉文典撰:《淮南鴻烈集解》,北京:中華書局,2013。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2002。
〔漢〕何休注,〔唐〕徐彥疏:《十三經注疏•春秋公羊傳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2001。
〔漢〕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89。
〔晉〕陸機著,張少康集釋:《文賦集釋》,北京:人民文學,2006。
〔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毛詩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1999。
〔唐〕孫思邈撰:《備急千金要方》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2
〔唐〕孫過庭撰,王仁鈞導讀:《書譜導讀》,臺北:蕙風堂,2007。
〔宋〕張載撰:《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
〔宋〕程顥、程頤著:《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8。
〔宋〕朱熹著:《朱子語類》,臺北:文津出版社,1986。
〔宋〕朱熹著:《四書章句集注》,長沙:岳麓書社,2008。
〔宋〕朱熹著:《朱文公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0。
〔宋〕林希逸著:《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
〔宋〕庾肩吾原作,龔鵬程導讀:《書品》,臺北:金楓出版,1989。
〔宋〕姜夔撰,朱有舟注評:《續書譜》,南京:江蘇美術出版,2008。
〔宋〕郭若虛撰,王群栗點校:《圖畫見聞誌》,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2013。
〔宋〕黃庭堅撰,王中焰、杜玉印注評:《黃庭堅書論》,江蘇美術,2009。
〔宋〕黃庭堅撰,白石點校:《山谷題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2016。
〔金〕李純甫著:《鳴道集說》,《希臘與東方》思想史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元〕陳澔撰:《禮記集說》,臺北:世界書局,1962。
〔明〕焦竑撰:《老子翼》,新北市:廣文書局,2013。
〔明〕焦竑撰:《莊子翼》,新北市:廣文書局1979。
〔明〕焦竑撰:《澹園集》,北京:中華書局,2013。
〔明〕吳訥著:《文章辨體序說》,《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1998。
〔明〕徐光啟撰,王重民輯校:《徐光啟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
〔明〕徐師曾撰:《文體明辨序說》,《文體序說三種》,臺北:大安出版,1998。
〔明〕李贄撰,張建業譯注:《焚書 續焚書》,北京:中華書局,2011。
〔明〕薛侃著,陳椰編校:《薛侃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4。
〔明〕萬廷言著,張昭煒點校:《萬廷言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
〔明〕憨山德清撰:《憨山老人夢遊集》,臺北:新文豐出版,1983。
〔明〕顧炎武撰:《顧亭林文集》,臺北:光華印書館,1956。
〔明〕顧炎武撰:《顧亭林詩文集》,臺北:漢京文化,1984。
〔明〕顧炎武撰:張京華校釋,《日知錄校釋》,長沙:岳麓書社,2011。
〔明〕覺浪道盛著,《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第二輯136冊,卷十九,《中華大藏經》,台北:修定中華大藏經會,1968。
〔明〕方孔炤著,方以智編:《周易時論合編‧圖象幾表》,臺北:文鏡文化,1983。
〔明〕方以智編,張永義校注:《青原志略》,北京:華夏出版,2012。
〔明〕方以智著,龐樸注釋:《東西均注釋》,北京:中華書局,2001。
〔明〕方以智著,張昭煒整理:《象環寤記 易餘 一貫問答》,北京:九州出版,2015。
〔明〕方以智錄:《物理小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
〔明〕方以智著,張永義注釋:《藥地炮莊箋釋‧總論篇》,北京:華夏出版,2013。
〔明〕方以智著,張永義校注:《浮山文集》,北京:華夏出版,2017。
〔明〕方以智著,張永義、邢益海校點:《藥地炮莊》,北京:華夏出版,2011。
〔明〕方以智著:《冬灰錄(外一種)》,北京:華夏出版,2016。
〔明〕方以智著,侯外廬主編:《方以智全書•通雅》,上海:上海古籍,1988。
〔明〕王夫之著:《詩廣傳》,北京:中華書局,2009。
〔明〕王夫之著:《說文廣義》,長沙:岳麓書社,2011。
〔明〕王夫之著:《讀四書大全說》,北京:中華書局,2009。
