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詳目顯示

回上一頁
題名:殷商至秦代出土文獻中的紀日時稱研究
作者:彭慧賢
作者(外文):Hui-HsienPeng
校院名稱:國立成功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系碩博士班
指導教授:沈寶春
學位類別:博士
出版日期:2012
主題關鍵詞:甲骨文金文簡帛文字紀時詞彙oracle-bone inscriptionsbronze charactersbamboo stripsand terminology of time
原始連結:連回原系統網址new window
相關次數:
  • 被引用次數被引用次數:期刊(0) 博士論文(0) 專書(0) 專書論文(0)
  • 排除自我引用排除自我引用:0
  • 共同引用共同引用:0
  • 點閱點閱:172
紀時,是對時間的描述與紀錄,中國自殷商以來具有悠久的紀時傳統,舉凡自然氣象、物候盛衰、星辰運行的規律皆曾經被人們用來記述時間。我國古代紀時方法豐富,不同時期的紀時方式不盡相同,藉助出土資料、傳世文獻紀時語彙的蒐羅,能較完整地建構古人對時間的觀念。因此,本文以出土文獻紀時為核心,輔以傳世典籍,詳實地運用二重證據法,希冀瞭解殷商至秦代各時期的紀時語彙。
全文共分七章,第一章〈緒論〉探討論文的研究動機、研究方法,並蒐集學界各家之說,使得讀者能掌握目前學術動向。第二章至第四章則統計甲骨、銅器、簡帛的紀日時稱,企圖釐清殷商、兩周、秦代人們使用紀日詞彙之異同。同時,我們也發現戰國末年的秦簡處於紀時文化的關鍵,本身除了繼承晚商以來的分段紀時制,也開創新的紀時觀念,將一日等分,產生「十二時制、十六時制、廿八時制」;而後兩類時制也蘊含陰陽五行之觀念。
第五章「殷商至秦代紀日時稱二重證據之探討」:為了使中國紀時更加完備,本論文蒐羅傳世《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左傳》、《呂氏春秋》等十四種傳世典籍,藉此與出土文獻相互對比,希冀完整地呈現殷商至秦文獻的紀時全貌。
第六章「殷商至秦代紀日時稱的語法結構與文字現象」:先透過語法結構來分析紀日時稱,再剖析出土文獻的文字結構,得出單一時稱具有「繁化、簡化、異化、同化」及「文字假借」五種現象。
第七章「結論」:總結中國紀時文化,進而聯繫不同時期的紀時文化,瞭解到紀日時稱蘊含「自然觀測、祭祀活動、國家朝政、郵驛傳遞、吉凶禍福、軍事出征」等觀念,藉著時間詞彙以瞭解秦以前人們生活所關注的焦點。
Abstract
The description and measurement of time in archaic dynasties, especially from Shang to Qin (1675 BC-200 BC), has been a steady source of confusion and controversy among literary and historical scholars. In a world where the clock had not yet come into existence, miscellaneous descriptions based on variables of nature— such as changes of climate, constellations, and meteorology — were employed as metaphorical devices to describe the passing of time. Despite the fact that a flood of discourses on the recording of time appeared before the Qin dynasty, no scholar has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the different timing systems. My dissertation, throug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transmitted classical literature and texts found in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s, aims to penetrate this question in the following six chapters.
Chapter 1 introduces the motivation and methodology of this study, following a review of the pertinent scholarship. In Chapters 2 to 4, I assemble various discourses to record a day in Shang-Qin dynasty material, such as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bronze characters, and bamboo strips, in order to manifest the distinctions of the term usage and recording of a day in different periods. Statistical analysis shows that the bamboo slips found in the lat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03 BC-221 BC) embodied a significant transitional moment in which the system of tracking and describing time were fundamentally improved. Based on the preceding late-Shang technique (which segmented a single day into several time blocks), a new timing system had been created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 Period to allocate a day into either twelve, sixteen, or twenty-eight hours. The creation of the latter two systems contained the notions of yin, yang, and the five elements.
Chapter 5 further details the discourses of day and time in the Shang-Qin dynasty material from the previous chapters. By delving into excavated texts and fourteen transmitted classics — including The Classic of Changes, Books of Documents, Books of Odes, Rites of Zhou, Books of Etiquette and Ceremonial, and The Annals of Lu Buwei — with regards to the terminology of time, I attempt to present a complete picture of how the Shang-Qin people recorded time.
One of the main difficulties in reading timing systems is that the same time could be described in many different ways because of the evolution of terminology and sentence structure. To illuminate this problem, Chapter 6 provides a comparative linguistic analysis of excavated documents which contain descriptions of day or time. My analysis of onomatopoeic, radical complicated, and radical simplified characters shows that the Shang-Qin people used different strategies to construct their sentences when describing a unit of tim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of timing systems from the Shang to Qin dynasties, my dissertation proposes that the discourses of time and their systems changed with the dynasties. The creation of timing systems can be seen as byproducts of activities such as the observation of natural phenomena, sacrificial ceremonies, divinations, politics, and military battles.
