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從人腦記憶通路特性思考兒童第二語言華語教學
書刊名:應華學報
作者:林景蘇
作者(外文):Lin, Ching-su
出版日期:2010
卷期:8
頁次:頁219-247
主題關鍵詞:華語教學記憶記憶通路認知神經科學教學策略Chinese teachingMemoryMemory's routeCognition neuroscienceTeaching strategy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6
  • 點閱點閱:99
腦神經學家認為人腦能夠學習的唯一證據就是記憶。神經元之間發生訊息交流的時候,腦部的學習就會發生。想讓腦學習變得持久,必須遵循一定的路線,稱通路。人腦至少有五條記憶通路,分別是語義記憶通路,情景記憶通路,程序記憶通路,自動記憶通路和情緒記憶通路。五種記憶通路都各有接近訊息的入口,而這些入口可以通向長時記憶中存儲的訊息。 探討腦的可塑性是當前認知神經科學研究的重要內容,本論文嘗試以目前此類研究所理解的人腦五條記憶通路的運作特色,融入教學思維,並提供教學上可資運用的記憶策略,尤其是針對兒童第二語言華語教學,以作為華語教師的教學參考。
The cranial nerve scientist thought the only evidence that human brain can study is remembered. The human brain has five memory's routes at least, there are Semantic Memory route、Episodic Memory route、Procedural Memory route、Automatic Memory route and Emotional Memory route respectively. This study explain how to design courses for children with the brain memory's routes, especially aims at the 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圖書
1.Paul Bloom、顧淑馨(2005)。笛卡爾的Baby:從兒童發展學解讀人生奧秘。臺北:天下雜誌。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李楊(1997)。對外漢語教學課程研究。北京:北京語言文化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徐子亮、吳仁甫(2008)。實用對外漢語教學法。臺北:新學林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彭增安(2007)。跨文化的語言傳通:漢語二語習得與教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蘇以文、畢永峨(2009)。語言與認知。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Goswami, Usha、羅雅芬(2003)。兒童認知。臺北:心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quire, Larry R.、Kandel, Eric R.、洪蘭(2001)。透視記憶。遠流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Gordon, Barry、Berger, Lisa、黄佳瑜(2005)。智能記憶。臺北:大塊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Higbee, Kenneth L.、郭曉蓉(2004)。聰明記憶王。臺北:小知堂文化事業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劉暢(2008)。快速增強記憶的十大秘訣。臺北:倚天文化。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美國Marilee Sprenger、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腦科學與教育應用研究中心(2004)。腦的學習與記憶。北京:中國輕工業岀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周健(1998)。漢語課堂教學技巧與遊戲。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崔永華、楊寄洲(1997)。對外漢語課堂教學技巧。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Johnson, Mark、洪蘭(2006)。發展的認知神經科學。台北:信誼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趙金銘(2006)。漢語可以這樣教--語言技能篇。北京。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