〔明〕王夫之著:《四書訓義》,長沙:岳麓書社,2010。
〔明〕王夫之著:《尚書引義》,北京:中華書局,2009。
〔明〕王夫之著:《思問錄;俟解;黃書;噩夢》,北京:中華書局,2010。
〔明〕王夫之著,陳玉森、陳憲猷注釋:《周易外傳鏡銓》,北京:中華書局,2000。
〔明〕王夫之著:《讀通鑑論(宋論合刊)》,臺北:里仁書局,1985。
〔明〕項慕著:《書法雅言》,南京:江蘇美術,2008。
〔明〕程明試著,程朱昌、程育全編:《程子樗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2。
〔清〕王鐸撰:《擬山園選集.卷八十二》,《四庫禁毀叢刊‧集部88》,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0。
〔清〕石濤著:《石濤畫譜》,臺北:華正書局,1990。
〔清〕石濤著:《大滌子題畫詩跋》,黃賓虹、鄧實編:《美術叢書》三集,第十輯,杭州:浙江人民美術出版,2013。
〔清〕屈大均著:《廣東新語》,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葉燮等著:《原詩 一瓢詩話 說詩晬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2005。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章學誠著,葉瑛校注:《校讎通義》,《文史通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黃宗羲原著,沈芝盈點校:《明儒學案(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
〔清〕包世臣著:《藝舟雙楫》,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
〔清〕阮元校:《十三經注疏:周易 尚書》,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
〔清〕楊賓撰,柯愈春點校:《大瓢偶筆》,杭州:浙江人民美術,2012。
〔清〕焦循撰:《孟子正義》,北京:中華書局,2007。
〔清〕錢大昕著:《潛研堂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
〔清〕吳曾祺著:《涵芬樓文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8。
〔清〕方東樹著,汪紹楹校點:《昭昧詹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2006。
〔清〕段玉裁:《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1989。
〔清〕劉熙載著:《藝概》,臺北:金楓出版,1986。
〔清〕馬其昶著:《桐城耆舊傳》,合肥:黃山書社,2013。
〔清〕郭慶藩著,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2010。
〔清〕劉鳳苞撰,方勇點校:《南華雪心編(下)》,北京:中華書局,2013。
〔清〕陳壽昌著:《南華真經正義(下)》,臺北:廣文書局,1978。
〔清〕宣穎著:《莊子南華經解》,臺北:廣文書局,1978。
〔清〕章太炎著:《菿漢三言》,上海:上海書店,2011。
〔清〕王國維著,周錫山編校:《王國維集》第二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8。
〔清〕盛康輯:《皇朝經世文編續編》,臺北:文海出版社,1972。《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影印本。

二、現代中文著作(按姓氏筆畫):
王更生:《文心雕龍讀本》,臺北:文史哲出版,2004。
王雲五:《讀書常識》,臺北:華國出版,1974。
王冬珍等校注:《新編管子》,臺北:國立編譯館,2002。
王永照編:《歷代文話》第四冊。上海:復旦大學,2007。
王樹人:《回歸原創之思:「象思維」視野下的中國智慧》,南京:江蘇人民出版,2005。
王中江:《道家學說的觀念史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15。
王德威:《後遺民寫作》,臺北:麥田出版,2007。
方東美著,李溪編:《生生之美》,北京:北京大學,2009。
牟宗三:《心體與性體(一)》,臺北縣:正中書局,2006。
牟宗三:《五十自述》,臺北:鵝湖出版社,1989。
伍曉明:《有(與)存在:通過「存在」而重讀中國傳統之「形而上」者》,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2。
朱任生編著:《姚曾論文精要類徵》,臺北:臺灣商務印書,1988。
朱剛:《開端與未來―從現象學到解構》,北京:商務印書,2012。
吳肇嘉:《道法合流的慎到思想》,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2。
金學智:《書法美學引論》,長沙:湖南美術出版,2009。
汪民安:《福柯的界線》,中國社會科學,2002。
汪民安:《什麼是當代》,北京:新星,2014。