參考書目(傳統文獻依時代先後排列,其餘各項皆屬筆畫排序)

壹、傳統文獻
1.〔周〕左丘明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正義;李學勤主編;蒲衛忠等整理:《春秋左傳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2.〔漢〕鄭玄注;〔唐〕賈公達疏;趙伯雄整理;李學勤主編:《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3.〔漢〕毛亨注;〔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疏;〔唐〕龔抗雲等整理:《毛詩正義》(臺北:臺灣古籍,2001年)。
4.〔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周禮注疏》(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2001年)。
5.〔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李學勤主編;廖名春、陳明整理:《尚書正義》(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1年)。
6.〔漢〕王充:《論衡》(臺北:商務印書館,1975年)。
7.〔漢〕劉安:《淮南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年)。
8.〔漢〕許慎著;〔清〕段玉裁注:《說文解字注》(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1983年)。
9.〔秦〕呂不韋:《呂氏春秋》(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10.(魏)王弼注;〔唐〕孔穎達等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1955 年)。
11.〔隋〕蕭吉撰:《五行大義》(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12.〔清〕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1987年)。

貳、古文字材料、工具書
1.于省吾主編、姚孝遂按語編撰:《甲骨文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2.中國文物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龍崗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3.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小屯南地甲骨》(上海:中華書局,1980年~1983年)。
4.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1984~1994年)。
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6.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
7.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編、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上海:中華書局,1978年~1983年)。
8.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院:《金文文獻集成》(香港:明石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9.中國語言學大辭典編委會:《中國語言學大辭典》(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2年2月)。
10.天理大學編:《天理大學附屬參考館甲骨文字》(東京︰天理教道友社1987年)。
11.王海棻:《記時詞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12.王海棻:《古漢語時間範疇辭典》(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
13.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天水放馬灘秦簡》(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
14.朱漢民、陳松長主編:《嶽麓書院藏秦簡(壹)》(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10年)。
15.李守奎:《楚文字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16.李學勤、曾毅公:《殷墟文字綴合》(北京:科學出版社,1955年)。
17.李學勤、齊文心等編:《瑞典斯德哥爾摩遠東古物博物館藏甲骨文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18.李學勤、齊文心、艾蘭編:《英國所藏甲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9.李鐘淑、葛英會編;北京大學中國考古學研究中心、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編:《北京大學珍藏甲骨文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20.何琳儀:《戰國古文字典:戰國文字聲系》(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21.汪濤、胡平生、吳芳思主編:《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斯坦因所獲未刊漢文簡牘》(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22.松丸道雄:《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藏甲骨文字》(東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1983年)。
23.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著:《新蔡葛陵楚墓》(鄭州:大象出版社,2003年)。
24.金文今譯類檢編寫組:《金文今譯類檢》〔殷商西周卷〕(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
25.胡厚宣編:《蘇、德、美、日所藏甲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1998年)。
26.姚孝遂:《殷墟甲骨刻辭類纂》(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27.首陽齋、上海博物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首陽吉金──胡盈瑩、范季融藏中國古代青銅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2008年)。
28.孫海波:《甲骨文編》(北京:中華書局,1965年)。
29.荊門市博物館編:《郭店楚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8年)。
30.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
31.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2.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3.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4.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5.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36.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37.馬承源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38.張春龍主編:《湖南里耶秦簡》(重慶:重慶出版社,2010年)。
39.張守中:《睡虎地秦簡文字編》(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年)。
40.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上海:中西書局,2010年)。
41.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編、李學勤主編:《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貳)》(上海:中西書局,2011年)。
42.許進雄編著:《懷特氏等收藏甲骨文集》(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1991年)。
43.郭沫若主編:《甲骨文合集》(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44.陳松長編:《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藏簡牘》(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2001年)。
45.陳偉:《楚地出土戰國簡冊[十四種]》(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年)。
46.彭邦炯、謝濟、馬季凡編:《甲骨文合集補編》(北京:語文出版,1999年)。
47.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九店楚簡》(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48.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中文系編:《江陵望山楚簡》(北京:中華書局,1995年)。
49.湖北省荊州市周梁玉橋遺址博物館編:《關沮秦漢簡牘》(北京:中華書局,2001年)。
