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教育機會均等反思高中繁星計畫入學制度之施行:以南投縣某所高中為例
書刊名:教育與社會研究
作者:黃龍欽
作者(外文):Huang, Long-chin
出版日期:2010
卷期:21
頁次:頁117-145
主題關鍵詞:繁星計畫教育機會均等教育機會公平多元入學方案Multi-star projectEducational equalityEducational equityThe college entrance system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3) 博士論文(1)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3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88
2006年時,清華大學開始試辦繁星計畫,主要是為了縮減城鄉差距;教育部為了要推動十二年國民教育,乃於2007年承接而擴大辦理。繁星計畫的目標在平衡城鄉教育資源的落差,體現教育機會均等的公平正義、照顧學習起點較弱的學生,提供適性揚才成功發展的機會,主要目地主要是要實現教育機會均等的公平原則。然而繁星計畫實施至今為第四年,效果毀譽參半。從錄取的學生名單中可看出高達五成學生來自都會區,真正弱勢的學生似乎沒有辦法進入這些頂尖大學,這和繁星計畫之宗旨形成強烈諷刺。本研究以南投縣一所完全中學為研究樣本,探討繁星計畫之執行是否達成當初所訂立之政策目標,並以教育機會均等之觀點反思該政策之實施現況,討論政策是否符合教育機會均等原則,同時期待能藉由政策評估結果對繁星計畫的後續發展提出建議與改善。
期刊論文
1.郭為藩、林清江、蓋浙生、陳伯璋(1986)。教育機會均等理想的實踐。理論與政策,1(1),29-39。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Coleman, James S.(1975)。What Is Meant by 'An Equal Educational Opportunity'?。Oxford Review of Education,1(1),26-29。  new window
3.羅清水(1998)。論教育機會均等意涵與作法(上)。研習資訊,15(2)。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瑩(1995)。教育機會均等--教育社會學的探究。台北: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謝高橋(2004)。教育社會學。五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奎憙(2001)。教育社會學導論。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Rawls, John(1999)。A Theory of Justi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new window
5.教育部(2009)。九十九學年度大學繁星計畫招生簡章彙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楊瑩(1998)。教育機會均等。現代教育社會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李文儀,謝文華(2008)。占錄取率5成/都會繁星閃耀 偏遠生乾瞪眼,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8/new/apr/13/today-education1.htm, 20100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林志成(2009)。邁向12年國教年增30所優質高中。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陳至中(2010)。明年繁星併學校推薦 錄取破四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教育部(2007)。大學繁星計畫--大學增加名額受理各高中職學生入學招生方案,http://140.111.34.179/news_detail.php?code=01&sn=321, 20100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蔡閨秀(2008)。大學招生新管道--繁星計畫,http://www.ceec.edu.tw/CeecMag/articles/172/172-6.htm, 20100510。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森(2008)。繁星變「摘星」制度漏洞須防堵。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羅竹平(2009)。台大將成為貴族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