汪海:《行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3。
何冠彪:《生與死:明季士大夫的抉擇》,臺北:聯經,2005。
李繼凱:《全人視域中的觀照―魯迅與茅盾比較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2003。
李壯鷹:《逸園續錄》,濟南:齊魯書社,2012。
余嘉錫:《目錄學發微 古書通例》,上海:上海古籍,2013。
宋志明:《中國傳統哲學通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4。
林紓:《春覺齋論畫(外一種)》,杭州:浙江人民美術,2016。
周與沈著:《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5。
周勛君,丘新巧:《書法18個關鍵詞》,北京:現代出版社,2015。
孟凡君:《中國譯學主體性研究―中國譯學四象論初探》,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邱振中:《神居何所―從書法史到書法研究方法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5。
俞崑編著:《中國畫論類編》,臺北:華正書局,1977。
祝嘉:《書學新論》,臺北:華正書局,1982。
祝嘉:《書學格言疏證》,臺北:華正書局,1985。
胡志奎:《學庸辨證》,臺北:聯經出版,1993。
洪耀楠:《注釋學》,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10。
柯小剛:《在兹:錯位中的天命發生》,上海:上海書店,2007。
柯小剛:《道學導論(外篇)》,上海:華東師範,2010。
柯小剛:《古典文教的現代新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2。
范況:《中國詩學通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1974。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臺北:商務印書,2002。
唐文治:《十三經提綱》,上海:華東師範,2015。
袁津琥校注:《藝概注稿》,北京:中華書局,2010。
袁峰:《根本的綜通―解構遭遇崑崙》,北京:商務印書,2011。
韋政通主編:《中國哲學辭典》,臺北:水牛出版,1999。
馬祖毅:《中國翻譯簡史》,北京:中國對外翻譯出版中心,1998。
夏可君:《中庸的時間解釋學》,合肥:黃山書社,2009。
夏可君:《幻象與生命──《莊子》的變異書寫》,上海:學林出版,2007。
夏可君:《〈論語〉講習錄》,合肥:黃山書社,2009。
倪梁康等編著:《中國現象學哲學評論(第五輯)》,上海譯文出版:2003。
徐世昌等編撰:《清儒學案》第五冊,北京:中華書局,2008。
徐聖心:《青天無處不同霞-明末清初三教會通管窺》,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0。
張揚明:《老子學術思想》,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91。
張立文:《正學與開新―王船山哲學思想》,北京:人民出版,2001。
張立文:《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天道篇)》,北京:中國人民大學,1989。
張豐乾編,《莊子天下篇注疏四種》,北京:華夏出版,2009。
張嚴:《文心雕龍通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
張輝:《中國「詩史」傳統》,北京:三聯書店,2012。
張永堂:《方以智》,臺北:台灣商務印書,1979。
張以國:《正統與野道:王鐸與他的時代》,北京:文化藝術出版,2010。
張祥龍:《海德格爾傳》,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
張德讓:《明清儒家士大夫翻譯會通研究》,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7。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1992。
許綺玲:《糖衣與木乃伊》,臺北:美學書房,2001。
許維遹校本:《韓詩外傳》卷五第一章,北京:中華書局,1980。
陳榮捷:《王陽明傳習錄詳註集評》,臺北:學生書局,1983。
陳世驤:《中國抒情傳統的再發現》,臺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9。
陳平原:《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以章太炎、胡適之為中心》,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陳一壯:《埃德加•莫蘭複雜思想述評》,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7。
陳明:《文化儒學:思辨與論辯》,四川:四川人民出版,2009。