50.湖北省荊沙鐵路考古隊編:《包山楚墓》(北京:文物出版社, 1991年)。
51.馮春田、梁苑、楊淑敏撰:《王力語言學詞典》(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年)。
52.雷煥章:《法國所藏甲骨錄》(臺北:光啟出版社,1985年)。
53.雷煥章:《德瑞荷比所藏一些甲骨錄》(臺北:光啟出版社,1997年)。
54.睡虎地秦墓竹簡整理小組編:《睡虎地秦墓竹簡》(北京:文物出版社,1990年)。
55.劉雨、汪濤:《流散歐美殷周有銘青銅器集錄》(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7年)。
56.劉雨、盧岩編著:《近出殷周金文集錄》(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57.滕壬生:《楚系簡帛文字編》(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
58.蔡哲茂:《甲骨綴合續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4年)。
59.鍾柏生、陳昭容、黃銘崇、袁國華編:《新收殷周青銅器銘文暨器影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60.嚴一萍:《殷虛第十三次發掘所得卜甲綴合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參、研究專書
1.(日)工藤元男:《睡虎地秦簡所見秦代國家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
2.(日)白川靜:《金文通釋》(京都:白鶴美術館,1975年)。
3.(日)淺野裕一:《上博楚簡與先秦思想》(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4.(日)富谷至;柴生芳、朱恒曄譯:《秦漢刑罰制度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
5.(瑞士)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高名凱譯:《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管,1999年)。
6.丁聲樹等著:《現代漢語語法講話》(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7.丁四新主編:《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二)(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5年)。
8.于省吾:《雙劍誃詩經新證》(臺北:藝文印書館,1957年)。
9.于省吾:《殷契駢枝全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5年)。
10.于省吾:《詩經楚辭新證》(臺北:木鐸出版社,1982年)。
11.于省吾:《澤螺居詩經新證》(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2.于省吾:《甲骨文字釋林》(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
13.于豪亮:《雲夢秦簡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14.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3年)。
1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發現與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1994年)。
16.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簡帛研究2002、2003》(桂林:廣西師梵大學出版社,2005年)。
17.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研究》第三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8.王力:《中國語法理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1984年)。
19.王子今:《睡虎地秦簡《日書》甲種疏證》(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
20.王宇信、楊升南主編:《甲骨學一百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
21.王宇信、宋鎮豪、孟憲武主編:《2004年安陽殷商文明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22.王國維:《古史新証──王國維最後的講義》(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4年)。
23.王國維:《觀堂集林》(臺北:世界書局,1991年)。
24.王暉:《秦出土文獻編年》(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25.王煥林:《里耶秦簡校詁》(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2007年)。
26.王輝:《一粟集──王輝學術文存》(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
27.王襄:《古文流變臆說》(上海:龍門聯合書局,1961年)。
28.王襄:《簠室殷契徵文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29.四川大學學報編輯部、四川大學古文字研究室編輯:《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30.左松超:《文言語法綱要》(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03年)。
31.吉仕梅:《秦漢簡帛語言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
32.朱歧祥師:《殷墟甲骨文字通釋稿》(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
33.朱歧祥師:《殷墟卜辭句法論稿:對貞卜辭句型變異研究》(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0年)。
34.朱歧祥師:《甲骨學論叢》(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2年)。
35.朱歧祥師:《甲骨文讀本》(臺北:里仁書局,1999年)。
36.朱歧祥師:《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論稿》(臺北:里仁書局,2008年)。
37.朱鳳瀚:《商周家族形態研究》(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4 年)。
38.朱鳳瀚:《中國青銅器綜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
39.艾蘭、邢文主編:《新出簡帛研究:新出簡帛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4年)。
40.何琳儀:《戰國文字通論》(訂補)(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年)。
41.何亮:《中古漢語時點時段表達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42.何樹環:《西周錫命銘文新研》(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43.何雙全:《雙玉蘭堂文集》(臺北:蘭臺出版社,2002年)。
44.余培林:《詩經正詁》(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
45.吳俊德:《殷墟第三、四期甲骨斷代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99年)。
46.吳鎮烽:《金文人名彙編》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47.呂叔湘:《中國文法要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7年)。
48.呂叔湘等著:《語法研究入門》(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年)。
49.宋華強:《新蔡葛陵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50.宋鎮豪主編:《百年甲骨學論著目》(北京:語文出版社,1999年)。
51.宋鎮豪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新一輯(北京:線裝書局,2009年)。
52.李向農:《現代漢語時點時段研究》(武昌: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2003年)。
53.李佐豐:《上古漢語語法研究》,(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
54.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4年)。
55.李零:《長沙子彈庫戰國楚帛書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6.李零:《中國方術考》(北京:人民中國出版社,1993年)。
57.李零:《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4年)。
58.李學勤:《殷代地理簡論》(北京:科學出版社,1959年)。
59.李學勤:《李學勤集──追溯‧考據‧古文明》(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89 年)。
60.李學勤:《簡帛佚籍與學術史》(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4年)。
61.李學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62.李學勤:《中國古代文明與國家形成硏究》(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
