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認知詩學視野下論《昭明文選》詠史類型及初唐詠史詩
作者:吳賢妃
作者(外文):吳賢妃WU, HSIEN-FEI
校院名稱:東海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
指導教授:周世箴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9
主題關鍵詞:認知詩學概念譬喻概念融合主體與背景框架與腳本Cognitive Poetics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the Conceptual Integration TheoryFigure and Ground(Frame and Script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7
本文以認知詩學的理論為研究路徑,研究《昭明文選》詠史類詩歌(兼論阮瑀〈詠史詩〉、陶淵明〈詠三良〉)、初唐時期都城類及長門、昭君主題詠史詩。
透過語義場理論引導個別詩歌意象場的建立以凸顯詩歌意象的類聚,同時可呈現意象間的關聯性,而意象關聯往往是概念譬喻分析、概念融合分析的線索,因此,語義場分析是本研究的基石。在語義場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依詩歌本身屬性,以概念譬喻分析、概念融合、框架與腳本、主體與背景等理論分析進而發掘出意象、詩句、段落之間乃至於語篇的內在概念結構,自微觀而宏觀、表層而深層,逐步探求詩歌的內涵與概念。
為跳脫以史傳文學傳統看待詠史詩之眼光與限制,分析《文選》詠史類詩歌後,本文提出《昭明文選》詠史類詩歌的人物類型,及三類共八型的《文選》詠史詩類型。此外,在初唐都城類詠史詩中,選取長篇的〈長安古意〉與〈帝京篇〉為研究對象,從而提出二作的繼承模式與開創性。最後分析初唐長門與昭君主題的詠史詩及其類型,並分別提出此二類主題之認知模式。
暫無資料
一、傳統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序)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
〔梁〕蕭統編、李善注《昭明文選》,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北宋〕郭茂情,《樂府詩集》(全二冊),台北:里仁書局,1999年。
〔清〕《全唐詩》(全二十五冊) ,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清〕何焯著,崔高維點校,《義門讀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清〕袁枚著,王英志校點,《隨園詩話》,南京:鳳凰出版社,2004年。
〔清〕劉熙載,《藝概•詩概》,台北縣:漢京,1985年。
〔日〕遍照金剛撰,盧盛江校考,《文鏡秘府論校考》(全四冊),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逯欽立輯校,《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陳尚君輯校,《全唐詩補編》(共六冊),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二、近人論著(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一)文學類
王叔岷,《鍾嶸詩品箋證稿》,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1992年。
王穎樓,《隋唐官制》,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5年。
王立,《心靈的圖景──文學意象的主題史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年。
王運熙、王國安,《漢魏六朝樂府詩評注》,濟南:齊魯書社,2000年。
申丹,《西方敘事學:經典與後經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年。
李翰,《漢魏盛唐詠史詩研究》,桂林:廣西師大出版社,2006年。
李曉明,《唐詩歷史觀念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  
[日]松浦友久著,陳植鍔、王曉平譯,《唐詩語匯意象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胡亞敏,《敘事學》,武漢: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年。
祝尚青,《盧照鄰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年。
韋春喜,《宋前詠史詩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袁行霈,《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
陳建華,《唐詩詠史懷古詩論稿》,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
陳植鍔,《詩歌意象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年。
陳慶元,《三曹詩評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許鋼,《詠史詩與中國泛歷史主義》,台北:水牛出版公司,1997年。
許總,《唐詩史》(全二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年。
張浩遜,《唐詩分類研究》,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9年。
張敬,《列女傳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
張小麗,《宋代詠史詩研究》,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9年。
喬象鍾、陳鐵民,《唐代文學史》(全二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年。
黃永武,《中國詩學――鑑賞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96年。
黃清泉注譯,《新譯駱賓王文集》,台北:三民書局,2003年。
葉嘉瑩,《迦陵論詩叢稿》,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漢魏六朝詩講錄》,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8年。
趙永紀,《詩論》,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9年。
趙望泰、張煥玲,《古代詠史詩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年。
蔡瑜,《陶淵明的人境詩學》,台北:聯經出版社,2012年。
羅宗強,《魏晉南北朝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二)語言學與認知類
王寅,《認知語言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李福印,《認知語言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
何自然、冉永平,《新編語用學概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束定芳,《認知語義學》,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邵敬敏主編,《現代漢語通論》,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
周世箴,《語言學與詩歌詮釋》,台北: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殷貝、楊靜、陳海兵,《兼容並蓄:融形式分析與文化研究於一體的認知詩學》,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7年。
高原,《古典詩歌中隱喻與轉喻的互動》,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3年。
曹逢甫,《從語言學看文學:唐宋近體詩三論》,台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2004年。
陳建華,《唐詩詠史懷古詩論稿》,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8年。
張潤靜,《唐代詠史懷古詩》,上海:三聯書店,2009年。
黃雅歆,《魏晉詠史詩研究》,《古典詩歌研究彙刊》第四輯第五冊,永和: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
賈彥得,《漢語語義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年。
鄒智勇、薛睿,《中國經典詩詞認知詩學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4年。
劉文、趙增虎,《認知詩學研究》,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2014年。
蘇以文,《語言與認知》,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09年。
(德)Dirk Geeraerts(ed.),邵軍航、楊波譯,《認知語言學基礎》,上海:上海譯文,2012 年。
(德)弗里德里希•溫格瑞爾(F. Ungerer)、漢斯—尤格•施密特(H.-J. Schmid)著,彭利貞等譯,《認知語言學導論》,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9年。
(美)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著,周世箴譯,《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台北:聯經出版,2006年。
(美)George Lakoff著,李葆嘉等譯,《女人、火與危險事物:範疇顯示的心智》(全二冊),北京: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7年。
(奧)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涂記亮譯,2012年,《哲學研究》,北京大學出版社。
George Lakoff & Mark Johnson.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 New York: Basic Books. 1999.
