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八、九世紀唐日文化交流探索─以人物交流及禮令之影響為主
作者:嚴茹蕙
作者(外文):Ju-Hui Yen
校院名稱:中興大學
系所名稱:歷史學系所
指導教授:高明士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5
主題關鍵詞:文化交流律令制遣唐使樂郃法制禮俗服紀服忌令Tang CodeJapanese Envoy (kentōshi )legislationetiquetteborder transgressioncultural exchang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1)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16
拙稿旨在研究八、九世紀唐日文化交流,除了人物交流所帶動的文化交流,尚側重禮與令的影響,注重法制與禮俗的層面。八、九世紀,正是律令制在唐日,甚至東亞地區有力運作的時期,日人基於外交需要及對唐文化的實際需求,而由官方派出遣唐使、遣唐留學僧與留學生等人物赴唐直接學習唐文化,帶回所需文物,成為唐文化在日本擴大影響力的重要原因。此類人物日後也多半是日本政治與文化上的代表性人物,亦即文化交流過程中,媒介人物跨越國境活動,成為帶動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此外,最近新發現的宋《天聖令》,關係到日本《大寶令》、《養老令》的修撰,而八世紀前後的日本,能夠以唐朝禮令為學習對象,又和渡唐日人在唐見聞、所獲情報甚有關聯,故值得重視。
拙稿在上篇中首先討論八、九世紀之間,日本對唐代中國文化認同狀況,探討人物交流所帶動的文化現象,以及唐文化對日本社會造成的影響。過去先行研究中所注意到的渡日唐人,多為官員、唐僧、海商及混血兒等,或許因為受限於史料甚少,而無法觀照到一般民眾的存在,本次從珍稀史料中發現前人未注意到的渡日民眾,擴大了唐日人物交流的層面,故拙稿中對於日本對唐人入境的法制管理及唐人赴日動機亦進行分析。
人物越境後的見聞,除可補充過去傳世史料的不足,佐證唐日之間曾經存在頻繁的人物與文化交流,透過比較史學的技巧,分析唐與日本境內法制施行、變動經過,以及禮制施行的狀況,可更加釐清此類人物返日後的文化影響力。另一方面,渡日唐人的體驗、抵日後的際遇,也可佐證渡唐日人返國後在文化上,尤其是法制方面的影響力。
拙稿從下篇起,將研究核心集中在唐日《喪葬令》與相關禮制問題,分析探討禮令在社會生活中的意義,從實例中解析《喪葬令》、《假寧令》、唐的《祠令》和日本的《神祇令》等,以了解當時唐朝先進文化的影響力,以及日本古代國家自主性的特色。日本因積極從事古代國家建設,在攝取先進的唐代律令禮制過程中,其實是衡量其國情,作選擇性採用。從下篇第三章以下,將逐章說明唐的禮令文化對日本原有習俗所造成影響或變化,例如唐日服制與親等的差別、唐日喪葬禮俗中,唐的挽歌與日本的遊部各自的特色、天皇為尊親服喪、穢惡問題與《服忌令》的出現,進而凸顯唐日文化交流史上法制禮俗的層面。
綜合以上,可知日本攝取唐朝法制禮俗文化以後,經過時代的洗禮,終於融合為一,成為新的日本文化傳統,延續至今。
My study is comparing with the legislation in Tang’s and Japanese Code while the political system in accord to Ritsuryô is called "Ritsuryô-sei" (律令制) during 8~9th centuries. One important part is on what representative Japanese figures that had travelled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during 8~9th centuries learned in Tang Dynasty, try to clear their cultural effect, especially on legislation and etiquette. Another part is consider when an illegal immigration who was from Tang Dynasty emigrated to 9th century Japan, what would he see and meet while he entered into the 9th century Japan? I used this case study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effect that "persons who representative Japanese figures that had travelled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did. It is stressed that even Japanese learned a lot of Tang’s culture style, such like the wa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law, religion and funeral, they still keep their own choices. After all, we shell find the major contributions of those people travelled between China and Japan, legislative and etiquette rules became one newly classical culture, growth on later Japanese.
一、基本史料(按作者年代先後順序排列)
(一)中文部分
(戰國)呂不韋編,張雙棣等譯注,《呂氏春秋譯注》,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漢)司馬遷,《史記》,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59。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正義,黃懷信整理,《尚書正義.周書.武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十三經注疏委員會整理,《周禮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漢)鄭玄注、(唐)孔穎達正義,龔抗雲、李學勤等編,《禮記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漢)戴聖著,(清)孫希旦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魏)袁準,〈禮政〉,《袁子正書》,輯入(唐)魏徵等撰,《羣書治要》冊10,卷50,收入王雲五主編《叢書集成簡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
(晉)郭璞注,(宋)刑昺疏,十三經整理委員會整理,《爾雅注疏》,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疏,《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93。
(東晉)袁宏撰,《後漢紀》,北京:中華書局,2002。
(東漢)班固,《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2。
(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疏,盧光明等整理,《周易正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晉)崔豹,《古今記》,北京:中華書局,1965。
(晉)陳壽撰、(南朝宋)裴松之注,《三國志》,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59。
(梁)沈約等,《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6。
(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收入中華書局編,《叢書集成初編.荊楚歲時記(及其他七種)》,北京:中華書局,1991。
(劉宋)范曄撰;(唐)李賢等注,《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唐)魏徵、令狐德棻撰,《隋書》,北京:中華書局,1973。
(唐)房玄齡等撰,《晉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唐)張鷟,《朝野僉載》,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79。
(唐)張文成(張鷟)著,李時人、詹緖左校注,《遊仙窟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10。
(唐)王維撰,〈送祕書晁監還日本並序〉,收入陳鐵民校注,《王維集校注》卷4,〈編年詩〉(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317-324。
(唐)包佶,〈送日本國聘賀使晁臣卿東歸〉,收錄於《全唐詩》增訂本卷205,冊3,(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97),頁2144。
(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收入《大正藏》5~7冊。
(唐)李白撰,〈哭晁衡卿〉,收入(清)王琦注,《李太白全集》卷25,(北京:中華書局,1977),頁1198-1199。
(唐)李林甫等撰,陳仲夫點校,《唐六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本,1992。
(唐)李端,〈代宗輓歌〉,收入《全唐詩》冊9卷285(北京:中華書局,1960),頁3266-7。
(唐)長孫無忌等撰,劉俊文點校,《唐律疏議》(北京:中華書局,1983)。new window
(唐)趙驊,〈送晁補闕歸日本國〉收錄於《全唐詩》增訂本卷129,冊2,頁1320。
(唐)蕭嵩等撰,(日)池田溫解題,古典研究會編,《大唐開元禮.附大唐郊祀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光緒12年 (1886) 洪氏公善堂刊本,東京:汲古書院,1972。
(唐)儲光羲,〈洛中貽朝校書衡 朝即日本人也〉,收入《全唐詩》增訂本卷138,冊2,頁1405。
(唐)韓愈,〈原道〉,收入屈守元、常思春編,《韓愈全集校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6),頁2664。
(唐)杜佑撰,王文錦等點校,《通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98。
(唐)王讜,《唐語林》,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1957。
(唐)樂郃撰,叡山文庫藏《慈覺大師入唐徃返傳(記)》,青龍寺無動藏文化十年、文政十一年抄本、文久二年台宗書房柳枝軒印行刊本。