63.李學勤:《走出疑古時代》(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7年)。
64.李學勤:《四海尋珍》(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8年)。
65.李學勤:《當代學者自選文庫:李學勤卷》(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
66.李學勤:《夏商周年代學札記》(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67.李學勤主編:《簡帛研究二○○一》(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68.李學勤:《青銅器與古代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
69.李學勤:《文物中的古文明》(北京:商務印書館,2008年)。
70.沈培:《殷墟甲骨卜辭語序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2年)。
71.沈頌金:《二十世紀簡帛學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3年)。
72.沈寶春師主編:《《首陽吉金》選釋:附2008年金文學年鑑》(臺北:麗文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73.汪中文:《西周冊命金文所見官制研究》(臺北:國立編譯館,1999年)。
74.汪桂海:《秦漢簡牘探研》(臺北:文津出版社,2009年)。
75.周寶宏:《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76.季旭昇師:《詩經古義新證》(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
77.季旭昇師:《說文新證》上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2年)。
78.季旭昇師:《說文新證》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2004年)。
79.季旭昇師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二)》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80.季旭昇師主編:《《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讀本》(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81.屈萬里:《殷虛文字甲編考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2年影印版)。
82.林宏明:《戰國中山國文字硏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
83.林清源師:《簡牘帛書標題格式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2006年)。
84.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編:《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5.竺家寧:《漢語詞彙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9年)。
86.姚孝遂、肖丁合著:《小屯南地甲骨考釋》(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87.姚萱:《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6年)。
88.胡光煒:《胡小石論文集三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
89.胡平生、李天虹:《長江流域出土簡牘與研究》(湖北:武漢教育出版社,2004年)。
90.胡厚宣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91.胡厚宣主編:《甲骨文與殷商史》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
92.胡厚宣:《甲骨文合集來源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93.唐蘭:《西周青銅器銘文分代史徵》(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94.唐蘭:《天壤閣甲骨文存考釋》(北京:北京圖書館,2000年)。
95.孫詒讓:《契文舉例》(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96.孫鶴:《秦簡牘書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2009年)。
97.徐中舒:《徐中舒歷史論文選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
98.徐富昌:《睡虎地秦簡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3年)。
99.郝樹聲、張德芳:《懸泉漢簡研究》(蘭州:甘肅文化出版社,2009年)。
100.陝西省文物局編:《盛世吉金——陝西寶雞眉縣青銅器窖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3年)。
101.馬承源:《中國青銅器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
102.高明:《中國古文字學通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6年)。
103.高明凱:《漢語語法論》(上海:開明出版社,1985年)。
104.商承祚:《戰國楚竹簡彙編》(濟南:齊魯書社,1995年)。
105.商承祚:《殷虛文字類編》(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0年)。
106.常玉芝:《商代周祭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107.常玉芝:《殷商曆法研究》(長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年)。
108.常宗豪等編:《第二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1993年)。
109.張玉金:《甲骨卜辭語法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110.張玉金:《甲骨文語法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1年)。
111.張玉金:《20世紀甲骨語言學》(上海:學林出版社,2003年)。
112.張光裕、黃德寬主編:《古文字學論稿》(安徽:安徽大學出版社,2008年)。
113.張光裕:《雪齋學術論文集》(臺北:藝文印書館,1989年)。
114.張光裕主編:《第三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997年)。
115.張志公、劉蘭英、孫全洲:《語法與修辭》(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中心,1998年)。
116.張秉權:《小屯‧殷墟文字丙編考釋》(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1997年影印)。
117.張政烺:《張政烺文史論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18.張培瑜等著:《中國古代曆法》(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119.張聞玉:《古代天文曆法講座》(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8 年)。
120.張曉明:《春秋戰國金文字體演變研究》(濟南:齊魯書社,2006年)。
121.張懋鎔:《古文字與青銅器論集》第二輯(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122.曹錦炎、沈建華編著:《甲骨文校釋總集》(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6年)。
123.曹逢甫:《主題在漢語中的功能研究》(北京:語文出版社,1995年)。
124.梁濤:《郭店楚簡與思孟學派》(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8年)。
125.許倬雲:《西周史》(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90年)。
126.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上海:大東書局,1931年)。
127.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上海:上海書店,1989年)。
128.郭沫若著作編輯出版委員會編:《郭沫若全集‧考古編》(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年)。
129.陳年福:《甲骨文動詞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1年)。
130.陳奇猷:《呂氏春秋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5年)。
131.陳昭容主編:《古文字與古代史》第一輯(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7年)。
132.陳美東:《中國古代天文學思》(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8年)。
133.陳英傑:《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銘辭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8年)。
134.陳偉:《包山楚簡初探》(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6年)。