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M] . London: Routledge, 2002.
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氏筆劃排序)
于敏,〈用概念整合理論解讀詩歌隱喻〉,《文藝理論》2010年第5期。
王麗芳,〈劉禹錫詠史詩生成因素探析〉,《江西社會科會》2013年第6期。
申丹,〈「整體細讀」與經典短篇重釋〉,《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008年第1期。
   〈談關於認知文體學的幾個問題〉,《外國語文》2009年第2期。
安朝輝,〈從班固到左思――略述漢代至西晉詠史詩發展〉,《語文學刊》2009年第12期。
米曉燕,〈《文選》詠史詩的分類〉,《哈爾濱師範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岑運強,〈語義場和義素分析再探〉,《福建外語》1994年第34期。
李斯,〈淺論左思與陶淵明詠史詩的異同〉,《黃石教育學院學報》22卷2期,2005年6月。
李暉,〈《昭明文選》與詠史詩〉,《北方論叢》169期,2001年第5期。
李真瑜、常楠,〈中國古代詠史詩的歷史闡釋方式與歷史觀念〉,《湖南文理學院學報》34卷2期,2009年3月。
吳冰倩,〈左思詠史詩產生的內外因素〉,《文學教育》2015年第12期。
周海平,〈陶淵明詠史詩的藝術境界〉,《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9年第11期。
周淑莉,〈認知詩學的動態及空白〉,《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12年第5期。
施仲貞,〈左思〈詠史〉詩情感特徵與藝術手法之淺論〉,《湖北教育學院學報》2007年第6期。
胡秋蕾,〈魏晉詠史詩的結構與發展〉,《青年園地》2003年第9期。
降大任,〈古代詠史詩初探〉,《晉陽學刊》1983年第5期。
袁方,〈大視野下的歷史觀照――也論唐代咏史詩的分類、取材及繁榮原因〉,《西安文理學院學報》9卷4期,2006年第8期。
高建新,〈唐詩中的「金河」〉,《內蒙古大學學報》42卷5期,2001年9月。
高恒,〈《文選》詠史詩情感的轉向――論顏延之對〈秋胡詩〉的轉變〉,《文學評論》2017年第11期。
郭丹,〈論《昭明文選》中的詠史詩〉,《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4年第3期。
曹逢甫,〈從心理空間理論看極短篇、絕句和短詞共有的一條文則〉,《輔仁外語學報》2007年第7期。
張春麗,〈從左思〈詠史〉詩看其思想變化之軌跡〉,2001年第1期。
張榮興、黃惠華〈心理空間理論與「梁祝十八相送」之隱喻研究〉,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6卷4期,2005年。
張榮興、黃惠華,〈從心理空間理論看「最短篇」小說中之隱喻〉,《華語文教學研究》3卷1期,2006年。
張榮興、黃惠華,〈從心理空間理論解讀古代「多重來源單一目標投射」篇章中的隱喻〉,《華語文教學研究》9卷1期,2012年。
張榮興,〈心理空間理論與《莊子》「用」的隱喻〉,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3卷5期,2012年。
張榮興,〈從心理空間理論解析〈己亥雜詩──第五首〉的隱喻〉,《華語文教學研究》13卷3期,2016年
張榮興,〈心理空間理論與《莊子》不為官寓言的隱喻分析〉,《台灣語文研究》12卷2期,2017年10月。
林建宏、張榮興〈從意象基模來解析《小王子》篇章的上層結構〉,《清華學報》44卷2期,2014年6月。
張建科、王博,〈意象、詩學與認知〉,《中國石油大學學報》2012年第6期。
張瑩潔,〈文學地理學視域下的左思〈詠史〉詩〉,《廣東第二師範學院學報》35卷4期,2015年4月。
張謙,〈劉禹錫與王安石詠史詩之比較 〉,《齊齊哈爾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7年第5期。
章建文,〈詠史詩成因的文化分析〉,《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4卷5期,2006年9月。
〈論古代詠史詩的基本型態〉,《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6卷1期,2007年1月。
梁冬麗,〈史傳論贊流變與通俗小說篇尾詩的生成〉,《安康學院學報》24卷2期 ,2012年4月。
彭衛,〈中國古代詠史詩歌初論〉,《史學理論研究》1994年第3期。
黃水雲,〈論《文選》詠史詩類──顏延之〈五君詠〉〉,《遼東學院學報》41卷7期,2005年2月。
隋義,〈劉禹錫、杜牧詠史詩之比較〉,《時代論壇》2013年第10期。
董芳芳,〈論《文選》中詠史詩的創作動機〉,《北方文學》2017年第2期。
葛曉音,〈論漢魏五言的古意〉,《北京大學學報》46卷2期,2009年3月。
趙望秦、李艷梅,〈中國古代詠史詩百年第回顧〉,《淮陰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1期。