陳贇:《中庸的思想》,北京:三聯書店,2007。
陳贇:《莊子哲學的精神》,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16。
陳贇:《儒家思想與中國之道》,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6。
陳永國主編:《激進哲學─阿蘭•巴丟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
梁啟超:《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2005。
屠友祥:《言境釋四章》,上海:上海古籍,2011。
華正人編輯:《歷代書法論文選》,台北:華正書局,1997。
曾為惠:《老子中庸思想》,臺北:文史哲出版,1990。
曾曬淑:《思考=塑造:Joseph Beuys的藝術理論與人智學》,台北:南天書局,1999。黃俊傑編:《中日四書詮釋傳統初探》,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
馮友蘭:《新原道》,北京:三聯書店,2007。
程兆雄:《道家思想–老莊大義》,台北:明文書局,1985。
嵇文甫:《晚明思想史論》,北京:東方出版,2013。
單晏一:《莊子天下篇薈釋》,臺北:空庭書苑,2007。
虞君質:《藝術概論》,臺北:大中國圖書公司,1964。
葉秀山:《書法美學引論》,北京:寶文堂書店,1987。
楊伯峻:《列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79。
楊勇:《世說新語校箋》,臺北:宏業書局,1971。
楊儒賓:《儒門內的莊子》,臺北:聯經出版,2016。
楊正翠等校對,北大哲學系注釋:《荀子新注》,台北:里仁書局,1983。
譚宇權:《老子哲學評論》,臺北:文津出版,1992。
趙園:《制度•言論•心態-明清之際士大夫研究》續編》,北京:北京大學,2009。
趙獻濤:《魯迅雜文與中國雜學》,北京:中國廣播影視出版社,2014。
蒙文通:《經學抉原》,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過曉:《論作為中國傳統繪畫美學概念的「似」》,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魯迅:《魯迅全集》第六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鍾泰:《莊子發微》,上海:上海古籍,2008。
劉梁劍:《漢語哲學發凡》,北京:高等教育,2015。
劉正成主編:《中國書法全集:王鐸》,北京:榮寶齋,1993。
劉元青:《方以智心性論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2014。
劉咸炘,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子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劉咸炘,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校讎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劉咸炘,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文學講義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07。
劉咸炘,黃曙輝編校:《劉咸炘學術論集‧哲學編》,桂林:廣西師範大學,2010。劉咸炘:《劉咸炘詩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0。
劉咸炘:《道教征略》,上海:上海科學技術文獻,2010。
劉兆祐:《治學方法》,臺北:三民書局,2014。
劉禾:《語際書寫》,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
蔡新樂:《相關的相關》,中國社會科學出版,2007。
蔡仁厚:《王陽明哲學》,臺北:三民書局,1983。
熊十力:《熊十力全集》,第三卷,湖北教育出版,2001。
熊十力:《十力語要》,臺北:廣文書局,1973。
熊十力:《體用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2006。
歐陽禎人:《劉咸炘思想探微》,北京:商務印書,2016。
韓玉濤:《寫意論-九方皋相馬法疏證》,北京:人民美術出版,2009。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臺北:臺大出版委員會,2001。
謝顯發行:《中國佛教思想資料選編》,臺北:龍田出版,1982。
魏月萍:《君師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論述》,台北:聯經,2016。
羅志田:《道出於二:過渡時代的新舊之爭》,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顧俊發行:《中國古代目錄學簡編》,臺北:木鐸出版,1986。