135.陳偉:《新出楚簡研讀》(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10年)。
136.陳昭容:《秦系文字研究》(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3年)。
137.陳煒湛:《古文字學論集》初編(香港:香港中文大學,1983年)。
138.陳煒湛:《甲骨文田獵刻辭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5年)。
139.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重印)。
140.陳夢家:《西周銅器斷代》(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141.陳夢家:《漢簡綴述》(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42.陳漢平:《西周冊命制度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1986年)。
143.陳劍:《甲骨金文考釋論集》(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144.陳雙新:《西周青銅樂器銘辭研究》(石家莊:河北大學出版社,2002年)。
145.彭裕商:《西周青銅器年代綜合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3年)。
146.湯餘惠:《戰國銘文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3年)。
147.馮時:《古文字與古史新論》(臺北:臺灣書房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148.馮時:《百年來甲骨文天文曆法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
149.馮勝君:《郭店簡與上博簡對比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150.黃天樹:《殷墟王卜辭的分類與斷代》(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
151.黃天樹:《黃天樹古文字論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152.黃然偉:《殷周史料論集》(香港:三聯書店,1995年)。
153.黃錫全:《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154.黃德寬等著:《古文字譜系疏證》(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155.新城新藏:《東洋天文學史研究》(上海:中華學藝社,1933年)。
156.楊伯峻、何樂士:《古漢語語法及其發展》(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年)。
157.楊華:《先秦禮樂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
158.楊華:《新出簡帛與禮制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7年)。
159.楊樹達:《卜辭求義》(臺北:大通書局,1971)。
160.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臺北:大通書局,1974 年)。
161.楊樹達:《積微居甲文說‧耐林廎甲文說‧卜辭瑣記‧卜辭求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62.楊懷源:《西周金文詞彙研究》(成都:巴蜀書社,2007年)。
163.溫少峰、袁庭棟:《殷墟卜辭研究──科學技術篇》(四川:四川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83年)。
164.葉正渤:《金文月相紀時法研究》(北京:學苑出版社,2006年)。
165.葉玉森:《殷虛書契前編集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年)。
166.董作賓:《殷曆譜》(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167.董作賓:《董作賓先生全集》甲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168.董作賓:《董作賓先生全集》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
169.裘錫圭:《文字學概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1994年)。
170.裘錫圭:《古文字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71.詹鄞鑫:《華夏考︰詹鄞鑫文字訓詁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172.管燮初:《甲骨刻辭語法研究》(北京:中國科學出版社,1953年)。
173.聞一多:《聞一多全集》(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年)。
174.趙元任著;丁邦新譯:《中國話的文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0年)。
175.趙誠:《甲骨文簡明辭典—卜辭分類讀本》(北京:中華書局,1988年)。
176.趙誠《二十世紀金文研究述要》(太原:書海出版社,2003年)。
177.趙鵬:《殷墟甲骨文人名與斷代的初步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年)。
178.劉信芳:《包山楚簡解詁》(臺北:藝文印書館,2003年)。
179.劉釗:《出土簡帛文字叢考》(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4年)。
180.劉釗:《古文字構形學》(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181.劉國忠:《五行大義研究》(瀋陽:遼寧大學出版社,1999年)。
182.劉鈺、袁仲一編著:《秦文字通假集釋》(西安:陝西人民教育社,1999年)。
183.劉道超:《擇吉與中國文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184.劉樂賢:《睡虎地秦簡日書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94年)。
185.劉樂賢:《簡帛數術文獻探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年)。
186.劉操南:《古代天文曆法釋證》(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9年)。
187.劉翔、陳抗、陳初生、董琨編:《商周古文字讀本》(北京:語言出版社,1989年)。
188.鄭定國:《周禮夏官的軍禮思想》(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
189.鄭繼娥:《甲骨文祭祀卜辭語言研究》(成都:巴蜀出版社,2007年)。
190.盧連成、胡智生:《寶雞 國墓地》(北京:文物出版社,1988年)。
191.駢宇騫、段書安編著:《本世紀以來出土簡帛概述》(臺北:萬卷樓圖書有限公司,1999年)。
192.繆文遠:《戰國策考辨》(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93.鍾宗憲:《先秦兩漢文化的側面研究》(臺北:知書房出版社,2005年)。
194.韓江蘇:《殷墟花東H3 卜辭主人“子"研究》(北京:線裝書局,2007 年)。
195.魏慈德:《中國古代風神崇拜》(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
196.魏慈德:《殷墟花園莊東地甲骨卜辭研究》(臺北:臺灣古籍出版有限公司,2006年)。
197.魏德勝:《《睡虎地秦墓竹簡》詞彙研究》(北京:華夏出版社,2002年)。
198.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臺北:藝文印書館,1981年)。
199.羅振玉:《殷虛書契考釋》(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200.饒宗頤:《殷代貞卜人物通考》(香港:香港大學出版,1959年)。
201.饒宗頤、曾憲通:《雲夢秦簡日書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2年)。
202.饒宗頤、曾憲通:《楚帛書》(香港:中華書局,1985年)。
203.饒宗頤、曾憲通:《隨縣曾侯乙墓鐘磬銘辭研究》(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5年)。
204.饒宗頤、曾憲通:《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205.饒宗頤:《饒宗頤二十世紀學術文集》(臺北:新文豐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
206.饒宗頤著:《饒宗頤新出土文獻論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207.龔千炎:《漢語的時相時制時態》(北京:商務印書館,1995年)。

肆、期刊、會議論文
1.(日)成家徹郎著;呂靜譯:〈“利簋"銘文中“歲"字表示木星〉,《文博》第4期(1997年)。
2.(日)林巳奈夫:〈殷──春秋前期金文の書式と常用語句の時代的變遷〉,《東方學報》55冊(1983年)。
3.(美)倪德偉、夏含夷:〈晉侯的世系及其對中國古代紀年的意義〉,《中國史研究》第1期(2001年)。
4.(美)倪德衛:〈《國語》「武王伐殷」天象辨偽〉,《古文字研究》第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
5.于振波:〈里耶秦簡中的“除郵人簡〉,《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7卷3期(2003年)。
6.于振波:〈秦律中的甲盾比價及相關問題〉,《史學集刊》第5期(2010年)。
7.于豪亮:〈中山三器銘文考釋〉,《考古學報》第2期(1979年)。
8.方建軍:〈秦簡《律書》生律法再探〉,《黃鐘》 (《武漢音樂學院學報》)第4期(2010年)。
