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臺灣女子壘球選手選才考量因素之探討
書刊名:休閒與社會研究
作者:張美蘭孔方正 引用關係蔡宜家
出版日期:2011
卷期:4
頁次:頁155-162
主題關鍵詞:運動選才女子壘球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2)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2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5
  • 點閱點閱:66
選才是所有運動項目發展的基礎,以獲取勝利為主要的目的。眾多研究皆指出運動的選才標準有身體型態、身體素質、運動專項素質及心理素質等相關重視因素,本文以臺灣女子壘球教練在選手選才四大面向作簡要說明。
期刊論文
1.王書明(1998)。遺傳指標與科學選材。中國體育科技,34(6),52-5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許樹淵、王富雄、黃彬彬(19970100)。1996奧運會壘球賽運動員年齡、體格分析。體育學報,22,177-187。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Pedegana, L. R.、Elsner, R. C.、Roberts, D.、Lang. J.、Farewel, V.(1982)。The relationship of upper extremity strength to the throwing speed。American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0(6),352-354。  new window
4.李珊秀(1987)。德爾慧法在體育科學中的應用。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9-14。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林淑森(2007)。意象訓練對大學女子壘球隊心理技能、心理技能的態度與運動表現之影響(碩士論文)。台北巿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鄭子敬(2005)。啟蒙時期之排球運動員選材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周資眾(2003)。德爾慧法應用於桌球運動員選才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李金為(2007)。增強式訓練對女子壘球選手上肢肌力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臺北巿立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取炎(2001)。游泳運動員選才與訓練概念研究--以台灣地區的游泳教練為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Kellner, S.(1989)。Taking it to the limit with basketball cybernetics。East Setauket, NY:Stan Kellner。  new window
2.Hwang, Ching-Lai、Lin, Ming-Jeng(1987)。Group Decision Making under Multiple Criteria: Methods and Application。New York。  new window
3.王賀立、王金燦、胡亦海、曹策禮(1990)。運動選才學。武漢體育學院。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Weinberg, R. S.(1988)。The Mental Advantage: Developing Your Psychological Skills in Tennis。Champaign, Illinois:Leisure Press。  new window
5.曾凡輝、王路德、邢文華(1992)。運動員科學選材。人民體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鄭國平(1990)。排球運動員選材之研究。臺中:霧峰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Steinhaus, A. H.(1936)。The science of educating the body。  new window
8.Shephard, R.(1978)。The prediction of Athletic bylaboratory and field Test-An Overview, Physical Fitness Assessment, Principles, Practices and Application。U.S.A.。  new window
其他
1.陳定雄(1988)。從體型看天才。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博士論文
 
無相關書籍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