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高中職學生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之研究
書刊名:休閒保健期刊
作者:杜靜鎔
出版日期:2011
卷期:5
頁次:頁119-125
主題關鍵詞:高中職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運動行為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5)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5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4
  • 點閱點閱:51
本研究主要探討臺北市高中職學生之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現況和不同統計人口變項的臺北市高中職學生對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之差異情形,及臺北市高中職學生之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之關係,並探討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對於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的預測情形。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隨機取樣方式,對臺北市高中職學生,男性 730人、女性 180人;一年級學生 374人、二年級學生 282人、三年級學生 254人;有參加運動代表隊 294人、無參加運動代表隊 616人;有參加運動社團 536人、無參加運動社團 374人,共 910人實施調查。所得資料以項目分析,因素分析,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考驗、單因子變異數分析,雪費法事後比較,皮爾遜積差相關及多元回歸分析等統計方法處理,經分析與討論後的結果如下: 一、臺北市高中職學生擁有正面且良好的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運動態度以運動利益因素構面最好,運動價值觀以身心發展因素構面最好,運動行為以規律運動因素構面最好。 二、臺北市高中職男學生 (M=4.15)運動態度優於女生(M=4.01),臺北市高中職三年級學生(M=4.15)運動態度優於一年級學生(M=4.05)、二年級學生(M=4.09) (p<.05),參加運動代表隊(M=4.25)及參加運動社團(M=4.16)的臺北市高中職學生(p<.05)運動態度優於未參加運動代表隊(M=4.07)及未參加運動社團(M=4.08)的學生(p<.05)。 三、臺北市高中職男學生 (M=4.01)之運動價值觀優於女生(M=3.83),臺北市高中職三年級學生(M=4.03)運動價值觀優於一年級學生(M=3.92)與二年級學生(M=3.95) (p<.05),參加運動代表隊(M=4.10)及參加運動社團(M=4.03)的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價值觀優於未參加運動代表隊(M=3.93)及未參加運動社團(M=3.92)的學生(p<.05)。 四、臺北市高中職男學生 (M=4.14)之運動行為優於女生(M=3.99),臺北市高中職三年級學生(M=4.18)運動行為優於一年級學生(M=4.04)與二年級學生(M=4.07) (p<.05),參加運動代表隊(M=4.24)及參加運動社團(M=4.15)的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行為優於未參加運動代表隊(M=4.06)及未參加運動社團(M=4.07)的學生(p<.05)。 五、運動態度與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均成呈正相關。運動態度與運動行為之相關值為r=.81;運動態度與運動價值觀之相關值為r=.81。 六、臺北市高中職學生運動態度及運動價值觀各構面,對運動行為之心理因素預測力為90.1%。對運動行為之環境因素預測力為 84.2%。對運動行為之規律運動因素預測力為89%。對運動行為之生理運動因素之預測力為79.2%。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運動態度與運動價值觀是學生運動行為的重要預測變項,研究中亦發現運動態度、運動價值觀及運動行為受到性別、年級及參與運動代表隊與運動社團經驗的影響,有關單位可從這些背景變項方面著手教育,以提升整體臺北市高中職學校運動風氣。
期刊論文
1.宋一夫(20041200)。義守大學學生運動價值觀之研究。人文與社會學報,1(5),65-84。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俊南(2006)。弘揚黃埔精神,厚植國軍戰力。國防雜誌,21(3),3-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任婧英(1986)。團體項目之大學運動員的運動態度與攻擊性對運動表現的影響。政大心理系刊,11。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呂青山、張方文(1998)。東南工業專科學校運動代表隊員之運動態度及攻擊性對運動成績表現之影響分析。藝術學報,62,287-302。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研究報告
1.呂昌明、卓俊辰、黃松元、吳姿瑩(2002)。應用跨理論模式促進青少年身體活動之研究 (計畫編號:NSC90-2413-H-003-05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唐大鈞(2001)。工作價值觀與工作特性影響我國內稽人員工作投入與離職傾向的探討(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高雄。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白家倫(2005)。青少年性別角色特質、休閒態度與休閒阻礙間關係之研究--以南投縣高中職學生為例(碩士論文)。大葉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沈姍姍(1984)。性別角色、價值觀念與人際吸引之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伍連女(1999)。台北市高職學生身高意象與運動行為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林生傳(2003)。教育研究法:全方位的統整與分析。心理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王金蓮(2003)。體育系學生成就動機、學習態度、運動態度及價值觀之分析研究。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行政院衛生署(1996)。台灣地區公共衛生概況。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