叢文俊:《書法史鑑》,上海:上海書畫出版,2003。
嚴靈峰:《老子達解》,臺北:華正書局,2008。

三、西學翻譯文本(按字母先後):
(德)漢娜‧阿倫特,姜志輝譯:《精神生活.意志》,南京:江蘇教育,2006。
(加)艾倫‧安特立夫,張茜譯:《約瑟夫‧博伊斯》,南寧:廣西美術,2015。
(法)巴什拉著,杜小真、顧嘉琛譯:《火的精神分析》,長沙:岳麓書社,2005。
(法)阿蘭‧巴迪歐,藍江譯,《哲學宣言》,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14。
(法)阿蘭‧巴迪歐,藍江譯:《小萬神殿》,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14。
(法)阿蘭•巴迪歐,藍江譯:《世紀》,南京:南京大學出版,2011。
(法)阿蘭•巴迪歐,張璐譯:《當前時代的色情》,鄭州:河南大學出版,2015。(瑞士)畢來德,宋剛譯:《莊子四講》,北京:中華書局,2009。
(法)羅蘭‧巴特,李幼蒸譯:《寫作的零度-結構主義文學理論文選》,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96。
(法)羅蘭•巴特,許綺玲譯:《明室》,臺北:台灣攝影,1997。
(法)德勒茲,周穎、劉玉宇譯:《尼采與哲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法)德勒茲,劉漢全譯,《哲學與權力的談判》,北京:商務印書,2000。
(法)德勒茲,劉云虹、曹丹紅譯:《批評與臨床》,南京:南京大學,2012。
(法)德勒茲、加塔利,姜宇輝譯:《資本主義與精神分裂(卷2):千高原》,上海:上海書店,2010。
(法)德勒茲,姜宇輝譯:《普魯斯特與符號》,上海:上海譯文出版,2008。
(德)馬丁•海德格,孫周興譯:《走向語言之途》,臺北:時報出版,1996。
(德)馬丁•海德格,何衛平譯:《存在論:實際性的解釋學》,北京:人民出版,2009。
(德)海德格,孫周興譯:《路標》,臺北:時報出版,1997。
(德)海德格,陳嘉映、王慶節譯:《存在與時間》,北京:三聯書店,2006。
(德)海德格爾,孫周興譯:《荷爾德林詩的闡釋》,北京:商務印書館,2000。
(德)海德格爾,熊偉、王慶節譯:《形而上學導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5。
(丹麥)約爾根•哈斯,京不特譯:《幻覺的哲學―尼采八十年代手稿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11。
(美)列奧•施特勞斯,郭振華、葉然譯:《古典政治理性主義的重生》,北京:華夏,2011。
(加)拉馬瑞、(韓)姜乃熙主編:《現代性的影響》,南京:江蘇教育出版,2008。(美)約翰‧杜威,高建平譯:《藝術即經驗》,北京:商務印書,2013。
(法)托多羅夫,蔣子華、張萍譯:《巴赫金、對話理論及其他》,天津:百花文藝,2008。
(法)格霍,(德)何乏筆等譯:《傅柯考》,臺北:麥田,2006。
(法)貢巴尼翁,許鈞譯,《現代性的五個悖論》,北京:商務印書,2005。
(美)高居翰,李渝譯:《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美術,1989。
(法)菲利浦•勒熱訥,楊國政譯,《自傳契約》,北京:三聯書店,2001)。
(美)朗佩特,田立年等譯:《施特勞斯與尼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5。(美)朗佩特,李致遠、李小均譯:《尼采的使命》,北京:華夏出版,2009。
(法)雅克‧朗西埃,張新木譯:《文學的政治》,南京:南京大學,2014。
(法)馬克•弗羅芒–默里斯,馮尚譯:《海德格爾詩學》,上海:上海譯文,2005。
(法)朱迪特•勒薇爾,潘培慶譯:《福柯思想辭典》,重慶:重慶大學,2015。
(法)米歇爾‧福柯,莫偉民譯:《詞與物》,上海:三聯書店,2001。
(法)傅柯,杜小真編選:《福柯集》,上海遠東出版:2004。
(法)米歇爾‧福柯,佘碧平譯:《性經驗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2004。
(英)尼古拉斯•費恩,許世鵬譯:《哲學―對古老問題的最新解答》,新星出版,2007。
(法)朱利安,吳泓緲、趙鳴譯:《論普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
(法)朱利安,卓立譯:《進入思想之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14。
(法)余連、馬爾塞斯,張放譯:《(經由中國)從外部反思歐洲-遠西對話》,鄭州:大象出版社,2005。
(英)蒙娜‧貝克,趙文靜主譯:《翻譯與衝突―敘事性闡釋》,北京:北京大學,2011。
(捷克)卡夫卡,張柏權譯:《卡夫卡的寓言和格言》,臺北:久大文化,1992。
(美)喬納森•卡勒著,陸揚譯:《論解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德)赫伯特•馬庫色,高志仁譯:《反革命與反叛》,臺北:立緒出版,2001。(美)梅奎爾,陳瑞麟譯:《傅柯》,臺北:桂冠出版,1998。