(唐)沈懽,〈國清寺止觀堂記〉,收入《全唐文‧唐文續拾》卷6。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收入《唐五代小說筆記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頁1571-1710。
(南唐)陳致雍〈定虞祭議〉,收入《全唐文》卷873。
(後晉)劉昫等撰,《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75。
(宋)贊寧,《大宋僧史略》,收入《大正新脩大藏經》冊54。
(宋)王欽若、楊億等奉勑撰,《宋本冊府元龜》北京:中華書局,1989。
(宋)王欽若、楊億等奉勑撰,《冊府元龜》影印明崇禎刻本。北京:中華書局,1960。
(宋)王溥,《五代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宋)王溥,《唐會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五代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
(宋)歐陽修,宋祁等撰,《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4。
(宋)徐鉉,〈大唐故中散大夫檢校司徒使持節泰州諸軍事兼泰州刺史御史大夫洛陽縣開國子賈宣公墓誌銘〉,收入其文集《騎省集》,見《文淵閣四庫全書》集部三。
(宋)司馬光編著,(元)胡三省音註,《資治通鑑》,北京,中華書局,1956。
(宋)朱彧,《萍洲可談》,收入王雲五編,《叢書集成初編》,上海:商務印書館,1937。
(宋)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論語集注》(北京:中華書局,1983)。
(宋)此山貫冶子,《唐律釋文》,收入楊一凡編,《中國律學文獻》第二輯第一冊,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
(宋)宋敏求編,洪丕謨、張伯元、沈敖大點校,《唐大詔令集》上海:學林出版社,1992。
(宋)李昉等編,張國風會校,《太平廣記會校》,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元)脫脫等,《宋史》(北京:中華書局,1977)。
(元)黎崱撰,武尚清校,《安南志略》(北京:中華書局,1995),頁216。
(明)章懋,《楓山語錄》,收入《文淵閣四庫全書》冊714,臺北:臺灣商務,1983。
(清)曹寅等編,《全唐詩》增訂本,全15冊,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97。
(清)董誥等編,《全唐文》,北京:中華書局影印,1983。
(清)孫希旦著,沈嘯寰、王星賢點校,《禮記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9。
(清)王先謙集解,沈嘯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3。
(清)孫星衍撰,陳抗,盛冬鈴點校,《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6。
(清)孫詒讓撰,王文錦,陳玉霞點校,《周禮正義》,北京:中華書局,1987。
(清)徐松輯,《宋會要輯稿》,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
(清)徐松輯,馬泓波點校,《宋會要輯稿‧刑法》上下冊,鄭州:河南大學出版社,2011。
(清)徐松輯,《登科記考》,北京:中華書局,1984。
(清)彭定求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點校,1960。
(清)黃遵憲著,吳振清、徐勇、王家祥點校整理,《日本國志》,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據光緒十六年羊城冨文齋刊版,2005。
中國佛敎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編,《卍續藏》,臺北:中國佛敎會影印卍續藏經委員會,1968。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出版社,1983。
大藏經刊行會編,《大正新脩大藏經》,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83。
王夢鷗譯注,《禮記今注今譯》(上、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初版,1984修訂版)
李宗侗註譯、葉慶炳校訂,《春秋公羊傳今註今譯》(臺北:商務印書館,1973年初版,1976年二版)。
李宗侗譯註,葉慶炳校訂,《春秋左傳今註今譯》上中下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初版,1993校訂版。
林尹譯注,《周禮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初版,2005再版。
(日)仁井田陞著,《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64。
(日)仁井田陞著,池田溫等編,《唐令拾遺補》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7。
懷校鋒點校,《大明律》,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
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日)金子修一主編,《大唐元陵儀注新釋》,東京:汲古書院,2013。
(二)外文部分
(日)舍人親王等奉敕撰,坂本太郎、井上光貞、家永三郎、大野晉校注,《日本書紀》全五冊,東京:岩波文庫,1995。
(日)太安萬侶著,青木和夫等校注,《古事記》,東京:岩波書店,1982。
編纂者不明,(日)小島憲之校注,《懷風藻》,東京:岩波書店,1964。
(日)賢盛誌,《唐招提寺緣起抜書略集》,收入鈴木學術財團編,《大日本佛教全書》冊85〈寺誌部3〉頁103-111。
(日)菅野真道等奉敕撰,青木和夫等校注,《續日本紀》(一)~(五),東京:岩波書店,1989~1998。
(日)佐佐木信綱編,《新訓萬葉集》,東京:岩波書店,1927初版,1954改版。
(日)清原夏野等撰,《令義解》,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22,東京:吉川弘文館,2007。
(日)惟宗直本撰,《令集解》,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
(日)藤原時平等編,《延喜式》,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東京:吉川弘文館,1971普及版。
(日)佚名編,《類聚三代格》,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25,東京:吉川弘文館,2000。
(日)真人元開撰,汪向榮校注,《唐大和上東征傳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5。
(日)井上光貞等校注,《律令》,東京:岩波書店,1976。
(日)藤原時平等奉勅撰,《日本三代實錄》,收入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4,東京:吉川弘文館,2007。
(日)三善為康編,《朝野群載》,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29,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日)最澄著,天臺宗宗典刊行會編,《傳教大師全集》,東京:天臺宗宗典刊行會,1912。
(日)空海著,祖風宣揚會編,《弘法大師全集》,東京:吉川弘文館,1910。
(日)藤原佐世撰,《日本國見在書目錄》,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據清光緒黎庶昌校刊古叢書本影印,1984。
(日)圓仁撰,顧承甫、何泉達點校,《入唐求法巡禮行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日)圓仁撰,白化文、李鼎霞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校注》,石家莊市:花山文藝出版社,1992,橫排版2007。
(日)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附圓珍《行歷抄》,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日)圓仁撰,潘平釋譯,《入唐求法巡禮記》,高雄:佛光文化出版社,1998初版,2014再版。
(日)圓仁撰,深谷憲一譯,《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東京:中央公論社中公文庫,1990。
(日)圓仁撰,足立喜六譯注、塩入良道補注,《入唐求法巡禮行記》1、2冊,東京:平凡社東洋文庫,1970、1985。
(日)竹內理三編,《平安遺文‧古文書編》4455號〈僧圓仁請來目録〉,東京:東京堂,1928。
(日)寬平親王撰,《慈覺大師傳》,收入塙保己一原編,太田藤四郎補,《續群書類從》第八輯下傳部卷211,東京:續群書類從完成會,1907初版,1932年四版。
(日)三善清行,《天台宗延曆寺座主圓珍傳》,收入《續群書類從》第八輯下,卷212,東京:續群書類從完成會,1905初版,1932四版。
(日)三善清行,〈意見十二箇條.請加給大學生徒食料事〉,收入藤原明衡編,大曾根章介、金原理、後藤昭雄校注,《本朝文粹》卷2,〈意見封事〉,東京:岩波書店,1992。
(日)圓珍撰,《在唐日錄》,收入《大日本佛教全書》冊125《天台霞標初編》卷2(東京:潮書房,1931),頁43-47。
(日)圓珍撰,白化文、李鼎霞,《行曆抄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
(日)藤原冬嗣・藤原緒嗣等編,《日本後紀》,收入(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増補國史大系》冊3,東京:吉川弘文館,1974。
(日)藤原良房等編,《續日本後紀》,收入《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3。
(日)景戒編,《日本靈異記》,東京:岩波書店,1967。
(日)藤原忠平等奉勑撰,《延喜式》,收入(日)黑板勝美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東京:吉川弘文館,1937初版,1972普及版。
(日)虎尾俊哉編,《弘仁式貞觀式逸文集成》(日本:國書刊行會,1992),頁12。
(日)藤原明衡編,大曾根章介、金原理、後藤昭雄校注,《本朝文粹》,東京:岩波書店,1992。
(日)藤原時平等奉勅撰,《日本三代實錄》,收入黑板勝美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4,東京:吉川弘文館,2007。