9.王子今:〈秦漢時期湘江洞庭水路郵驛的初步考察——以里耶秦簡和張家山漢簡為視窗〉,《湖南社會科學》第5期(2004年)。
10.王冠英:〈作冊封鬲銘文考釋〉,《中國歷史文物》第2期(2002年)。
11.王春芳、吳紅松:〈從里耶秦簡看秦代文書和文書工作〉,《大學圖書情報學刊》第23卷第2期(2005年)。
12.王偉:〈嶽麓書院藏秦簡所見秦郡名稱補正〉,《考古與文物》第5期(2010年)。
13.王勝利:〈再談楚國曆法的建正問題〉,《文物》第3期(1990年)。
14.王輝:〈虎簋蓋銘座談紀要〉,《考古與文物》第3期(1997年)。
15.王輝:〈王家臺秦簡《歸藏》校釋(28則)〉,《江漢考古》第 1期(2003年)。
16.王暉:〈帝乙帝辛卜辭斷代研究〉,《陜西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32卷第5期(2003年9月)。
17.王翰章、陳良和、李保林:〈虎簋蓋銘簡釋〉,《考古與文物》第3期(1997年)。
18.石雲孫:〈論語境〉,《語境研究論文集》(北京:北京語言學院出版社,1992年)。
19.何琳儀、黃錫全:〈 簋考釋六則〉,《古文字研究》第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20.何琳儀:〈中山王器考釋拾遺〉,《史學集刊》第3期(1984年)。
21.吳小強:〈《日書》與秦社會風俗〉,《文博》第2期(1990年)。
22.吳小強:〈論秦人宗教思維特徵──雲夢秦簡《日書》的宗教學研究〉,《江漢考古》第1期(1992年)。
23.吳小強:〈從日書看秦人的生與死〉,《簡牘學報》第15期(1993年)。
24.吳其昌:〈金文曆朔疏證〉,《燕京學報》第6期(1929年)。
25.吳振武:〈新見西周爯簋銘文釋讀〉,《史學集刊》第2期(2006年)。
26.吳振武:〈試釋西周 簋銘文中的“馨字〉,《文物》第11 期(2006 年)。
27.吳國昇:〈甲骨文「易日」解〉,《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5 期(2003 年)。
28.宋會群、李振宏:〈秦漢時制研究〉,《歷史研究》第6期(1993年)。
29.宋鎮豪:〈釋寤〉,《殷都學刊》第4期(1984年)。
30.宋鎮豪:〈試論殷代的紀時制度〉,《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殷都學刊》增刊,1985年)。
31.宋鎮豪:〈先秦時期是如何紀時的〉,《文化史知識》第6期(1986年)。
32.宋鎮豪:〈說甲骨卜辭中的“湄日〉,四川大學歷史系編《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四川:巴蜀書社,1998年)。
33.李宗焜:〈卜辭所見一日內時稱考〉,《中國文字》新18期(1994年)。
34.李宗焜:〈論殷墟甲骨文的否定詞“妹〉,《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66本4分 (1995年12月)。
35.李忠林:〈周家臺秦簡歷譜繫年與秦時期曆法〉,《歷史研究》第6期(2010年)。
36.李匯洲、陳祖清:〈《呂氏春秋》與中國古代天文曆法〉,《理論月刊》第8期(2010年)。
37.李運富:〈《包山楚简》“言菐字解詁〉,《古漢語研究》第1期(2003年)。
38.李零:〈“式與中國古代的宇宙模式〉,《中國文化》第1期(1991年)。
39.李零:〈視日、日書和葉書──三種簡帛文獻的區別和定名〉,《文物》第12期(2008年)。
40.李學勤、李零:〈平山三器與中山國史的若干問題〉,《考古學報》第2期(1979年)。
41.李學勤:〈青川郝家坪木牘研究〉,《文物》第10期(1982年)。
42.李學勤:〈兮甲盤與駒父盨——論西周末周朝與淮夷的關係〉,《人文雜誌叢刊》第二輯(1984年)。
43.李學勤:〈小盂鼎與西周制度〉,《歷史研究》第5期(1987年)。
44.李學勤:〈令方尊、方彝新釋〉,《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45.李學勤:〈論《骨的文化》的一件刻字小雕骨〉,《胡厚宣先生紀念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年)。
46.李學勤:〈初讀里耶秦簡〉,《文物》第1期(2003年)。
47.李學勤:〈論葛陵楚簡的年代〉,《文物》第7期(2004年)。
48.李學勤:〈論秦子簋蓋及其意義〉,《故宮博物院院刊》第6期(2005年)。
49.李學勤:〈“二重證據法與古史研究〉,《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5期(2007年)。
50.沈之瑜、濮茅左:〈卜辭的辭式與辭序〉,《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51.沈建華:〈甲骨卜辭中所見的鼓〉,《于省吾教授百年誕辰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6年)。
52.沈建華:〈從《菁華》大版卜辭看商人風俗與信仰〉,中國國家博物館編:《中國國家博物館館藏文物研究叢書‧甲骨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53.沈建華:〈釋殷代卜辭擇日術語“易日〉,《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54.沈培:〈說殷墟甲骨卜辭的“ 〉,《華學》(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5年)。
55.沈寶春師:〈西周金文重文現象探究──《殷周金文集成》簋類重文為例〉,《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2002年)。
56.沈寶春師:〈從先秦金文論重疊詞的起源問題——由「子子孫孫」談起〉,《第四屆國際中國古文字學研討會論文集》(2003年)。
57.沈寶春師:〈宋右師延敦「隹贏贏昷昷昜天惻」解〉,《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58.汪中文:〈〈利簋〉銘文彙釋〉,《中國文字》新18期(1994年)。
59.谷杰:〈從放馬灘秦簡《律書》再論《呂氏春秋》生律次序〉,《音樂研究》3期(2005年)。
60.谷杰:〈《放馬灘簡》與《周禮注疏》、《禮記正義》中的“蕤賓重上兼論十二律大陰陽說的早期形式〉,《中國音樂》第3期(2010年)。
61.邢義田:〈湖南龍山里耶J1(8)157和J1(9)1-12號秦牘的文書構成、筆跡和原檔存放形式〉,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主辦:《簡帛》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62.周法高:〈論商代月蝕的紀日法〉,《大陸雜誌》第35卷第3期(1967年8月)。
63.周鳳五:〈上博五〈姑成家父〉重編新釋〉,《臺大中文學報》第 25期(2006年12月)。
64.周鳳五:〈眉縣楊家村窖藏四十三年逑鼎銘文初探〉,《華學》7輯(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4年)。
65.周寶宏:〈小盂鼎銘文集釋〉,《西周青銅重器銘文集釋》(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
66.季旭昇師:〈《雨無正》解題〉,《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三期(2002年)。
67.季旭昇師:〈談談訓詁學如何運用古文字〉,《東海中文學報》第二十三期(2011年7月)。
68.易桂花、劉俊男:〈從出土簡牘看秦漢時期的行書制度〉,《中國歷史文物》第4期(2009年)。
69.林劍鳴:〈從秦人價值看秦文化的特點〉,《歷史研究》第3期(1987年)。
70.林劍鳴:〈秦漢政治生活中的神秘主義〉,《歷史研究》第4期(1991年)。
71.林澐:〈小屯南地發掘與殷墟甲骨斷代〉,《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72.松丸道雄:〈殷墟卜辭中の田獵地について──殷代國家構造研究のために〉,《東洋文化研究所紀要》第三十一冊(1963年3月)。
73.金祥恆:〈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安達黎奧博物館所藏一片牛肩胛骨刻辭考釋〉,《中國文字》第9卷(1962年)。
74.金祥恆:〈釋 〉,《中國文字》第3卷第11冊(1963年3月)。
75.姚孝遂:〈再論古漢字的性質〉,《古文字研究》第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76.姚志豪:〈從武乙、文丁卜辭字體談甲骨斷代〉,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國文字學會主編:《第二十一屆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東吳大學,2010年)。
77.胡文輝:〈放馬灘《日書》小考〉,《文博》第6期(1999年)。
78.胡平生:〈讀里耶秦簡札記〉,《簡牘學研究》第四輯(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2004年)。
79.河北省文物管理處:〈河北平山縣戰國時期中山國墓葬發掘簡報〉,《文物》第1期(1979年)。
80.唐蘭:〈周王 鐘考〉,《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刊》(1936年)。
81.夏含夷:〈四十二年、四十三年兩件吳逨鼎的年代〉,《中國歷史文物》第5期(2003年)。
82.夏德安:〈周家臺的數術簡〉,《簡帛》第二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83.孫海波:〈釋內〉,《考古學社社刊》第4期(1936年)。
84.孫偉龍、李守奎:〈上博簡標識符號五題〉,《簡帛》第三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
85.晏昌貴:〈秦家嘴“卜筮祭禱簡釋文輯校〉,《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第1期(2005年)。
86.晁福林:〈說殷卜辭中的“虹──殷商社會觀念之一例〉,郭旭東主編:《殷商文明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87.柴煥波:〈湖南龍山縣里耶戰國秦漢城址及秦代簡牘〉,《考古》第7期(2003年)。
88.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文物》第1期(1995年)。
89.荊沙鐵路考古隊:〈江陵秦家嘴楚墓發掘簡報〉,《江漢考古》第2期(1988年)。
90.馬怡:〈漢代的計時器及相關問題〉,《中國史研究》第3期(2006年)。
