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戰國楚簡所見「舉禱」、「賽禱」、「□禱」諸種禱法之各家說解再議--兼補證天星觀簡文所見「大禞」即楚人先祖神兼東方(春)神「太昊」
書刊名:慈惠學報
作者:鄒濬智
作者(外文):Zhou, Jun-zi
出版日期:2011
卷期:7
頁次:頁82-90
主題關鍵詞:楚簡禱法太昊Chu bambooWays of offering sacrificesTai-how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18
  • 點閱點閱:158
期刊論文
1.吳郁芳(1996)。《包山楚簡》卜禱簡牘釋讀。考古與文物,1996(2),75-77。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周鳳五(1999)。讀郭店竹簡〈成之聞之〉札記。古文字與古文獻,試刊號,46-48。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學位論文
1.詹今慧(2005)。先秦同形字研究舉要(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梁煌儀(1986)。周代宗廟祭禮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邴尚白(1999)。楚國卜筮祭禱簡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
1.楊華(2007)。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new window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張軍(199401)。楚國神話原型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李零(2000)。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東方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姚孝遂、肖丁(1989)。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劉信芳(1999)。荊門郭店竹簡《老子》解詁。藝文印書館。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何琳儀(2003)。戰國文字通論。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1991)。包山楚簡。文物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何琳儀(1998)。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高亨、董治安(1989)。古字通假會典。齊魯書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其他
1.郭沫若主編(1978)。甲骨文合集。  延伸查詢new window
2.鄒濬智(2008)。西漢以前家宅五祀及其相關信仰研究----以楚地簡帛文獻資料為討論焦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3.廣州中山大學楚簡整理小組(1977)。戰國楚簡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4.蕭璠(1973)。春秋至兩漢時期中國向南方的發展。  延伸查詢new window
5.黃人二(黃人二)。戰國包山卜筮祝禱簡研究。  延伸查詢new window
6.王劍(1996)。太昊與伏犧。  延伸查詢new window
7.李零(1993)。山楚簡研究,占卜類。  延伸查詢new window
8.黃永堂(1999)。司命、灶神與楚人族源。  延伸查詢new window
9.鄒濬智(2008)。戰國楚人信仰神譜試構----從〈九歌〉及出土簡帛文獻談起。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0.孔仲溫(1997)。楚簡中有關祭禱的幾個固定字詞試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1.朱德熙、李家浩(1989)。鄂君啟節考釋,八篇。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2.陳偉武(1997)。戰國楚簡考釋斠議。  延伸查詢new window
13.宋華強,楚簡翌禱新釋。  延伸查詢new window
圖書論文
1.李家浩(2001)。包山祭禱簡研究。簡帛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延伸查詢new window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