(日)藤原基經等奉敕撰,《日本文德天皇實錄》,收入(日)黑板勝美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3,東京:吉川弘文館,1934第1版,2000新裝版。
(日)紀貫之等奉敕編撰,竹岡正夫著,《古今和歌集全評譯》,東京:右文書院,1976。
(日)佚名編,《參議要抄》,收入塙保己一編,《群書類從》第7輯(公事部)卷101,東京:續群書類從完成會,1959訂正三版,1929初版。
(日)藤原公任撰,《北山抄》,東京:國書刊行會,1913。
(日)紫式部著,林文月譯,《源氏物語》,臺北:中外文學月刊社,1974初版,1982修訂版,洪範書店2000年四冊版。
(日)成尋著,王麗萍點校,《新校參天台五台山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9。
(日)坂上明兼等著,《法曹至要抄》,收入(日)佐藤進一等編,《中世法制史料集》(六),東京:岩波書店,2005。
(日)佚名編,《日本紀略》,收入(日)黑板勝美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10,東京:吉川弘文館,2000。
(日)藤原通憲編《本朝世紀》,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9,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日)三善為康編《朝野群載》,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29,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日)橘以政撰,《橘逸勢伝》,收入《續群書類從》第八輯上。
(日)阿闍梨皇圓撰,《扶桑略記》,收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12,東京:吉川弘文館,2007。
(日)宗性編,《日本高僧傳要文抄》第三,收入(日)黑板勝美、國史大系編修會編,《新訂增補國史大系》冊31,東京:吉川弘文館,1930年1版,2000年新裝版。
(日)瑞溪周鳳編,田中健夫、石井正敏譯注,《善鄰國寶記》,東京:集英社,1995。
(日)林道春,〈書新雕《延喜式》後〉,收入《延喜式.後篇》,頁1006。
(日)塙保己一編,《群書類從》第7輯(公事部)卷101,東京:續群書類從完成會,1959訂正三版,1929初版。
(日)河村孝照等編,《新纂大日本続蔵経》,東京:國書刊行會,1975~1989。
(日)高楠順次郎等編,《大日本佛教全書》,東京,有精堂出版,1932。
《遊方傳》(一)~(四),收入(日)高楠順次郎等編,《大日本佛教全書》冊113-116。
《天台霞標初編》,收入(日)高楠順次郎等編,《大日本佛教全書》冊125。
(日本 最澄.圓澄.義真.光定.德圓 問 唐 道邃.廣修.維蠲.宗頴 答)《唐決集》,收入《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第56冊No.942 天台宗未決(附釋疑)。
(日)高楠順次郎等編,《大正新脩大藏經》,東京:大正新脩大藏經刊行會,1975。
(日)細川潤次郎等編修,《古事類苑》,東京:吉川弘文館,1981。
東京大学史料編纂所編,《大日本史料》,東京:東京大學出版会。
神道大系編纂會編,《神道大系》朝儀祭祀編一〈儀式.內裏式〉,東京:神道大系編纂會,1980。
神道大系編纂會編,《神道大系》神社編29〈日吉大社〉,東京:神道大系編纂會,1983。
(韓)鄭麟趾,《高麗史》收入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編纂出版委員會編,《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三輯‧史部》冊1,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北京:人民出版社共同出版,2012。
二、專書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畫多寡為序)
(一)中文單篇論文
丁天降,〈佛教文化在日本(2)──聖德太子與法隆寺〉,《中國佛教》54:7,2010.07,頁28-34。
王明珂,〈慎終追遠──歷代的喪禮〉,收入藍吉富‧劉增貴主編《中國文化新論 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臺北:聯經出版社,1982),頁307-357。
王秉泰、陳建華,〈中日兩國文人贈答唱和詩初探──以唐代開元為中心〉,《北體學報》11,2003.12。new window
王勇,〈天台入唐僧與書籍之路〉,收入氏編,《中日關係的歷史軌跡》(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頁3-28。
王勇,〈最後一次遣唐使的特殊使命──以佚存日本的唐代文獻為例〉,收入氏編《東亞座標中的遣隋唐使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頁64-83。
王勇,〈遣唐使時期的中日混血兒〉,收入氏編,《東亞座標中的跨國人物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頁14-25。
王勇、王麗萍,〈唐人樂郃《圓仁三藏供奉入唐請益往返傳記》校錄〉,收入王勇編,《東亞座標中的書籍之路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頁234-242。
王美華,〈十國禮儀制度考‧凶禮〉,收入任爽主編,《十國典制考》(北京:中華書局,2004),頁70。
王福昌,〈日人圓仁視野中的唐代鄉村社會〉,《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1。
王銘,〈中古喪葬方相、魌頭禮制等級考論〉,《中國中古史研究》11,2011.12。new window
王銘,〈開路神君:中國古代葬儀方相的形制與角色〉,《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2。
王慶衛,〈從新見墓誌挽歌看唐五代澤潞地區民間的生死觀念〉,收入《陝西師範大學學報》41:3(2012.5),頁111-117。
王連龍〈百濟人《襧軍墓誌》考論〉,《社會科學戰線》總193期(長春:吉林省社會科學院,2011),頁123-129。
王儀,〈日本遣隋使遣唐使運動〉,《臺北商專學報》14,1980.6。
史言,〈唐鑒真和尚的東渡與日本藝術〉,《藝壇》222,1986.9。
史睿,〈北周後期至唐初禮制的變遷與學術文化的統一〉,收入《唐研究》第3卷(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頁165-184。
史睿,〈圓仁求法目錄所記五臺山石刻考〉,《文獻》2005:4,頁128-140。
史睿,〈顯慶禮所見唐代禮典與法典的關係〉,收入(日)高田時雄編,《唐代宗教文化與制度》(京都: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2007),頁115-132。
弘德,〈日本佛教律宗的建立──唐代高僧鑒真東渡日本宏揚佛法〉,《香港佛教》344,1989,頁25-27。
甘懷真,〈二十世紀唐代禮制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收入《二十世紀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甘懷真,〈從《唐律》化外人規定看唐代國籍制度〉,收入《早期中國史研究》3:2,2011(臺北:ISSN: 2075-0366),頁1-32。new window
甘懷真,〈漢唐間的喪服禮與政治秩序〉,收入氏著《皇權、禮儀與經典詮釋:中國古代政治史硏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頁391-440。new window
皮慶生,〈唐宋時期五服制度入令過程試探——以《喪葬令》所附《喪服年月》爲中心〉,收入《唐研究》14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頁381-411。
向榮,〈仕唐的日本人(阿倍仲麻呂)〉,《中國文選》102,1975.10。
朴天中,〈八至九世紀東亞交易航線考察〉,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10輯(西安:三秦出版社,2008.2),頁217-227。
朱雲影,〈中國佛教對日、韓、越的影響〉,《歷史學報(師範大學)》4,1976.4,後收入前引氏著《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第19章,簡體版頁441-480。new window
何方耀,〈晉唐時期海路交通中往來佛僧的群體考察〉,《普門學報》32,2006.03。
何健民,〈隋時日本遣華使僧及文化之東傳〉(《臺大人文科學論叢》1,1960.6),後收入張曼濤主編,《中日佛敎關係硏究》(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頁53-67。
余又蓀,〈日王子入唐記〉,《中央日報》1957-9.10。
余又蓀,〈唐書所書日皇世系考〉,《中央日報》1957-6.4。
余仁,〈圓仁目睹的唐武宗滅佛〉《歷史月刊》63,1993.4,頁82-92。
吳麗娛,〈《顯慶禮》與武則天〉,收入杜文玉主編,《唐史論叢》第10輯,頁1-16。
吳麗娛,〈以官員為中心的唐朝《喪葬令》與《喪葬禮》〉,收入氏著《終極之典》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413。
吳麗娛,〈唐喪葬令復原研究〉,收入天一閣博物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硏究所天聖令整理課題組校證,《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以下簡稱《天聖令校證》),頁701-702。
吳麗娛,〈營造盛世:《大唐開元禮》的撰作緣起〉,《中國史研究》2005:3。
吳麗娛,〈禮用之辨:《大唐開元禮》的行用釋疑〉,收入《文史》71(北京:中華書局,2005),頁97。
宋家鈺,〈明鈔本北宋天聖令(附唐開元令)的重要學術價值〉,收入《天一閣藏明鈔本天聖令校證附唐令復原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6。
宋德喜,〈尋找大師.追隨大師.超越大師—以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為中心〉,收入氏著《唐史識小》下編〈大師卷〉,新北:稻鄉出版社,2009,頁377-394。
李永熾,〈日本的女性天皇與道鏡禪師〉,《歷史月刊》14,1989.03,頁72-83。
李玉生,〈唐令與禮關係析論〉,《唐史論叢》第10輯,頁40-56。
李健超,〈日本留唐學生橘逸勢史迹述略〉,《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01,1998:4。
李健超,〈唐長安實際寺的高僧──吉藏、善導、鑒真〉,《歷史月刊》75,1994.4,頁82-89。
李欽賢,〈空海留唐歸國──平安前期的密教美術〉,《雄獅美術》218,1989.4。
李嘉,〈親為日皇授戒的揚州和尚──鑒真〉,臺北:《中央日報》、《聯合報》,1965.8.20。
李豫川,〈日本高僧圓仁和他的「入唐求法巡禮行記」〉,《香港佛教》396,1993.05,頁18-20。