91.馬慶株:〈順序義對體詞語法功能的影響〉,《中國語言學報》第4期(1991年)。
92.常正光:〈辰為商星〉,《古文字研究論文集》(《四川大學學報叢刊》第十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2年)。
93.常玉芝:〈“翌的時間所指〉,《徐中舒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
94.常玉芝:〈說文武帝〉,《古文字研究》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95.郭永秉〈清華簡《尹至》“ 至在湯解〉,發表於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主辦「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國際學術研討會」,(2011年6月28日至29日)。
96.張永山、羅琨:〈論歷組卜辭的年代〉,《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97.張玉金:〈論殷商時代的祰祭〉,《中國文字》新三十期(2005年)。
98.張光裕:〈讀新見西周 簋銘文札迻〉,《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99.張光裕:〈新見金文詞彙兩則〉,《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2006年)。
100.張政烺:〈《利簋》釋文〉,《考古》第1期(1978年)。
101.張政烺:〈中山王 壺及鼎銘考釋〉,《古文字硏究》第一輯(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102.張春龍、龍京沙:〈里耶秦簡三枚地名里程木牘略析〉,《簡帛》第一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03.張春龍、龍京沙:〈湘西里耶秦代簡牘選釋〉,《中國歷史文物》第1期(2003年)。
104.張振林:〈論銅器銘文形式上的時代標記〉,《古文字研究》第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105.張培瑜:〈伐紂天象與歲鼎五星聚〉,《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版)第6期(2001年)。
106.張德芳:〈懸泉漢簡中若干「時稱」問題的考察〉《出土文獻研究》第六輯(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
107.張懋鎔:〈宰獸簋王年試說〉,《文博》第1期(2002年)。
108.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保訓〉釋文〉,《文物》第6期(2009年)。
109.許進雄:〈第五期五種祭祀祀譜的復原──兼談晚商曆法〉,《古文字研究》第十八輯(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
110.許道勝、李薇:〈嶽麓書院所藏秦簡《數》書釋文校補〉,《江漢考古》第4期(2010年)。
111.許道勝:〈天星觀1號楚墓卜筮禱祠簡釋文校正〉,《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3期I(2008年5月)。
112.郭錫良:〈介詞“于的起源和發展〉,《中國語文》第二期(1997年)。
113.陳全方、陳馨:〈新見商周青銅器瑰寶〉,《收藏》第4期(2006年)。
114.陳年福:〈甲骨文“易日爲“變天說補正〉,《古漢語研究》第2期(1995年)。
115.陳佩芬:〈繁卣、 鼎及梁其鐘銘文詮釋〉,《上海博物館集刊》第2期(1983年7月)。
116.陳松長:〈嶽麓書院所藏秦簡綜述〉,《文物》第3期(2009年)。
117.陳松長:〈嶽麓書院藏秦簡中的行書律令初論〉,《中國史研究》第3期(2009年)。
118.陳松長:〈嶽麓書院藏秦簡中的郡名考略〉,《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第2期(2009年)。
119.陳昭容:〈周代婦女在祭祀中的地位──青銅器銘文中的性別、身份與角色研究〉,《清華學報》第31卷4期 (2001年12月)。
120.陳美琪〈兩周金文重疊構詞彙釋〉,《屏東教育大學學報》(人文社會類)第27期(2007年6月)。
121.陳致:〈《周頌》與金文中成語的運用來看古歌詩之用韻及四言詩體的形成〉,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傳世典籍的詮釋——紀念譚樸森先生逝世兩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2009年6月13日~14日)。
122.陳英傑:〈金文中“君字之 意義及其相關問題探析〉,《中國文字》新三十三期(2007 年)。
123.陳英傑:〈談 簋銘中“肇享的意義〉,《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七輯(北京:中華書局,2008年)。
124.陳偉:〈睡虎地秦簡《日書》釋讀札記〉,《華學》第六輯(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3年)。
125.陳偉:〈讀新蔡簡劄記(四則)〉,《康樂集——曾憲通教授七十壽慶論文集》(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6年)。
126.陳偉:〈“江胡與“州陵——嶽麓書院藏秦簡中的兩個地名初考〉,《中國歷史地理論叢》 第1期(2010年)。
127.陳應時:〈再談《呂氏春秋》的生律法──兼評《從放馬灘秦簡〈律書〉再論〈呂氏春秋〉生律次序》〉,《音樂研究》第4期(2005年)。
128.彭明瀚:〈關於商王田獵諏日問題〉,《殷都學刊》第2期(1996年)。
129.彭裕商:〈非王卜辭研究〉,《古文字研究》第十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30.彭裕商:〈歷組卜辭“日月有食“日月有戠卜骨的時代位序〉,郭旭東主編:《殷商文明論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8年)。
131.彭慧賢:〈西周厲、宣時期戰爭銘文研究〉,浙江大學等主辦:「2008年杭州海外漢學與中西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2008年10月24~26日)。
132.彭慧賢:〈商末紀年、祭祀類甲骨研究〉,《元培學報》第16期(2009年)。
133.曾憲通:〈秦漢時制芻議〉,《中山大學學報》第4期(1992年)。
134.湖北省江陵縣文物局、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岳山秦漢墓〉,《考古學報》第4期(2000年)。
135.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天星觀一號楚墓〉,《考古學報》第1期(1982年)。
136.湖北省荊州地區博物館:〈江陵楊家山135號秦墓發掘簡報〉,《文物》第8期(1993 年)。
137.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處、龍山縣文物管理所:《湖南龍山里耶戰國——秦代古城一號井發掘簡報》,《文物》第1期(2003年)。
138.程水金:〈西周末年的鑒古思潮與今文《尚書》的流傳背景──兼論《尚書》的思想意蘊〉,《漢學研究》第19卷第1期(2001年6月)。
139.賀潤坤:〈從雲夢秦簡看秦社會有關捕盜概況〉,中國社會科學院簡帛研究中心編輯《簡帛研究》第三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年)。
140.馮時:〈殷代紀時制度研究〉,《考古學集刊》第16集(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年)。
141.黃天樹:〈殷代的日界〉,《華學》第4輯(2000年)。
142.黃天樹:〈賓組“日有食卜辭的分類及其時代位序〉,《古文字研究》第二十二輯(北京:中華書局,2000年)。
143.黃國輝:〈小子 卣紀時新證──兼談「薳子受鈕鐘」的紀時辭例〉,《中國歷史文物》第4期(2008年)。
144.黃盛璋:〈西周銅器中冊命制度及其關鍵問題新考〉,《考古學研究》(西安:三秦出版社,1993年)。
145.黃盛璋:〈雲夢秦墓兩封家信中有關歷史地理的問題〉,《文物》第8期(1980年)。
146.黃然偉:〈殷王田獵考〉,《中國文字》第14期(1964年12月)。
147.黃德寬、徐在國:〈郭店楚簡考釋〉,《吉林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建所十五週年紀念文集》(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8年)。
148.黃錫全:〈《包山楚簡》部分釋文校釋〉,《湖北出土商周文字輯證》(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92年)。
149.葉國良:〈戰國楚簡中的「曲禮」論述〉,芝加哥大學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武漢大學簡帛研究中心、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辦:「2008中國簡帛學國際論壇國際學術研討會」(2008年10月31日~11月02日)。
150.董作賓:〈“四分一月說辨正〉,《華西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輯刊》(1943年)。
151.董作賓:〈殷代的紀日法〉,《臺大文史哲學報》第5期(1953年)。
152.裘錫圭:〈甲骨文字考釋(八篇)〉,《古文字研究》第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
153.裘錫圭:〈甲骨文所見的商代農業〉,《全國商史學術討論會論文集》(《殷都學刊》增刊,1985年)。
154.裘錫圭:〈殷墟甲骨文“彗字補說〉,《華學》第二輯(1996 年)。
155.裘錫圭:〈殷墟甲骨文字考釋(七篇)〉,《湖北大學學報》第1期(1990年)。
156.裘錫圭:〈從殷墟卜辭的“王占曰說到上古漢語的宵談對轉〉,《中國語文》第1期(2002年)。
157.裘錫圭:〈論「 組卜辭」的時代〉,《古文字研究》第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
158.裘錫圭:〈論殷墟卜辭「多毓」之「毓」〉,《中國商文化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98年)。
159.詹鄞鑫:〈釋甲骨文「彝」字〉,《北京大學學報》第2期(1986年)。