趙望秦、潘曉玲,〈唐代詠史詩百年第回顧〉,《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學報》2007年第12期。
趙望秦、張煥玲,〈宋代詠史懷古詩百年第回顧〉,《鹽城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4期。
潘江豔,〈左思〈詠史〉八首的通變性論略〉,《隴東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
熊沐清,〈語言學與文學研究的新接面──兩本認知詩學著作述評〉,《外語教學與研究》40卷4期,2008年7月。
〈「從解釋到發現」的認知詩學分析方法〉,《外語教學與研究》44卷3期,2012年5月。
〈試論詩學象似性的涵義與形式〉,《外國語文》28卷6期,2012年12月。
〈界面研究的涵義、學科意義及認知詩學的界面性質〉,《外國語文》29卷5期,2013年10月。
〈認知文學批評的生成與發展──認知文學研究系列之二〉,《外國語文》32卷1期,2016年2月。     
劉玉紅,〈文學中圖形/背景的動態關係與偏離〉,《社會科學家》2014年第1期。
齊益壽,〈談六朝詠史詩的類型〉,《中華文化復興月刊》10卷4期,1977年4月。
穆克宏,〈借史詠懷出類拔萃――說左思〈詠史〉八首〉,《福建師範大學學報》1992年第4期。
冀虹雁,〈關於詠史詩的發軔之初――以孟堅、太沖為例〉,《歷史迴廊》2011年第3期。
蕭馳,〈中國古典詠史詩的美學結構〉,《學術月刊》1983年第12期。
邊利丰,〈從陶淵明的詠史詩考察其所期待的自我形象〉,《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4卷2期,2008年6月。
羅浩剛,〈晚唐詠史诗發達原因新探〉,《西安文理學院學報》15卷3期,2012年6月。
四、學位論文
 (一)碩士論文
王聰慈,《陶淵明詠史書寫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1年。
向懿柔,《唐代詠史絕句研究》,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2年。
李文宏《概念隱喻理論與詩文分析之運用──以李白古風五十九首為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柏曼琪《中國文學中「鳥」意象之認知研究》,台南大學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
許憶萍,《左思及其詠史詩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碩士論文,2012年。
廖彩秀,《原型與巔覆──莊子寓言敘事的隱喻認知研究》,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1年。
 (二)博士論文
江碧珠,《「元雜劇」語言之隱喻思維》,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林碧慧,《「母親」原型認知研究:以《紅樓夢》為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年。
林增文,《概念譬喻理論在詞作上的運用:以蘇軾與柳永詞為例》,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5年。
柏曼琪,《古典文學之幸福原型探討──以北宋詞為例》,台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6年。
徐亞萍,《唐代詠史詩與中國傳統士文化關係之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所博士論文,1999年。
陳璦婷,《概念隱喻理論(CMT)在小說的運用──以陳映真、宋澤萊、黃凡的政治小說為中心》,台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
五、工具書、辭典類
江藍生、陸尊梧主編,《實用全唐詩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4年。
沈起煒、徐光烈,《中國歷代職官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年。
吳小如等編著,《漢魏六朝詩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年。
楊旭輝主編,《唐詩鑑賞大辭典》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
漢語大辭典編輯委員會、漢語大辭典編纂處編,《漢語大辭典》,上海:漢語大辭典出版社,2001年。
六、網路資源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index.html 
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http://hanji.sinica.edu.tw/index.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