汪向榮,〈唐大和上東征傳考〉,收入氏著《中日關係史文獻論考》,長沙:嶽麓書社,1985。
汪向榮,〈鑑真在日本佛教史中的作用〉,收入氏著《古代的中國與日本》,北京:三聯書店,1989。
周一良,〈敦煌寫本書儀中所見的唐代婚喪禮俗〉,收入周一良、趙和平《唐五代書儀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5。
周一良,〈鑑真的東渡與中日文化交流〉,收入氏著《中日文化關係史論》,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林文月,〈阿倍仲麻呂(朝衡)事蹟考略〉,《思與言》8:6,1971.3,頁22-25。new window
林景淵,〈隋唐時期中、日文化交流的幾個問題〉,《國立中興大學共同學科期刊》2,1992.6,頁243-252。
林素娟,〈飲食禮儀的身心過渡意涵及其文化象徵──以三《禮》齋戒、祭祖為核心進行探討〉,《中國文哲研究集刊》32,2008,頁171-216。new window
林楓珏,〈論圓仁筆下的中唐基層行政組織〉,收入《早期中國史研究》3 :1(臺北:早期中國史研究會,2011)頁123-136。new window
林韻柔,〈唐代社會網絡中的宗教性場域─以圓仁巡禮行歷中的人物交往為例─〉,《駿台史學》149(東京:明治大學駿台史學會,2013.09),頁71-108。
林耀曾,〈唐宋喪禮禮數之比較研究〉,《高雄師院學報》6,1977.11,頁3-74。
金相範,〈唐代後期揚州的發展和外國人社會〉,收入《師大歷史學報》44期(臺北:師範大學歷史系,2010),頁37-66。new window
姜伯勤,〈唐貞元.元和間禮的變遷──兼論唐禮的變遷與敦煌元和書儀文書〉,收入氏著《敦煌藝術宗教和禮樂文明:敦煌心史散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6。
姜伯勤,〈唐禮與敦煌發現的書儀──《大唐開元禮》與開元時期的書儀〉,收入氏著《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頁431-435。
洪德,〈俎豆馨香──歷代的祭祀〉,收入藍吉富‧劉增貴主編,《中國文化新論 宗教禮俗篇:敬天與親人》,頁359-410。
胡可先,〈墓誌新輯唐代挽歌考論〉,《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9:3(2009.5),頁175-183,增補後收入氏著《出土文獻與唐代詩學研究》第7章(北京:中華書局,2012),頁549-573。
胡錫年,〈隋唐時代中日關係中的二三事〉,《陝西師範大學學報》,1978:3,頁46-58。
胡悅晗、謝永棟,〈中國日常生活史研究述評〉,收入《史林》2010:5(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2010),頁174-182。
胡雲薇,〈聞哀小考〉,收入早期中國史研究會編,《早期中國史研究》第1卷(臺北:淵明印刷,2009),頁105-123。new window
徐先堯,〈倭隋邦交新考〉,收入《唐代研究論集》第1輯(臺北:新文豐出版,1992),頁497-554。
徐翔生,〈探討日本人古代死生觀之源流──以《古事記》中所見之「黃泉國」為例〉《外國語文研究》5(臺北:政治大學外國語文學院,2007.01),頁89-110。new window
徐道鄰,〈中國法律制度〉,收入氏著《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頁11,並可同書〈唐律中的中國法律思想和制度〉,頁56-67。new window
納春英,〈圓仁視野中晚唐長安平民男子的服飾——以《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為中心的考察〉,《唐史論叢》17輯(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頁124-135。
翁蘇倩卿,〈從「古事記」看古代日本人之思想〉,《亞洲與世界月刊》15:2,1991.10,頁2-14。
高明士,〈「天聖令學」與唐宋變革〉,漢學研究第 31: 1,2013.3,頁69-99。後收入氏著《中國中古禮律綜論──法文化的定型》第15章(臺北:元照出版社,2014),頁415-440。new window
高明士,〈「日本」國號與「天皇」制的起源─以最近發見的墓誌、木簡為據──〉,《臺灣師大歷史學報》48,頁259-280。
高明士,〈也談中華法系〉,收入《中華法系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7),頁14-23。另收入氏著《律令法與天下法》第八章〈中華法系〉。new window
高明士,〈天聖令的發現及其歷史意義〉,收入《法制史研究》16期(臺北:中國法制史學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9),頁1-32,增補後收入氏著《中國中古禮律綜論》第15章,頁415-440。new window
高明士,〈引言〉,收入氏編《東亞傳統家禮、教育與國法》,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
高明士,〈唐代禮律規範下的婦女地位──以武則天時期為例〉,收入氏著《中國中古禮律綜論──法文化的定型》第5章,頁137-162。
高明士,〈從律令制看唐宋間的演變〉,收入《臺大歷史學報》32期(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系,2003。new window
高明士,〈論武德到貞觀禮的成立〉,收入中國唐代唐代學會編,《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頁1159-1214,增補後收入氏著,《中國中古禮律綜論──法文化的定型》第9章,頁232-269。
高明士,〈論隋代的制禮作樂〉,收入《隋唐史論集》(香港: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93),頁15-35。增補後收入氏著,《中國中古禮律綜論──法文化的定型》第7、8章,頁181-229。
張文昌,〈服制、親屬與國家——唐宋禮法之喪服規範〉,收入臺師大歷史系、中國法制史學會、唐律研讀會主編,《新史料.新觀點.新視角─天聖令論集》(下)(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11),頁199-243。
張文昌,〈唐代禮典與禮制研究之回顧與探索〉,《中國唐代學會會刊》19,頁113-141。
張偉然,〈《行曆抄校注》商疑──特別是關於入唐留學僧圓載的史實〉,《九州學林》(香港:香港復旦大學,2008.7),頁304-320。
張葳,〈唐中晚期山東北部地區民眾的經濟生活與社會信仰初探──以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為中心〉,收入《江西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頁84-91。
連玲玲,〈典範抑或危機?「日常生活」在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應用及其問題〉,《新史學》17:4(臺北:三民書局經銷,2006.12),頁255-282。new window
陳固亭,〈古代中日文化關係之回溯〉,收入陳固亭等著,《中日文化論集》(臺北:中華大典編印會,1967),頁21-27。
陳明姿,〈《遊仙窟》與日本平安朝物語〉,《臺大日本語文研究》3,1992.12,頁1-19。new window
陳明姿,〈中日兩國文學裡的「理想鄉」──以唐代傳奇與《源氏物語》為主〉,《臺大日本語文研究》4,1993.06,頁1-16。new window
陳明姿,〈古代日本女性的美麗與哀愁〉,《歷史月刊》155,2000.08,頁72-78。
陳惠馨,〈《唐律》「化外人相犯」條及化內人與化外人間的法律關係〉,收入高明士主編,《唐代身分法制研究──以唐律名例律為中心》(臺北:五南出版社,2003),又收入氏著《傳統個人、家庭、婚姻與國家──中國法制史的研究與方法》(臺北:五南出版公司,2006),頁284-308。new window
陳惠馨,〈從規範概念史的角度談中國傳統法律中「國籍」、「化外人」、「外國人」觀念的變遷〉,收入甘懷真等編,《東亞視域中的國籍、移民與認同》(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5),頁1-15。new window
傅樂成,〈中國民族與外來文化〉,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new window
傅樂成,〈唐代夷夏觀念之演變〉,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new window
傅樂成,〈唐型文化與宋型文化〉,收入氏著,《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new window
傅醒民,〈弘法大師空海〉,《日本研究》246,1985.6。new window
傅醒民,〈推動日本華化的聖德太子〉,《日本研究》231,1984.3。new window
傅醒民,〈鑒真和尚與日本佛教〉,《日本研究》1,1980.1。
勞榦,〈上巳考〉,《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慶祝凌純聲先生七十歲論文集之一)》29 期(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硏究所,1970),頁243-261,另收入《勞榦學術論文集》甲編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頁1220。
程少燕,〈日僧圓仁途經青州路線考述〉,《中國海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8:3,頁94-96。
黃旨彥,〈送行者的樂章:唐代挽歌文化初探〉,收入〈第三屆中國中古史青年學者聯誼會〉會議論文集(武漢:武漢大學,2009.8.23-30),頁349-372。
黃約瑟,〈日本留唐學生橘逸勢考〉,收入劉健明編,《黃約瑟隋唐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115-138。
黃約瑟,〈日本留唐學生橘逸勢事蹟考〉,收入《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修改標題後收入劉健明編,《黃約瑟隋唐史論集》。
黃約瑟,〈日本留唐學生橘逸勢考〉,收入劉健明編,《黃約瑟隋唐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頁115-138。
黃得時,〈楊貴妃東逃日本之謎〉,《臺灣新生報.新生副刊》,1986。
黃敏枝,〈中國的火葬習俗〉,收入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集編輯委員會主編,《中國史新論: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頁691-739。new window
黃清連,〈圓仁與唐代巡檢〉,收入《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8:4,1997,頁899-942。new window