160.賈連敏:〈古文字中的“祼和“瓚及相關問題〉,《華夏考古》第3期(1998年)。
161.賈麗英:〈秦漢簡反映漢初趙國屬郡及南部邊界問題二則〉,《石家莊學院學報》第1期(2011年)。
162.雷戈:〈為吏之道——後戰國時代官僚意識的思想史分析〉,《首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一期(2005年)。
163.廖名春:〈王家臺秦簡《歸藏》管窺〉,《周易研究》第2期(2001年)。
164.管仲超:〈從秦簡《日書》看戰國時期擇吉民俗〉,《武漢教育學院報》第15卷第5期(1996年)。
165.臺北故宮博物院:〈子犯編鐘〉,《故宮文物月刊》第145期(1995年)。
166.趙永明:〈讀嶽麓書院藏秦簡《為吏治官及黔首》札記〉,《中國史研究》第3期(2009年)。
167.趙誠:〈古文字發展過程中的內部調整〉,《古文字研究》第十輯(北京:中華書局,1983年)。
168.趙誠:〈甲骨文虛詞探索〉,《古文字研究》第十五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69.趙燦、朱漢民:〈嶽麓書院藏秦簡《數》的主要內容及歷史價值〉,《中國史研究》第3期(2009年)。
170.趙燦、朱漢民:〈嶽麓書院藏秦簡《數書》中的土地面積計算〉,《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2009年)。
171.趙燦、朱漢民:〈從嶽麓書院藏秦簡《數》看周秦之際的幾何學成就〉,《中國史研究》第3期(2009年)。
172.劉道超:〈秦簡《日書》擇吉民俗研究〉,《廣西師範大學學報》第40卷第3期(2004年)。
173.劉桓:〈大盂鼎銘文釋讀及其他〉,《北方論叢》第4期(2005年)。
174.劉釗:〈卜辭所見殷代的軍事活動〉,《古文字研究》第十六輯(北京:中華書局,1989年)。
175.劉釗:〈談考古資料在《說文》研究中的重要性〉,《中國古文字研究》第一輯(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
176.劉釗:〈卜辭“雨不正考釋——兼《詩‧雨無正》篇題新證〉,《殷都學刊》第4期(2001年)。
177.劉釗:〈釋“儥及相關諸字〉,《中國文字》新廿八期(2002年)。
178.劉國勝:〈楚地出土數術文獻與古宇宙結構理論〉,丁四新主編:《楚地簡帛思想研究》二(湖北:武漢教育出版社,2004年)。
179.劉翔:〈多友鼎兩議〉,《人文雜誌》第1期(1983年)。
180.劉源:〈試談《花東》卜辭中的 〉,玄奘大學中語系、應外系、海華基金會聯合主辦:「2009 華語文與華文化教育國際研討會」(2009年12月11日~12日)。
181.劉承慧:〈先秦「矣」的功能及其分化〉,《語言暨語言學》8卷3期(2007年)。
182.劉承慧:〈先秦「也」、「矣」之辨——以《左傳》文本為主要論據的研究〉,《中國語言學集刊》2卷2期(2008年)。
183.劉信芳〈新蔡葛陵楚墓的年代以及相關問題〉,《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7卷第1期(2004年)。
184.趙平安:〈釋古文字資料中的「 」及相關諸字〉,《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
185.蕭良瓊:〈卜辭中的“立中與商代的圭表測影〉,《科學史文集》第十冊(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3年)。
186.蕭楠:〈論武乙、文丁卜辭〉,《古文字研究》第三輯(北京:中華書局,1982年)。
187.蕭楠:〈再論武乙、文丁卜辭〉,《古文字研究》第九輯(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188.賴秋桂:〈論花東甲骨時間的表述〉,靜宜大學主辦「第十二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2010年6月5日)。
189.龍宇純:〈甲骨文金文 字及其相關問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34本下冊(1963年)。
190.韓耀隆:〈甲骨卜辭中「于」字用法探究〉,《中國文字》第49冊(1973年9月)。
191.羅西章:〈宰獸簋銘略考〉,《文物》第8期(1998年)。
192.嚴一萍:〈釋 〉,《中國文字》第40冊(1971年)。
193.嚴一萍:〈釋 〉,《甲骨古文字研究》(臺北:藝文印書館,1976年)。
194.蘇建洲:〈試論《放馬灘秦簡》的「莫食」時稱〉,《中國文字》新卅六期(2011年1月)。
195.饒宗頤:〈秦簡中的五行說與納音說〉,《古文字研究》第十四輯(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
196.饒宗頤:〈雲夢秦簡日書研究〉,《楚地出土文獻三種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93年)。

伍、網路論文:
1.日月:〈金文“肇字補說〉,復旦網(2010年6月14日)。
2.王秀麗:《金文曡音詞語探析》,復旦網(2009年3月18日)。
3.任攀、程少軒整理:〈網摘‧《清華一》專輯〉,復旦網(2011年2月2日)。宋華強:〈上博竹書《問》篇偶識〉,武漢網(2008年10月21日)。
4.何有祖:〈《季庚子問於孔子》與《姑成家父》試讀〉,武漢網(2006年2月19日)。
5.沈培:〈關於「抄寫者誤加『句讀符號』的更正意見」〉,武漢網(2006年2月25日)。
6.李天虹:〈新蔡楚簡補釋四則〉,簡帛研究網(2003年12月17日)。
7.趙從禮:〈秦漢簡牘“質日考〉,復旦網(2011年3月8日)。
8.胡平生:〈讀里耶秦簡札記〉,簡帛研究網(2003年10月23日)。
9.范常喜:〈金文“蔑曆補釋〉,復旦網(2011年1月9日)。。
10.晏昌貴:〈〈三德〉四劄〉,武漢網(2006年3月7日)。
11.陳年福:〈釋“易日——兼與吳國升先生商榷〉,復旦網(2010年3月1日)。
12.陳致:〈《周頌》與金文中成語的運用來看古歌詩之用韻及四言詩體的形成〉,復旦網(2009年10月9日)。
13.陳偉:〈岳麓秦簡《占夢書》1525號等簡的編連問題〉,簡帛網(2011年4月9日)。
14.陳偉武:〈荊門左塚楚墓漆梮文字釋補〉,復旦網(2009年7月11日)。
15.陳斯鵬:〈〈柬大王泊旱〉編聯補議〉,簡帛研究網(2005年3月7日)。
16.陳劍:〈上博竹書《曹沫之陳》新編釋文(稿)〉,簡帛研究網(2005年2月11日)。
17.程少軒、蔣文:〈放馬灘簡《式圖》初探(稿)〉,復旦網(2009年11月6日)。
18.程少軒、蔣文:〈略談放馬灘簡所見三十六禽(稿)〉,復旦網(2009年11月11日)。
19.黃人二、趙思木:〈讀《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壹)》書後(二)〉,武漢網(2011年1月8日)。
20.曹建敦:〈上博簡《天子建州》“天子歆氣章的釋讀及相關問題〉,復旦網(2011年9月30日)。
21.劉信芳:〈釋葛陵楚簡「暮生早孤」〉,簡帛研究網(2004年1月11日)。
22.劉樂賢:〈讀清華簡札記〉,武漢網(2011年1月11日)。
23.蘇建洲:〈試論《放馬灘秦簡》的「莫食」時稱〉,復旦網(2010年5月11日)。
24.孫飛燕:〈試論《尹至》的“至在湯與《尹誥》的“及湯〉,復旦網(2011年1月10日)。

陸、學位論文
1.于成龍:《楚禮新證──楚簡中的紀時、卜筮與祭禱》(北京: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博士論文,2004年)。
2.田忠進:《里耶秦簡隸校詮譯與詞語匯釋》(湖南: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學位論文,2010年)。
3.吳俊德:《殷墟第四期祭祀卜辭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5年)。
4.吳紅松:《西周金文賞賜物品及其相關問題研究》(安徽:安徽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博士論文,2006年)。
5.宋雅萍:《殷墟YH127坑背甲刻辭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
6.巫雪如:《包山楚簡姓氏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年)。
7.李世淵:《殷周金文文例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8.邴尚白:《葛陵楚簡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年)。
9.唐鈺明:《定量和變換──古文字資料詞匯語法研究的重要方法》(廣州:中山大學中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88年)。
10.陳柏全:《甲骨文氣象卜辭研究》(臺北: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
11.陳雅雯:《《說文解字》數術思想研究》(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9年)。
12.陳嘉凌:《《楚帛書》文字析議》(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
13.程少軒:《放馬灘簡式占古佚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10月)。
14.黃琳:《居延漢簡紀時研究》(上海: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碩士論文,2006年)。
15.黃儒宣:《《日書》圖像研究》(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9年)。
16.蔣玉斌:《 組甲骨文獻的整理與研究》(吉林:東北師範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柒、電子資料庫
1.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金文工作室製作之「殷周金文暨青銅器資料庫」,網址http://www.ihp.sinica.edu.tw/~bronze。
2.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學研究所「寒泉資料庫檢索系統」,網址:http://libnt.npm.gov.tw/s25/。
3.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開發「漢達文庫」,
網址:http://www.chant.org/default.asp。
 
 
 
 
第一頁 上一頁 下一頁 最後一頁 top
:::
無相關著作
 
QR Code
QRCODE