(英)列維,楊大春等編:〈論列維納斯對和平的外展:與莊子的一個比較研究〉《列維納斯的世紀或他者的命運》,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08。
(英)西恩•漢德,王嘉軍譯:《導讀列維納斯》,重慶:重慶大學,2014。
(法)讓–呂克‧南希,簡燕寬譯:《肖像畫的凝視》,桂林:灕江出版,2015。
(德)福爾克爾•哈蘭,韓子仲譯:《什麼是藝術?博伊斯和學生的對話》,北京:商務印書館,2017。
(法)艾迦•莫翰,施植明譯:《複合思想導論》,臺北:時報文化,1993。
(法)埃德加‧莫蘭,陳一壯譯:《複雜思想:自覺的科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美)米勒,高毅譯:《傅柯的生死愛欲》,臺北:時報出版,1995。
(美)瑪西亞‧塔克等編,吳介禎譯:《藝術論述:後現代藝術與文化的對話》〈知識分子與權力〉,臺北:遠流出版,1999。
(美)德雷弗斯、拉比諾,錢俊譯:《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臺北:桂冠圖書,2001。
(美)奧斯本,鄭丹丹譯:《啟蒙面面觀》,北京:商務印書,2007。
(美)宇文所安,王柏華、陶慶梅譯:《中國文論:英譯與評論》,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2003。
(美)愛德華•薩依德,單德興譯:《權力、政治與文化-薩依德訪談集》,臺北:麥田出版,2005。
(美)愛德華•薩依德,章樂天譯:《開端:意圖與方法》,北京:三聯書店,2014。
(奧地利)維特根斯坦,陳嘉映主編:《維特根斯坦讀本》,上海:上海人民,2015。
(日)荒木見悟,廖肇亨譯:《明末清初的思想與佛教》,上海:上海古籍,2010。(日)興膳宏,蕭燕婉譯注:《中國文學理論》,臺北:聯經,2014。
(日)岡倉天心、九鬼周造,江川瀾、楊光譯:《茶之書•「粹」的構造》,上海:上海人民,2012。

四、其他(單篇論文或期刊文章):
成中英:〈中國哲學的綜合創造與創造綜合:兼論本體詮釋學的涵義〉,成中英主編:《本體與詮釋》,北京:三聯書店,2001。
李淑珍:〈當代美國學界關於中國注疏傳統的研究〉,黃俊傑主編:《中國經典詮釋傳統(一):通論篇》,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08。
李菁:〈何謂Ereignis?―略論作為興有的Ereignis〉《中國現象學哲學評論》第十六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15。
李紀祥:〈聆聽經典的聲音〉,《國際陽明學研究》第貳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12。
張文江:〈《史記‧太史公自序》講記〉《儒學與古典學評論(第三輯)》,2015。
張豐乾:〈「解」的哲學:「解牛之解」續〉,陳贇、趙璕主編:《當代學術狀況與中國思想的未來》,上海:華東師範,2011。
周鳳五:《〈孔子詩論〉新釋文及注解》,朱淵清、廖名春編:《上博館藏戰國楚竹書研究》,上海:上海書店出版,2002。
高震峰:〈讀《宇宙的星星是什麼顏色?在這個數位媒體、電子化學習環境和虛擬教育快速改變的世界裡,藝術、文化和美學的當今課題》有感〉《美育》期139,2004。
許綺玲:〈試圖潛入培瑞克〈「思考╱分類」〉的錯綜網絡中〉,《中外文學》,期441,2013。
柯小剛:《〈詩經•關雎〉大義發微》,《江海學刊》期2,2014。
柯小剛:〈虞世南《筆髓論》注〉,《從古典重新開始–古典學論文集》,上海:華東師範大學,2015。
柯小剛:〈手的書法現象學:「指實掌虛」釋義〉,魯明軍編:《論手足–一個關於藝術與觸知的文本》,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6。
廖蔚卿:〈從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想的關係談六朝「巧構形似之言」的詩〉,《中外文學》3卷8期,1975。
陳贇:〈發現內聖外王的《莊子》:《逍遙遊》思想的政治向度〉,陳贇、趙璕主編:《當代學術狀況與中國思想的未來》,上海:華東師範,2011。
劉正成:〈徐渭《邊塞詩十四首五體書卷》考釋〉,《東方藝術•書法》252期,今日美術館,2012。
譚戒甫:《〈莊子•天下篇〉校釋》,《經典與解釋》第23期。
葛榮晉著:〈中庸之道及其現代價值〉,《哲學雜誌》,期17,1996。
(瑞士)畢來德,宋剛譯:〈莊子九札〉,《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二十二卷,期三,2012。
(法)列維納斯,伍曉明譯:〈是其之所是(essence)與無是/無私(désintéressement)〉《中外文學》第三十六卷第四期。
(美)理查德•帕爾默,孫歷君譯:〈美、同時性、實現、精神能量〉《世界哲學》2006年第4期。
(美)倪培民:〈儒家學說的關鍵層面─功夫〉,哈佛燕京學社編:《波士頓的儒家》,江蘇:江蘇教育出版,2009。
(斯洛維尼亞)斯拉沃•齊澤克,陳永國譯:〈霍爾沃德:忠實巴丟事件〉《生產》第三輯,2006。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