黃運喜,〈有關唐武宗滅佛的史料問題──「圓仁目睹唐武宗滅佛」一文的商榷〉《獅子吼》33:6,1994.2,頁21-26。
黃濤、萬軍,〈日僧圓仁來華遊記中的唐代節日習俗辨析〉,《溫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頁20-29。
楊永良,〈日本天皇即位禮儀之意義:與唐皇帝即位禮儀之比較〉,收入《空大人文學報》4(新北:空中大學,1995),頁107-116。new window
楊曾文,〈圓仁和日本天臺宗〉,《中華佛學學報》10,1997.6,頁267-278。new window
楊華,〈論《開元禮》對鄭玄和王肅禮學的擇從〉,收入氏著《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五南出版社,2007。new window
楊聯陞,〈中國文化中的媒介人物〉,收入《大陸雜誌》15:4(臺北:大陸雜誌社,1957),頁29-36。
楊聯陞著,邢義田譯,〈從歷史看中國的世界秩序〉,收入楊聯陞,《國史探微》,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3。
葉國良,〈唐代墓誌考釋八則.五、徐州刺史杜嗣先墓誌〉,收入氏著《石學續探》(臺北:大安出版社,1999),頁127-133。new window
臧廣恩,〈唐代教育對日本教育之影響〉,收入劉百閔、張其昀等撰《中日文化論集續篇》(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8),頁207-236。
趙大瑩,〈唐宋《假寧令》研究〉,收入黃正建編,《《天聖令》與唐宋制度硏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頁289-320。
劉再聰,〈「在田野者為村」──以《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為中心的考察〉,《中國農史》2010:1,頁95-104。
劉昭瑩,〈唐代日僧圓仁在長安的生活與見聞〉,《建國學報》14,1995.2,頁257-269。
劉崇稜,〈空海與最澄──日本兩位儏出的漢詩文作家〉《日本研究》161,臺北:中國文化大學,1978.6。new window
劉崇稜,〈李白與阿倍仲麻呂〉《日本研究》160,1978:6。new window
劉增貴,〈中國古代的沐浴禮俗〉,《大陸雜誌》98:4(臺北:大陸雜誌社,1999),頁153-173。
劉增貴,〈中國禮俗史研究的一些問題〉,收入《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歷史組法制與禮俗》論文集,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2。new window
劉曉峰,〈寒食不入日本考〉,收入氏著《東亞的時間──歲時文化的比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7),頁230-251。
鄭雅芬,〈大唐天子的輓歌──從《全唐詩》看唐代人臣對帝王的傷悼〉,收入《興大中文學報》26(2009.12),頁27-63。new window
鄭樑生,〈唐大和尚東征傳──中國佛教東傳的一幕〉,收入《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頁155-174。new window
鄭樑生,〈唐代學制對日本古代教育的影響〉,收入氏著《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冊11(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01),頁159-197。new window
鄭樑生,〈漢籍之東傳對日本古代政治的影響—以聖德太子為例〉,收入氏著《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二)(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頁1-22。new window
鄭樑生,〈賴世和博士(E.O.Reischauer)與《圓仁入唐求法記》〉,收入氏著《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頁149-171。new window
賴亮郡、嚴茹蕙,〈隋唐五代中日交流史研究概況〉,收入《中國唐代學會會刊》19期(臺北:樂學書局經銷,2012),頁142-154。
戴禾,〈中日史籍中的日使來唐事異同考〉,《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15,1984,頁153-168。
戴建國,〈天一閣藏明抄本《官品令》考〉,收入《歷史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1999:3),頁71-86。又見氏著《唐宋變革時期的法律與社會》第二章〈對天聖令所本唐令為開元二十五年令之論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頁185-200。
羅彤華,〈唐代官人的父母喪制〉,收入《天聖令論集》(下),頁3-42。
蘇啟明,〈漢唐的中外交流〉(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12期,2002.11),頁16-23。new window
釋真定,〈《法華五百問論》在日流傳史〉,收入《華梵人文學報》天臺學專刊(臺北:華梵大學,2013),頁281-310。
顧承甫,〈圓仁事跡的最早記載〉,《中華文化論叢》2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頁40。
(日)古瀨奈津子著,嚴茹蕙等譯,〈從書札禮看日唐親屬的比較研究〉,收入高明士編,《中華法系與儒家思想》(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4),頁403-416。
(日)松本曉美,〈改變日本歷史的人物系列(1)──聖德太子〉,《日本文摘》11:1,1996.2。
(日)松本曉美,〈改變日本歷史的人物系列(2)──空海〉,《日本文摘》11:3,1996.4)
(日)伊藤真奈美,〈試論玄宗時期日派遣唐使之目的與特性〉,《逢甲中文學刊》1,2008.01。
(日)妹尾達彥,〈長安:禮儀之都——以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爲素材〉,收入《唐研究》15期(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0),頁385-434。
(日)妹尾達彥,〈唐代後期的長安與傳奇小說——以《李娃傳》的分析為中心〉,收入劉俊文主編,《日本中青年學者論中國史‧六朝隋唐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頁509-553。
(日)坂上康俊著,何東譯,〈再論《天聖令》藍本唐令《開元二十五年令》說〉,收入《天聖令論集》(上),頁53-64。
(日)齋藤茂,〈關於殘存在日本的唐詩資料〉,收入張寶三、楊儒賓合編,《日本漢學研究初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4。
(韓)金相範,〈唐代後期揚州的發展和外國人社會〉,收入《師大歷史學報》44期(臺北:師範大學歷史系,2010),頁37-66。new window
拙文,〈試論「化外人」與文化認同──以八世紀的渡唐日本人為例〉,收入高明士編,《唐律與國家秩序》(臺北:元照出版社,2011),頁303-344。
拙文,〈2014年夏參訪日本嶋評戶籍木簡紀要〉,收入《中國唐代學會會刊》20期(臺北:樂學書局經銷,2014),頁85-94。

(二)中文論著
丁凌華,《五服制度與傳統法律》,北京:商務印書館,2013。
丁鼎,《儀禮‧喪服考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
王明珂,《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new window
王金林,《漢唐文化與古代日本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
王勇,《中日關係史考》,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5。
王勇編,《中日關係的歷史軌跡》,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
王勇編,《東亞座標中的的遣隋唐使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王勇編,《東亞座標中的書籍之路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王勇編,《東亞座標中的跨國人物研究》,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
王貞平,《漢唐中日關係論》,臺北:文津出版社,1997。
王海燕,《日本平安時代的社會與信仰》,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12。
王貴民,《中國禮俗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
王儀,《隋唐與後三韓關係及日本遣隋使遣唐使運動》,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2初版,2015再版。
王儀,《趙宋與王氏高麗及日本的關係》,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80初版,2015再版。
王輯五,《中國日本交通史》,上海:上海書店,1984。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白化文、李鼎霞,《行曆抄校注》,石家莊:花山文藝出版社,2004。
石曉軍,《中日兩國相互認識的變遷》,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
朱雲影,《中國文化對日韓越的影響》,臺北:黎明文化,1981;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簡體版)。
朱溢,《事邦國之神:唐至北宋吉禮變遷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余又蓀,《隋唐五代中日關係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
吳麗娛,《唐禮摭遺──中古書儀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
吳麗娛,《敦煌禮儀與書法》,蘭州:甘肅教育出版社,2013。
吳麗娛,《終極之典──中古喪葬制度研究》(上下冊),北京:中華書局,2012。
宋德喜,《陳寅恪中古史學探研:以隋唐制度淵源略稿論為例》,臺北:稻鄉出版社,2004。
岑仲勉,《通鑑隋唐紀比事質疑》,北京:中華書局,1964。
李則芬,《中日關係史》,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70。
李寅生,《論唐代文化對日本文化的影響》,成都:巴蜀書社,2001。
李梅花,《10-13世紀宋麗日文化交流研究》,北京:華齡出版社,2005。
汪向榮,《中日關係史文獻論考》,長沙:岳麓書社,1985。
