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華語「頭部」身體詞認知隱喻研究
書刊名:輔大中研所學刊
作者:鄧孟倫
作者(外文):Teng, Meng-lun
出版日期:2021
卷期:42
頁次:頁165-196
主題關鍵詞:頭部隱喻轉喻認知語義身體詞HeadMetaphorMetonymyCognitiveSemanticsBody words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85
  • 點閱點閱:2
期刊論文
1.林碧慧(20070700)。時空越界--由「肉身感知」解析時間表述的空間方位映射。東海中文學報,19,303-319。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賴惠玲、劉昭麟(20170100)。客家象徵符碼「硬頸」之演變:臺灣報紙媒體縱剖面之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39,29-60。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邱湘雲(20180500)。客家對句理諺認知譬喻研究:以實體譬喻為例。全球客家研究,10,91-135。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謝健雄(20080600)。當代臺灣漢語慣用轉喻:認知語言學取徑。人文暨社會科學期刊,4(1),55-6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王理(2016)。「頭」詞群的隱喻在英漢語中的對比研究。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6(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張從興(20030600)。「華人」「華語」的定義問題。語文建設通訊(香港),74,19-25。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徐娟娟(2011)。漢語“手”衍生的轉喻和隱喻連續體關係。現代語文(語言研究版),201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莉萍(2014)。從體驗認知角度看「頭」的概念隱喻。欽州學院學報社,2014(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趙國靜(2015)。漢英語言中「頭(head)」的空間隱喻分析。校園英語,2015(2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歐德芬(20140100)。多義感官動詞「看」義項之認知研究。語言暨語言學,15(2),159-198。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蘭智高、張夢捷(2009)。關於空間和時間的思考與探討。黃岡師範學院學報,2009(6),56-5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李文莉(2007)。人體隱喻系統研究(碩士論文)。華東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邱湘雲(2006)。海陸客家話和閩南語構詞對比研究(博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趙學德(2010)。人體詞語語義轉移的認知研究(博士論文)。復旦大學,上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鄧孟倫(2015)。華語與閩南語手足三字格認知隱喻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孫亞(2008)。語用和認知概論。北京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沈家煊(2006)。認知與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曹煒(2001)。現代漢語詞義學。上海:學林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竺家寧(2008)。漢語詞彙學。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何自然(2006)。認知語用學--言語交際的認知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Lakoff, George、Johnson, Mark(1980)。Metaphor We Live By。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ew window
7.劉月華、潘文娛、故韡(1996)。實用現代漢語語法。臺北市:師大書苑。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束定芳(2000)。隱喻學研究。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曹逢甫、蔡立中、劉秀瑩(20010000)。身體與譬喻:語言與認知的首要介面。臺北:文鶴。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賴惠玲(2017)。語意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Lakoff, George P.、Johnson, Mark、周世箴(2006)。我們賴以生存的譬喻。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邱湘雲(2015)。臺灣華、客、閩語彙研究論集。聯合百科電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黃慶萱(2002)。修辭學。三民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4.竺家寧(2017)。詞彙之旅。正中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5.李仕春(2011)。漢語構詞法和造詞法研究。語文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6.王希杰(2017)。漢語詞彙學。商務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7.趙元任(2013)。漢語口語語法。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8.蘇以文、畢永峨(2009)。認知與語言。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無相關點閱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