汪向榮,《古代中國人的日本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汪向榮、夏應元編,《中日關係史資料匯編》,北京:中華書局,1984。
周一良,《中日文化關係史論》,南昌市: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
林素英,《喪服制度的文化意義》,臺北:文津出版社,2000。
武安隆,《遣唐使》,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1985。
姜伯勤,《敦煌社會文書導論》,臺北:新文豐出版社,1992。
姜伯勤,《敦煌藝術宗教與禮樂文明:敦煌心史散論》,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6。
胡戟等主编,《二十世纪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徐先堯,《二王尺牘與日本書紀所載國書之研究:隋唐期中日關係史之一章》,臺北:華世出版社,1979初版;臺北:藝軒圖書,2003增訂新版。
浙江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編,《中日關係史論考》,北京:中華書局,2001。
高明士,《日本古代學制與唐制的比較研究》,臺北:學海出版社,1977初版,1986增訂一版。
高明士,《唐代東亞教育圈的形成》,臺北:國立編譯館,1984(簡體版修訂更名為《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
高明士,《隋唐貢舉制度》,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高明士,《東亞教育圈形成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高明士,《東亞古代的政治與教育》,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2004。new window
高明士,《天下秩序與文化圈的探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高明士,《律令法與天下法》,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2。new window
高明士,《中國中古禮律綜論──法文化的定型》,臺北:元照出版社,2014。
張中秋,《中日法律文化交流比較研究:以唐與清末中日文化的輸出與輸入為觀點》,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張文昌,《制禮以教天下──唐宋禮書與國家社會》,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new window
張文昌,《唐代禮典的編纂與傳承──以《大唐開元禮》為中心》,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new window
張其昀等撰,《中日文化論集續編》(一)(二),臺北:文物供應社,1958。
張哲俊,《中國古代文學中的日本形象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張捷先,《中國喪葬史》,臺北:文津出版社,1995。
張曼濤主編,《中日佛敎關係硏究》臺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8。
張鵬一,《唐代日人來往長安考》,西安:秦風周報社,1937;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重印。
梁容若,《中國文化東漸研究》,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1956。
盛邦和,《內核與外緣──中日文化論》,上海:學林出版社,1988。
陳水逢,《中國文化之東漸與唐代政教對日本王朝時代的影響》,臺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1966。new window
陳水逢,《日本文明開化史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5修訂版。
陳寅恪,《陳寅恪集: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北京:三聯書店,2001。new window
傅樂成,《漢唐史論集》,臺北:聯經出版社,1977。new window
程喜霖,《唐代過所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0。
萇嵐,《7-14世紀中日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1。
黃約瑟著,劉俊明編,《黃約瑟隋唐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7。
楊永良,《日本文化史:日本文化的光與影》,臺北:語橋文化出版一版,1999,致良出版社修訂再版,2008。
楊曾文,《日本佛教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
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7。new window
楊鴻烈,《中國法律在東亞諸國之影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臺一版,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簡體版。
雷聞,《郊廟之外──隋唐國家祭祀與宗教》,北京:三聯書店,2009。
趙晶,《《天聖令》與唐宋法制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
劉天琪,《隋唐墓誌蓋題銘藝術研究》,深圳:南方出版社,2011。
劉百閔、張其昀等著,《中日文化論集》(一)(二),臺北:文物供應社,1955。
劉俊文,《唐代法制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9。
劉俊文,《唐律疏議箋解》,北京:中華書局,1996。
劉學銚,《歷代胡族王朝之民族政策》,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new window
蔡宗憲,《北朝的祠祀信仰》,臺北:花木蘭出版社,2011。new window
鄭樑生,《中日關係史》,臺北:五南出版社,2001。new window
鄭樑生,《中日關係史研究論集》全十四冊,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1~2005。new window
錢大群,《唐律疏義新注》,南京: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
錢大群、夏錦文,《唐律與中國現行刑法比較論》,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1。
謝海平,《唐代詩人與在華外國人之文字交》,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1。
韓昇,《海東集──古代東亞史實考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韓昇編,《古代中國:東亞世界的內在交流》,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
韓東育,《從「脫儒」到「脫亞」─日本近世以來「去中心化」之思想過程硏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09。
瞿同祖,《中國法律與中國社會》,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初版,2003年新一版。new window
嚴紹璗,《漢籍在日本的流布研究》,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2。
釋東初,《中日佛教交通史》,臺北:中華佛教文化館,1970。
釋真定撰,《《法華五百問論》校釋》(上下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三)外文單篇論文
(日)一海知義,〈文選挽歌詩考〉,《中國文學報》12(京都:京都大學文學部中國語學中國文學硏究室,1960.4),頁19-48。
(日)三上真由子,〈日本古代の喪葬儀礼に関する一考察──奈良時代における天皇の殯期間の短期化について 〉,收入《奈良史学》23號,奈良大学史学会 [編],2005,頁11-31。
(日)三橋正,〈日本的信仰構造の成立と陰陽道〉,收入(日)鈴木靖民編,《古代日本の異文化交流》(東京:勉誠出版,2008)頁160-179。
(日)小倉久美子,〈日本古代における天皇服喪の実態と展開〉,收入《日本歷史》773(東京:吉川弘文館,2012),頁1-17。
(日)小倉久美子,〈古代における死を悼む和歌の展開:挽歌と哀傷歌の比較検討を通して〉,《万葉古代学研究所年報》(10),奈良:2012,頁83-100。
(日)小野勝年,〈「圓仁三藏供奉入唐請益往返傳記」について〉,《東方宗教》40(東京:日本道教學會,1972),頁1-11。
(日)山下洋平,〈后.皇太子のための臣下服喪儀礼からみた日本古代王権の特質:唐代の事例を参考として〉,收入古代學協會編,《古代文化》65,2013.09,頁242-260。
(日)山內晉次,〈9~12世紀の日本とアジア─海域を往来するヒトの視点から─〉,收入《專修大學東アジア世界史研究センター年報》6,2012,頁113-127。
(日)井上光貞,〈古代日本と律令法〉,收入(日)江上波夫編,《遣唐使時代の日本と中国》(東京:小學館,1982),頁31-40。
(日)內藤湖南,〈三井寺所藏の唐過所に就て〉,收入《内藤湖南全集》(7),東京:筑摩書房,1970。
(日)內藤湖南,〈弘法大師の文芸〉,收入氏著《日本文化史研究》(上)(東京:講談社學術文庫,1976),頁140-179。
(日)太田晶二郎,〈《天地祥瑞志》略說─附けたり、所引の唐令佚文─〉,收入《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報》7號,東京:東京大學,1972。
(日)木宮和彥,〈生誕百年を記念して再刊するにあたり〉,收入木宮泰彥,《日華文化交流史》(東京:冨山堂,1955初版,1987再版),頁i-iii。
(日)古瀨奈津子,〈遣唐留學生と日本文化の形成〉,《東アジア世界史研究センター年報》第1號(川埼:專修大學社會知性開發研究センター,2008),頁43-49。中譯參見(日)古瀨奈津子,〈遣唐留學生與日本文化的形成〉,收入王勇編,《東亞座標中的的遣隋唐使研究》第14章,(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3),頁156-157。
(日)古瀨奈津子,〈儀式における唐礼の継受〉,收入池田溫編,《中国礼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1992),頁365-394。又收入國學院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編《律令法とその周辺》(東京:汲古書院,2004),頁176。
(日)永原慶二,〈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文化─「日本文化論」批判の一視角─〉,收入荒野泰典等編,《アジアのなかの日本史》VI 文化と技術(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93),頁6。
(日)田中史生,〈最後の遣唐使と圓仁の入唐求法〉,收入遣唐使船再現シンポシウム編,《遣唐使船の時代─時空を駆けた超人たち》,東京:角川選書,2010。
(日)江川氏部,〈挽歌〉,收入(日)金子修一主編,《大唐元陵儀注新釋》,東京:汲古書院,2013。
(日)池田溫,〈日本國とあだ使人名された呂延祚〉,收入氏著《東アジアの文化交流史》,東京:吉川弘文館,2002。
(日)池田溫,〈天寶後期の唐、羅、日關係をめぐって〉,收入氏著《東アジアの文化交流史》。
(日)池田溫,〈唐令と日本令〉(1),收入《創価大学人文論集》7(東京:創価大学人文学会編,1995),頁144-175。
(日)池田溫〈唐日喪葬令の一考察──條文排列の相異爲中心として〉,收入《法制史研究》45期,1995,頁39-71。
(日)坂本太郎,〈儀式と唐礼〉,收入《坂本太郎著作集 7 律令制度》(東京:吉川弘文館,2013),頁146-154。
(日)那波利貞,〈火葬法の支那流傳に就いて〉,支那学社編,《支那学》1:7,(京都:弘文堂書房,1921),頁553-558。
(日)和田萃,〈仏教と喪葬儀礼の変化〉,《歷史公論》6,東京:雄山閣,1934.6。
(日)岡田正之,〈慈覺大師の入唐紀行に就いて〉,《史學雜誌》24:10,1913。
(日)岡田重精〈忌服考〉,收入現代神道研究集成編集委員会編,《現代神道研究集成 4 祭祀研究編 1》,東京:神社新報社,1999。
(日)岡野誠,〈天聖令依據唐令の年次について〉,收入日本法史學研究會編,《法史學研究會會報》第13號(東京:法史學研究會,2008),頁1-24。
(日)岩橋小彌太,〈大和宿禰長岡〉,收入氏著《律令叢說》,東京:吉川弘文館,1973。
(日)明石一紀,〈大宝律令と親等法─服紀条.五等親条の意義〉,收入氏著《日本古代の親族構造》,東京:吉川弘文館,1990。
(日)明石一紀,〈古代の喪礼と服仮制〉,收入孝本貢、八木透編《家族と死者祭祀》(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2006),頁22-51。
(日)服部一隆,〈養老令と天聖令の概要比較〉,收入《古代學研究所紀要》15(東京:明治大學古代學研究所,2011)。
(日)服藤早苗,〈出產と死〉,收入(日)木村茂光編《平安京くらしと風景》,東京:東京堂,1994。
(日)河野保博〈円仁の同行者たち〉,收入(日)鈴木靖民編,《円仁と石刻の史料学─法王寺釈迦舎利蔵誌─》(東京:高志書院,2011)
(日)金子修一,〈則天武后と杜嗣先墓誌─粟田真人の遣唐使と關連して─〉,國史學會編,《國史學》197號(東京:國學院大學,2009),頁1-4。
(日)保坂達雄,〈遊部の伝承と「凶癘魂」〉,收入氏著《神と巫女の古代伝承論》(東京:岩田書院,2003),
(日)宮地明子,〈日本古代国家論一礼と法の日中比較より一〉,收入(日)舘野和己,小路田泰直編,《古代日本の構造と原理》(東京:青木書店,2008),頁143-188。
(日)宮崎市定,〈留唐外史〉,收入《宮崎市定全集》(22) (東京:岩波書店,1992),頁8-26。亦收入氏著,《日出づる国と日暮るる処》(東京:中公文庫,1997),頁1-35。
(日)宮崎市定,〈中国火葬考〉,收入《塚本善隆博士頌壽紀念佛教史學論文集》(京都:塚本博士頌壽念會,1961),頁794-808,後收入(日)佐伯富等編,《宮崎市定全集17 中国文明》(東京:岩波書店,1993)。
徐翔生,〈日本神道と中国思想──天皇思想をめぐって〉,《臺大日本語文研究》19,2010.06,頁223-242。new window
(日)栗原弘,〈藤原行成家族の葬送・追善仏事・忌日について〉收入《名古屋文理大学紀要》4(名古屋:名古屋文理大学,2004.4),頁13-22。
(日)栗原弘,〈藤原道長家族の葬送について〉,收入《名古屋文理大学紀要》5(名古屋:名古屋文理大学,2005.3),頁1-11。
(日)氣賀澤保規,〈《隋書》倭國傳からみた遣隋使〉,收入氏編,《遣隋使がみた風景─東アジアからの新視点》(東京:八木書店,2012),頁31-58。
(日)堀敏一,〈中國律令制度在東亞的傳播〉,收入堀敏一著;韓昇等編譯,《隋唐帝國與東亞》(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10),頁134-141。
(日)勝浦令子,〈七.八世紀将来中国医書の道教系産穢認識とその影響─神祇令散斎条古記「生産婦女不見之類」の再検討─〉,收入学術文献刊行会編,《日本史学年次別論文集 古代2-2006年》(東久留米:朋文出版,2008),頁318-332。
(日)景山春樹,〈解題〉,收入神道大系編纂會編,《神道大系》神社編29〈日吉大社〉(東京:神道大系編纂會,1983),頁28-29。
(日)渡部真弓,〈日.中喪葬儀礼の比較研究:日本古代及び中国唐代を中心に〉,《國學院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紀要》71(東京:國學院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1993),頁27-61。
(日)新井喜久夫,〈遊部考〉,收入續日本紀研究會編,《續日本紀研究》9:9,1962。
(日)鈴木靖民,〈遣唐使と古代の東アジア〉,收入遣唐使船再現シンポジウム編,《遣唐使船の時代──時空を駆けた超人たち》(東京:角川選書,2010),頁13-34。
(日)榎本淳一,〈來日した唐人たち〉,收入遣唐使船再現シンポシウム編,《遣唐使船の時代─時空を驅けた超人たち》(東京:角川選書,2010),頁126-146。
(日)稲田奈津子,〈日本古代の服喪と追善〉,收入日本史研究會編,《日本史研究》618(京都:日本史研究會,2014:2),頁34-54。
(日)稲田奈津子,〈日本古代の服喪と喪葬令〉,《歴史評論》759(東京:吉川弘文館,2013),頁 18-31。
(日)稲田奈津子,〈日本古代喪葬儀礼の特質:喪葬令からみた天皇と氏〉,《史學雜誌》109(9),(東京:史學會,2000),頁1-34。
(日)稲田奈津子,〈喪葬令と礼の受容〉,收入池田溫編,《日中律令制の諸相》(東京:東方書店,2002),頁283-309。
(日)藏中しのぶ,〈渡来僧と大安寺文学圏-新羅僧元暁と淡海三船-〉,收入(日)田中隆昭・王勇編《アジア遊学》4「日本の遣唐使」(東京:勉誠出版,1999.05),頁81-95。
(日)瀧川政次郎,〈江都集禮と日本の儀式〉(收入《岩井(大慧)博士古稀記念典籍論集》,該事業會編刊,1963),頁342-347。
(日)瀧川政次郎,《律令の研究》,東京:刀江書房,1931年初版,1966年復刻版 。
(日)藤家禮之助,《日中交流二千年》,東京:東海大學出版會,1977。
(日)關晃,《歸化人》,東京:講談社學術文庫,2009。
(日)關義臣,《服假沿革略考》,東京:金港堂,1912。復刻版收入《明治後期產業發史資料》第682卷,東京:龍溪書舍,2003。
(日)礪波護〈唐代の過所と公験〉,收入氏編,《中国中世の文物》,京都: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3。
(日)礪波護,〈遣唐使の二つの墓誌──美奴岡萬と井真成〉收入専修大学・西北大学共同プロジェクト編,《遣唐使の見た中国と日本新発見「井真成墓誌」から何がわかるか》,頁337-346。
David L. McMullen, “The Death Rites of Tang Daizong,” in State and Court Ritual in China, ed. McDermott, Joseph P., pp. 150-96.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四)外文論著
(日)〔太政官正院〕外史編纂《明治七年 太政官布告書》冊10,〈太政官達書明治七年第十月〉,(東京:北畠茂兵衛、村上勘兵衛、山中市兵衛等官版,1874),頁21。原件日本國會圖書館「近代數位圖書館」(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
(日)三島敦雄,《法曹至要抄正解》,愛媛:三島文庫藏版,1901。
(日)三橋正《平安時代の信仰と宗教儀礼》,東京:続群書類従完成会,2000。
(日)大庭脩,《古代中世における日中関係史の硏究》,京都:同朋舍,1996。
(日)小野勝年,《入唐求法行歴の研究─智證大師円珍篇》(上)、(下),東京:法藏館,1982。
(日)小野勝年,《入唐求法巡禮行記の研究》(一)~(四),京都:法藏館,1989。
(日)山內晉次,《奈良平安期の日本とアジア》,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
王勇,《唐から見た遣唐使:混血児たちの大唐帝国》,東京:講談社,1998。
(日)井上光貞《日本古代の王権と祭祀》,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1984, 2009新裝版。
(日)井上秀雄,《古代日本人の外国観》,東京:學生社,1991。
(日)仁井田陞,《補訂.中國法制史研究:刑法》,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59年初版,1980年補訂版。
(日)大津透,《古代の天皇制》,東京:岩波書店,1999。
(日)大隅清陽,《律令官制と礼秩序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2011。
(日)內藤湖南,《日本文化史研究》(東京:弘文堂,1925),另由劉克申譯,《日本歷史與日本文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12),為加入內藤氏演講稿之編譯作品。
(日)中村裕一,《唐令逸文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05。
(日)中村裕一,《唐令の基礎的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2。
(日)中村裕一,《大唐六典の唐令研究─「開元七年令」説の検討─》,東京:汲古書院,2014。
(日)木宮泰彥,《日支交通史》,東京:金刺流芳堂,1926。
(日)木宮泰彥,《日華文化交流史》東京:冨山房,1955初版,1972年3版。
(日)木下正史,《藤原京》,東京:中公新書,2003。
(日)古橋信孝,《平安京の都市生活と郊外》,東京:吉川弘文館,1998)。
(日)古瀨奈津子,《日本古代王権と儀式》,東京:吉川弘文館,1998。
(日)古瀨奈津子,《遣唐使の見た中囯》,東京:吉川弘文館,2003。
(日)古瀨奈津子,《攝関政治》,東京:岩波書店,2011。
(日)石母田正,《日本の古代国家》,收入《石母田正著作集.三》,東京:岩波書店,1981。
(日)荒川正晴,《ユーラシアの交通.交易と唐帝國》,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0。
(日)田村完誓日譯,《圓仁唐代中國への旅『入唐求法巡礼行記』の研究》,東京:實業之日本社,1963,原書房,1985,講談社學術文庫,1999。
(日)田中史生,《倭国と渡来人─交錯する「内」と「外」》,東京:吉川弘文館,2005。
(日)田中史生,《越境の古代史──倭と日本をめぐるアジアンネットワーク》,東京:ちくま新書,2009。
(日)石母田正,《日本の古代国家》,收入《石母田正著作集‧三》,東京:岩波書店,1981。
(日)吉川圭三,《古代政治史における天皇制の論理》,東京:吉川弘文館,1986。
(日)安藤更生,《鑑真》,東京:吉川弘文館,1989。
(日)江上波夫編,《遣唐使時代の日本と中国》,東京:小學館,1982。
(日)池田溫編,《中國禮法と日本律令制》,東京:東方書店,1992。
(日)池田溫,《東アジアの文化交流史》東京:吉川弘文館,2002。
(日)坂上康俊,《平城京の時代》,東京:岩波書店,2011。
(日)坂上康俊,《律令国家の転換と日本》,東京:講談社學術文庫,2009。
(日)西本昌弘,《日本古代儀礼成立史の研究》,東京:塙書房,1997。
(日)西本昌弘,《日本古代の王宮と儀礼》,東京:塙書房,2008。
(日)西宮秀紀《律令国家と神祇祭祀制度の研究》,東京:塙書房,2004。
(日)西嶋定生,《日本歴史の国際環境》,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5。
(日)西嶋定生,《古代東アジア世界と日本》,東京:岩波現代文庫,2000。
(日)佐伯有清,《円仁》,東京:吉川弘文館,1989。
(日)佐伯有清,《悲運の遣唐僧──円載の数奇な生涯》,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日)佐伯有清,《智証大師伝の硏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9。
(日)佐伯有清,《慈覚大師伝の研究》,東京:吉川弘文館,1987。
(日)村上專精著,楊曾文譯,《日本佛教史綱》,北京:商務印書館,1981。
(日)利光三津夫,《律の研究》,東京:明治書院,1961。
(日)孝本貢、八木透編《家族と死者祭祀》,東京:早稲田大学出版部,2006。
(日)杉本直治郎,《阿倍仲麻呂傳研究 手沢補訂本》,東京:勉誠出版,2006。
(日)和田英松著,所功校訂,《新訂官職要解》,東京:講談社學術文庫,1983。
(日)和田萃,《日本古代の儀禮.祭祀と信仰》共上中下三冊,東京:塙書房,1995。
(日)岡田重精,《古代の斎忌─日本人の基層信仰》,東京:国書刊行会,1982。
(日)岡田重精,《斎忌の世界─その機構と変容─》,東京:国書刊行会,1989。
(日)所功,《平安朝儀式書成立史の研究》,東京:国書刊行会,1985。
(日)東野治之,《遣唐使と正倉院》,東京:岩波書店,1992。
(日)東野治之,《遣唐使船:東アジアのなかで》,東京:朝日新聞社,1999。
(日)林由紀子,《近世服忌令の研究─幕藩制国家の喪と穢》,大阪:清文堂,1998。
(日)河內春人,《東アジア交流史のなかの遣唐使》,東京:汲谷書院,2013。
(日)金子修一,《隋唐の囯際秩序と東アジア》,東京:名著刊行會,2001。
(日)春日和男,《日本靈異記.解說》,東京:岩波書店,1967。
(日)秋山謙藏,《日支交涉史研究》,東京:岩波書店,1939。
楊永良,《日本古代王権の祭祀と儀式》,臺北:致良出版社,1989。
(日)氣賀澤保規編,《遣隋使がみた風景:東アジアからの新視点》,東京:八木書店,2011。
(日)荒川正晴,《ユーラシアの交通.交易と唐帝國》,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2010。
(日)馬場基,《平城京に暮らす》,東京:吉川弘文館,2010。
(日)堀敏一,《東アジアのなかの古代日本》東京:研文出版,1998。
(日)深谷憲一譯,《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東京:中央公論社中公文庫,1990。
(日)森公章,《古代日本の対外認識と通交》,東京:吉川弘文館,1998,。
(日)森公章,《遣唐使と古代日本の対外政策》,東京:吉川弘文館,2008。
(日)森公章,《遣唐使の光芒──東アジアの使者》,東京:角川選書,2010。
(日)森克己,《遣唐使》,東京:至文堂,1972。
専修大学.西北大学共同プロジェクト編,《遣唐使の見た中国と日本 新発見「井真成墓誌」から何がわかるか》,東京:朝日新聞社,2005。
(日)渡邊誠,《平安時代貿易管理制度史の研究》,京都:思文閣出版,2012。
(日)筒井英俊編,《東大寺要錄》,大阪:全國書房,1944。
(日)菊池咸雄《万葉の挽歌》,東京:塙書房,2007。
(日)鈴木靖民.金子修一.石見清裕.浜田久美子編,《訳註 日本古代の外交文書》,東京:八木書店,2014。
(日)鈴木靖民編,《古代日本の異文化交流》,東京:勉誠出版,2008。
(日)榎本淳一,《唐王朝と古代日本》東京:吉川弘文館,2008。
(日)增田美子,《日本喪服史【古代篇】─葬送儀礼と装い》,東京:源流社,2002。
(日)增村宏,《遣唐使の研究》,京都:同朋舍,1988。
(日)瀧川政次郎,《律令の研究》,東京:刀江書房,1931年初版,1966年復刻版。
(日)關晃,《歸化人》,東京:至文堂,1966初版,1968再版,2009講談社學術文庫增補版。
(日)關義臣,《服假沿革略考》,東京:金港堂,1912。復刻版收入《明治後期產業發史資料》第682卷,東京:龍溪書舍,2003。
(美)賴世和(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 )著, “ ENNIN’s Travels in T’ang China”,(日)田村完誓日譯,《圓仁 唐代中國への旅》,東京:講談社學術文庫,1999。
Edwin Oldfather Reischauer, “Ennin''s travels in T''ang China”, New York: Ronald Press Company ,1955.
叡山文庫編,《叡山文庫文書繪圖目錄》,京都:臨川書店,1994。
蘇進添,《日中關係史考:漢籍による弁證的硏究》,臺北:致良出版社,1997。
三、學位論文
(日)伊藤真奈美《唐玄宗時代日本遣唐使研究》,臺中:逢甲大學中國文學所碩士論文,2008。
(韓)金相範,《唐代禮制對於民間信仰觀形成的制約與作用—以祠廟信仰為考察的中心》,臺北: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new window
林靜怡,《日僧筆下的晚唐佛教─以圓仁、圓珍為中心》,新竹:玄奘大學宗教學系碩士在職專班論文,2011。
李映瑾,《佛教願文的發展及其東傳日本研究》,嘉義:中正大學中國文學所博士論文,2008。new window
汪晶石,《日本高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與九世紀的在唐新羅人》山東:延邊大學碩士論文,2013。
涂宗呈,《神魂、屍骸與塚墓:唐代兩京的死亡場景與喪葬文化》,臺北: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2。
周雅容《智證大師圓珍之研究》,宜蘭:佛光人文社會學院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
張長臺,《唐代喪禮研究》,臺北: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0。new window
孫一敏,《9世紀中日文化交流的研究──以唐日貿易為契機》,杭州:浙江工業大學碩士論文,2010。
陳靜萱,《唐僧鑑真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
黃介如,《空海之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
黃亮文,《敦煌吉凶書儀寫卷與其五服制度研究》,臺南: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13。new window
楊芳瑋,《智者大師《摩訶止觀》常行三昧之思想及其影響》,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楊俊峰,《唐宋之間的國家與祠祀──兼論祠祀的「中心化」》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論文,2009。new window
楊維欽,《遣唐使の研究》,臺北:中國文化大學日本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趙瀾,《唐代喪服制度研究》,福州:福建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08。
葛繼勇,《《續日本紀》所載赴日唐人研究》,杭州:浙江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博士論文,2007。
齊會君,《日僧圓仁《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所載文書研究──兼與圓珍文書、敦煌文書比較》,河南:鄭州大學外語學院碩士論文,2014。
蔡明勳,《東亞文化交流中日本遣唐使與留學生的角色定位及身分認同》,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2011。
蔡朝枝,《日本天臺宗之中國法源研究──以最澄(767-822)思想為中心》,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
拙文,《唐日令中所見節假生活初探》(臺中:中興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
四、工具書及網路資源:
國史大辭典編集委員會編,《國史大辭典》(全17冊),東京:吉川弘文館,1999。
《大辭林》,三省堂:http://www.sanseido.net/
大正藏: www.cbeta.org/index_list.htm
中研院新漢籍全文資料庫:http://hanchi.ihp.sinica.edu.tw/ihp/hanji.htm
中華民國教育部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典藏臺灣」網站: http://catalog.digitalarchives.tw/item/00/08/49/82.html
Gallica digital library,高盧數位圖書館: http://gallica.bnf.fr/?&lang=EN
SAT DB(大正蔵検索): http://21dzk.l.u-tokyo.ac.jp/SAT/ddb-sat2.php
国際敦煌プロジェクト: シルクロード オンライン(IDP):http://idp.afc.ryukoku.ac.jp/
奈良文化財研究所 木簡データベース:http://www.nabunken.go.jp/Open/mokkan/mokkan.html
日本國會圖書館近代デジタルライブラリー:http://kindai.ndl.go.jp/
國學院大學:神道.神社史料集成-古代http://21coe.kokugakuin.ac.jp/db/jinja/index.html
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
東京國立博物館圖像檢索‧圓珍關係文書_福州公驗:
http://webarchives.tnm.jp/imgsearch/show/C0025809
博多湾大図鑑卅博多湾の位置:http://www.asocie.jp/hakatawan/date/date1.html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